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巧丫鬟 >

第59部分

红楼巧丫鬟-第59部分

小说: 红楼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一一见礼毕,傅老太太笑着对儿子道,“好了,你自去忙你的,让我们娘们自在说话儿。”那傅试既笑着起身,行礼告退不提。

    老太太则冲柳儿招手,“好孩子,到跟前儿来坐,这里没外人,很不必拘束。”

    自有婆子搬了鼓墩放老太太跟前,柳儿少不得过去见礼坐了,老太太则拉起柳儿小手,细细端详柳儿形容,心里暗赞,好一个美人儿。

    生生把自家女孩儿比下去了!

    虽说老太太口里不说,可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这杨柳儿无论模样儿,还是通身的气派,都是拔尖儿的,更透着股子大家子姑娘的大方娴雅。

    别看是奴婢,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跟自家女孩儿,又自不同。

    柳儿小模样儿自然不必说,今儿出来的穿戴,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穿太华丽了吧,太张扬,自家实在不觉着有什么可炫耀的。再说,不知道老太太什么性格,让人误会了,对姐姐有微词,就更没必要。太素淡更不行,老人家忌讳这个,尤其是头回见面。

    所以,头上一只珍珠小凤钗挽了个偏髻,并鬓边两朵时新堆纱海棠花,和玉面朱唇相映生辉。白玉元宝般的耳朵上,也晃着两只莲子大明珠坠子。上身银红梅花杭绸宽袖立领小袄,梅红滚边,珍珠纽扣;下面是月白锦罗裙,如水泻地,更显得更个人婀娜袅袅,如仙飘举。一身装扮,雅而不艳,淡而不素,雍容俏丽。

    这一世的柳儿比上一世,要圆润了些,减了两分逼人的艳色,平添了三分柔美温婉,更让人觉着亲近些。

    “素日只觉你姐姐是个好颜色的,没想到妹子更美上三分,这可如何是好?老婆子竟舍不得放手了,以后就来我家常住着可好,也得老婆子见天儿的养养眼睛,说不得也年轻几岁呢。”傅老太太拉住柳儿的手,只管笑道。

    那傅秋芳听了,上前挨着老太太坐下,抱住老太太一只胳膊撒娇摇晃,“妈有了这么个美人妹妹,就把我们这些粗苯的扔脑后去了不成!我可不依,嫂子你可得给我做主,妈是不是见了柳儿妹子就开始偏心了?”这话原没什么,可说话听音儿。

    杨秀姐脸上陪着笑,闪过几分不自在,应付两句。

    柳儿什么没见过,当即笑道,“傅姐姐可是向我们这没娘的显摆么?有老太太这么位宽厚和气的娘亲,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便是十分颜色又算得了什么呢?到底从小失怙,不过运气好,碰上老太君那样好主子,过几日太平日子罢了。姐姐一副天仙容貌,如今这般说,可是不给我们这样儿的留点儿活路不成。今儿妹妹便是依了,想来老太太也不依的,一看老太太就是个慈善人。”

    一时傅老太太和杨秀姐都笑了,老太太更是点着女儿嗔道,“你啊,就知足罢!也不想想,你柳儿妹子什么眼界,什么世面没见过,又吃了多少苦才有今日。平日里你总眼睛长头顶上,这回知道厉害了罢!”

    傅秋芳到底是知书识礼的,也有些不好意思,更不肯让人小瞧了去,当即站起来福了一礼,“妹妹请恕姐姐无状罢。见妹妹容色过人谈吐不凡,一时小气失言了,千万别和姐姐计较才是。”

    柳儿哪敢真受了她一礼,忙起身还了礼,道,“姐姐说的什么话,闺阁之中,说说笑笑原是有的,何来计较之说。只柳儿粗陋,实当不得姐姐如此夸奖。”

    “你两个快坐罢,相互夸奖不嫌臊的慌,什么大事礼来礼去的,时候长了自然都晓得脾性。柳儿年纪小,脾气直,以后少不得妹子多提点提点,也就是妹子对嫂子的一片心了,感激不尽。”杨秀姐趁机笑道,解了两人的尴尬。

