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巧丫鬟 >

第109部分

红楼巧丫鬟-第109部分

小说: 红楼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干什么,都跪着呢呗。一时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爬起来各就各位,绿豆忙跑去沏茶,其余打轻手轻脚地清扫地上碎片整理屋子不提。

    “行了,如今想起你爹来了,早干什么去了。你小子如今成家立业了,也该收收性子,遇事莫要毛躁,三思而后行。。。。。。”

    “爹,柳儿呢?”

    “说你毛躁,果然。。。。。。你媳妇杨氏无碍,是太后她老人家看中你媳妇绣的山水屏风,着人宣进去见见,没甚大事,闹不好是好事,放心罢,我着了经事的老婆子陪着,差不了规矩。”

    冯紫英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放了七分心,爷俩儿说话坐等,还没喝上一盏茶,下人飞快进来报,“三奶奶回来,只。。。。。。”

    “如何?快说!”冯紫英一声暴喝,没把个报信的丫头吓死,一缩脖子,“只是。。。。。。在车里晕过去了。。。。。。”身前一阵微风,冯三爷已经出了房门,刚刚放下那三分心,又提起来了,直奔二门而去。

    老爷子摇头,“果然毛躁,还不派人抬了软轿去接你们主子,另派了人请大夫,得,还是拿我的帖子去罢,金住。。。。。。”

    李嬷嬷红花等闻言,忙分头张罗,不一刻冯紫英抱着软绵绵的柳儿进了房门,老爷子避讳,早去了外书房等信儿,金住也拿着老爷子帖子,飞奔去太医院请大夫去了。

    这边柳儿刚躺下没多一会儿,那边大夫也被两个壮实的小厮架着一路飞奔而来,其实柳儿已经醒了,只还有些头晕,冒虚汗,懒怠动弹言语,看见冯紫英回来,心里倒是松快许多。

    边上冯三爷站床边急的团团转,也不给她开口的机会,一叠声地问,“媳妇儿你觉着如何?哪里疼,哪里不舒坦?是不是吃了什么不消化。。。。。。”

    结果大夫进来一诊脉,不过几息之间,起身拱手,“三公子大喜,尊夫人有喜了。”

    “啊。。。。。。大夫你好生看看,我瞧着不像啊,有喜又不是病,怎的晕倒呢,脸色也不好,还冒虚汗。。。。。。”

    外间听见的老爷子直想进去给儿子两脚,兔崽子你果然毛躁!

    “呵呵呵,三公子稍安勿躁,令夫人有喜没错。只如今受了暑气,又因一时忧虑过重,心火上升所致,我这里有现成的润津丹,吃上两丸即可,再开一副调养的方子,吃上几日,便无事。”老太医花白的胡子,说话四平八稳不急不躁,半点儿不受冯三爷影响,倒是很让人信服。

    一时大夫开了方子,府里重重赏了,老爷子着人送走大夫,回头一把拎住儿子衣领,“你且先洗洗干净,一身臭汗灰土,仔细熏着我孙子!”

    哎呦,小三儿成家立业升官发财,还要生儿子了,他一颗心重重落了地,冯老爷子笑的满脸菊花,秋天提前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晚了,本想多更些,时间不够,只码出来还没检查,稍后再捉虫罢。另,今日回娘家杀年猪,一头三百多斤的大肥猪,转眼给亲朋瓜分了。当然,我家剩的最多,回来时带了好几袋子猪各种部位,先大锅煮上一部分。几个月不必买肉鸟嘿嘿。另,中午吃东北典型杀猪炖菜,就是猪肉猪大骨之类炖酸菜,还有舅舅灌了血肠,白煮五花肉沾蒜酱。。。。。。哎呦;感觉不如小时候吃的香了呢;倒是热闹,一大帮人围着桌子吃,比过年有气氛。我不知怎么,冬天一回娘家,脚就爱抽筋,索性上热炕上躺着了,烫烫背,捂捂脚;贼舒服。另,小禾今日一早,成功地把感冒传给老公了。。。。。。流鼻涕康复中。。。。。吼吼。

第123章 用心深绣女露才() 
柳儿虽说得了老爷子的准信儿;知道冯紫英不日就要归来,可不知为何,心里一直有些心慌之感。

    冯三爷回来这日早上;早起也有些恹恹的;除了二姑娘备嫁和四公子备娶;也都预备的差不多了,也没甚大事。实在懒怠动;早饭也没胃口。便着人去跟二嫂子张氏说了一声,只道吃坏了肚子,劳烦张氏独自理家一日,张氏关心几句;也就这般了。

