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24部分

双鹰旗下-第24部分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林堡已经陷落,十五万奥匈守军成了俄国人的俘虏。

四五、普热米尔(一)

斯特尔茨一直在想,皇储殿下一路上不停地发脾气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布科维纳和德罗霍比兹油田落入到了俄国人手上。

据他了解的情况,皇储殿下在那座油田拥有着相当大的股份。

他还真猜中了,李海顿确实对奥匈军队丢失了德罗霍比兹油田感到十分愤怒,并不是因为钱的原因,而是这座年产五十万吨的油田对于未来的战局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俄国人用他的油田所生产出的石油在取暖,而他的士兵们却只能四处去收集干柴用来做饭和保温。

要想收复这座油田,他首先要解决普热米尔要塞被俄军围困的问题。

普热米尔要塞扼守着桑河谷地,是波兰地区的俄国想要进军加利西亚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是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建立的防御体系的又一个中枢。

从1882年起,由于担心俄国的进攻,奥匈帝国在原有的普热米尔城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事技术,花费巨资所修筑的一座现代化的工事群。普热米尔要塞被称之为东方的列日,是奥匈帝国抵御俄国的第一道防守屏障。

奥匈军队在林堡失利后全线后退,13万奥军被围困于普热米尔要塞。

俄国人也不知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在日俄战争中吸收了日本人的“野猪突击”战术的精髓,竟然向着一座由混凝土浇筑出来的现代化工事群使用了人海战术。

9月下旬,俄军完成了对普热米尔要塞的包围,而奥匈方面,先前参加东线作战的一线部队第一、第二和第四集团军全部撤到了匈牙利进行补充和整编,第三集团军由于全部溃散,几乎在东线损失殆尽,正在由博洛耶维奇进行重组。

李海顿所统率的第六、第七集团军作为援军主力,被帝国落后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困在了喀尔巴阡山的南面,根本无法及时抵达战场。

俄军方面,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第3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30万人。

俄军指挥官迪米特里耶夫将军决定按照在远东从“皇军”那里学到的进攻方式,对普热米尔要塞发起强攻。

9月24日到27日,连续三天,俄国人悍不畏死地向着普热米尔要塞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海冲锋。

俄军的人潮战术在这座现代化的坚固要塞面前一次次被击得粉碎。

在三天的时间里,俄军第三集团军的伤亡竟然高达4万多人,损失之大,就连一向漠视士兵生命的俄国将军们都已经感到再也无法承受。

9月27日晚,俄军终于停止了自杀式的进攻。

第二天,李海顿率领的巴尔干军团也总算挣扎着赶到了加利西亚前线,而受命重建第3集团军的博洛耶维奇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李海顿手上有了近55万大军。

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

“敌人……第3集团军普热米尔,第8集团军林堡,第4、5、9集团军喀尔巴阡一线,有可能……波兰方向,第7集团军,总兵力130-147万。

防守……普热米尔……时间,第3、6、7集团军,兵力55万,有可能……第1、2、4集团军,兵力56万,普热米尔守军,13万。

喀尔巴阡防线……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坚守……时间……

后勤……冬季……取暖问题……人员调整……军官……语言……补充兵的训练……

东普鲁士……华沙……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时机……切入的速度……

水柜……装甲汽车……数量……飞机侦察……”

斯特尔茨看着桌上几张跳跃的,不成句子的词语,不知道这位前线总指挥是怎么想的,一直没什么动作。整个大军停留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到加利西亚一线,除了每天派出几架新奇的飞机在天上转圈外,却什么也都不做。

哦,也不能这么说,部队一直在进行调整,说同一种语言的士兵尽可能地被重新分配到同一支部队里——这是帝**队里很忌讳的一件事,有很大的危险性。另外就是重新训练,在补充营里,有些新征召的新兵居然只打过一回靶,根本不知道基本的战术配合。

