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163部分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163部分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个从骑士家族出来的年轻人,虽然稚嫩,但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固然想建立功业,但前提是,他们要投靠的对象能hold得住。所以,在马林前途不明的情况下,年轻人们都选择了观望。

毕竟,萨克森公爵威名远播,萨克森系在德意志更是如雷贯耳。而马林,只是一个刚冒头的年轻人。双方对掐起来,绝大部分人肯定站在萨克森公爵一方。此时,如果有人敢开盘的话,大家肯定一致押萨克森公爵赢。

可惜,在大家看来,这样的盘没有哪个傻子会开。因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了……

只有马林自己,和他的属下们,对于马林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惊叹不已。他们也甚至东弗里斯兰军队的战斗力,要超出这个时代其他军队很多。因此,马林的手下将领们,都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马林告诉他们,将会扩军5000。

同时,皇帝对马林也比较有信心。信心来自于马林那狡猾的头脑,这次马林给皇帝出主意,让皇帝不费吹灰之力,在瑞士人反应过来前,控制了面积庞大的格劳宾登地区,开心得不得了。如果换做正面作战,皇帝是没有信心在瑞士人介入的情况下占领格劳宾登的。

当然,不管是皇帝,还是马林手下的那些骑士们,他们的想法还比较保守。他们都认为,马林守住东弗里斯兰,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想要正面打败萨克森军队,可能性不大。

这也难怪,马林的西班牙方阵练成后,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威力。唯一一次对战弗里斯兰军队,还因为下雨浇灭了火绳,让方阵的排枪失去了威力。

因此,即使最乐观的东弗里斯兰将领,也不觉得西班牙方阵能够正面击垮萨克森大军,还是以少胜多。

只有马林这个清楚历史走向的人,才知道西班牙方阵的防御力多么惊人。

和后世那部描述西班牙方阵的电影《佣兵传奇》不同,真正的西班牙方阵,阵前必定是挖了战壕的。马林在此基础上大加发挥,把一道沟加强到了两道沟,还使用了英格兰军队对付法国骑士的斜木尖桩。三道保险之下,骑兵要是能冲垮西班牙方阵就有鬼了。两道沟和一排斜木尖桩,绝对能让冲过来的骑兵,人仰马翻。

而萨克森军队,最强大之处,就在于财力雄厚,装备了几千板甲骑士。几千板甲骑士冲起来,绝对是钢铁洪流一般。

但是,战马是动物,不是冰冷的如坦克一般的钢铁机器。战马掉入坑内,马匹也会翻倒,戳上斜木尖桩,也会受伤。因此,再多战马,在两条战壕加一排斜木尖桩面前,也是很无力的。更何况,除此之外,马林还有火绳枪排队枪毙,专业打击身穿板甲的骑士。即使对方板甲骑士选择下马步战,想爬坑越过防线,也要问火枪手们答应不答应。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过西班牙方阵狂虐骑士的景象,因此,除了马林外,其他人都不看好西班牙方阵正面刚几千骑兵……

连内部人士都这么认为,更何况那些还没来投奔的流浪骑士?

所以,马林曾派出人手,到各地去招募流浪骑士,但竟然都被婉拒了。大家虽然不看好马林,但谁也不知道马林这次失败后是否会东山再起。所以,流浪骑士们虽然都拒绝了马林的招揽,但都没把话说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马林必然完蛋,拒绝的时候很不给面子。

这让马林非常苦恼,5000新兵啊,总不能不给安排识字的军官吧?临时提拔底下人当连队长,又不太靠谱。

最终,马林想了很久,决定让现有的军官们,每个人多压一点担子……

具体就是,让手下每个军官指挥的人马,都翻上一番。比如,施瓦茨原本指挥一个方阵,但马林一下子让他指挥两个方阵的人。作战的时候,老兵放在前面刚正面,新兵则放在后面,作为预备队。同时,新兵多承担挖掘壕沟的任务。为此,马林吩咐治下的铁匠们,打造了很多把工兵锹。

同样地,弗伦茨贝格等人,也都指挥了两个方阵的人。而且,那些个连队长们,也都指挥了两个连队的人马。

虽然说,指挥多一倍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但这些年轻人,其实都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在战场上,能指挥更多的人,绝对是对其个人一种极大的肯定。

