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549部分

盛唐风流-第549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先是慷慨激昂地将战果汇报了出来,而后伸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份黄绢蒙了面的战报,双手捧着,恭敬万分地递交到高宗的面前。

“嗯?竟有此事!”

一听波斯驻军仅仅以三万出头的兵力击败五十余万之强敌,高宗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猛然坐直了起来,急迫地接过了李显手中的捷报,兴致勃勃地翻阅了起来。

“好,好啊,如此大胜,好,好,媚娘,你看看,三万骑而已,竟能胜得如此酣畅淋漓,当真可喜可贺啊,好!朕当重赏三军将士!”

高宗看得很快,瞬息间便已将捷报过了一番,大喜之下,一迭声地叫着好,原本苍白的面色瞬间便红嫩了起来。

“若真是如此大胜,倒是可喜之事,只是光凭这战报,尚难堪定,臣妾以为一切还是等大军回归之后再做定夺为妥。”

武后并没有去接高宗递过来的捷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里话外充满着对河西军大胜一事的不屑,当然了,阻止河西军诸将再次晋升,也是其隐蔽用心之一。

“这个……,也好,就再等等也罢。”

被武后这么一提醒,高宗自不免迟疑了起来,本来他就对河西军壮大若此极为的忌惮,倘若再行晋升,河西诸军的实力难免有得再次膨胀起来,这显然不是高宗乐意见到的局面,略一沉吟之后,作出一副为难状地看了李显一眼,末了还是同意了武后的建议。

“父皇圣明,儿臣也以为此事确得慎重些才是,今大军已东归,再有月余当可至安西,若是派员核查,此时出发倒正是时候,儿臣提议兵部即刻派人前去,一者可核查战功,二者也可随便将缴获的战马护送回关中,以利征突厥之用,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圣裁。”

李显多精明的个人,自是一看便知高宗在担心些甚事,自不会出言点破,而是顺着话头往下建议道。

“唔,裴爱卿,大军几时可以出动?”

一听李显打算将缴获的二十余万良种战马上交朝廷,高宗自不免有些心动,可又不好直接说要,毕竟河西军与李显的关系摆在那儿,直接伸手就拿,未免有抢自己儿子的嫌疑,可一者是不愿见到河西军再次壮大,二来么,如此大规模的良种马,高宗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迟疑了一下之后,便将问题抛给了裴行俭。

“回陛下的话,北方诸军月内便可向朔州进发,至于京师大军,恐还得到五月中旬方能准备齐整,若能得良马相助,胜算自是更高。”

裴行俭是精明人,自是听得懂高宗话里的潜台词,站在朝廷首相的位置上,他同样也不想看到河西军规模再度膨胀,这便顺着高宗的意思回答道。

“嗯,那就这么定了,朕回头便下旨兵部,准行诸事。”

这一听裴行俭如此说法,高宗自也就有了底气,微笑地点了点头,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父皇圣明!”

高宗既已下了旨,李显自不会有甚不同之意见,恭谨地称颂了一句之后,又陪着高宗闲扯了一番,这才道乏回了东宫。

“陛下,河西军如此悍勇,实是天下最强之师也,能得此军拱卫河西,长安必无忧也。”

李显去后,因着新增二十余万战马的缘故,裴行俭也急着要重新安排后勤辎重事宜,不久便也请辞而去,可武后却是没走,屏退了随侍诸人之后,话里有话地感慨了一句道。

“嗯……”

高宗惧内归惧内,却不愚笨,自是听得出武后这话是反语,虽说不信李显会有谋反之心,可忌惮却还是有的,尽管不曾开口,可闷哼的声音却未免稍长了些。

“陛下,又是三月了,洛阳的牡丹此际该已是含苞了的,数年不见,臣妾颇有些念想了。”

武后实在是太了解高宗了,这一见高宗的眉头已然微微皱起,便知高宗对河西军的强大已是忌惮万分,但并不真信李显有反心,自也就不再往下说了,这正是武后的聪明之处,毕竟有些事不能说得太过,否则不单没有效果,反倒会坏事,这便话锋一转,突然提到了洛阳的牡丹花。

“嗯,大军出征也就是这两月的时间,五月中旬,正是牡丹花开得最艳之时,朕便陪媚娘一道去赏花好了。”