部队在重新整编训练,尽可能地使士官、老兵与新兵的比例保持到2:1的水平,这样做虽然有些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对于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却有着显著的提高。

皇储似乎在构思着一个大的计划……问题是,德国人这回真是急了。

整整一个多月,大公丝毫不理会德国总参谋部和帝国总参谋部的命令,始终按兵不动。有些时候也作作样子,派出一个步兵团前进大约十几公里,向敌人的阵地进行一些骚扰性的进攻,然后就给总参谋部发封电报,比如:今天派出两个师向若尔基耶夫方向发起攻击,未取得任何突破,部队退回原来的出发地……等等。

反正,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总参谋部似乎已经习惯了。

李海顿并不太担心普热米尔要塞的防御,那座要塞坚守上半年一般没有多大问题,除非是看不到解围的希望。

每当康德拉来电催促尽快发起进攻,总是被李海顿一句话就堵了回去:目前的兵力十分不足,除非把第1、2、4集团军尽快加强到前线来。到了现在,维也纳的总参谋部总算把前一阶段在加利西亚作战中损失惨重的第1、2、4集团军在匈牙利补充完毕,并心急火燎地派到了加利西亚前线。

在波兰方向,10月31日,德军第9集团军马肯森部进攻到华沙郊外,由于补给困难,已成强弩之末,只能开始向西里西亚方向后撤。

俄国西北方面军迅速集结了3个集团军开始向孤军深入的马肯森集团发起反攻,马肯森顶住了两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边打边退。但在南线,俄第7集团军正在迅速前插,意图截住德军的退路。

德国坐镇东线的兴登堡将军只能向奥匈军请求支援,要求奥第3集团军立即北上,拖住俄第7集团军的脚步,为马肯森的后撤赢得时间。已经前进到卢森堡的德军总参谋部一天之内给维也纳奥匈总参谋部连发了9封电报,威胁利诱奥军同意立即派第3集团军北上,去填补德军第9集团军南线的缺口。

“将军,康德拉将军将会在今天赶到克拉瓦。”斯特尔茨将电报递给了李海顿。

“呵呵,他终于不肯呆在维也纳了?”李海顿说道:“好吧,好吧,我们总归也要给总参谋长大人一点面子,也好让他看看我们的士兵是如何以喀尔巴阡山崎岖寒冷的山地里作战的。”

四六、普热米尔(二)

虽然斯特尔茨中将知道皇储殿下一直在构思着一个大的作战计划,而且两人也讨论过一些作战的细节。但当李海顿拿出他的整个方案时,他的参谋长还是被他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给吓了一跳。

按道理制订作战计划是参谋部的事情,但李海顿却一直在破坏规矩,他不太喜欢参谋部中那些刻板教条的作战方案,反而总是别出心裁。

李海顿的目标是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不是击溃,而是要全歼。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斯特尔茨想了一下这才领会了这句来自东方的兵家话语里的含义,他很难理解皇储的有些想法,从两人的讨论里,皇储的作战方式就是——跑,打不过就跑,大范围的跑,然后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这与西方正面决战的军事理论丝毫不符,反而有点象怯懦的东方人的思维习惯。

这话斯特尔茨没敢说出口。

李海顿的计划是第3集团军北上去接应一下德国人,只是作个样子,冒失的马肯森集团的死活与他无关,何况前一阶段奥匈大军在加利西亚溃败时德国人也无动于衷,也没见他们在危难关头拉上一把。

第3集团军在北进后迅速转向桑河谷地,截断俄第3集团军的退路。与此同时,奥军集中第2、6、7三个集团军向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加之要塞守军在里面的配合,75万奥匈军对俄军25万,奥军占有绝对优势。

此外,奥第1集团军将防守喀尔巴阡山方向的俄军增援,而第4集团军将会牵制住林堡的俄第8集团军。

“很宏大的计划。”斯特尔茨说道,“但第1集团军如何能守住俄军喀尔巴阡方向3个集团军的进攻?”

