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67部分

盛唐风流-第67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哥这是说哪的话,小弟与您乃是一体的,何来助不助之说,莫非六哥这是要打小弟的脸么?”眼瞅着李贤此时正在气头上,李显自是清楚此时不是跟其讲道理的时候,这便假作生气状地拉下了脸,皱着眉头,不悦地反问道。

“你……,唉,七弟海涵,为兄只是气不过那厮仗势欺人罢了,实不是要与七弟生分。”李贤本正生着气,可一见到李显不高兴了,先是一恼,而后便即冷静了下来,苦笑着摇了摇头,很是不甘地叹了口气道。

“六哥,小弟说过多回了,河工上的事您是断争不过那厮的,再说了,真要是父皇将此事交于六哥,反倒易遭小人构陷,您又何必执着一时之得失呢,若是此时与太子哥哥硬碰,两败俱伤之下,只怕白白便宜了旁人,此诚不可以不防!”李显此时又累又饿,实在是不想再绕着弯子去劝解李贤,索性板着脸教训起李贤来了。

“孤……,孤也就是一时忘了,嘿,七弟莫急,为兄,啊,为兄断不会再有闪失了的。”被李显这么一通子埋汰下来,李贤先是一愣,接着便想起了是他自个儿早朝时没按事先商量好的路线走,以致闹出了如此多的波折,脸色不由地便是一红,有些子赫然地解释了一番。

“六哥无需自责,其实眼下的局面并不坏,依小弟看来,甚或比原先之计划稍好也说不定。”李显很清楚李贤的个性刚直得有些刚愎,自不想过为己甚,这便脸色稍缓地下了个断言。

“哦?此话怎讲?”

李贤生气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在早朝上吃了鳖之故,更多的则是在担心预订的计划无法实现,着急上火之下,这才显得有些子冲动,此时一听事情似乎有转机,立马来了兴致,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起来。

“六哥,父皇让你我兄弟帮办朝务之本意便是不希望朝中局势一面倒,而今冲突既起,父皇那头自不会坐看六哥平白受了委屈,该帮的多少还是会帮的,大势上如此,六哥又何必顾虑太多哉,其二,治河工理漕运一向是父皇之心愿,六哥的本章自是合父皇之心意,之所以不当场圣裁,一是恐此策有疏漏之处,须得好生计议一番,方敢有所决断,二么,也是不忍伤了太子哥哥的面子,尤其是后一条,还望六哥牢记在心的好,换而言之,此河工折子应是能过,只是却很难由六哥您来操办,这一条小弟去岁便已说过了,自不再多言,而今之计,莫过于如何借势而为罢了,其余诸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李显实是怕了李贤的冲动性子,惟恐这主儿一个孟浪之下,再次整出些不必要的麻烦来,这便索性将话说透说重上一些。

“唔,七弟所言甚是,是为兄急了些。”李贤本就是个聪慧之辈,自不会听不出李显这等说法的本意是为了他李贤好,话虽不甚动听,可情与理却是真实无比,心中一暖,有些子不好意思地拱了拱手,再次出言道了声歉。

呵,有进步嘛,这就肯认错了?李显重话一说完,心里头不禁也稍有些悔意,怕的便是李贤老羞成怒,可此时见李贤破天荒地自承其错,倒是被弄得一愣,不过很快便回过了神来,笑着道:“六哥不必心急,若是小弟料得不差的话,母后那头极有可能会出面推动河工一事,真到那时,急的便该是太子哥哥了,妥协是必然之事耳,只看如何交换罢了。”

“唔,七弟打算如何与那厮交换?”李贤默默地想了想,觉得李显的分析颇为有理,只是并不敢完全肯定,这便谨慎地出言问了一句道。

“不好说,得看母后那头的动作方可定夺,此时你我兄弟万不可盲动,坐观其变好了。”李显只是凭直觉断定武后不会在这等大事上保持缄默,但却无法准确地推断出武后将会如何动,自也就很难定出个完善的应变计划,面对着李贤的追问,李显也就只能含糊地回答道。

“既如此,那便先这样也罢,时候不早了,七弟便留下与为兄一道用了膳再去可好?”李贤想了想,也觉得此事牵涉面广,其中变数太多,实难以做出个准确的预测,更惶论相关应变计划了的,自也就此释然,自失地笑了笑,出言挽留李显道。

