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438部分

盛唐风流-第438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邓诚话音一落,一众大臣们全都忍不住乱议了起来,浑然忘了此乃君前,不为别的,只因这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些,二十几万石的粮食啊,在平常时分或许不算甚了不得的事儿,可此时乃是大旱时节,按现时的粮价,那可是四十几万贯啊,换成铜钱都能装满一大库房了的,在场诸臣工都算是极品大臣了,可论及家财,怕是连个零头都未必能到,而邓诚居然就这么一口气全都捐了出来,着实令一众朝臣们为之惊心不已的。

“爱卿如此毁家为国,朕实是感佩不已,然,若是因此伤到卿家之根基,却又不是朕之所愿见之事矣。”

高宗虽深居九重,也不怎么理政,可此番为了应对这场大旱灾之故,却是没少伤神,对时下的粮价还是有过了解的,此时一听邓诚捐出如此多的粮食,心喜灾情能得以渡过之余,却也不免担心邓诚的商业因救灾而遭到重挫。

“回陛下话,草民之财乃是取之于民,自该用之于民,纵使家财散尽又何妨,但凡能为陛下分忧,则是草民之幸也!”

四十余万贯虽是不少,可对于家大业大的“邓记商号”来说,却也算不得甚了不得的大事,再说了,这钱其实都是李显的,李显要怎么花便怎么花,邓诚所做的也就是个借花献佛罢了,当然了,这话邓诚可不敢在此时此地说将出来,也就只能是一派激昂状地应对了一句道。

“爱卿有心了,然朕却是有些过意不去,唔,朕便封卿家为开城县男,以酬卿家之功。”

高宗显然是被邓诚表现出来的忠诚感动了,只是在该如何回报邓诚的忠诚一事上,却不免稍有些踌躇,无它,依邓诚此番之功劳,足以封侯了的,然则前头刚封了林虎这么个商人的侯爵,这会儿若是再封一商人为侯,传扬出去,怕是有碍风议,毕竟商人在大唐的地位还是很低的,高宗自不免担心会遭人诟病,沉吟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将邓诚的爵位降低到男爵这一最低的级别上。

“草民多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开城县男的爵位虽比林虎的关内侯要低了两级,可却是实封,就价值而论,并不在关内侯之下,这等赏赐已不可谓不重,尤其是对一位官场无望的商人而言,更是如此,邓诚自是无甚不满意之处,紧赶着便一头跪倒在地,高声谢恩不迭。

“嗯,爱卿且下去罢。”

如此大功,只给了这么点微不足道的赏赐,高宗心中还是颇有些歉疚的,此时见邓诚激动谢了恩,高宗自是稍稍心安了些,这便一挥手,将邓诚打发了下去。

“父皇,赈灾之粮虽是已有,然数量不过仅仅敷用耳,倘若无所规划,浪费难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儿臣提议成立一救灾指挥中心,一者可调配所有赈灾物资,并行监督事,二来也可借此机会,将诸般海外良种推广下去,以造福于民,儿臣愿牵头为之,请父皇恩准!”

一日间能让林虎与邓诚两位心腹爱将得封,李显自是心满意足得很,不过么,那些都不是李显诸般部署的主要目的,此际,趁着高宗心情大好之际,李显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摆开了架势要拿到参政之权力。

“唔,此事,此事朕准了!”

高宗本意便是想扶持一下李显,自是不会有甚不情愿之说,只是又顾忌着武后的想法,这便略微地迟疑了一下,偷眼看了看武后的脸色,见武后神情淡漠,似乎无甚反对的意思,这才点头应允了下来。

“儿臣谢父皇隆恩!”

诸般部署、几多辛苦,而今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李显心里头简直比喝了蜜还甜,谢恩之声自是响亮而又干脆……

第六百二十章粮库之战(一)

“哈哈哈……,痛快,太痛快了,本宫还真从未如此痛快过,哈哈哈……”

大半天的应对下来,不单所有预定的战略目标皆已实现,还顺手敲掉了武后一枚卒子卫敬业,这等收获自是不小,先前高宗等人在场,李显纵使兴奋,却也不敢有甚太过的表现,待得送走了赴宴人等,李显可就不想再忍了,这一行进了书房,那可就再也忍不住了,得意地放声大笑了起来。

“那可就恭喜殿下了。”

张柬之虽不够格参与到先前的宴会中去,可却是早就知晓了事情的全盘经过,然则他显然不似李显那般兴奋,回答的言语里满是敷衍之意。

“嗯?先生可是以为尚有甚疏漏处么?”

