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435部分

盛唐风流-第435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人惧怕武后之威严,李显却是半点都不放在眼中,再说了,到了这等图穷匕见的时分,李显也没必要再跟武后讲甚客气的,当然了,该有的礼节却是不能少的,毕竟“孝道”该表现的时候还是得表现一下才是,故此,李显虽持礼甚恭,可言语上却是没半点的退缩之意。

“据实?好一个据实,本宫怎地看不出这实何在,倒要显儿好生教教娘了。”

武后心机深沉,轻易不会动怒,可此番已是被李显诸般举措弄得心火上冲,自是再也忍不住了,也不顾此际朝堂三品以上的重臣尽皆在场,铁青着脸地喝斥了一嗓子,摆明了便是要狠狠地下一下李显的面子,以挫败其将手伸入朝局之举动。

好个老贼婆,居然整出了泼妇骂街的手段,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一听武后那等胡搅蛮缠的话语,李显纵使城府再深,也不免有些子怒气上冲,当然了,气归气,李显却绝不会因此而乱了分寸,微吐了口气,强自压住了心头的烦躁之意,恭谦无比地朝着武后行了个礼,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母后有问,儿臣自不敢不答,依儿臣看来,为官者,首重品德,其次方是能力,就品德而论,卫司农便算不得一纯臣,据儿臣了解,其人时常出入青楼,乃是怡红院之常客,于文人而言,或许可算风流不羁,可于为官则是不端之至,至于贤能么,更是谈不上,历官三载,餐位素食,竟无一可称道之政绩,唯诺诺之辈耳,与狄公之精干,何异云泥,此等样人位列庙堂之高,实是我大唐之耻也!”

“显儿此言可有证据否?”

高宗本人倒是风流得紧,但却绝不想看到手下大臣是流连青楼之辈,这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登时便来了怒气,也不管武后的脸色有多难看,从旁便打岔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不敢虚言欺瞒父皇,此事有据可查,父皇若是不信,大可下旨彻查,定可知端倪!”

李显此番图谋甚大,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疏失之处,早就做足了功课,又岂会担心找不出卫敬业行为不轨之证据。

“混帐东西,拿着朝廷的俸禄,干的竟是些混帐勾当,此等人要来何用,传朕旨意,着大理寺彻查,若属实,严办不怠!”

高宗火气一上来,可就不管武后乐意不乐意的了,猛地一拍几子,一句话便断了卫敬业的仕途之路。

“陛下息怒,此间或许有误会也说不定,还是先查查看再定也好。”

武后也不清楚卫敬业是不是真的时常出入青楼,可一听李显说得如此肯定,料想或许不差,自知此局恐怕要败,但却不愿将此事扩大了去,不管怎么说,卫敬业都是她的手下之一,该出手帮衬的,却也少不得为之掩护一二,这便从旁打岔了一句道。

“母后所言甚是,然,良种推广一事却是刻不容缓,儿臣以为此事须得加紧办了去才是,恳请父皇、母后下旨调狄仁杰来朝主持大局。”

武后想和稀泥,李显却不想让此事再议了去,若真是再议接着再议,黄花菜怕是都得凉了,这便立马站出来再次提议道。

“嗯,朕准了,回头便与尔旨意。”

高宗本心便是想着要支持李显一把,不止是为了推广良种一事,更多的则是想李显与武后在朝局上形成一个平衡,只是早前一直没能找到支持李显崛起的良机,此时见李显已是成功地压制住了武后的凶狠反扑,自是乐得顺水推舟上一把。

“父皇圣明,儿臣领旨谢恩。”

李显整出如此大的阵仗,为的便是这一目的,这一听高宗已然下了决断,心情自是大好,也不给武后再次打岔的机会,紧赶着便谢了恩,将此事彻底敲定了下来。

眼瞅着局面已然有些失控,武后自不免有些子急了,只是高宗旨意已下,她却是不好当众与高宗唱反调,无奈之下,只能是再次给贾朝隐使了个暗示的眼神。

“启禀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贾朝隐刚吃了李显的一记闷棍,正担心着李显会与其来个秋后算账,毕竟李显的狠辣手段可是尽人皆知的事儿,奈何武后有令,他却是不敢不从,只能是硬着头皮再次站了出来。

“嗯?爱卿又有甚事么?”

