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171部分

盛唐风流-第171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有所指地出言邀请道。

“多谢太子哥哥厚爱,若得空,小弟自当进宫向太子哥哥请安。”

李显不想在这等场合下与李弘闹生分,也不想明着投向太子,这便含糊地应答了一番,并未明言去还是不去。

“好,为兄在此预祝七弟马到成功了。”

太子显然是吃定了李显,丝毫不在意李显的含糊其词,哈哈一笑,潇洒地一甩大袖子,领着一众宦官们便行进了后宫。

“什么东西,呸!”

被太子如此明显地无视了一回,李贤气得脸色发青不已,恼羞成怒地对着太子的背影轻呸了一口,嘴里头含糊地咒骂了一声。

“六哥,回罢。”

李显生恐李贤冒出更难听的话来,忙拉了其一把。

“嗯。”

事已至此,纵使再有多少的怨怒都已无济于事,李贤倒也不至于傻到当场发飙之地步,闷闷地吭了一声之后,与李显并着肩便向宫外行了去,打算回府后,与李显好生商议一下对策,这等想法无疑是好的,可惜眼下却实现不了——没等兄弟俩走出宫门,背后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便是一声招呼响了起来:“英王殿下请留步!”

“哦,是高公公啊,有事么?”

李显听得响动,回头一看,见是高和胜领着几名小宦官从后头追了上来,立马便站住了脚,待其赶到身前,这才客气地拱手问了一句道。

“禀殿下,陛下有口谕,宣殿下乾元殿觐见。”

高和胜显然跑的很急,气喘吁吁不已,可口齿却依旧清晰得很,紧赶着便将圣上口谕宣了出来。

“哦?父皇可有旁的交待么?”

李显一听是高宗宣召,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瞄了高和胜一眼,试探地问道。

“那倒不曾,圣上已在等着了,殿下您请。”

高和胜口风紧得很,半点风声都不露,只是一味地催请着。

“这样啊,也好,孤这就去。”李显自是知晓很难从高和胜口中套出话来,也懒得多说些甚子,点头应承了下来,对着李贤使了个眼色,而后一转身,便向着深宫方向行了去……

第二百四十二章要玩就玩得个大的(上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李显刚一转过乾元殿寝宫门前的屏风,入眼便见高宗与武后正并肩端坐在胡床上,脸对着脸,似乎在低声地议论着甚事,只是离得远了些,纵使李显听力过人,却也无法听个分明,再一看武后的目光已扫了过来,李显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抢上前去,躬身行礼问安道。

“平身罢。”

高宗的气色显然不是太好,面上隐隐可见一丝丝的忧虑之色,可一见得李显到来,高宗的脸上还是露出了祥和的笑容,虚抬了下手,温和地吩咐了一声。

“儿臣谢父皇隆恩。”

不用细想,李显便很清楚高宗的忧虑何在,左右不过是却不过武后的请求,想要说服李显于审案时放那些涉案的后党们一马罢了,只不过身为帝王,这个明显是枉法的口实在是有些难开,毕竟高宗虽懦弱,却并不昏庸,当然了,心里头清楚归清楚,李显却不会傻到自个儿去点破的地步,这便规规矩矩地谢了恩,垂手而立,一派听凭吩咐状,却绝口不问高宗宣召的用意何在。

“显儿不必拘礼,此处并无外人在,就随意一些好了。”

望着李显那挺拔的身形,高宗心中甚是欣慰,只是一想到即将要开的这个口,不免便有些子讪讪然,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也就只能是强笑着摆了摆手,胡乱地吩咐道。

“是,儿臣遵旨。”

李显丝毫没有就此松懈的意思,一丝不苟地躬身逊谢了一句,旋即再次站直了身子,依旧是挺拔无比的军人姿态。

“唔,显儿对敏之一案可有甚看法么?啊,朕也就是随便问问,显儿姑且说说好了,左右就是自家人叙叙罢了。”

眼瞅着李显始终不问缘由,高宗没了法子,只好亲自挑起了头,只是心中却不免有些发虚,话说得无甚条理倒是其次,关键是语软弱无力,早没了先前在朝堂上发飙时的那等气势。

“父皇明鉴,孩儿尚未接手此案,并不清楚详情,实不敢妄言。”

