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19部分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19部分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林的80个穷鬼手下,除了10个人是穿皮鞋的。其他70人,有50人是穿木底鞋子的。至于剩下的20人,干脆是光脚走路的……

对于这一点,马林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在抵达罗巴赫,并搭起帐篷后,马林并没有急着训练,而是让大家弄来很多草茎,开始教大家编草鞋……

“马林大人,草也能做鞋子?”边上一群欧洲乡巴佬都很诧异。

但是,他们亲眼看见,在马林一双手熟练的编织下,草茎先被搓成细草绳,然后又被编成鞋底和鞋身……

这一幕,让所有人感到非常神奇,大家都惊叹不已。

而试穿了马林编织的草鞋后,大家都感到很舒服。马林编织的草鞋,属于冬天版的,比较厚实和防寒。眼下正是冬季,穿着厚实的草鞋,可以有效抵御寒冷。而且,即使是厚实的草鞋,也是比较透气的。又保暖又透气,穿起来感觉很棒。

但让马林郁闷的是,他教手下86人(包括他的6个随从)编草鞋。可教了两天,最后学会的,只有8个人,其中还包括科勒……

至于这8个人为啥这么“有天赋”,还是因为这7个人(科勒除外)以前当过裁缝学徒或鞋匠,只是天赋不佳被辞退了。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编织水平,用来编草鞋也是足够的了。

无奈之下,马林把这8个人安排去编草鞋,供应大家需要。以后训练,肯定有越野奔跑。高强度的训练,对于鞋子磨损太大,只有有了足够的草鞋备用,才能撑过去。马林前世看战争电影,我军战士背包上可都挂着一两双备用的草鞋的。解放鞋那玩意,都是解放后才搞出来的。解放前,我军几百万大军,都是穿草鞋战斗的……

为此,马林宣布,这8个会编草鞋的“技术人员”,吃饭时加餐,比旁人可以多吃点,有肉食也优先他们……

而马林的佣兵团,人人都换上了轻便舒服,而且成本低廉的草鞋。即使那些穿皮鞋的,也纷纷换上了草鞋。因为,皮鞋珍贵,若是在训练中磨损了就得不偿失了。而草鞋实在便宜,即使穿坏了,也毫不心疼。可以说,对于家底不厚的军队而言,便宜实用的草鞋,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神器”……

第二十六章 让人吐血的队列训练

大家都换上草鞋之后,马林终于打算开始正式的训练了。

为了训练,马林花了几天的时间,编写训练大纲。前世的马林,没有当过兵,唯一的和军事有关的经历,还是刚上大学时的半个月军训。

当然,作为一个历史和军事的爱好者,马林经常逛论坛,讨论现代军队的起源——欧洲近代军队。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和网友们进行了多番辩论后,马林的欧洲军事历史水平也是大涨。

别的不说,西班牙方阵是必须知道的。其他的,比如莫里斯方阵、古斯塔夫线阵,以及拿破仑的大炮兵战术,都是略懂。

若是可能,马林倒是想使用拿破仑的战术。但那是不现实的,要知道,欧洲火炮,目前还处于青铜炮时代。装备一门青铜小炮,成本就非常高昂。因为,眼下欧洲白银和铜的比价在1比15左右,铜价太高。像马林这样的屌丝团长,一门小铜炮都是买不起的,更别说像拿破仑那样一字排开上百门火炮了。