几次三番被贾朝隐跳出来打岔,纵使高宗性子再好,也有些子不胜其烦了,面色不愉地扫了贾朝隐一眼,带着强烈不满之意地吭了一声道。

“陛下,微臣以为太子殿下所现的诸般良种固然是件大佳之事,奈何远水却解不得近渴,于将来固是大善,可却并不能解眼下之灾情,先前太子殿下自言能缓解灾情,可微臣却看不出其所以然,只想请太子殿下给微臣作一说明。”

贾朝隐胆子虽是不小,可被高宗那阴冷的眼神一扫,还是禁不住打了个哆嗦,奈何事到如今,他已是无可后退了的,只能是咬紧了牙关,强作镇定状地进言道。

“唔,那倒是,显儿……”

被贾朝隐这么一提醒,高宗也想起了此番前来东宫赴宴的初衷,这便侧头望向了李显,开口便要问个究竟,只是话尚未说完,却见一名近侍神情慌张地从外头狂冲了进来,话头不由地便顿住了。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大批灾民正在向东宫汇聚而来,羽林军就快弹压不住!”

那名近侍跌跌撞撞地冲到了凉亭前,也不等高宗开口发问,便即慌慌张张地便嚷嚷开了。

“什么?”

高宗一听此言,登时便吓了一大跳,霍然跳了起来,面色瞬间便已是煞白一片……

第六百一十六章举重若轻(下)

“怎会如此?朕不是已下旨放粮了么?为何灾民还会啸聚而来?这,这,这……”

为帝王者纵使再体恤百姓,心底里终归是绷着根防民的弦,哪怕是高宗这等算不得贤明的君主也不例外,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是无尽的恐慌,可怜高宗身子骨本就不甚结实,再被一吓,整个人已是哆嗦得有若筛糠一般。

“回陛下的话,据奴婢所知,乃是因盛传东宫将开仓放粮之故,大批灾民方才赶来就食,只是这人数着实惊人,据目测,已超过二十万之多,薛大将军与契苾大将军都已率部赶至,奈何灾民人数过多,已是大势难阻,特遣奴婢前来告急,望陛下早做圣断。”

一众朝臣们虽大多知晓市面上疯传的谣言,可大多不清楚这谣言是如何来的,自是无人能答得出高宗的问话,只能是面面相觑地呆立着,倒是那名前来报信的近侍还有些胆略,紧赶着出言解说了一番。

“圣断?啊,快,下令调军,快,传朕旨意,调军平乱!”

高宗本就不算甚胆壮之辈,这会儿已是彻底慌了,哪顾得上去多想事发之缘由,一迭声地便嘶吼了起来。

“陛下且慢,此时万不可调兵,一者时间来不及,二来激发民变恐有大祸,微臣以为此事既是因太子殿下豪言而起,想来太子殿下必有解决之良策,臣等恭请太子殿下主持其事。”

调兵平乱固然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可后患却是颇多,再说了,真要是调了兵来,那岂不是让李显躲过了一劫,这自然不是武后一党所乐意见到之局面,正是出自这等考虑,不等近侍应诺而动,贾朝隐已是一派惶急之色地抢了出来,毫不客气地将难题一把便推到了李显的身上。

“陛下,贾相所言甚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值此危机关头,还是让显儿先去试试好了。”

武后设下如此大的一个局,为的便是狠狠地削一下李显的威风,自是不会放过这等煽风点火的良机,也不等群臣们有甚反应,已是抢先出言肯定了贾朝隐的进谏。

“这样啊,唔,显儿,你可愿为父皇解此危厄否?”

高宗本是个无甚大主见之人,此时听武后肯定了贾朝隐的说法,调兵平乱的念头也就此打消了去,只是又担心李显无法应对危局,不免稍有些犹豫,可到了底儿,对事态的忧虑还是占了上风,这便愁容满面地望向了李显,试探地出言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话,儿臣愿勉力一试!”

