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26部分

盛唐风流-第26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披靡!小王恨不能早生几年,也好领略一下我大唐军神之风采,惜乎,惜乎。”李显本就是得了竿子便可往上爬之辈,弯子一绕,立马便绕到了李靖的身上,言辞间满是感慨之意。

“不敢当,不敢当,下官实难及先父之万一,得蒙殿下谬奖,下官惶恐,惶恐。”

李显倒是说得慷慨了,可李德骞听在耳朵里,却是心中发沉,怕的便是李显说武略之事,问题是李显交口称赞的可是自家老爹,他李德骞总不能不应罢,也就只能是诚惶诚恐地逊谢着。

“卫公过谦了,唉,不瞒卫公,小王心里烦啊,眼瞅着我大唐周边不靖,战事屡屡不绝,心忧矣,且看满朝诸将尽白头,小王如何能坐视乎,今小王奉父皇之旨意拜师习武便是本着振武之心,诚然,小王蒲柳之姿,实难成大器,但却可为天下之榜样,若能有助父皇安定天下,则是小王之幸也,还望卫公能看在小王一片苦心的份上,成全小王之孝心,孤感激不尽。”李显的口才乃是后世官场里厮混出来的,自是倍儿地棒,一通子话说将下来,可谓是声情并茂,摆事实,讲道理,顺便还将高宗这杆大旗扯出来当了虎皮,说得李德骞冷汗狂冒不已。

“啊,这,这,这……”

论口才,十个李德骞加起来,也不是李显的对手,被李显如此这般地一说,李德骞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说成全么,李德骞百般不愿跟天家子弟扯上关系,这可是先卫公李靖传下来的规矩,可要当场拒绝么,一来是面子上过不去,毕竟李显此来可是给足了好处的,二来嘛,公然拒绝李显的话,岂不是说高宗的旨意不妥当,未免有抗旨之嫌,可怜李德骞急得汗如泉涌了,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一时间尴尬得不知如何才好了。

“卫公可是嫌弃小王无能么?”

李德骞已经够狼狈了的,可李显却并不打算就此揭过,小脸一肃,似颇为不满地冷着声紧逼了一句道。

“不敢,不敢,下官,下官岂敢,这个,这个……”

这一见李显变了脸,李德骞立马便有些子慌了神,忙不迭地站了起来,躬身致歉着,那结结巴巴的样子要多可怜便有多可怜。

“哦,那是小王误会了,卫公还请就座罢。”一见李德骞彻底慌了神,李显脸色立马稍霁,淡淡地一笑,拂了下袖子,示意李德骞入座。

“多谢殿下见谅。”李德骞已被李显搓揉得有些个乱了分寸,生怕多说多错,忙不迭地逊谢了一声,坐回了原位。

“好叫卫公得知,当初李淳风、李太史归隐之前曾有语于小王,说小王之师当在左骁卫,小王原本不信,也就是姑妄一试罢了,却不料一见李司阶之下,方知李太史所言无虚也,心实神往之,若能得卫公准允,许小王随李司阶学些本事,实小王之荣幸也,小王倒也不奢望能上阵立功,但求能强身健体之余,为劝武天下略作表率,心实足矣,若卫公能允之,小王自当择吉日前来贵府拜师,如此可成?”待得李德骞入了座,李显诚恳万分地述说了开去,语气倒是恳切万分,可内里不容置疑的意味却是浓得呛人。

“能得殿下看重,实犬子之幸也,只是犬子无才无德,若是误了殿下大事,实下官之罪过也,还望殿下能体恤下官一、二。”李德骞已被李显逼到了墙角上,再无一丝的转圜余地,可一思及祖训,李德骞还是不敢轻易违背,沉吟了片刻之后,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李显的请求。

“卫公此言差矣,李司阶之能便是苏老将军也都是赞不绝口的,小王能拜其为师,实是高攀了的,当然了,李司阶有官职在身,小王自不敢因私而废公,只求李司阶三、五日到小王府上一行,指点一下小王,授些刀马功夫便足矣,当不会致误了李司阶的正务,如此总该可以了罢?”这一听李德骞的婉拒,李显哪肯就此作罢,面色先是一凛,似欲动气之状,而后面皮抽搐了几下,再次进言了一番,只是语气里颇有些怨气的表征了,似乎已到了将要发飙的边缘,直看得李德骞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之感……