    一时复又落座,大家说了一回话,气氛倒也融洽。

    只这一来一往的,傅老太太为自家女孩儿忧虑的同时,也不由得高看了柳儿一眼。

    即便要身处矮檐下,这杨柳儿看着言笑晏晏和风细雨的,以退为进,却不失风骨,倒是显得自家女孩儿小家子气了些。

    怪道人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

第73章 旺夫旺子又旺家() 
傅老太太留柳儿吃了晌饭,喝了一回茶;柳儿婉拒傅家盛情;到底带着春儿回去了。

    因着头一回拜访,柳儿两姐妹也没得说几句体己话儿。倒是傅老太太;拉着柳儿颇为不舍,殷殷叮嘱;既然有了亲戚;断然没有再流落在外的理儿,多早晚出府,定要过来小住云云。

    傅三姑娘傅秋芳,也亲热拉着柳儿,极是亲热的;“下回来定要一起做做针线,好生说话儿。”

    反倒是杨秀姐儿,送了柳儿上车,只说了一句,隔日再过去看柳儿和干娘。

    经过这半日的接触,柳儿对傅家人等的脾性多少有了了解,倒也不是难相处的,只时日长了,也不好说。

    当晚和干妈两个吃过饭,正喝茶说着今日之事,林之孝两口子来了。

    进屋让座倒茶,柳儿素日也是见过林之孝的,又是两夫妻同来,也没避着。

    林之孝先把今日办来的房契递给张婆子,张婆子不识字,又递给了柳儿,柳儿略看了看,点点头,起身郑重道了谢,又给两人倒了一回茶,大家落座说话儿。

    不过絮烦两句,林之孝两口子便说到了正事情上头。

    “受张姐姐托付,今日很是扫听了一回傅家的情形。这傅家原籍平安州傅家镇人,祖上也出过大官儿的,只近几代没落了,不过出过几个小官。傅通判之父是个秀才,三十多岁没了,留下几十亩良田,一家三口并几个仆妇人等,倒也过得去。傅通判现今三十三岁,倒是个一心读书上进的,二十几岁上中了进士,因与赖尚荣交好,拜了我们二老爷为座师,算是二老爷的门生,很得二老爷青眼,一路仕途倒也顺遂。”

    林之孝是个男人,这些多是男人关心的,柳儿娘儿俩,不过听听罢了。

    下面有些话头,显然林之孝不好说,索性托词有事先走了,留下他浑家继续言说。

    不过林之孝家的未说之前先笑了,“还得我们女人知道女人家的心思,我家那口子,素日跟个锯嘴葫芦似的,很不爱闲话,所以还是我来说给你们知晓罢。”

    其实这两口子,被王熙凤称为天聋地哑,都不是爱闲话的人,也就跟张婆子娘儿两个还算投缘,都知道对方是稳妥的,才多说几句。

    张婆子笑着道了谢,“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你们夫妻俩帮我们这许多忙,多余的老婆子不说,只看以后罢。”

    柳儿给林之孝家的换了茶水,也道:“大娘跟我们很不必客气,这么些年来,我们什么脾性大娘还不知么,一向我们两家走动的近便。但凡有什么,大娘只管说就是,不然我和妈一抹黑,得罪了亲戚就不好了,有些话,对旁人也不好说。姐姐是亲姐姐,毕竟嫁了人,是别人家的了。”

    林之孝家的喝了口茶,原本也是给这娘儿俩打听的消息,如今看这娘儿俩确实真心实意,没拿她当外人,索性一一道来。

    原来,这傅家一共两男一女,傅试居长,还有个弟弟,为人木讷老实,读书不行,如今带着妻子在老家打理田产房屋,现有两子一女,大儿子跟着在老家帮忙,二儿子和女孩儿,如今跟着祖母教养,柳儿那日却没见着。

    那一女,自然就是傅秋芳了,才貌俱全,能写会算性格爽利言谈简便。如今虚岁二十有三,未嫁,甚至尚未议亲,据说母亲兄长宠爱非常,说是高人看过不宜早嫁,耽误至今。

    当然,外面的说法不太好听些,非高门大户四角俱全的不行。

    如今重中之重就是傅试这一房了。

    傅试早年其父离世之前,给他定了一门亲是,便是本乡一乡绅之女,据说家有良田千顷,很是富庶,且还是独养女儿,跟后来的夏金桂似的。傅试父亲去世,守完孝便成了亲。

    可惜这位夫人命小福薄,隔年生下个女孩儿,因生产身子受损,自此不易再有身子了。过两年老太太做主,把杨秀姐给了儿子服侍。偏赶上这夫人父母连着去世,一时受了打击,连着四五年一直无所出也忧郁在心,此时便一病不起,没熬上两年,就去了。

    杨秀姐则不同了,到了傅大爷身边,没几年生个大胖小子不说,赶上那年傅试中举,双喜临门,春闱又进士及第,一时锦上添花。傅老太太信佛,傅试参加春闱之前,带着一家子去庙里许愿进香,寻了位据说得道高僧算了一卦,又给家里人批了八字。