所以,虽然以后会很累,但这些个年轻人们,都很兴奋,即使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毫不在乎。

而且,马林也说了,如果这次能成功打败萨克森人,奖赏大大地有。爵位提升可以有,封地增加也可以有……

为了刺激这帮手下,马林许诺,这次会拿出1万尤格拉姆的土地,拿来奖励所有表现出色的军官和士兵。而且,这些土地都算封地,以后都可以不交税。所以,马林手下的将士们,虽然人员不足,但士气还是蛮高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口英国煤

铁模铸炮的事情,在老铸炮工匠老约翰和助手们的努力下,终于是取得了重大进展。马林把记忆中龚振麟的铁模铸炮法,和老约翰说了一遍,老约翰就带人开始尝试了。

事实上,具体做法说起来简单,但有些细节还是需要重视的。比如,原版的铁模铸炮法,模具内壁第一层涂料,就是细稻壳灰和细泥沙加水混合而成,涂刷后,还要烘干。

欧洲除了南欧,北半部地区只有麦,没有稻子。于是,老约翰只好找麦壳灰代替。而且,具体配比,如何配比最方便剥落炮管,也是需要试验的。至于第二层的煤灰,这东西倒是好找,去特塞尔岛弄点过来就成。马林特别强调,两层涂料刷好后,必须要烘干,保证没水分。不然,浇入铁水或铜液的时候,容易水蒸气蒸发,在炮身内部形成蜂窝。

老约翰带人试了很多次,终于掌握了铁模铸炮的办法。当然,当他掌握了铁模铸炮法的时候,也就是他是去自由的时候。从此以后,他再想回到英国,那就基本不可能了。不过,他的待遇,倒是提升了很多,算是作为是去自由的补偿吧……

老约翰的试验,一直都是用生铁的。看到生铁那么快变成火炮,老约翰还提议用铁来铸造三磅炮。但是,马林让他把炮管装了很多火药,试炸了以后,他发现,使用了原本泥模炮临界点的火药,却轻易把炮管炸裂了。也就是说,铁模铸炮铸造出的铁炮,比较脆。

不过,使用铁模铸炮法铸造青铜炮,却是没有任何问题。铁模铸炮法铸造出的青铜炮,检测效果与泥模铸炮法铸造出的青铜炮,效果差不多。

但是,泥模铸炮法,光是泥模风干,至少要个把月,遇到阴雨天气,风干时间3个月都不止。所以,泥模铸炮,效率很低。而铁模铸炮,一个工匠小组,一天内能铸造几门出来,非常快捷。

当铸炮方法确定后,老约翰和手下的学徒们,就开始了“爆发”,快速地生产三磅青铜炮……

而且,在马林的指点下,这些新式的后装的三磅青铜炮,不但增加了和法国人一样的炮耳,还在后面留下了装上建议瞄准器——望山的地方。所谓的望山,骑士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就是一把垂直于炮管的铜尺。只不过,铜尺中间有个圆孔,让炮手眼睛透过圆孔瞄准目标。圆孔和炮管朝向是平行的。从圆孔中看到目标,就等于是炮管正对着目标了。

此外,马林还吩咐铁匠们,打造了足够的后世流行的开脚轮式炮架。这种炮架结构简单,重量轻,运输方便,使用同样方便。使用时,两个金属“后脚”搭在地上。一般而言,不做改动的话,炮口是正向前的。而如果要追求射角,则可以把车轮垫高点,这样后脚就可以放低些,方便炮口上抬。而且,两只金属“后脚”脚掌下,都是有“脚钉”的。这样,开炮时,炮车虽然因为后坐力往后退,但“后脚”下的“鞋钉”摩擦地面,可以让炮车退得不至于太厉害,以方便复位。

看到三磅炮的制造上了正轨,马林心里自然高兴。但他还没高兴多久,就有手下来破坏气氛:

“伯爵大人,特塞尔岛来报,说是有一船煤球被格德司公国扣下了……”

“什么?这是为什么?”马林有些懵逼,查理二世不是和他结盟了吗?为啥扣他的煤船?