第三十六章临时协议

别看李德骞头上有着“卫国公”这么顶金光闪闪的大帽子,其实不过就是一寻常人耳,姑且不说其能耐远逊其父李靖,便是风骨上也远不及乃父万一,面对着李显的软硬兼施,李德骞丝毫没有其父当年当面拒绝太宗李世民邀其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坚毅与勇决,被李显唬得心惊胆颤之下,满头满脸的汗水流淌得跟瀑布一般,整一个虎父犬子的最佳写照。

“殿、殿下,下官,啊,下官虽是三郎之父,却、却是不好代其做主,此事,唔,此事若是犬子愿意,下官、下官当无异议。”

李德骞已是完全乱了分寸,再一看李显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下更慌,极为失仪地抬起袖子抹了把脸,结结巴巴地述说着,毫无担当地便将皮球踢给了自己的儿子。

“好,能得卫公成全,小王感激不尽,既如此,就请李司阶前来一叙可好?”

打铁本来就需乘热,李显自不可能放过这么个一举定乾坤的机会,李德骞话音一落,李显立马笑容满面地接着挤兑道。

“来人,去唤三郎前来。”

事已至此,李德骞纵使再不情愿,也没了选择的余地,只能是万般无奈地吩咐下人去请李伯瑶前来叙话。

“末将参见殿下,见过父亲。”

李伯瑶实是不愿在李显跟前露面,先前接旨时是不得不出迎,可接旨一毕,他立马就悄悄地闪了人,躲着不肯跟李显碰面,奈何自家老父顶不住李显的压力,他纵使不愿,也就只能随前来传唤的下人进了厅堂,入眼一见李显正笑咪咪地高坐上首,李伯瑶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不敢在李显面前有失仪的表面,只能是疾步抢上前去,恭敬万分地行礼问安不迭。

“李将军不必客气,小王冒昧打搅了,海涵则个。”

对于李伯瑶这个卫公传人,李显还是很看重的,自不可能在其面前拿亲王的架子,这便极为随和地虚抬了下手,示意李伯瑶免礼。

“谢殿下。”

李伯瑶虽已知晓自个儿被传唤来的目的何在,可却不想自己主动开那个口,谢了一声之后,便走到李德骞身后站定,一派目不斜视之状。

“卫公,先前所议可算数否?”

李伯瑶不开口,李德骞自然也不想多事,大厅里立马便静了下来,然则李显却显然不打算让沉默进行到底,这便笑呵呵地对着李德骞一拱手,将话题敞开了来说。

“当然,当然。”李德骞的气势早已被夺,自无抗拒李显之心,此际见李显发了话,自无法再保持沉默,忙不迭地陪了个笑脸,而后扭头看了自家儿子一眼,颇为无奈地说道:“三郎,周王殿下有意随尔习武,汝之意如何?”

如何?那还用问,当然是不愿了的,只不过事已至此,直接拒绝李显显然是不成的,这一条李伯瑶早在来前便已是心中有数了的,也早有了应对之道,此际见自家老父问起,李伯瑶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先是对着自家父亲点了点头,而后转向李显,一躬身,抱拳行礼道:“能蒙殿下见重,实末将之幸也,只是在下乃微末之将,才疏学浅,若是误了殿下前程,怕是不好。”

“李将军过谦了,小王其实所求不多,唯强身健体耳,李将军若肯授业,小王自当勤勉,必不坠了李将军之名。”李显自不可能被李伯瑶这等自谦之言所动摇,抬手示意李伯瑶免礼之余,笑呵呵地回答了一句道。

“授业之说末将实不敢当,且先祖有言:武授有缘人。末将不敢一日或忘,今,殿下既是欲习先祖武略,尚需实证缘分方可。”李伯瑶木无表情地站直了身子,语气坚决地抛出了个先决条件。

嗯?有缘?嘿,好主意!这小李可比老李狡猾多了,不愧是卫公传人!李显乃灵醒之辈,阅历丰富得吓人,只一听,便已看穿了李伯瑶打算施展的退兵之策,说穿了也简单,缘份那玩意儿本就虚得很,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那话可不都是李伯瑶说了算了的,真要是顺着李伯瑶的意思,那李显拜师的打算百分百要落到空处。

“哦?哈哈哈……”李伯瑶话音刚落,李显立马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李伯瑶父子俩皆看傻了眼,愣是想不明白李显为何大笑如此。

“殿下为何如此,末将所言可是有乖谬之处么?”

