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205部分

盛唐风流-第205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涛并不傻,只一看孙全福的样子,便已知其中必然有诈,奈何他接到的命令并非出自孙全福之手,而是其上级——羽林军将军王胜所传,在没得到上级指示之前,他可不敢放任李显就此离去,没奈何,只好一咬牙,道了声歉意之后,一挥手中的三尺青峰,高声呼喝着下令手下诸军排布军阵。

怎么办?冲还是不冲?这一见羽林军官兵已开始布阵,李显不免有些犯难了起来——就羽林军那等战力而论,李显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别看围在此处的官兵多达四百余,可在李显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真要突围而去,并不算有多难,问题是这么硬干下去,事情显然便要到不可收拾之地步,哪怕他有理,只要是跟羽林军打将起来,那也一样要变成无理了,再者,明月公主与赵琼还在殿中,万一要是出了甚岔子,那李显怕不得后悔死了,可要是不冲,武后那头的阴谋一发动,后果会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薛将军既然执意如此,那孤也就只好得罪了,这便拿下尔与孙贼一道去面圣也罢!”

李显并未犹豫太久,心里头已然有了决断,在他看来,此等时分不进则死,唯有将事情闹到了高宗面前,方能有一线的生机,至于其余的,李显已是顾不上了,这便冷笑了一声,双掌一立,便要强行突围了。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一众羽林军常年在宫中宿卫,自是听多了李显的威名,这一见李显要动手,自是全都慌了起来,霎那间刀兵出鞘之声响成了一片,数百人精神紧张万分地戒备着,一派如临大敌之状。

“住手!”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一声断喝突然在黑暗中响了起来,随即,羽林军后阵一阵骚动之后,一身金甲的大将军薛仁贵已排众行到了阵前。

“末将薛仁贵参见英王殿下。”

薛仁贵没理会迎上前来的薛涛,也没管眼神闪烁地凑将过来的孙全福,只是大步行到了李显身前,恭敬地行礼问了安。

“薛将军不必多礼,孤这就要去面见父皇,薛将军有甚见教么?”

李显并不清楚薛仁贵的来意究竟如何,自是不想多客套,这便不动声色地点了下头,语气淡然地问了一句道。

“殿下请自便!”

薛仁贵之所以在大非川之败后,如此快地便官复原职,说起来除了高宗的眷顾之外,也有赖于李显的帮忙,但这并非薛仁贵放行的理由所在,真实的原因是这一头乱子刚起,薛仁贵便已接到了消息,立刻去禀明了正恸哭不已的高宗,只是并未说明此处出乱子的真相,而是只说英王李显要求见驾,是时,高宗正自哭得昏沉沉的,也没细想,随口便答应了,薛仁贵这才领着人紧赶着往武运殿赶,好在武运殿与乾元殿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薛仁贵方能在大乱酿成之前赶到,此时一听李显要面圣,他自然是不会出手阻拦的。

“多谢薛将军了。”

李显自是十二万分地不想跟薛仁贵动手,这一听薛仁贵如此表态,心弦立马便是一松,很是客气地拱手行了个礼道。

“殿下,请!”

薛仁贵没再多废话,只是颇具深意地看了李显一眼,一摆手,示意李显自便。

嗯?孙全福那个混球竟然溜了,好麻利的手脚!李显并没急着走人,而是扫了一眼周边的情形,这才发现孙全福不知何时已逃了,却也懒得理会,略一沉吟之后,对着薛仁贵一拱手道:“薛大将军,先前有四名宦官出手袭击本王,如今皆躺在殿中,还请薛大将军将那四名贼子拿下,孤以为其中必有蹊跷,另,孤之二位妃子尚在殿中,有劳薛大将军派人宿卫此殿,孤感激不尽。”

“是,末将遵命!”

薛仁贵一听有人袭击李显,登时便吓了一大跳,也没再多追问详情,赶忙应答了一声,指挥着一众手下进殿拿人不迭。

老贼婆,既然要动手,那咱们就来见个真章也罢,走着瞧好了!李显没去管薛仁贵如何排兵布阵,略一整身上的衣裳,大步向乾元殿方向行了去,面色虽平静如常,可心里头对武后的恨意却已是浓烈到了极点。

“……我的儿啊,怎么就这么苦命地去了啊,弘儿啊,朕的弘儿啊……”