李显本身就尚未想好该如何办理此案,又岂能说出个想头来,再说了,纵使有甚想法,李显也不可能当着这二位的面实话实说罢,面对着高宗的垂询,李显也就只能是公事公办地应答着。

“唔,也是,朕是心急了些,呵呵,显儿无须紧张,就说说打算如何审明此案好了。”

一听李显这明显是敷衍的话语,高宗虽略有些不满,可却不好发作,再说了,李显回答的固然是套话,却并不是无根据的废话,高宗就算是想要发作,也无从发作起,只能是干笑了一声,接着往下追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此案既是争议颇多,审案自该依律而行,不枉不纵,若非如此,实难服众。”

明知道高宗希望的答案是“一切听凭父皇做主”,可李显就是不想如此作答,依旧是中规中矩地以套话为答案。

“好,显儿此言大善,娘相信显儿定能审明根底,断不致有甚冤情的。”

面对着李显的棉花糖战术,高宗压根儿就无处着力,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再问将下去了,正自尴尬万分间,武后已开口接过了话头,一上来便给李显戴了顶高帽子。

“母后谬奖了,儿臣自当勉力为之,断不敢辜负了父皇、母后之厚望。”

李显可以从容应对心中有愧的高宗,可却不敢小觑武后的狠辣,此际一见武后亲自出马了,心弦立马紧绷了起来,只是城府深,并不曾将紧张感带到脸上来,依旧是淡定无比地回答了一句套话。

“嗯,如此甚好,只是此案牵扯过巨,显儿一人怕是有些忙不过来,娘可舍不得显儿过于操劳,如此好了,便让希美(刘祎之的字)与申宁(侯善业的字)二人相助于尔,五日内便结了此案罢,长久拖着也不是个事儿,显儿以为如何啊?”武后的脸皮可不比高宗,那是厚得跟城墙似的,睁着眼睛就敢随便说瞎话,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派为李显着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几圈紧箍咒毫不客气地便套在了李显的头上。

限时五天?哈,你个老贼婆还真是敢讲,我勒个去的,走着瞧好了!李显本来还犹豫着该不该下死手——并非李显不想一举整垮武后,实在是对李弘那头有些不放心,李显可不想平白做恶人,还是那等为人做嫁衣的傻恶人,此时见武后如此相逼,心头的火气“噌”地便窜了起来,只是靠着养气的功夫深,并不曾表现在脸上罢了,面上神色虽不变,可心里头却已暗自下了决断,打算借此事跟武后来个大摊牌了。

“母后有令,儿臣自当遵循,此事确实不该久拖,只是仓促结案恐也有不妥,若是有所疏忽,怕是不美。”李显心中虽已有了计较,可该争取的李显却并不想就此放过,这便不紧不慢地回答了一句道。

“显儿多虑了,此案办到何处便算何处好了,早些结了也罢,终归不能影响到朝堂之运转,须知稳定乃是社稷大要,轻易颠覆不得。”武后意志极为坚定,认准了的事自容不得李显含糊了之,李显话音刚落,她便已截口拒绝了李显的请求,毫不客气地又是一圈紧箍咒扣到了李显的头上。

“显儿不必担心过甚,万事自有朕为你做主,这案子,唔,这案子早些过了也好,五日是短了些,可将将算去,却该也是够了的,若是实在不行,下次早朝前办妥了也行。”高宗到底是疼子心切,虽惧内,却舍不得李显太过受委屈,此际见武后逼迫过甚,唯恐李显不开心,忙从旁解说了一番,将时限悄悄地放宽了去——按唐律,早朝的规矩是七日一大朝,当然了,高宗甚少按这个规矩来,时常是十天半个月才上一回朝,遇到病重时,更是数月不上朝,眼下高宗身体虽稍有好转的迹象,可也难说下一回早朝是何时。

“是,儿臣谨遵父皇圣谕。”

李显自是能感受得到高宗的善意,不过么,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因整件事李显心中已有了些定算,却也不怕时日不够,更不虞那两位后党的“协助”,然则该表忠的时候,李显自不会有所失仪,这便恭恭敬敬地谢了一声。

“嗯,那就好,回头朕给你旨意,道乏罢。”

高宗可不想武后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没解决之际,又迎来李显对武后的不满,这一听李显应了诺,也不等武后有甚表示,直截了当地便下了决断。

“是,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李显也没打算在此时此刻与武后争执不休,这一听高宗如此说法,立马便躬身道了乏,一转身,退出了寝宫,大步向宫门外行了去。