    结果用过早饭没多久,柳儿正靠在榻上拿着针线做几针;凝神定心。忽地丫头来报,“老爷让奶奶去前厅接旨呢,说宫里来了内监有旨意给三奶奶呢。”

    柳儿愣了愣神儿,这是怎么说的?横竖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穿上见客的衣裳,带着李嬷嬷和红花等几个丫头,径自去了前厅。其实也不过是口谕,太后让柳儿进宫觐见,即刻动身。

    之前老爷子陪着那太监,塞了银子,已经打听了个七八。如今见柳儿进来,给一个婆子使了眼色,那婆子自动跟李嬷嬷一起,陪着柳儿随身进宫去了,路上寻机把进宫缘由说给柳儿知道,也是安了她的心。

    却说柳儿出门直接上了宫里来接的车,一路无话,不久进了宫门,下车,由太监引领着,步行了好一阵子,才来在太后的慈宁宫。

    当今并非太后所出,却是五六岁后生母早逝,遂养在了无子的太后身边。后来太上皇几个背景了得的皇子争权夺势,死的死获罪圈禁的圈禁,剩下居长的便是当今,品性名声也不错,能力也算出众。太上皇心灰意冷之下,把椅子传给了当今,自己做起了太上皇,此时当今也四十多岁了。

    柳儿对这些也听说过,因觉着跟自己没甚相干,也没大放在心上就是。

    在慈宁宫外,有内监进去回事,不一会儿柳儿被宣了进去。

    大体的规矩柳儿还是懂的,在贾家的时候就大约知道,只没想如今自家用上了。进去老老实实给太后见了礼,又给太后身边的几位嫔妃见了礼。之前飞快打量了一眼,大出意外,太后年纪不大,五十来岁的样子,恍然想起,其实这位也不是元后。家世不显,也是从低阶嫔妃一步步走到今日。

    看着下面跪着的杨柳儿,太后温声道,“起来罢,可怜见儿的,年纪这般小,倒是不易。”

    柳儿起身,赐了坐,只签着身子坐了小半边,距离太后很近,却见太后身边一个艳妆丽人笑着道,“借太后娘娘的福泽,臣妾如今算是见着杨氏了。一直只见了她的几样针线,只听祖母说是个极伶俐灵巧贴心的,如今见了,果然不凡。”

    柳儿不语,不知这位贾妃娘娘是个什么意思,横竖不是同她说话,索性微垂着头,老老实实不吭声儿。

    果然,另一个声音马上接上,“这也罢了,只贤妃妹妹果然更加不凡,连娘家的使唤丫头,都识文断字,更兼着做的一手好针线,哎呦,比的我们这样儿,越发的没法儿看了。您说是不是,皇后姐姐?”

    也不知指哪个,柳儿心里咯噔一下,忐忑起来,看来此行来者不善啊,更加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来。

    “你们啊,素日争风吃醋的,我也不说什么了,横竖宫中岁月催人老。如今当着外人,又是朝臣家的女眷,还不知收敛,怎么说也是本宫请来的客。唉,行了,下去自家寻思罢,让我们好生说话。”太后终于出声儿了,语气明显不大待见,一时众人不敢则声,行礼纷纷退去了。

    “好孩子,莫理她们,我们娘儿们好生说说话。”一时太后问了些事儿,也不过寻常老人家的家常,比如柳儿多大了,几岁学的针线,如何识字等等,也算是满足下她的好奇心。

    柳儿斟酌着一一回了,言语行事,倒也稳妥,看的太后暗暗点头,“是个好丫头,本宫瞧着,你这脸色可不大好,莫怕。唉,你到底是个有福气的,那神武将军冯唐本宫也是知道的,是个爽快人,你如今嫁进冯家,也算不错。到底也没埋没了你。。。。。。”

    太后不知为何,看柳儿格外顺眼,中午留着柳儿陪着用了膳,又聊了一回针线。柳儿此时已经有些缓过神儿来,一向自打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便知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越是身份高的,越看起来平易近人,至少表面如此,心思藏的自然更深。

    如今看太后模样儿,跟贾府老太太也差不太多,尤其身居如此高位,待人行事,却不带出一点儿让人不舒坦来,虽说积威已深,但显然修炼几乎大成了。

    柳儿心内闪过一丝了悟,忽地想起自己来,如今虽说因着嫁人改了命数,身份水涨船高,但毕竟出身搁在那里,是改不了的。如今到了这个地步,能进不能退,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自己也就罢了,将来儿女因为自己的出身,受到非议,岂不让她心怀歉疚,更加不是她所乐见的。