而且,别说拿破仑的炮兵战术了,就连古斯塔夫的线阵,他也没条件搞。因为,古斯塔夫线阵,使用了大量的火枪手,而且是燧发枪火枪手。

眼下,燧发枪还没被发明出来呢,就连火绳枪,也是刚发明几十年,还属于稀罕玩意。想凑几排火枪手,还真非常困难。

而且,15世纪的欧洲,冶铁技术非常糟糕,想制造一支轻便、威力足够的火枪,比较困难。因为,钢铁技术不过关的话,枪管太薄的话,容易炸膛。

即便到了16世纪,西班牙方阵开始崛起,西班牙人也是使用重达20斤的穆什克特大火枪。除了因为穆什克特大火枪威力大,其笨重的枪管不容易炸膛,也是重要原因。

就德意志地区而言,虽然也有猎人开始使用火绳枪打猎,但为了防止炸膛,他们都不敢装填太多火药,导致威力一般。

也就是说,马林现在都找不到几杆合格的火绳枪,想建立火枪线阵,也是做梦。所以,马林想了想,既然没条件,还是先将就着训练长矛方阵吧,和瑞士人对刺……

而长矛方阵,对于纪律和勇气要求很高。勇气方面,马林并不担心。他招募来的人,都是一帮敢拿命换钱的二货。只是对于纪律方面,他有些担心。

于是,他用大学军训时的队列训练,开始训练这80个憨货。说他们是憨货,只是之前马林鄙视他们的形容词。但真正开始队列训练后,马林才觉得,称他们为憨货,都是表扬他们。说他们是蠢货,才是真实合理的形容词……

“全体都有了啊,向左看齐!”马林大喝一声。

但之后的情形让马林很抓狂,一声“向左看齐”引来一片混乱。有人向左看,有人向右看。然后,队伍里的人开始互相“深情对视”。有不自信的人,看见和边上人的方向相反了,立马改变方向。但悲催的是,不少人开始明明看对了方向,却在身边人的误导下,转头向右看……

更悲催的是转向训练,当马林大喝一声“向左转”时,也是一片混乱。有人向左转,有人向右转,现场一片嘈杂。有人看见和边上人转向相反,于是又180度转回去,滑稽无比……

“擦尼玛的,你们这群笨蛋,左右不分吗?”马林怒了,但是,所有人都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马林也是被打败了,向左转和向右转这么简单的口令,以前他的同学没几个弄错的啊。为啥到了这群憨货这里,状态百出?

但马林自己也不想想,他以前的同学,可都是智商很高的大学生。别说大学生了,就是初中生、高中生,也都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文化人。体育课上,小学就开始教授简单的队列了。

可中世纪这帮憨货呢?基本没识字的,也没人可以教他们辨别左右。他们生下来就卑贱无比,只能像奴隶那样劳动。而贵族们,都把他们当做两只脚走路的牲口,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所以,这帮大脑没有经过开发的乡巴佬,能分清左右,绝对是天赋异禀了……

一连训练了三天,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左右。即使马林动用了军棍皮鞭体罚,还是没太大效果。

马林急得想吐血,眼看皇帝第二次募兵时间不远了,若是没训练好,自己压根就没机会了……

终于某一天,马林在吹桦木哨集中时,看到了一个匆匆忙忙跑来集合的混蛋,大概是太匆忙了,右脚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跑来集合了。

“穿一个鞋子……”马林开始沉思,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种情况……

“对了,英国‘红衫军’不就是用一只鞋子帮助新兵训练辨别左右的吗!”马林兴奋起来。以前,他在论坛上,貌似听人提过,19世纪的时候,英军士兵素质也很糟糕。刚训练的时候,很多新兵怎么也分不清左右。为了让新兵分清左右,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让新兵脱掉右脚鞋子,只让左脚穿鞋。这样,训练的时候,向左转直接喊“鞋子”,而向右转直接喊“脚”。于是,新兵很快分清了左右。之后,再慢慢用左右取代“鞋子”和“脚”的口令。

事实上,直到19世纪前期,英国人的识字率也是很低的。基本上,那些强征过来的新兵都是文盲。能识字的,只要好好表现,多半能当军官和士官。没受过教育的人,听口令往往会有些迟钝,很难立即分清左右。也就是说,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新兵,和中世纪的新手雇佣兵,素质都是差不多的。

果然,在让大家脱掉一只鞋子后,情况立马好了很多。毕竟,有没有穿鞋子,只要不是痴呆,还是能分辨得出的。

但这样也有问题,就是冬天有些冷,光脚很不舒服。

为此,马林把大家带到一个避风的山谷里,在地面上铺了很多干草,避免大家把脚给冻着了。而且,大家右脚也不算光脚,马林要求他们穿双层袜子。不但如此,左右训练也一般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训练。其他时候,还是穿好鞋子训练的。比如,早晚冷的时候,大家是训练跑步,以锻炼体能的。

就这样,没过几天,这群笨蛋终于把左右全部分清了。分清了左右后,马林一边尽量开始用“左”、“右”来代替“鞋子”和“脚”的口令,一边正式开始训练齐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等简单队列。

之后,马林又每天抽出时间,让矛术比较好的施瓦茨,训练大家如何使用长矛。本来,施瓦茨是要教大家很多长矛格斗技巧和简单战术的。但是,马林却只要求大家训练“拨”、“挑”、“刺”三个简单的动作。

“少爷,这是为什么啊?”施瓦茨不解。

“军队中,请叫我团长。”马林一脸严肃。

“好吧,团长,这是为什么呢?”