    高僧云,傅大老爷必中的。且,杨秀姐旺夫旺子旺家。。。。。。

    这杨秀姐多年来,傅家几位主子并上下,无不交口称赞的,更是深得老太太欢心。儿子年近三十,傅家也无甚根基,因着大媳妇,银钱上倒是不缺,且大孙子着实可人疼,就跟儿子私下里商议。这傅试这么些年红袖添香的,杨秀姐又是品貌出众的佳人,早有了情义。遂母子俩一拍即合,抬了杨秀姐做正房,她大孙子也名正言顺成了嫡孙,这才是最最要紧的。

    没几年,杨秀姐又生了个小子,傅老太太更是深信不疑。

    以杨秀姐的手段,后面就不必说了,人生赢家莫过如是,如今掌着傅家中馈,上下无不敬服。

    林之孝家的事无巨细,凡事知道的,都细细说与柳儿娘儿两个,拉拉杂杂,说了大半天,茶水喝了好几碗,方在柳儿娘儿两个感激不尽中,欣然而去。

    一看时候不早了,娘儿两个都无睡意,索性移步柳儿房内,吃点心喝茶继续说话儿。

    其实两人心里明镜似的,刚林之孝家的,许多未尽之意,她外人不好深说,全靠听者自行体会去。

    譬如杨秀姐因为出身,少不得委曲求全。比如那小姑子,一把年纪未嫁,必然有些个说头,自来姑嫂妯娌便难相处。

    更不必提傅老太太,婆媳关系,岂是那般容易的。如今傅大老爷的两个通房,一个是先夫人的丫头,一个是杨秀姐扶正后,老太太给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傅试傅大老爷,倒是个有情有义,颇难得了。

    娘儿两个议论一回,因明日杨秀姐还要过来探望,张婆子少不得早上过去告假。隔日柳儿还得去老太太那里伺候,顺便也提赎身之事,到时候老太太怎么个说法,也不好说。

    以老太太体恤下人的做派,倒也不至于为难,只若跟杨梅似的,留着一段时日,柳儿也不好拒绝,少不得晚些出府,那又另一说了。

    无论怎么着,干妈却是要赶紧着赎身出府安顿了,房子还得先拾掇能住不是,且人少都是女眷,少不得还要买上一房家人,做些粗活出门办事之类,事情并不少,都需一一安排。

    次日吃过早饭,杨秀姐带着个婆子,坐车上门,三人依次见了礼,对张婆子,杨秀姐很是亲热,也心怀感激,两人又是客气一回,方进了柳儿房间,大家谦让一回落座,柳儿上茶。

    那婆子则有冬儿姐妹在堂屋招待吃茶。

    杨秀姐呷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先开了口,“姐姐今日来,想必妹子和张干娘也猜到了。柳儿这么在外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将来嫁人,也多有不便。我已跟婆婆相公说妥,索性大家一起过活,也热闹亲香,相互也有个照应。且我家里人口简单,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必不会委屈了妹妹和干娘就是,有什么想法,只管说说,大家商议便是,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呢。”

    若说没见过柳儿之前,杨秀姐对接妹妹一起,还觉着极其简单的话,自打见过这个妹子,并贾府一众人等后,就没那么有把握了。

    或者说,对一起过活,有些不确定,自己这个妹子,太出众了些。。。。。。

    张干娘最是知情识趣,只不言语,一切听凭柳儿做主的样子,其实内里稳如泰山。

    柳儿笑着看着姐姐,摩挲手上的白瓷青花茶盅,不紧不慢地道:“姐姐姐夫一家自然是好的,妹子也见过了,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的人家,再错不了。只如今姐姐毕竟姓傅了,相见容易相处难,住一起,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到时候姐姐为难不算外,妹妹和干妈更是无法自处,与其到时大家不自在,索性不住一起,各过各的,才是亲戚长久相处之道。姐姐不必着急,且听妹子说完。”看姐姐欲言又止,柳儿言语安抚,继续说道。

    “姐姐想必也看出来了,我和干妈这么些年来,很是积攒了些体己,妹妹这手针线,也很拿得出手,况且不是还有姐姐么。再则,姐姐想必也看出来了,到如今的份儿上,妹妹也不是那受委屈的人,便是老太太屋里,不说说一句算一句,也相去不远。妹妹虽有尊老爱幼之心,到底年轻,难保有不周全之时呢。不瞒姐姐说,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