“是因为格德司税务官认为,我们在莱茵河上经过的运煤船太多,但一次都没给格德司公国交过过境税……”

“以前不也没交过吗?为何现在来说这事?”以前,马林的运煤船,直接在莱茵河中央航行,从不靠边,没向谁交过税,也没人拦截煤船。

煤船主要经过马克伯国、明斯特主教国、贝尔格公国、克里弗公国、格德司公国和莱茵河口的泽兰伯国这几个国家。其中,过贝尔格公国那一段,比较短,明斯特主教国那一段也不算很长。而且,这两个国家也相对温和,从未在河上拦路设卡过。

而泽兰伯国其实是属于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地区,马林曾派人打过招呼,那边自然也不会为难。

只有格德司公国,查理二世因为野心勃勃,所以需要很多赋税。因此,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对于经过境内河面上的船只,想尽办法征税。偏偏,格德司公国位于莱茵河口最重要的那一段。所以,想要利用莱茵河运输通向大海,格德司公国是没法绕过去的。

马林虽然和查理二世结盟,但是,也没有告诉查理二世自己利用煤炭煮盐发大财了。而且,这事也不能说,说了别人也会模仿啊。

以前,特塞尔岛上煮盐规模虽然有,但还不算太引人注目。可自从马林打通了条顿骑士团国的食盐贸易航线后,特塞尔岛上的产盐量,就开始翻番了。

产盐量翻番,那么,需要的煤炭数量,也要翻番。所以,马林加大的煤炭运输力度。这样,莱茵河上就出现了不少属于马林的运煤船。

毕竟,内河运输,船只不可能太大。想要运输那么多煤,只能增加煤船数量。一般而言,一艘内河船,顶多装载一两百吨煤,更多地,是运载十几吨或几十吨煤的小船……

可船只数量突然变多了,而且形式差不多,这就引起了格德司公国的注意了。之前,格德司公国也就对于靠岸的船只征税。但马林的船都走河中央的,一般不会征税。可这次,格德司公国巡河的税务官,特地组织了几艘满载兵士的船,拦截下了其中一艘装载了几十吨煤的小船,要求补缴税款……

事实上,格德司公国这个负责巡河征税的税务官,也不知道煤船欠了多少税款。事实上,他也不关心具体是多少,他只是来敲诈的……甚至,这笔钱,税务官只是想独吞而已……

马林了解到情况后,眉头皱了起来。之前,他让运煤船走河道中央,并不只是为了逃税。其中,有更大的原因,是为了不引人瞩目。

因为,一旦正常交税,虽然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自己的商业机密,就会通过纳税透露出去。

比如,经过格德司公国的煤船,要是都交税,必然暴露马林往特塞尔岛运煤的数量。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其他人了解到这个运输量,就会产生疑问——特塞尔岛为何要那么多煤炭?然后,有心人就会调查。一调查,马林靠煮盐卖盐发财的事情,就会暴露出去。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马林就很难保证其他沿海国家会不会模仿字迹。别的不说,荷兰地区想模仿自己,实在太容易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对于钱财,也是很感兴趣的。而且,知道了自己暴富,沿途几个诸侯国,也难免会想法子敲诈自己一点过路费……

所以,马林为眼前这事头疼了……

马林显然是不愿意自己的发财秘密暴露的,利润,只有在一家独享时才会最大。但是,想把煤炭从鲁尔区运到特塞尔岛,也只有莱茵河一条航线能走。要是走陆路,还不如水路呢。不说走陆路成本多高,走陆路必然要经过那些税卡,比走水路更容易暴露。除非,不从鲁尔区进口煤炭了……

“嗯?不从鲁尔区进口煤炭?”马林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西欧主要就两大产煤区——鲁尔区和英国。其他地区也有一些煤矿,但都不成规模。

不从鲁尔区进口煤炭,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从英国进口煤炭了……

英国煤炭价格马林也打探过,在伦敦,每查尔特隆煤大约卖6先令。但在输出港纽卡斯尔,只要4先令没查尔特隆。这还是因为英国物价偏高的原因,换成鲁尔区,输出煤炭地区的市场价,也就3先令每查尔特隆。而马林从自家煤矿购入煤炭,才要2先令每查尔特隆。

不过,即使用4先令每查尔特隆的价格购入煤炭煮盐,马林的利润依然非常大。毕竟,煮盐是暴利,况且马林还利用了省柴灶这样的煮盐利器。

思来想去,马林最后决定——把从老家引进煤炭的数量,削减到从前的水平。这样的水平,并不显得太引人注目。而且,马林也决定,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