“没让他们守住,只需要迟滞敌人的增援,我们需要3到5天的时间。”李海顿说道,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三道斜线,“第1集团军只需要提前构筑好这三道防线,然后,一道一道后撤,防守总比进攻容易得多对吗?”

斯特尔茨点了点头,进攻的损失远远比防守要大得多,这是事实。“但如何能确定我们能在三天内就能击垮普热米尔的俄军?”

“这点是经过参谋人员仔细计算过的,况且我们还有些新鲜的秘密武器。”李海顿稍微停了一下,他卖了个关子,“到时候你就会看到的。”

“嗯,嗯,原则上我同意这样的方案,不过还要仔细研究一下。”

“那要尽快,赫岑多夫男爵正迫不急待地赶来。”李海顿笑道。

“我的天哪,你这绝对是故意的。”斯特尔茨叫道,“使我没有足够与总参谋部进行讨论的时间。”

“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我只是担心他们的叫喊声会把俄国人给吓跑。”

康德拉上将在下午就赶到了位于克拉瓦的奥军前线司令部,这回皇储殿下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在与他简单的会谈后,皇储立即给前线的博洛耶维奇上将打电话,命令他立刻率第3集团军北上却解救德国人。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皇储终于答应在两天后就发动一场他盼望已久的全面进攻。

他兴致勃勃,不辞辛苦地视察着分散在80公里范围内的部队,李海顿却留在克瓦拉,与前线参谋部的人员仔细研究着作战方案。

德军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看来不可避免地将遭到失败。德奥陆军缺少配合和勾通,在加利西亚战役的紧急情况下,德军并没有给奥匈军队提供一点帮助。现在他们遇到了危险,毛奇却一再要求奥匈陆军进行全力的增援。

“弗朗茨,你的问题是太过于相信德国人,这才是加利西亚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李海顿从康德拉手上接过了毛奇要求奥军全力向伊万戈罗德发起进攻的电报,随手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对他的总参谋长说道,“整个加利西亚战役的计划需要德国方面出动一到两个集团军进行配合,但德国人呢?只出动了一个军,总共四个师的兵力,这点人还不够给俄国人塞牙缝的。”

“可是,如果我们不行动,华沙一线的德军有可能被俄军歼灭。”康德拉说道,“我们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德国人为什么不替我们想一想呢,如果我们遭受重大损失,同样会输掉这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但在加利西亚战役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哪儿?这导致我们损失了整整35万人!”李海顿变得愤怒起来,语气严厉,“如果德国人再对我们抱着无所畏的态度,我宁可现在就退出这场该死的战争!”

“但是,德国人那里怎么去交待?”康德拉指了指被李海顿扔到桌上的电报纸。

“在制定战役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的,博洛耶维奇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会在马肯森集群的侧翼进行一些战术性的牵制行动。”李海顿说道,“整个战役将会在后天发起,我们不会指望德国人的支持。”

根据作战计划,整个战役将在11月3日正式打响。但在前一天晚上各部队就开始出发了,李海顿为参与进攻的三个集团军凑集到了足够的车辆,小汽车和卡车,当然,最多的还是两匹骡马拉的大车。斯特尔茨终于知道李海顿将投入的新玩意是什么了,一百多辆围了一圈装甲,并装上了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卡车。

皇储殿下曾提到的“坦克”并没有运到前线,加利西亚复杂的山地看来并不适合那玩意的运用。

“明天是‘空军’的第一次表演。”李海顿指着停在一大块平地里的一百三十多架双翼飞机说道。

奥军第6集团军实际上跟在第3集团军身后随即就出发了。第6集团军从希尔塔转向了普热米尔,而博洛耶维奇则指挥着第3集团军与马肯森的德第9集团军一起夹攻俄第12集团军。

四七、普热米尔(三)

盼望已久的反击就要开始了。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