    想通透后,柳儿索性也大方起来,见太后信佛,略一沉吟,便道,“妾身当日跟着师傅学女红之时,师傅也是个信佛的,那时每日里除了伺候她跟着做针线,便是晚间给她老人家读一个时辰的经。时至今日,师傅虽不在人世,但那段经历,却是极其难忘的。尤其当初读过的几部经书,竟也仍旧历历在目。而今妾身得见天颜,娘娘富贵荣华,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见过的。只有一样,想来太后娘娘却是未必见过,妾身愿一试身手,以悦凤听。”

    这话倒是勾起了太后的兴致,她一辈子兢兢业业,方有今日地位。如今不须奉承他人,身居高位又年纪大了,倒是越发的显出真性情来,对柳儿这般跟她有几分相似经历的,倒是心内认同的。如今听柳儿所言,知道必有禅机,遂道,“你且说来听听,也让本宫见识见识。只本宫可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若是你言过其实,可就难说了。”

    柳儿微微一笑,起身施礼,“还请太后给臣妾几样东西。一块素色绣经文的尺头,大小有太后娘娘那卷金刚经的尺幅,并针线等物,另有一条窄窄的长条帕子。”

    这些都是寻常东西,一时太后身边的宫女捧了上来。柳儿起身告了罪,要了净水洗了手。再次落座时,定定神儿,拿起托盘里那帕子,蒙住眼睛,在后脑系上。

    此时太后完全被她勾起了兴致,大约知道她是要做针线,但是这蒙眼么,倒是有些意思。

    果然,柳儿面色静谧,探手从眼前托盘里拿出针,纫上线,手指灵巧,竟跟眼见似的,行动自如,一点儿不受眼睛不见的影响。

    这事儿对柳儿来说,其实难度不算大,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当初在贾府为了不耽误正经差事,晚间没少做,如今也不过是场合过于庄重些。更加小心谨慎,打点起全副精气神儿。心内一片空明,双手穿花拂柳一般,如有神助地飞针走线,若非亲眼所见,断然不会觉着这是个蒙着双目之人。

    自打嫁入冯府之后,柳儿也不必成日家寻思提高技艺多赚些银子养老,寻常家常女红倒是做了不少。练字也多改在了冯紫英不在之时,早起练字一事,也蠲了。心里还有一阵子不大自在,深觉自己好逸恶劳,不是个正经做派。因此,本以为技艺应该退步了些,至少不至于进益更多就是。哪知,一上手,柳儿便觉有些不同。

    那针那线,仿佛更加听话乖觉,一拂一带,一扎一提,竟然无比灵动,仿佛根本不必她多用气力,自家就知道何时起落,抑扬顿挫,自有其意识,仿佛即便柳儿不拈着那细细的绣花针,自家也会自主,在绣布上自行其是。

    别说一般宫女嬷嬷,便是太后她老人家,任凭见多识广,也不意见此神技,一时慈宁宫鸦雀无声,仿佛无人。

    其实柳儿不知,无论何事,做到一个极致,便有了一种境界。所谓学无止境,专心一事,境界也是有阶段性的。不只是熟练度的问题,还涉及到眼耳心神意的统一协调,更多的是眼高手低。如今柳儿因日子安然心境平和,既不一心要做到最快,或者最精致齐整,亦或者更加迎合买家心思。如今心思纯净,一门心思沉浸在做事的喜悦平静中,各方面协调达到了空前的和谐,倒是比素日更上一层楼。

    此时她手上的速度是极快的,不过两盏茶的功夫,一幅完整的金刚经便绣得了。

    “啪啪啪!”身边忽然传来巴掌声,“好好,哈哈哈,今日得见此神技,总算知道晋代《拾遗记》所云‘薛灵芸夜来妙于针工,恒处深帷,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宫中号为针神。’更有奇女卢眉娘者,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字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如今你竟能集两者之工巧,实属难得,来人,赏!”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上,柳儿此时已经被宫女除了眼上绢帕,眼见来人,不敢怠慢,忙跪倒尘埃。

    作者有话要说:刚登陆一直显示时间不对之类的,吓坏我了,以为被盗号,擦汗。。。。今天还有一更,最晚三点罢,咳咳。

第124章 夫贵妻荣子满枝() 
皇帝啊,传说中的皇帝啊;

    杨柳儿长期当丫头练出来的肚里黑体现出好处了;此时心内是无比激动的;脸色是无比平静兼低眉顺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