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红楼新梦 >

第15部分

红楼新梦-第15部分

小说: 红楼新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去和陈氏的人说再要一间包厢,到附近的酒楼打些酒菜来,请两位嬷嬷到里面坐。”

    冬梅俏生生的应了一声。两位嬷嬷早就听说王熙燕的父亲会赚钱,本身也很有钱,她大伯母金氏就是窥伺她的嫁妆才百般算计的将这俩姐弟过继出去,现在见燕姑娘一个打赏就是一两银子,还能请她们在陈氏用包厢吃酒菜,更是坐实了那个传言。

    她们不敢托大,硬是伺候了王熙燕在另一个包间里坐下,见她点着头想睡觉,身边又有随侍的文竹小坠,这才放心的和冬梅到隔壁喝酒吃菜。

    她们一走,王熙燕就起身到隔间换了一身丫头的衣服,对两个小丫鬟道:“你们在外面守着,别让人进来,有事就去找冬梅。”

    佑哥儿正拿着一个小风车高兴地跑来跑去,看见姐姐过来就扑到姐姐的怀里,“姐姐,姐姐,你看。”

    王熙燕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姐姐让你背的书可还记得?”

    佑哥儿本来就聪慧,闻言放下手中的风车,严肃的点头道:“记得。”

    “等一下庄管事带你去见一位老先生,你要乖乖的回答他的问题,知道吗?要是回答的好了,他可能就会收你做学生,以后你就可以读到更多的书,见到更多的人,也会见识到更多的玩的吃的。”

    佑哥儿连连点头,庄管事早就站在一边,见状就上来抱起佑哥儿,“五姑娘,我们快些,别让那两个嬷嬷发现。”

    王熙燕点头。

    陈老先生收徒并不规定时间,只是他精力有限,从去年开始就规定了每次只教授十个学生,再多的则不收了,现在他已经收了八个,还有两个名额。

    和那些喜欢收秀才举人为徒的先生不一样,陈老先生喜欢收幼子做学生,因为他觉得一个人为官作宰最重要的是心性,而孩子的心性是最容易看清的,也最容易板正。

    所以对佑哥儿的年龄他很满意,摸了摸花白的胡子,陈老先生笑问道:“你先前可启蒙过?”

    佑哥儿看了看庄管事,其实是看他身后的王熙燕,摇头道:“我只跟姐姐念过三年书,没有正式跟过先生。”

    “哦?那你父亲也不教授吗?”既然姐姐都能教,可见家教不错,做父亲的又怎么会没教过孩子呢?

    佑哥儿情绪有些低落道:“我父亲过世了。”

    陈老先生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心中对这小孩更是怜惜,很快转移话题道:“那你都读了什么书?”

    “读了声韵启蒙三字经和千字文,现读着论语。”

    教学很全面,本来他也是这么教学生的,陈老先生又问道:“论语学到哪了?”

    “学到了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佑哥儿摇头晃脑的背了一遍。

    陈老先生满意的点头,又抽了述而前面的一些句子考他,发现不管是背诵还是讲义他都说的很好,点头道:“不错,你就留下吧,你前面已有八个师兄,除此之外,还有已离开的师兄三十八人,回头你要背他们的名字,以免以后师兄弟见面不相识。”

    陈老先生让佑哥儿明日开始来上课,庄管事连忙上前告罪,道:“还要请示家里的两位老太爷,等他们写信来与贾府说过后方能来,还请陈老先生恕罪。”

    陈老先生不悦的皱眉,“这孩子不是姓王吗?怎么又和贾府扯上了联系?”

    察觉到陈老先生对贾府的反感,庄管事更加谨慎的解释道:“是,我家公子本是京城王家的,后来过继给了姑苏王家,因姑娘和少爷身体不好,两位太爷担心,就让他们先住到了姑太太家,我家姑娘听说陈老先生才识了得,这才叫小的带公子过来试试,要是侥幸能过,就写信回姑苏请两位太爷做主。”

    陈老先生眼睛微眯,“你刚说你们家两位老太爷,不知名讳为何?”

    庄管事道了两个名字,陈老先生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竟是他们的孙儿!”陈老先生重新将佑哥儿拉到面前,见他的确比同龄人小些,看上去也微微体弱,就点头道:“既是他们的孙儿,那就通融吧,等你拿到了你那两位老太爷的信再来找我。”

    庄管事惊疑不定,“老先生认识我家两位老太爷?”