这一见李显笑起来便没个完了,李伯瑶不禁有些子动气了,虽不敢出言呵斥,可问话的语气里却隐隐带了丝怒意。

“非也,非也,呵呵,小王一时失态,将军莫怪,莫怪。”李显收住了笑声,摇了摇头道:“李将军误会了,小王非是要习令祖之武略,唯思健体耳,李将军只消教授本王些刀马上的本事即可,这该不违反将军之祖训罢?”

“此言当真?”

李伯瑶倒是没想到李显会如此说法,一时间有些子转不过弯来,话便脱口而出了,只不过方才一说完,他便隐隐有些后悔了,可惜为时已晚,也就只能祈祷李显不要顺竿子往上爬了。

“当然,小王向无虚言,李将军若是不信,小王可对天盟誓!”

李显是啥人,那可是精明得石头里都能榨出油来的人物,很显然,李伯瑶的祈祷没能起到作用,他的话音才刚一落,李显立马赌咒一般地举起了右手,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

“殿下无须如此。末将信便是了。”

眼瞅着祈祷无效,李伯瑶虽无奈,却也只能接口应答了一句。

“好,那就一言为定了,小王当禀明父皇,择吉日再来贵府上拜师,今日多有打搅,告辞了。”这一见李伯瑶已被逼住,李显自是打算见好就收,丢下句交待便打算走人,以免夜长梦多。

“殿下且慢。”

真要是李显就这么回禀了高宗,那拜师之举可就再也无挽回的余地,甭管李显究竟有没有从他李伯瑶处学到东西,那顶“师傅”的帽子可就得牢牢地扣在李伯瑶的头上,想摆脱都没了可能,这一见李显说走便要走,李伯瑶可就有些急了,不管不顾地喝了一声,拦住了李显的去路。

“哦?李将军可还有旁的交待么,小王恭听便是了。”

李显是得了便宜立马卖乖,也不管李伯瑶应承了没,只管摆出一副尊师重道的小样子,直看得李伯瑶气不打一处来,偏生还发作不得,脸立马便有些子发起了苦来。

“末将不敢言交待,只是末将有些话还是说在前头的好,若有得罪处,忘殿下海涵。”李伯瑶毕竟是卫公传人,不说心思敏锐,便是风骨上也颇有其祖之风,面对着李显的低姿态,李伯瑶并未为之所动,不亢不卑地行了个礼道。

“李将军请讲,但有所命,小王自当尽力便是了。”

这一见李伯瑶一派胸有成竹的样子,李显心里头不免也有些子犯起了叨咕,不过却也不是太在意,这便微笑地拱了拱手道。

“好叫殿下得知,末将之武道与旁人颇有不同之处,个中苦楚甚多,习练之际,几同折磨,若是殿下能熬得住,末将自当尽力教导,若是殿下不能持之以恒,请恕末将不敢教授。”李伯瑶拱手还了个礼,一派为李显着想状地款款而言道。

吃苦?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李显活了三世,苦倒是没少吃,不过那基本上都是精神上的折磨,还真没怎么吃过肉体上的苦头,月初那会儿南校场跑圈之举已属于从没有过的人品大爆发了,真要是再来上这么一遭,李显还真不知有没那个勇气,此时一听李伯瑶如此说法,不由地便犯起了叨咕,问题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李显显然已没了退路,毕竟如今拜师习武的诏书都已公告了天下,总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罢,真要是如此,那李显别说借习武之名来避嫌了,首先就得贻笑天下罢,那后果可不是李显所情愿看到的。

“李将军放心,小王自当遵将军之吩咐行事,断无懈怠。”既然没有了退路,李显也就只能是耿着脖子强撑到底了。

“殿下此言末将牢记矣,倘若殿下真能如此,末将自不敢藏私,至于拜师一事姑且等殿下试过之后再定罢,”李显的反应虽快,神情也掩饰得极好,可李伯瑶还是敏锐地发现了李显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犹豫,心中大安,这便紧赶着下了个断言。

“也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后日起,每隔三日,小王皆当前来候教。”李伯瑶言之有理,李显自是不好再出言辩驳,这便暗自咬了咬牙,一口应承了下来。

“不敢,还是末将亲至殿下府中好了。”李伯瑶可不想李显三天两头地往自个儿府上跑,万一要是李显真能持续上三、两月的,哪怕其后李显不玩了,他李伯瑶只怕依旧摆脱不了那顶该死的“师傅”名份,至少在旁人眼中是如此,正可谓是黄泥巴丢身上,不是屎也是屎了。

“好,那就一言为定了,小王这就进宫先禀明了父皇再行计议,告辞了!”尽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