李显方才行到了乾元殿前,尚未入殿,便已听到了内里传来的哭声,很显然,高宗对李弘的死已是伤心到了极点,李显闻声不由地也是一阵心酸,可也不敢多有耽搁,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便向警戒在殿前的一众羽林军官兵们行了过去,递上了腰牌,自有一名将领行上前来,恭敬地接过了李显的腰牌,急匆匆地向殿里行了去,不数息,便又转了回来,传达了高宗的口谕,让李显即刻觐见。

“……儿啊,我的弘儿啊,朕这便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啊,弘儿啊,你怎么忍心丢下朕便这么走了啊,弘儿啊……”

李显方一行进大殿,入眼便见高宗正端坐在龙床上嚎啕大哭着,而武后则一脸伤心状地陪在一旁默默地流着泪,夫妻俩似乎全都沉浸在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以致竟都没瞅见李显的到来。

“儿臣叩见父皇,叩见母后。”

李显不敢多看,疾步抢到了前墀下,语带颤音地高声见了礼。

“啊,是显儿来了,唉,你可知弘儿已是去了啊,唉,朕这心都乱了啊,呜呜,朕的弘儿啊……”

高宗泪眼朦胧地抬起了头,见是李显到了,哭声微微一顿,可说了几句之后,又情不自禁地再次大哭了起来,显然李弘的死已是彻底伤透了他的心。

“父皇,太子哥哥是怎么去的?昨日晚宴时,太子哥哥不还是好端端的么,怎可能说去便去了,孩儿不信,这其中必然有不对处!”

经过了先前那般险些被软禁的危险,李显可就不打算装糊涂了,磕了个头之后,也不起身,跪直了身子,语气激昂地禀报道。

“嗯?显儿何出此言?”

一听李显这话说得如此肯定,高宗登时便不哭了,睁着朦胧的双眼,狐疑地出言追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险些就不能来见父皇了,先前孙全福假传父皇旨意,率兵包围了武运殿,欲置儿臣于死地,幸得薛大将军及时赶到,儿臣这才侥幸得脱大难,虽走了孙全福此贼,可儿臣却拿下了四名活口,现已被薛大将军控制在手,由己观人,儿臣以为太子哥哥之死定是有贼子暗中作祟所致,恳请父皇即刻下诏明察,莫要让贼徒逍遥法外!”李显是彻底豁出去了,慷慨激昂地回答道。

“什么?竟有此事?来人,快来人!”

高宗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登时便怒了,跳将起来,猛拍着龙案,情绪激动万分地嘶吼了起来,状若发怒的雄狮一般,只可惜其单薄的身子显然承受不了这等激情,这才嚷嚷没几声,一口气接不上来,已是头晕目眩地便软倒在了龙床上……

第二百九十一章宫廷剧变(下)

该死,没戏了!李显一见到高宗软塌塌地倒下,心不由地便是一沉,只因他很清楚扳倒武后的最佳机会已随着高宗的倒下而就此丧失殆尽了,道理很简单,不用多,只要高宗昏迷上一阵子,那便已足够武后抹去一切有价值的线索了,下回还想遇到这等良机那就真不知要等到何时了的,然则失望归失望,李显的反应却是半点都不慢,紧赶着便站起了身来,惊呼了一嗓子:“父皇!”

“来人,快传太医!”

武后的反应显然不比李显慢多少,先前还在那儿不动声色地抹着眼泪,这一见高宗倒下,立马伸手搀扶住高宗软塌塌的身子,一派焦急万分地叫了起来。

“诺!”

先前听到高宗的呼喝而冲进大殿的一众羽林军官兵们这一见高宗倒下,全都乱了手脚,自是顾不得追问高宗先前传唤的用意何在,紧赶着应了诺,自有人将殿外候着的一众太医们全都招进了殿来,围着高宗好一通子忙碌,可因着不敢轻易动手之故,高宗始终就不曾转醒过来。

“禀娘娘,陛下这是哀痛过度,以致昏厥不醒,须得好生将养,万不可再受刺激了,微臣等已商议了几副药方,先给陛下调养一下,其余诸事且容微臣们再做计议。”

一众太医们围着高宗望闻问切了好一阵子,又低声地商议了一番之后,由着一名年岁最长的太医出头禀报了一句道。

“有劳诸位费心了,来人,即刻送陛下回后殿安歇。”

一听高宗无大碍,武后似乎大大地松了口气,对着那名老太医谢了一声,旋即便冲着惶恐不安地站在一旁的一众宦官们断喝了一嗓子。

“奴婢等谨遵娘娘令谕。”

在大殿里候着的宦官们大多是武后的心腹,自然是不会反对武后的令谕,至于少数几个高宗提拔起来的新人么,纵使想反对,也没那个胆,也就只能是各自躬身应诺不迭,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抬起龙床上的高宗,便往后殿转了去。

“尔等全都退下!”