一听张柬之的语气不对味,李显登时便有些子笑不下去了,狐疑地看了看张柬之,试探着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粮库!”

张柬之没多废话,面色凝重地吐出了两个字来。

“嗯?唔……”

李显闻言先是一愣,可很快便醒过了神来,眼中精光一闪,一股子杀气便已是陡然迸发了出来,但却并未立马作出决断,而是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

“娘娘,东头那厮太过猖獗,此风断不可长啊!”

“是啊,娘娘,微臣以为此乃其夺权之阴谋也,须得迎头痛击才是。”

“不错,武侍郎所言甚是,那厮狼子野心,不能给其有冒头的机会,若不然,千里之堤恐将毁于蚁穴也!”

……

东宫那头是一派的喜庆,而连吃了几个大亏的武后可就高兴不起来了,陪着高宗转回了皇宫之后,武后调头便将武承嗣、明崇俨等数名绝对心腹召到了德阳殿的书房中,商议起了应对之道,一众人等发言倒是踊跃得很,只不过说来说去,全都是发泄闷气的废话,浑然没半点实际意义,直听得武后眉头狂皱不已。

“崇俨,你对此局面可有甚看法么?”

武后静静地听了好一阵子,见诸般人等提不出甚建设性的意见,心中的失望自是难免,可又不好当场发作出来,这便将目光投向了始终默默无言的明崇俨身上,满是期待地问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话,微臣以为诸公所言甚是,那人素性狷狂,一旦让其得势,后患大焉,若不早图,恐将难制,须得从根子上断了其之念想方可!”

明崇俨与李显本就有着不少的旧怨,自是最看不得李显得势,先前从贾朝隐口中得知东宫所发生的事之后,他便已是起了横插一手的狠心,刚才之所以保持沉默,只不过是自矜身份,不屑随诸武子弟一道胡乱嚷嚷罢了,此时一听武后见问,自是不会再有甚隐瞒,但见其眼中怨毒之色一闪,已是沉着声禀报了一句道。

“嗯?”

一听明崇俨如此说法,武后的眼中立马便有一丝精芒暴现,但却并未出言追问究竟,而是眉头一扬,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

“娘娘明鉴,那厮敢如此张狂之根本在粮,若是没了粮,哪还有其嚣张的余地,故此,微臣以为当在此处着手为宜。”

尽管武后没开口,可明崇俨却是听出了那哼声里的鼓励意味,这便自信地笑了笑,进一步阐明了自个儿的主张,但依旧不曾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盘托将出来。

“明大夫,那粮眼下都在‘邓记商号’手中控着,要想盘来,怕没那么容易罢?”

诸武都隐约知晓明崇俨与武后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哪怕心中有着争宠之心,却也不敢在武后面前表露出来,只能是各自默默地在一旁听着,然则贾朝隐却是没那个顾忌,自忖在朝中的地位远在明崇俨之上,素来看明崇俨便极不顺眼,这会儿见明崇俨自信满满之状,心下自不免有些子吃味,这便从旁打岔了一句道。

“呵呵。”

顺眼不顺眼从来都是相对的,贾朝隐看明崇俨不爽利,明崇俨同样瞧不起贾朝隐这等无甚能耐之辈,也懒得跟其多作解释,只是不屑地冷笑了两声便算是作出了回应。

“明大夫,政务非同儿戏,你……”

贾朝隐再怎么说也是当今七大宰相之一,尽管排名只是在倒数第二位上,可位极人臣却是不争之事实,自是容不得明崇俨这么个五品官员蔑视于己,这一见明崇俨如此反应,登时便是一阵大怒,铁青着脸便要与其好生理论上一番。

“够了,本宫乏了,尔等都退下罢。”

贾朝隐虽无甚本事,可胜在乖巧听话,这也正是武后将其一手拱到宰相高位上的缘由之所在,在武后心目中的地位虽远不及明崇俨,可也不是枚能轻易舍去的棋子,自是不愿见其与明崇俨闹得太过生分了去,眼瞅着二者之间的冲突将起,武后立马一扬手,止住了贾朝隐的暴怒之言。

“诺,臣等告退。”

武后既已下了逐客令,一众人等自是不敢再多耽搁,尽管心中尽皆狐疑不已,可也没人敢多说些甚旁的话语,只能是各自躬身请辞而去。

“崇俨留下,本宫有话问尔。”

一众人等方才走到书房门口,背后却又传来了武后的声音。

“诺!”