“施瓦茨,你说的那些战术讲解,这群家伙听得懂吗?”

“这个……”施瓦茨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所以啊,以他们的脑子,也记不住那么多招数,我们不如就教他们最基本的三个套路。而且,打仗靠战阵,而不是个人武艺。”马林可是看过很多帖子和文章的。他知道,对于那些智慧不高的底层士兵来说,太复杂的他们也不会。毕竟,他们可不是后世普遍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士兵。所以,教他们最基本和最简单实用的动作,才是最佳选择。

而为了培养士兵的勇敢思想,马林天天给士兵们洗脑。每天,训练的时候,马林都会大喊:

“狭路相逢——”

“——勇者胜!勇者胜!”士兵们就会条件反射地齐声大喊,谁不喊就是一鞭子。

就这样,在日常训练中,马林把后世刘帅喜欢讲的这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做了“霍夫曼佣兵团”的口号和宗旨。当然,是翻译成德语的口号。

第二十七章 招募一批弓箭手

对于这种纯粹的长矛阵,马林是很不满意的。因为,在面对火枪线阵的时候,长矛阵明显成了活靶子。

可是,就目前而言,想在德意志地区找到一批火枪手,也很困难。且不说使用火枪的危险和火药价格的昂贵。

在一次进入森林打猎的时候,马林想到——是不是可以先用弓箭手代替西班牙方阵里的火枪兵呢?

要知道,法国军队里的王牌就是瑞士长矛手。而瑞士长矛手,是没有远程打击能力的纯近战兵种。更关键的是,瑞士长矛兵基本都是穷人,大部分人是没钱购买昂贵的板甲来防护弓箭的。

就这个时代而言,弓箭也许对身穿板甲的法国骑士失去了作用,可对于那些身着奇装异服的瑞士长矛手而言,他们没实力装备板甲。而且,步兵穿板甲也走不动路。

想到这里,马林把所有佣兵给召集了起来,问道:

“你们当中有没有擅长射箭的?”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回应。但一个雇佣兵举起了手,叫了一声:

“报告!”

“讲!”

“团长大人,我不会射箭,但我认识射箭的人!”

“在哪里?”

“就在维也纳城外,不少猎户出身的人也来应聘步兵。”

“猎户应聘步兵?”

“是的,有些人是不知道消息,不清楚帝国只要长矛手,还以为收弓箭手的。还有人是直接打算转职成长矛手的。”

“很好,谢谢你的消息,今晚给你加一分肉菜。”马林满意地说道,并吩咐炊事班总管塔拉(马林的侍从之一,比较有厨艺天赋,马林教了他几手,使其擅长做大锅菜)给提供消息的家伙加了一份红烧鹿肉。

之后,马林带着科勒和绍尔,骑马赶回维也纳城外募兵点,开始四处打探。接着,马林干脆竖起旗帜,公开招募弓箭手……

但此时,步兵招募已经结束,只有少部分人在此逗留了。很多猎户,看到帝国不招募弓箭手后,其实都回家了。马林费尽心思,只在维也纳城西的募兵点附近,招募到8名弓箭手。而后,他又赶去城东和城南两个点,费尽了心思,才又招募到12个人。

最终,马林只招募到20名弓箭手。不得已,马林只能悻悻地带着这20人回到了罗巴赫镇的驻地。事实上,维也纳城外此时远不止20个人会射箭。只是,大部分人不相信马林这个毛孩子。也只有这20个人比较容易忽悠,相信马林,愿意跟他走。

回到驻地后,马林先安排人给这20人打好草鞋,并安排这些人洗澡换衣服(在佣兵团,马林强制要求大家洗澡洗衣服)。

之后,马林另组一队,让绍尔用现成的方法给这批人训练。首先,当然是让他们脱下右脚鞋子,教他们辨别左右了。

然后,就是体能训练和射击训练。这些猎户都是自带弓箭的。因为,这年头雇佣兵的原则就是装备自带。

而让马林惊喜的是,有了这些猎户,佣兵团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