    陈老先生点头道:“当年赶考之时曾一起谈经论道,只是可惜了,现在天各一方,上次见面还是一年多前,他到京城来处理一件事物,想来那件事就是过继你家姑娘和公子的事了。”

    “正是,一年多前六老太爷的确是上京来过继我家少爷和姑娘的。”

    陈老先生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好友将人过继过来却不带走,但能让他过继,就说明这两个孩子心性还不错,自然也乐得给这个小徒弟一个方便。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王熙燕对陈老先生也很满意,她看人的眼光并不亚于她的父亲王子飞,陈老先生严谨而不迂腐,这样的人很适合教授学生。

    几人回到陈氏点心铺,庄管事直接从后门进去,将一个钱袋子塞给陈掌柜,谢道:“多谢老兄了,这些钱你拿着给店里的人买些酒菜。”

    陈掌柜生气的推回去,道:“你把我当了什么人?我帮你是看在我们多年的情义上,当年我的铺子几乎开不下去,要不是你伸一把手,老陈我现在还不知道怎样呢。”

    庄管事见他认真,也不坚持,“那陈兄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现在我们老爷虽去了,但我手上还有一些人脉。”

    陈掌柜点头。

    两个嬷嬷喝得微醺,等王熙燕和佑哥儿也吃了一些点心微微填了一些肚子后,冬梅就给两位嬷嬷灌醒酒汤,俩人醒过神来纷纷一顿忙乱,冬梅安抚道:“我家姑娘刚还睡着了呢,两位嬷嬷也不过是困觉罢了,老太太心慈,不会过多责怪的,我们快回去吧,嬷嬷们含着醒酒石,回到府上也差不多了。”

    俩人这才放下心来,一回到贾府,先回去换了一身衣裳,这才到贾母那里去回话,着重渲染了王熙燕给贾母和黛玉添了香油钱的事,贾母顿时高兴地笑了起来。

    此时众人正在碧纱橱内围着熙燕带回来的点心,黛玉吃了一个芸豆卷,笑道:“这个不错,家里就没人能做得出来这个味道。”

    “我还是喜欢桂花糕,燕妹妹合该多拿一些才是。”探春将桂花糕都放在一个盒子里自己拿着,“这些我要拿了回去慢慢吃。”

    熙燕就笑道:“你也不怕晚上遭了老鼠。”

    宝玉上蹿下跳的,每样点心都吃了一点,道:“我觉得都好吃,燕妹妹好容易出去一趟就买了这么多,下一次我出门,姐妹们有什么想要的只管告诉我,我去买。”

    佑哥儿正拿着一个竹蜻蜓和惜春显摆,“这还不算最好的,我在集市上还看见一个用竹子编制着的老虎,那个挺大的,只是有些远,我还没来的买就被姐姐叫回去了,下次我再出门就给你买一个。”

    “我不要竹老虎,你给我再买一些小风车,各种颜色的都要,要是有那种小小的花篮子那就更好了。”

第二十三章() 
王咏岩的信很快就到了,他没有写给王熙燕,而是直接写给了贾母,王熙燕还是去给贾母请安的时候才知道的。

    贾母将信递给王熙燕,笑道:“你两位爷爷替佑哥儿着想,听说这位陈老先生很会教书育人,以后佑哥儿也有了一个出路。我让你凤姐姐安排好了,佑哥儿身边本就有一个小厮,不过还是再带一个年长一些的仆人,免得被人欺负,马车也安排好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就和你凤姐姐说,让她给你安排。”

    王熙燕感激不尽:“谢老太太,平日里佑哥儿也是读书的,笔墨纸砚这些都有,也不用再要什么了。”

    贾母微微点头,看到宝玉正好进来请安,就道:“宝玉,你佑兄弟都要出去上学了,你可也不能再偷懒了,明天收拾好,也要到家学里去。”其实在贾母看来,宝玉读不读书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以后他是要继承家业的,不像佑哥儿兰哥儿等人必须要靠科举出头。不过她还是希望宝玉能多学些本事,哪怕让人称赞也是好的。

    陈老先生一年的束脩是一百两,其他的自带,比起其他书院一年几两银子的束脩不知高了多少倍,但依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但陈老先生并不是全部都收这个价,面对出得起这个价的学生,他每年从中得到的自然不止这些。不说别的,光是中秋年节的节礼就不止一百两,但他也收了几个贫困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他不仅不收他们的钱,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帮助他们。