“故所愿,不敢请耳。”李显一来是腹中空空,懒得再往自家府上赶,二来么,也有心跟李贤多套套近乎,这便掉了句文,而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李贤见状,自也跟着笑了开了,一时间满书房里尽是小哥俩惬意的笑声在盘旋回绕……

第九十四章妥协的艺术(二)

“娘,娘,呜,唔,娘……”

懿德殿的卧房中,小公主李令月身着一身粉红单裙,裸着一双肥嘟嘟的白净胳膊,兴奋地在宽大的胡床上爬来爬去,时不时地还翻上个跟斗,口中含含糊糊地叫着,白净的小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就宛若刚熟的苹果一般可爱。

“小妮儿乖,来,到娘这儿来。”

端坐在胡床边的武后一脸慈爱地看着欢闹不已的小东西,轻轻一扬手,跟变魔术一般变出了枚红彤彤的干枣子,托在掌心,颠动了一下,笑眯眯地诱哄着。

“娘,娘,要,要……”

一岁半的小太平刚长了几颗大牙,如今正值磨牙期,最喜欢的便是啃红枣,这会儿一见武后拿出了大红枣,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立马便瞪圆了,一眨不眨地盯着大红枣看了好一阵子,突地发出一声欢呼,而后连滚带爬地向武后处窜了过去,一边还含糊地叫嚷着,别看个小,爬起来的速度却是快得惊人,那副急迫的小样子逗得武后大笑不已。

“禀娘娘,许相已到了两仪殿,请娘娘示下。”

就在武后娘儿俩笑闹之际,懿德殿主事宦官严德胜从房外匆匆行了进来,这一见武后正逗弄着小太平,脚步不由地便是一缓,很明显地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硬着头皮凑了过去,躬身禀报道。

“嗯,知道了。”

一听许进宗已到,武后并没有甚特别的反应,头也不回地吭了一声,一把将已爬到了身边的小太平抱进了怀中,亲昵地搂了搂,这才爱怜无比地将红枣塞到了小太平的手中。

“呜呜,娘,唔……”

小太平一拿到红枣,可是得意坏了,一口便往嘴中塞了去,一边啃咬着,一边支支吾吾地瞎嚷嚷着,那副心满意足的小样子着实可爱到了极点,饶是武后心中有事,可还是忍不住多逗留了好一阵子,这才趁着小太平不注意,悄然行出了卧房,领着一众宦官宫女们向两仪殿行了去,然则还没等武后行出懿德殿的后殿,背后便传来了小太平的嚎啕大哭之声,武后的脚步不由地便是一顿,可最终还是没有回过头去,领着一众人等径直去得远了,惟剩小太平伤心的哭嚎声在殿中回响个不停……

许敬宗并不是独自一人到的两仪殿,实际上,此时殿中还有两名身着浅紫袍服的青年官员在,一人浓眉大眼,身高臂长,身上穿的虽是五品文官的袍服,可精气神却颇有武将之风,这人正是北门学士中两大首领中的周思茂,至于另一面目俊朗者则是与周思茂齐名的刘祎之,此二者皆弘文馆出身,文名噪于一时,又经武后看重,得以借封禅泰山之机提升入五品官之列,算是当今大唐之新贵。

殿中三人说起来都是武后一党中人,照理来说,该是彼此关系融洽才是,可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别的不说,光是看站位便能看得出些蹊跷——许敬宗老神在在地站在了前墀下左手边的最靠前的位置上,一派当仁不让之状,当然了,以他许敬宗侍中的身份,站这个位置亦属理所当然之事,可刘、周二人显然不买许敬宗的账,不是站在许敬宗的身后,而是跑右手边去了,虽不曾与许敬宗并列,可分庭抗礼的意味却是明摆着的,不仅如此,刘周二人还凑在一块低声地窃窃私语着,分明是把许敬宗当空气看了,至于许敬宗么,似乎对刘周二人的不敬之举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连看都不曾向刘周二人处看上一眼,然则其眼底深处不时闪过的一丝丝阴霾却暴露出了许敬宗之本意。

“皇后娘娘驾到!”