对于武后的挽留,明崇俨显然早已是心中有数,并无甚吃惊的表现,从容淡定地应了一声,潇洒地一旋身,踱回到了原位,一众人等见状,各自的脸色都不禁起了些变化,只是在武后的威仪下,却也无人敢有甚不满的表示,哪怕心中再吃味,也只能是默默地退出了房去。

“崇俨,贾相虽说碌碌了些,可毕竟是当朝宰辅,大面上该有的尊重还是少不得的,能让便让让好了。”

众人去后,武后紧绷着的脸瞬间便软了下来,不仅如此,脸上还有着一层淡淡的红晕在荡漾着,乍一看去,就跟情窦刚开的小姑娘一般,说话的语调也就此温软了许多。

“崇俨知道了。”

明崇俨素性高傲得很,哪怕是面对着武后的温和劝慰,一样不肯低头认错,而是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罢了,本宫也就是一说罢,崇俨听则听,不听本宫也不强求。”

对于明崇俨,武后有的只是无穷的爱怜之心,眼瞅着其不肯对贾朝隐低头,武后也舍不得责怪于其,只能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巧地一句便将此事揭了过去。

“娘娘,崇俨……”

武后话语里的宠溺之意味实在是太浓了些,浓得明崇俨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好了,呐呐了几声之下,一张俊秀如妖一般的脸竟已是涨得通红。

“不说这个了,崇俨先前所言的断根一事本宫听着颇觉有趣,却不知这根该从何处断起方好。”

明崇俨有着“大唐第一美男子”之称,其形象自是俊秀飘逸得很,这会儿俊脸通红,自是别有一番风味,直叫武后看得身子发热不已,然则武后毕竟是武后,男女私情在其心目中永远只是调味品罢了,相对于眼前的秀色可餐,武后更关心的还是手中权柄的得失,好生欣赏了明崇俨一番之后,很快便将心思转回到了正题上来。

“好叫娘娘得知,微臣先前细算了下赈灾用度,发现了个有趣的所在,那便是以那厮目下所拥有的粮秣断难应支到其后续粮秣的到来,哪怕再省也不行,这其中必有两日缺粮之情形出现,若能在此着手部署一番,必可大有所得。”

书房中已再无旁人,明崇俨自是无须再谨慎小心,这便笑着将底牌掀了开来。

“唔,崇俨打算如何做了去?”

响鼓自是不用重槌,以武后之智,只一寻思,便已是有了决断,但却并未急着下个决断,而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往下追问道。

“娘娘明鉴,那厮生性诡诈,想来对此早已有了应对之道,然则依崇俨看来,其实也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寻各世家购粮,以求应付支用,娘娘可下一明诏,言及朝廷为赈灾故,粮库存量不足,明令向各大世家征粮,如此一来,各世家纵使有粮在手,也断不敢私卖于那厮,此为釜底抽薪之道也。”

明崇俨眼中凶光一闪,给出了个狠辣无比的建议——征粮可不是购粮,朝廷以大义名分征集粮秣,给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补偿罢了,浑然不值现行粮价的三分之一,面对此局面,都是功勋之家的一众世家们自是不会轻易就范,有粮在手也断不肯平白便宜了朝廷,如此一来,自言无粮可售也就成了诸世家唯一的选择,在这等情况下,东宫那头要想买粮可就难了,道理很简单,诸世家都是明白人,岂肯平白无故地卷入武后与太子之间的惨烈争夺中去,便是有粮在手,也断不敢私卖给李显,否则的话,一旦武后那头追查下来,乐子可不就大了去了?

“好,本宫明日一早便下此诏书!”

武后的心里原本就是如此考虑的,此时听得明崇俨如此建议,自是不会反对,这便阴冷地一笑,爽利无比地同意了明崇俨的提议。

“仅仅如此尚不足以遏制那厮的狼子野心,还须得从另一方面着力,方可取得断根之效果。”

明崇俨心中对李显的恨意可谓是大到了极点,一心想置李显于死地而后快,便是连半点活路都不想给李显留下,哪怕武后已是下了决断,他兀自不肯满足,咬着牙再次进言道。

“嗯?”

一听此言,武后不由地便是一愣,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