    据庄管事查到的,他就给他现在的三弟子介绍了一个算账的差事,让对方不仅不会因为读书而更加贫困,反而可以维持家庭的基本用度。

    王熙燕一向瞧不起那些为了读书不事稼穑,反而一脸理所当然的接受家里人为他们牺牲的读书人,这也是王熙燕同意佑哥儿拜师的原因之一。

    王熙燕将一百两的银票和另外准备的拜师礼交给庄管事,“带着佑哥儿去,顺便带他到附近走走,他不能除了读书什么都不懂。”

    庄管事是王熙燕禀报了贾母带进来的,贾母也知道还是自己人用的放心些,也没阻拦。他今天有一天的时间可以进出贾家。

    李纨听说佑哥儿拜了名师,羡慕不已,只是兰哥儿年纪还小,现在跟着宝玉在家学里面念书,宝玉都没有另外请先生,李纨更不敢提出,只是牵了兰哥儿的手过来,让兰哥儿以后和佑哥儿在一块念书。

    佑哥儿还小,陈老先生每天教他的时间也有限,回到家中还有一个人和他作伴,王熙燕自然高兴,让人收拾了一下佑哥儿的书房,添了一套用具,笑道:“兰哥儿以后下学了就过来,大嫂子也来,要是佑哥儿不懂的,也可以问问大嫂子。”

    李纨听说佑哥儿是熙燕教的,就笑道:“他要是不懂不会就近问你?哪里还用得着我?”

    至此,兰哥儿下学以后就来找佑哥儿读书算是定下了。

    李纨跟着听了王熙燕给他们讲过几堂课,见兰哥儿背书比先前快了不少,眼睛微亮,更是经常带着兰哥儿过来。她本身又担了教养姑娘们的责任,现在这样一来,姐妹们更是多集聚在她们这里。

    到最后,王熙燕多教两个孩子经史子集,轮到考核诗书,渐渐地,王熙燕连佑哥儿和兰哥儿都比不上了,惹得众人一阵笑,李纨对众人道:“我看她把四书五经揉碎了跟他们讲解,竟连外面的先生也比她不得,心里不知多庆幸,我们府上竟来了个惊采绝艳的女先生,打定了主意让兰哥儿好好地跟她学,谁知这个连个一剪梅都做不出来,可见老祖宗说得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王熙燕之所以对经史子集这么熟悉是因为前世她除了是语文老师之外,对此也很有兴趣,做过将近十年的研究,加上来到这个世界后父亲王子飞的书房最多就是这类书,当年她父亲为了科举将那些书可谓都是读烂了,里面有不少他的注解。

    王熙燕结合他的注解和自己的想法,多年的研究,这些东西别说是两个孩子,就是那些举人也是趋之若鹜的。

    王熙燕将黛玉推出来:“难道我不会,就没有人能教了不成?他们要是能学得林姐姐一半的本事也受用无穷了。”

    探春击掌道:“这是个好主意,他们以后又不是只科举,古人还讲究个六艺呢,燕妹妹教他们四书五经,林姐姐教他们作诗,我监督他们的书法,二姐姐教他们下棋,四妹妹就教他们画画,多学一点本事总是没错的。”

    李纨担心道:“会不会太杂了?倒是影响了他们。”

    “现在他们才多大?大嫂子这时候逼着他们,小心学成一个书呆子,也不要他们每天都学这些,除了燕妹妹每天要给他们讲课,其他的时间隔一天轮一样就是了,他们还有一天的时间休息呢。”探春越说思路越清晰,“就是他们的先生有个什么事也能调剂过来。”

    李纨的母亲虽然没教过她这些,但她的见识在这儿,知道以后孩子长大了要是出门交友,自然是本事越多越好。现在知道孩子不用费多少时间,虽然不可能学精,但什么都知道一点,她这几个小姑子的本事她可是知道的。

    “只是,老祖宗那里”李纨还是有些担心。

    熙燕就笑道:“大嫂子不用担心,姐妹们不过在我这儿做些针线读书玩耍,偶尔和佑哥儿兰哥儿下棋谈诗什么的,宝玉比这还闹的事情都做过呢。”

    李纨松了一口气,只要大家愿意遮拦就好。老太太可不愿意见到家里的几个女孩子倒教导起男孩子来。熙燕那是特殊情况,人家说了那是人家父亲的书,她不过是照本宣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