一声尖细的嗓音突然响了起来,、殿中的三人自是顾不得再玩那些个小心眼,忙不迭地各自整了整官袍,躬身而立,恭候着武后的到来。

“臣等恭迎皇后娘娘。”

一阵脚步声起处,武后在一群宦官宫女的簇拥下,从后殿转了出来,径直走上了前墀,毫无顾忌地端坐在了龙床上——按大唐律法,龙床只有皇帝能坐,旁人坐将上去都是砍头的大罪,哪怕武后身为皇后,也没资格坐上龙床,然则武后竟就这么坐下了,还坐得极为的放松,登时便令许敬宗等人的眼神都为之一凛,然则却都不敢有旁的表示,只能是各自躬身问了安。

“免了,希美(刘祎之的字),本宫交代的事都办得如何了?”端坐在龙床上的武后身上再无一丝先前在懿德殿时的柔情,有的只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威严,饶是殿中三人皆非寻常之辈,也不禁被这等威压镇得心头狂颤不已,可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头顶上已传来了武后平静里带着丝丝肃杀的问话声。

“回娘娘的话,微臣自领了娘娘懿旨起,便与诸般同僚彻夜商议此事,经三日里反复推演,微臣等大体认同璐王殿下的河工折子确有可观之处,若依此行了去,或许真能了结漕运之难题。”刘祎之正自心神震动间,突听武后点了自己的名,不由地微微一个哆嗦,忙不迭地抢了出来,躬身回答道。

“嗯,成算几何?”武后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微皱了下眉头,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稍显慎重地问道。

“娘娘明鉴,臣等推演的结果是六成,只是所需的怕不止千万之数,依臣等估计,非一千五百万贯难成其事。”这么一问一答之后,刘祎之已是彻底平静了下来,待得武后见问,不慌不忙地一拱手,语气肯定地回了一句道。

“一千五百万?倒也不算多,尔等对此事有何看法么?”武后眉头一扬,似乎压根儿就不在意多将出来的这五百万贯之数,只是呢喃了一声之后,便即追问起一众北门学士们的定策来了,

“这个……”刘祎之显然对一众北门学士们公议出来的定策持保留意见,此时听得武后问起,脸色微微一变,竟踌躇了起来。

“启禀皇后娘娘,臣等公议之后,认定此策可行,却不可由璐王殿下行之,建议皇后娘娘将此事交由臣等去办,以臣等之能力,再有皇后娘娘之支持,断无不成事之理!”刘祎之尚在犹豫之际,周思茂已昂然站了出来,高声禀报道。

“哦?是么?”武后眉毛一挑,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侧脸看向了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的许敬宗,很是客气地问了一句道:“许相,您老对此可有何见教?”

许敬宗微一躬身,长长的寿眉抖了抖,一脸平静地开口道:“回娘娘的话,老臣曾听过一个笑话,颇觉有趣,不敢藏私,特献将出来,供皇后娘娘一笑——市井有传虎牙能治痿症,由是大贵焉,一齿值千金而难求,某人闻之,大喜,自言发财在即,遂孤身上山,欲寻虎拔牙,旁人劝之曰:‘虎牙虽好,须得有命。’,其不信,以为旁人妒其发财,遂决然上山,途遇一虎,其大呼:‘留下牙来!’狂扑而上,时值虎饿,见有人来,大喜,一口咬之,食焉,旁人叹之:实乃要钱不要命的主!”

“噗嗤!”

许敬宗的话说得慢吞吞的,表情也木讷得很,实在不像是在说笑话的样子,然则武后何许人也,只一听便知许敬宗这是拐着弯子在骂周思茂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儿,不由地便笑了起来。

“你……”

周思茂自幼便有神童之名,自也不是省油的灯,哪会听不出许敬宗在骂人,登时便被气得面色铁青无比,然则武后在上,他自不敢放肆,硬是一口气咽不下去,生生被憋得难受至极。

“许相风趣不减当年,老当益壮,实社稷之福也,本宫许久不曾如此乐了。”武后笑意盈然地赞了许敬宗一句,而后对着尴尬无地的刘、周二人一挥手道:“尔等之意本宫知晓了,此事再议,都退下罢。”

“是,臣等告退。”

刘、周二人满怀信心而来,却被许敬宗一个闷棍打得晕头转向不已,此际见武后挥退,尽自心中不服,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告辞而去了的。

“许相,年轻人不懂事,历练不足,有些傲气也属寻常,还望许相多多提携后辈方好。”武后心思玲珑得很,自是知晓许敬宗这是在借故教训刘、周等人,这便婉言地劝解了一番。

“娘娘放心,老臣自不敢因私虑而误公事。”许敬宗从来都是个记恨的主儿,对那帮子北门学士的猖狂实在是看不过眼去,早有心给他们一些教训,哪怕武后出面说和,他也不会改变心意,只不过回答起来却显得诚恳无比。

“许相的话,本宫信得过。”出于御下的需要,武后本心也不希望许敬宗与北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