高宗想了想之后,到底还是觉得不很安心,也就顺着武后的话头,打定了去洛阳的主意。

“陛下圣明。”

武后本意也没想着一把便能将李显搞倒,要的便是高宗能起疑惧之心,此际一听高宗如此说法,自是兴奋不已,紧赶着便称了声颂,至于这个圣明到底指的是高宗疑惧李显之心还是移驾洛阳,那就只有上天才晓得了的……

“殿下。”

东宫的书房中,张柬之正埋头公文间,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起,头一抬,见是李显回来了,赶忙起了身,恭谨地见了礼。

“嗯。”

李显显然有些心不在焉,也没多言,只是轻吭了一声,走到上首坐了下来,有些困乏地巴眨了几下眼。

“殿下,可是捷报一事出了甚岔子了么?”

一见李显这般模样,张柬之便已明了事情怕是真的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了,可还是存了一丝的侥幸心理,这便迟疑地问了一句道。

“嗯,还真被先生料中了,父皇并无恩旨,只是要了马,嘿,这还是对孤放心不下啊。”

河西军东归一事上,李显是担足了心事的,怕就怕河西军一着不慎,落得个伤筋动骨的结果,好在河西军将士争气,大胜凯旋,这才令李显安了心,也就想着趁机为诸将请功,却没想到结果真像张柬之事先所分析的那般,心中难免失望至极,倒不全是为了河西诸将不能得恩赏,而是为父子间猜忌日深而烦躁。

“殿下,来日方长,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张柬之自是清楚李显心中的难受,可这等天家父子间的纠葛,他也不好多说,只能是含糊地安慰了一句道。

“嗯。”

在朝堂这个大漩涡里打转了如此多年,饶是李显生性坚韧,心力也是有些疲了,自也不想再多谈这些破事,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之后,疲惫地闭上了眼……

第七百七十七章前尘往事(上)

调露元年五月十八日,征伐突厥的大军以裴行俭为主帅,薛仁贵为副帅,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离京赶往朔州,太子李显奉旨率百官郊送;五月二十日,帝下诏移驾洛阳,百官随行,历时近月,于六月十三日进抵洛阳宫。

六月二十一日,各路唐军会师于朔州,总兵力多达三十五万七千余众,为大唐近年来聚兵之最,然,首战却是不利,奉命向单于都护府押运粮草的军队被袭,两千精锐被歼,粮草尽失,消息传至洛阳,帝震怒,下诏斥责,并督令裴行俭即刻进兵,不得有误!裴行俭上本自请其罪,但并未即刻进兵,而是言称贼军尚未啸聚,此时进兵,虽能胜贼,却无法一战聚歼突厥大部,帝反复斟酌之后,允了裴行俭所请,前线战事遂就此陷入僵持,被围之萧嗣业所部日渐困顿,告急文书不断送至洛阳城中。

前线战事不甚顺畅,高宗自是烦心得很,不顾朝臣们的进谏,强撑着病躯,日夜筹谋后勤辎重之事,既不肯将诸般军政交托于太子,也不放权于武后,原本就羸弱的身子骨更见憔悴不已。高宗这么一坚持不打紧,却令朝局就此三分了——军政高宗自己把持,而普通朝务由武后操控,至于各州要务,却全都由东宫经手,这也算是另类的三足鼎立罢。

六月将尽,夏收已过,各州汇总早已尽至东宫,照例又是大丰收,只有寥寥十数州因气候之故,略有欠收,对大唐整体而言,却并无甚太大的影响,大局已定,枝节一类的公文往来也就无甚要紧了的,李显很是放心地交给了以张柬之为首的东宫属官们,自己却是乔装了一番,领着李耀东等几名心腹手下,纵马去了西苑,打算趁着事少之际散散心。

西苑,建于隋大业年间,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边一直到今天新安境内,周围二百余里,西苑之中,奇山碧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巧置其间;流水缭绕,绿林郁茂;殿堂面渠而建,如龙之鳞,宛若天就,当真是绝美之地,至唐初,又有不少新增之亭阁,大唐三代帝王皆没少在此流连忘返。西苑本不对外开放,显庆四年中秋时,武后奏请为百官开放此苑,高宗准之,遂成定例,然,非五品官以上者,依旧不得入其中。