李显自然知晓自个儿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但却一点都不介意,在他看来,武后设下的局最终的结果也就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罢了,不过么,李显也不想将话说得太满,这便面色凝重地朝着高宗一躬身,出言谨慎地回答道。

“嗯,那好,一切以小心为上,若不成,也切莫勉强。”

一听李显同意了这个明显有些强人所难的要求,高宗的心里头虽是稍松了一些,可愧疚之心却是又起了,这便不甚放心地叮咛了几句道。

“父皇放心,孩儿去去便回。”

李显虽是无惧于武后所设的局,但却也不敢大意了去,只因盲从的灾民一旦真闹起了事来,那后果可是相当之不堪的,自是不想在此多加耽搁,这便恭敬地应答了一声,疾步便出了凉亭,领着数十名亲卫便行出了东宫,径直赶往羽林军的封锁线之所在。

东宫门外的小广场边缘,一身甲胄的薛仁贵与契苾何力两位羽林军大将军各自策马立于阵前,其后头是排列整齐的四千名羽林军官兵,一个个刀强出鞘,弓弩齐张,虽无言,杀气却是腾空直上,戒备不可谓不森严,可饶是如此,两位老将却依旧是满脸的紧张之色,只因他们所要面对的不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而是手无寸铁的灾民,杀又杀不得,劝又难以劝得动,这令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很有种无处着力的烦闷之感,只能是无奈地盼着高宗的圣旨传来。

“报,二位大将军,第一道防线已被突破,灾民正在向第二道防线涌来!”

圣旨迟迟没有传来,倒是前方策马冲来的一名骑兵却是给二位老将带来了个不算小的噩耗。

“再探!”

左右羽林军大将军说起来是平职,可薛仁贵的军中资格比契苾何力要高出一大截,自然便是由其做了主帅,这一听骑哨传回的消息极其不乐观,薛仁贵的眉头立马便紧锁了起来,可也无甚特别的吩咐,只是面色阴沉地一挥手,便将那名骑哨打发了去。

“薛将军,这么等着可不是办法,第二道防线怕也很快就将不保了,你我身背护驾之责,怕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

相对于薛仁贵的沉稳来说,契苾何力可就相对要急躁了些,眼瞅着薛仁贵半晌无一决断,心可就急了,这便压低了声音地提点了一句道。

“唉,再等等罢。”

薛仁贵何尝不知第二道防线也难以阻挡住灾民的脚步,更知晓一旦灾民起了暴乱,整个局势将败坏到无以复加之地步,奈何圣命未下,他却是不敢也不愿下屠杀之令,事到如今,除了等待之外,他也是别无法子好想了的。

“放粮,我们要粮,给我们粮!”

“快走啊,东宫就要到了,到了就有粮了!”

“有粮才有活路啊,大家伙冲啊,快冲啊!”

……

契苾何力料得一点都不差,圣旨没到,灾民却是先冲到了,无数面黄肌瘦的灾民如潮水般沿着南大街狂涌而来,一阵响似一阵的嘶吼声暴起中,素来不曾上过阵的羽林军官兵们登时便是好一阵子的慌乱,若不是薛仁贵与契苾何力两位大将军始终如山般屹立在阵前,只怕这些没见过血的老爷兵们早已一窝蜂地逃散了去了。

“全军戒备,有敢冲过街口者,杀无赦!”

面对着狂涌而来的灾民大潮,薛仁贵纵使再有所不忍,却也不敢有甚怜悯之心了,只因身后便是皇城,一旦让灾民冲进了宫去,那可就是滔天之大祸了的,到了此时,薛仁贵也只能是咬着牙,嘶吼着下达了格杀之令。

“诺!”

主将既已是下了令,一众羽林军官兵们尽自害怕得浑身打颤不已,却也只能是齐声应命不迭,只是回答的声音不响亮不说,还参差不齐地,极之明显地暴露了羽林军色厉内荏之本质。

“不许妄动,本宫在此!”

羽林军的战力虽不咋地,可毕竟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伍,一旦动起手来,灾民的死伤怕是小不到哪去,眼瞅着一场大屠杀即将开始之际,却听一声断喝有若晴天霹雳般地暴响了起来,所有正紧张备战中的羽林军官兵尽皆被震得头晕目眩不已,情不自禁地回头一看,却见一身明黄袍服的李显已领着数十名东宫卫士赶到了阵后。

“末将薛仁贵(契苾何力)参见太子殿下!”

一见到李显在这等危机关头赶了来,两位老将都不免有些子忧心不已,都怕李显在大乱中会有甚闪失,奈何李显已至,二将尽自心中叨咕不已,却也只能是各自抢到了近前,齐声行礼参见道。

“二位将军不必多礼,且请各率本部兵马撤进宫门,此处便交由本宫来应对好了。”

灾民潮已是将近,时间紧迫,李显自是顾不得多客套,这便一抬手,语气坚定地下了令。

“啊……,殿下,这……”

“殿下,此处危急,您……”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两位老将可都急了起来,真要是李显在灾民潮中有甚闪失的话,那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