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巧丫鬟 >

第17部分

红楼巧丫鬟-第17部分

小说: 红楼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儿想着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早上起来又去厨房端了米汤,央了王妈帮忙,总算给灌下去半碗。

    就这么着,每天精心伺候,董师傅总算是渐次缓了过来,五天后能吃下半碗稀粥不用人灌,虽说仍昏睡时候多,柳儿却长出了一口气,能吃东西就好啊。

    王妈见了念佛:“菩萨保佑,董师傅总算有望了,再这么下去,说不得该准备后事了,你这丫头倒是个能干心善,会有好报。”

    柳儿连道应该,却并不放心上,本来便是她分内事。

    这一日桃儿趁送东西功夫也过来看柳儿,两人一边说话,桃儿看左右没人,忍不住道:“董师傅究竟怎样,这么三日咳嗽两日病也不是常法,每年她都是要闹两起,那身子仿佛风吹就倒似,谁知哪天……反正你心里也要立个主意才好,前儿姑娘还念叨你呢,夸你会伺候人,要是有这个心思,可要想些法子才是。”

    柳儿听了,心知桃儿也是为她好,不过对这边日子她倒是没什么不满,心里踏实着呢,遂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董师傅是个好人,虽说脾气不太好,却没坏心,现今我别不想,只想好好伺候她,也跟她学些针线,这边人少,活多些却省心,但凡能一直伺候她,也算是我造化了。”

    桃儿听了,想起什么笑了起来,低声道:“以前我姐姐刚进府伺候时候,就想来这边学针线,不想被大姑娘看重,就一直伺候大姑娘,后来我进来了,她和我娘就想让我过这边来,不过也没成,我姐姐还道可惜了,如今倒是多少明白了我娘和我姐苦心,我本来不是那伶俐会讨主子欢心,有一技傍身才好主子身边立足。若论起来,你倒还真是有造化,如今我看你针线倒是真比我强些,下回我拿了活计来,你帮我指点指点吧,你可别推脱。”

    柳儿闻言好笑,指着她道:“还说这话,难道姑娘身边姐姐们还不够瞧,我看姑娘用东西,可都精致着,家里又有现成绣娘师傅指点,难道现今那些姐姐们,都不入你老人家眼,单抬举我一个!”

    桃儿正色道:“这倒是真,别看我们府上有绣庄,绣娘一大把,只不过便宜了姑娘们穿戴罢了,若说女红针线上头,从来二奶奶不舍得姑娘吃苦,只略过得去便可,说是两位姑娘将来是要享福,自有好东西受用,不必点灯熬油练针线,没熬坏眼睛累坏了腰颈,所以这上头倒并不怎么费心,只眼光倒是有,连着身边伺候丫头也不过比外面略强些,做些姑娘贴身物件,跟这边绣娘根本没法比。”

    柳儿看桃儿说真切,知道推脱她也不信反而惹她不,只得应下,不过丑话还要说到前头,免得将来她失望。

    不过她说也是白说,桃儿明显不以为然。

    显然柳儿低估了自己能耐,桃儿来了两次倒是对她越发推崇,何来失望一说,这是后话。

    再说董师傅病,以前贾府,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才是服药调养。弄得身上不舒服,肚里也不舒服,那滋味儿柳儿是尝过,效验与否倒其次,滋味儿实不好受。

    而一些积年贫苦老人家则总说,多吃些才有力气把病扛过去,柳儿深以为然,所以少不得好生奉承王妈,变着法儿弄些好克化软烂吃食,给董师傅调养着。

    董师傅病有起色是件好事,尤其是,估计看自己这么心竭力伺候份儿上,应该有一阵子不会骂人了吧?好歹也该歇过气来,是吧?

第18章 翻脸骂人今胜昔() 
… …

    柳儿想挺美好,趁着董师傅不动针线养病,柳儿管库房婆子那里要了块素绢,裁了块帕子,锁了边,描了花样子,挑了绣线,没敢动董师傅东西,找胖丫要了碗口大竹绷子,闲暇没事就动针了。

    从那块从秋红那里讹来帕子上,柳儿刚琢磨出一点门道来,满怀热情地打算好好绣块帕子。

    董师傅用过午饭后,柳儿伺候她躺下眯一会儿,虽然恢复,身子还是虚,连骂人气力都省着,这一阵子十分消停。

    拿出笸箩,就屋里窗下做起针线来,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柳儿有些热,脱了外面大袄,只着里面半旧红绫子夹袄和青缎背心,坐炕桌前,做十分入神。

    “弯腰驼背,不用我这把年纪,定然是个驼子!”