西苑景色固美,却是以牡丹为最,值此牡丹花谢、芍药将凋之时,西苑里却是没什么人来,然则李显却并不在意,他只是来散散心的,对于看不看花,倒是没太多的讲究,进了西苑后,也没甚目的,屏退了李耀东等人之后,便即沿神雀湖边的草地独自漫步着,只是心思却显然不在景致上,这散步么,自然也就是越散越是烦心了的。

朝局早已不是前世时的朝局,武后尽管权势依旧很大,可离权倾朝野却是差得远了,就对大唐天下的掌控力度而论,李显并不在其下,潜势力甚至比武后还要高出数筹,可与此同时,原本早应卧床不起的高宗却并未似前世那般瘫痪不起,而是尚有掌控军备之余力,这倒也罢了,问题是高宗对李显的疑忌之心却是越来越浓了,无论是前番对河西将士的冷淡,还是此番移驾洛阳,无一不是在提防着李显,这等情形再这么持续下去,父子相残之事怕是再避无可避了的,又怎叫李显不为之心烦意乱的。

“邺儿,别跑,别跑,小心摔着了……”

就在李显无目的地随意行走之际,不远处隐约地响起了一阵女子的呼声,这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只是李显正自心烦中,也没去细想,更不曾放在心上,依旧低着头,慢慢地踱着步,却不曾想恍惚中,突然察觉到有人正在向自己撞将过来。

“嗯?”

身为天下有数的宗师级高手,哪怕李显此际正精神恍惚,却也不是随便啥人都能近得了身的,虽尚未辨明来者的身份,可李显的身体却已是自然而然地一个侧步旋身,轻灵无比地让过了来者,再定睛一看,那猛冲过来的人已是收脚不住地跌在了地上,赫然是个三、四岁的孩童。

“哇……”

小家伙冲得正快之际,冷不丁被李显晃了下眼,重心自是就此失去了平衡,重重地跌倒在地,这一疼之下,登时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嚎啕大哭了起来,

尽管被这突如其来的小孩打断了思路,可总不好冲一无知小儿发脾气罢,再说了,就小家伙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李显也不好再出言呵责,当然了,正值心烦无比之际,李显也没那个闲心去哄小家伙开心,只是微皱了下眉头,便即打算就此离去,然则脚尚未抬起,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个正急匆匆扑将过来的青年女子,瞳孔猛地一缩,人不由地便呆在了当场。

“邺儿,邺儿,伤着没?来,娘看看……”

青年女子浑然没去看呆若木鸡的李显,急匆匆地赶到了哭泣的孩童身边,蹲下了身子,伸手将小家伙揽进了怀中,语气急促地哄着。

是她,还真是她!呵呵,这天下未免太小了些!

那青年女子没去注意李显,可李显却是一眼便认出了这女子是何人——韦香儿,前世时的韦皇后!

曾经三十年的夫妻,说没感情自然不可能,只是爱与恨却是交织在了一起——前世那会儿,没有韦皇后的相濡以沫,李显未必就能挺得过被流放的艰难岁月,可若不是韦皇后的毒手,李显也不致于中年便亡,此际,人就活生生地在眼前晃着,李显心中当真是五味杂陈,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这位先生请了,奴家乃涠洲刺史内室,小儿若有冒犯处,还请先生海涵则个。”

就在李显发愣的当口上,韦香儿已是哄住了啼哭不止的孩童,站起了身来,柳叶眉一扬,横了李显一眼,看似道歉,实则是搬出了自家的来历,以此来压李显一头,毫无疑问,李显所穿的那身普通衣服竟是被韦香儿当成下人看了。

果然还是这么跋扈!

李显实在是太了解韦香儿的为人了,这一见其一张口便是以势压人,不由地便笑了起来。

“嗯?”

韦香儿可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这一见李显不答反笑,登时就怒了,俏脸一板,便要就此发作了开去。

“殿下。”

李耀东等人身负保护李显之重责,自是不敢离得太远,这会儿一见有事,早就全都围聚了过来。

“殿下?您是……”

一听有人称呼李显为殿下,韦香儿登时就傻了眼,哪还敢再发飙,满脸难以置信之色地惊呼了一声。

“回宫!”

过去的事,都已经是过去了,哪怕这些事对李显来说,绝对算得上刻骨铭心,可毕竟不是现世,李显自不会有报复的念头,也没有重温旧梦的想法,同时也不想与韦香儿有丝毫的瓜葛,自是不想多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