高宗一离去,武后的脸立马便板了起来,冰冷无比地一挥手,将殿中诸般人等全都赶出了殿去,现场只剩下李显一人在。

“显儿先前言及孙全福假传圣旨可是确有其事么?”

众人离去之后,武后并没有立刻发话,而是端坐在了龙床上,冷漠无比地看了李显好一阵子之后,这才淡然地开口问了一句道。

“回母后的话,儿臣不敢虚言哄骗母后,此事所见者众,左羽林军大将军薛仁贵以及郎将薛涛所部数百人众皆亲眼目睹。”

李显丝毫不惧武后的冷漠眼神,一丝不苟地行了个礼,一派义愤填膺状地回答道。

“嗯,此事娘知道了,断不会让显儿平白受了委屈去的,而今太子刚去,你父皇又……,唉,娘心里乱得紧,也罢,娘这就下诏彻查,显儿且先回殿去等着好了。”武后伸出右手,轻轻地一抚额头,作出一脸难受的样子,长叹了口气,随口说了一句便要将李显就此打发了出去。

好了?好个屁了!李显哪会相信武后的许诺,更不想在宫中这么个险地多呆,要知道这地儿可是武后经营了多年的地盘,满宫上下天晓得有多少人是武后的人手,万一接下来要是再来上个意外,就算李显本人不怕,那也得为自己那两位娇妻考虑一下才是,只是要想脱身显然没那么容易,瞧武后那架势,浑然没有就此放李显出宫的意思。

“母后,儿臣身为皇子,自该为母后分忧,今太子哥哥去得不明不白,儿臣请命彻查此事,恳请母后恩准。”

李显深知要想顺利脱身的唯一机会便是以攻为守,赌的便是武后不敢同意自己的要求,毕竟李显这数年来可说是屡破要案,说是当朝的断案高手也绝不为国,纵使武后将事情的手尾抹得再干净,也未见得李显便不能查出个端倪来,这个险想来武后未必敢冒。

“显儿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然,此事却势不能由显儿来办,瓜田李下的事儿总须得防的,不必多言了,显儿还是回殿去候着罢,娘心里疼,就不多留显儿了。”

武后一口便拒绝了李显的要求,蛮横无比地硬是要留李显在宫中,很显然,武后那头必然还有着别样的安排在。

“母后教训得是,太子哥哥刚去,朝局恐将有变,孩儿若再逗留宫中,瓜田李下之嫌确是难免,为免天下人误会,恳请母后恩准儿臣这便出宫回府。”

李显本就是辩才无双之辈,一抓住武后话里的一个破绽,立马便毫不客气地便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

“也罢,娘准了,尔道乏罢。”

武后被李显这么一顶,登时便有些子下不来台,眼神冷厉地扫了李显一眼,见李显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脸色不免有些子难看了起来,可也拿软硬不吃的李显没办法,无奈之下,也只能是不耐地挥了下手,下了逐客令。

“母后请节哀,儿臣告退。”

李显是一刻都不想多留,恭敬万分地行了个礼之后,便即毅然决然地退出了乾元殿,丝毫不在意背后传来的怨毒之眼神。

“末将参见殿下!”

李显行到武运殿时,日头虽尚未升起,可天光已是大亮,眼尖的薛涛第一眼便瞧见了缓步行来的李显,立马大步迎上了前去,小心翼翼地行礼问了安。

“薛将军辛苦了。”

李显对薛涛这等边军出身的将领颇具好感,并不因其先前率部阻拦自己而记恨在心,此际见薛涛满脸诚惶诚恐地跑上来见礼,李显自不会为难于其,这便虚抬了下手,和蔼地回了一句道。

“禀殿下,先前高和胜、高公公来了,说是皇后娘娘有口谕,要将那四名冒犯了殿下的公公带去发落,末将不敢阻拦,还请殿下海涵则个。”

薛涛显然是心中有愧,李显越是温和,他便越是惶恐不安,憋红了脸,低垂着头,不敢去看李显的眼,口中结结巴巴地禀报道。

死老贼婆子,手脚还是真快!李显自知已无法利用太子之死来扳倒武后,对那四名打手级别的宦官之死活自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的,即便如此,这一听武后如此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