    哎呦,一针扎了手指,疼倒没什么,柳儿差点儿没给吓死,没等抬头看,手里绷子被一把夺走,略一打量,“这等针线,亏你是我屋里伺候,没让人笑话。样底子都没盖住,露地,怕人不知你自己描样子吧!针脚松散、出边外缘不齐整、花蕊打子不匀、绣面粗糙不平整,这等东西……啧啧,做鞋垫尚且硌脚底,好别拿出去见人!”

    得,让这位一说,柳儿就该撞死绣花绷子上算了。

    张了张嘴,想说咱这不是刚上手么,可想想上辈子,她还真没那么大脸,索性闭嘴听训,就当她尊敬老人家了。

    “怎么,不服气是吧?蠢东西……”

    柳儿不用抬头看都能想象出来,此时董师傅那副骂人时样子,眉梢上挑,嘴角讥诮地翘着,声音是冷让人起鸡皮,哪敢言语半个字,何况她服气很。

    “柳儿不敢,实是,平常看师傅您绣太好,便眼热么,要不……您提点提点柳儿?”话是这么说,柳儿半点儿不指望,手艺人大多是敝帚自珍,何况董师傅,一向不耐絮烦。

    “做你春秋大梦!倒茶来,口干。”拒绝干脆利落,仿佛就等着这一着,说完模样颇为舒爽,掷下花绷子,坐了下来。

    想也没那么容易,柳儿笑了笑,麻溜儿地下去倒茶,洗了手,从炭盆上拿起茶铫子,用里面热水烫了烫茶杯,这才拿出茶壶,斟了半碗温热茶水来,“这个时辰,灶房里该有热点心,可要柳儿取一些,听胖丫说,今儿个她娘要做枣儿糕。”

    董师傅接过茶水,抿了一口,含着半晌方才咽下,抚了抚胸口,舒坦了些,睨了一眼柳儿,“想吃就去,这点子小事还要问一问,白放着你当应声虫呢,刚做活怎不见你这般机灵?”

    柳儿按捺下翻白眼冲动,福身,“是,柳儿想吃,柳儿这就去取。”

    对所谓枣儿糕,她真没什么想法,可这里除了偶尔做个点心,素日也没什么吃食垫补,人家胖丫,有家人府里,荷包里还能揣点小零嘴儿。而她除了个个性阴晴不定主子,全副身家也没几个大钱。

    不知是不是错觉,虽然董师傅嘴巴一如既往毒辣,可柳儿总觉着,董师傅目光看她软和了些,骂人语气没那么刺耳了。

    为了验证自己猜测,也为了不白挨一顿顿数落,柳儿趁机厚着脸皮向董师傅讨教绣活。

    别说,董师傅不愧是董师傅,那嘴,一如既往跟刀子似,一如既往先把你贬一文不值。

    柳儿豁出去了,一如既往地厚脸皮,赖着不走打着不退,不知是老天垂怜还是顽石点头了,两人你来我往,攻防了几次后,某日董师傅一气之下……拿起柳儿绣活,几下一朵梅花跃然帕上。

    完了不忘贬斥几句,“瞧清楚没,这才叫绣花,你那些个……顶多叫做狗啃,若是碰巧遇上条好狗,狗啃都不如!”

    正好胖丫来找柳儿劈线,不敢进来,外面轻声叫柳儿,碰董师傅枪口上了,“滚,大天白日,你叫魂儿呢!喊什么喊!我屋里人随便谁都能使唤么,这还有没有点子规矩了……”

    胖丫作鸟兽散。

    不过,尚且没完,‘嗖’地一声,身后还跟着只茶碗,‘啪’地一声落地而碎,王妈又要赔了,旧窑,不便宜啊……好久没这举动,大家都忘了。

    柳儿已经习惯了,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奉承,“您说很是,柳儿受教了,您喝茶喝茶,润润喉,这点子小事,不值当生气。”回头她还得自己去找胖丫说道说道,她可没董师傅底气去得罪人,之前先得把院里碎瓷片收拾了。

    柳儿原本就是个绝顶聪明,按照董师傅手法针法,细细看了一回,回手就开始练习,吃过晚饭回屋又灯下练着,务求得心应手,暂时可能达不到董师傅水平,可怎么也得力试试,直到困不行,方睡下。

    到腊月,除了刚开始那方帕子,柳儿林林总总很是做了几条,都是边角料,什么料子都有,花样子就一个,喜上眉梢,整天对着一支梅花两只鸟,现她满脑子花花鸟鸟。

    一路磕磕绊绊地,被董师傅狗血淋了多少回都数不清了。

    今天第十条帕子完工,做完后一针,剪掉线头藏好,修齐整绣面,又拿出完工所有帕子,一一摊开几条帕子细看。

    以她眼光,从开始到后,从第一朵梅花到后一只喜鹊,前后差距不可谓不大!