好个老贼婆,跟老子玩这一手,嘿,美了你了,想玩么,那咱就玩个大的好了,看看究竟鹿死谁手来着!一走出乾元殿的大门,李显的脸色瞬间便阴沉了下来,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拳,暗自发起了狠来。

“殿下,您可算是出来了,不单奴婢等急了,那边两位怕更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无二了。”

李显刚走出则天门,正在门前不远处团团转的高邈立马蹿了过去,贼笑嘻嘻地撇了下嘴,冒出了句俏皮话来。

“嗯?”李显一听这话古怪,顺着高邈撇嘴的方向看了过去,入眼便见王德全与张彻这两个宦官头子正相隔数丈地对峙着,大眼瞪着小眼,一派各不相让地扭着劲儿,不由地便是一阵好笑,可也懒得多啰嗦,大步便向停靠在广场一角的马车行了过去。

“启禀英王殿下,我家殿下请您务必过府一叙。”

张彻眼神好,率先看到了李显的到来,自是顾不得再跟王德全斗气,忙一溜烟地蹿到了李显身前,哈着腰,陪着笑地转达了其主子李贤的邀请。

“英王殿下请留步,太子殿下有口谕,请殿下到东宫一行,有要事相商。”

一见到张彻跑了开去,王德全先是一愣,而后立马便回过了神来,赶忙紧跟着奔行到了李显面前,很是客气地宣了太子的口谕。

这两混球还真都不是省油的灯,这时候了还玩这么一手,搞没搞错,真嫌老子的麻烦不过多是不?李显怎会不知晓两位兄长心里头的小九九,不过么,此时此刻李显却并不想与他们见面,这便眉头一皱,冷哼了一声道:“孤没空,回头再说好了。”话音一落,也不管两位宦官头子是何表情,一掀马车的帘子,哈着腰便钻进了车厢之中。

“殿下……”

“殿下,您……”

这一见李显如此果决地拒绝了自家主子的邀请,王、张二人全都慌了神,各自张嘴欲呼,可高邈却不给二人再次进言的机会了,一扬手,高呼了一声:“起行!”此言一落,数百名王府侍卫们簇拥着马车便就此启动,沿着长街向英王府驶了去,只留下王、张两位宦官头子在原地瞠目结舌地发着傻……

第二百四十三章要玩就玩得个大的(中)

于待人接物上,李显一向不怎么喜欢摆架子,尤其是在面对两位兄长时,礼仪上更是向来不曾有所缺失,然则,在这等微妙之时刻,李显却也不得不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子,理由么,说穿了也很简单,不过就是个主动权的问题罢了——就目下的局势而论,贺兰敏之一案必将引爆一场朝堂风暴,只是规模大与小的区别而已,不幸的是李显本人正处于风顶浪尖之上,稍有不慎,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之下场,故此,无论是欲图自保,又或是打算从中渔利,李显都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势力,让各方势力全都围着自己转,而不是去多方讨好,这可是个原则性的根本之所在。

“七弟,父皇、母后可是有甚交待么?”

相较于其余皇子们的沉稳,李贤显然是最沉不住气的一个,李显这才刚回到家,连口气都来不及歇,他已前后脚杀上了门来,连寒暄都顾不上,一见到李显的面,立马便猴急无比地便追问了起来。

“嗯,六哥,屋里叙话去,请!”

对于李贤的急躁,李显自是心中有数得很,概因这厮如今基本上已是赤条条的一个光杆司令,亟需一个翻盘的契机,若不然,极有可能便被彻底边缘化,闹不好再次被就藩也不是不可能之事,这等重压之下,李贤的急也就是可以理解之事了的,当然了,从大局来考虑,李显也不希望李贤被边缘化,再怎么地这面性能尚算不错的“盾牌”李显暂时还舍不得丢下,可不管怎么说,这等朝堂大事也不能在大门口这等人多嘴杂的地儿畅谈无忌罢,李显也就只能是笑了笑,比了个“请”的手势,将李贤让进了府门,一路几乎无语地并肩行进了后院的书房中。

“七弟,情形究竟如何?为兄可是急死了,唉,这案子棘手,七弟实不该任了这个主审官,万一要是出了甚岔子,叫为兄该如何自处?”

李贤是真的急了,大部分的原因是关心他自己的利益,可也有着替李显捏一把汗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