    除了她原本就会几种针法,又从那方讹来帕子上学会两种,从董师傅那里连学带偷,学会三种,现柳儿掌握了十二种针法,心内颇有些沾沾自喜。

    “别高兴太早,针法有穷,各人有各人独到之处,顶尖绣娘,出了活计,却也不差什么,至少寻常人等是看不出差别。至于高下呢,基本东西上,构图、选色、选材、技艺……对你这蠢东西来说,艺么……还谈不上,技么……沾那么点子边,还得练。所以,要紧是基础,也不用什么奇巧针法,一味看重那个是舍本逐末,便是简单平针练好了,绣面匀整、针脚缜密,搭配好看些图样,也就是本事。以后针法学多了,能够灵活配合运用,才算是技艺,勉强称得上手艺了。”

    柳儿原本那点子夸耀心思,噗地一下给兜头浇灭了。

    除了模样儿,从来,她被认为也自认出挑便是针线,如今又有了不小进步,心里得意是不言而喻,管脸上没表现很明显,但是一把年纪董师傅如何看不出来。

    如今被打击体无完肤,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再瞧瞧董师傅绣架上绣件,那点不舒服也消失了。

    瞬间想通后,沉下心来,仔细琢磨董师傅话,似乎明白,又不是很透彻,索性晚上捡要紧记下来,有功夫时候,也不想那么多花活了,踏踏实实地练习平针吧,什么时候董师傅少贬斥她几句,高兴时候提点两句,证明她这一关算是过了。

    听话听音儿,现她多少摸着些董师傅脉门,想她老人家说句好话,点个头,难比登天,那是奢望。少几句冷嘲热讽,就事论事,提点提点,少叫她几声蠢东西,可以当夸奖听。

    因此,管董师傅身体渐次痊愈,精神头越来越足声音越来越洪亮,老人家骂人顿数越来越多,柳儿却也是见怪不怪了。

    能吃饱穿暖,能学本事,不会朝打暮……骂,骂就骂两句吧。

    腊月初八,不用说,徐家那边要过来送粥。柳儿挑了几块料子好、绣工也算过得去帕子,打算给张婶子、桃儿和翠儿,过年了,算点儿心意,想了想,又捡了一条,打算给杏儿,那丫头也过来看过她两次,算是个有心。

    现府里送东西给董师傅,因着柳儿关系,一般都是桃儿或翠儿过来,偶尔杏儿跟着一起,倒也不像过去鬼见愁似谁也不愿来了。

    管董师傅脾气不好,府里逢年过节,吃穿用度却极好,没别人也不会少了董师傅,赖二奶奶是不露面,顶多比较重要事情,杨大娘来一趟,素日一般都是小丫头送过来。

    柳儿可不是混吃混玩小丫头,跟着享受同时,冷眼瞧着,恐怕不单单是董师傅手艺好缘故,怕是别有隐情。具体如何,柳儿不过小小使唤丫头,想知道也不能够。

第19章 厨子表哥名贵儿() 
… …

    转眼过了小年,府上也热闹起来。

    冯府主子虽说不比徐家多,下人却多了许多,而真正主子冯老爷,年节之时,正日子不用说,一般或者提前或者靠后,总会来上一趟,与娘儿三个过节。

    即便不是过节,冯老爷来时,府上也跟过节差不多,家下仆妇人等都是要狠折腾一番。

    这刚过了小年,便有小厮来告诉,明日冯老爷大驾要来。赖二奶奶少不得好生打赏了来人,又转着弯子盘问一番那边府里情形,脸上笑容可亲,心里怎么想又有谁知道。

    杨婆子送走送信小子,两位姑娘方从里间出来,二姑娘菡玉性子急,抱住娘胳膊道:“娘,爹又不能同我们过年了?每年都这样,真儿姐姐说,那边过年很是热闹,娘——”

    赖二奶奶本来就有些不,听得女儿所言,加烦闷,抬眼看着坐身边不知想什么大姑娘,“莲儿你也觉着那边好?”

    大姑娘见问,看了娘一眼,略一思忖,才道:“各有各好,若娘真让我说,女儿还是觉着这边自些,关起门来,凡是可以自己做主,那边人多眼杂,规矩也多,恐没面子上看起来那么繁花似锦。再说,我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