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44部分

官居超品-第144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爷知道事情经过以后顿时大怒,强龙不压地头蛇,李凌一到大同就要斩断他的作膀右臂?

大爷招集了几十个家丁朝大朝钱庄而去,只是他看见门口一百多名骑兵的时候却愣住了。

好威武的李家军,好浓的杀气,他吓的身体开始哆嗦,根本没有勇气去和骑兵对抗!

家族祖辈的积蓄全完了!

“啊。。。。。。”。李掌柜被砍掉头颅的时候发出了长长的惨叫声。

第二百七十八章遭遇抢劫

钱庄大同分支的掌柜也真是胆大,他明明知道李凌对外族人有很深的恨意却依然要和蒙古人做生意,将朝廷禁止私人买卖的盐铁等物品走私到草原上。

只凭这一点李凌就不会饶恕李掌柜。

从地窖当中搬出了无数的金银,这到是令李凌很疑惑,这些现银足足赶到上一个江南城镇的存货了,这里面一定要文章。

“我想知道,这些巨额的财物究竟是属于谁的,他的主人到底为何将它们放在钱庄?”。李凌充满期待的向李掌柜问道。

李掌柜摇了摇头,直到死他也没有向李凌透露相关事宜。

“小八,带着弟兄们和这位兄弟一起把埋藏在在半路上的食盐给运回来”。李凌向小八吩咐道。

食盐是及其重要的战略物资,百十麻袋的食盐足够整个西北军吃上一个月,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李凌自然不想浪费。

李掌柜并没有承认私下里和蒙古人有过交易,自始自终都是老三的一面之辞。

这个时候埋藏在路边树林中的食盐就成了最大的佐证。只要找到食盐就能间接证明李掌柜确实和蒙古人有过来往。

“李大人,我这就带领小八兄弟前去寻找食盐!”。老三坦然相对,虽然他们得初衷是混混们一起分了这些食盐。

由老三带领,一百多个骑兵手里拿着麻袋一起去寻找埋藏食盐的地。

果然和老三所说的一样在大路旁边的小树林里堆满了食盐。

“糟糕,这些食盐都和土掺杂到一起了,这可怎么办啊!”。老三看着和泥土放在一起的食盐有些发愁,也怪他们当时太赶时间,根本就没有做好隔离工作。

老三所说的话属实!

小八开心的笑了:“老三兄弟,你还不知道我们以前是做什么的吧,告诉你,大伙以前都是海边盐场的长工,这点小事情怎么会难住我们?”。

只要将这些食盐放入煮沸的水中,食盐便会溶于水中,晾晒之后不仅能够和泥土分离开,而且食盐颗粒还会变得更加细腻!

“真是好手段!”。老三虽然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但是听着确实有一番道理。

骑兵们每人用袋子装了一些食盐,将地上的食盐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些食盐是李掌柜用于和蒙古人进行交易的,属于不义之财。

李凌仔细问过钱庄的伙计才知道,原来这些食盐并不是属于大同分支。

大昌钱庄的食盐等物资主要运往宁夏、固原一带,由杨颖的父亲负责接头。

李凌在大同根本就没有认识的人,他更不想将这些巨额的物资交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手里。

所有大昌钱庄往西北运送的物资根本不会在大同停留。

不过大家毕竟都是出自应天府李家,都为李凌做事,李掌柜说大同食盐紧缺,他想提留一些周济城中的百姓,运盐的头目自然也愿意帮忙。

谁也没有想到李掌柜胆大包天,居然中饱私囊,拿着这些食盐和蒙古人做交易。

“李掌柜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小八下现在恨透了这家伙,他忍不住向李凌问道:“大少爷,要不要将李掌柜的妻子也。。。。。。”。

李掌柜在江南老家还有一个哥哥,他的母亲也健在,即便是在大同,还有他的妻子和侄子。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小八的意思是想让李凌将李掌柜的家人也除去。

李凌自然明白小八的意思,但是他却不能这样做,摇了摇头说道:“祸不及妻儿,还是算了吧!”。

做事无愧于心,自然不必防患于未然。

“大人,小的徐国,外号老三,你替我的兄弟们报了仇,小人感激不尽,愿意一生一世追随您!”。

老三很欣赏李凌的处事态度,既不偏私又不滥杀无辜,现在老三无亲无故,他若是想投身军旅的话,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李凌虽是文官却知兵事,他所率领的李家军没有监军,不必受到迂腐文人的制约,今后一定能在西北战场上大放异彩。

“好兄弟,我也很欣赏你为弟兄们鸣冤的壮举,今后我们一起跟着大少爷杀蒙古人!”。

小八也很欣赏老三的为人,他抢先一步将对方拉了起来。

“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通知李掌柜的妻子和侄子,让他们回江南,大同分支暂时先不对外营业,等下批运输食盐的人过来接手钱庄!”。

李凌的意思很简单,他要彻底的清查钱庄的账目,将多余的银子全部都运走。

“大少爷,李掌柜绝对不会在几个月内就做出这样的事情,一定有当地的豪强和他相互勾结,我们要不要在搜查一翻?”。

小八依然不相信以前为人老成的李掌柜在几个月之内就变成了贪婪狡诈之辈,若没有当地人辅助,想要成事谈何容易!

李凌还是坚持到此为止,大同的水很深,而他初到西北还没有站稳脚跟,况且这里又不是他任职之地。还是按兵不动的好,免得打草惊蛇。

无论李掌柜的幕后有谁在支持,他们留在大昌钱庄的钱财被李凌没收以后一定会消停一段时间。

待到李凌羽翼丰满以后再收拾这些人也不迟!

负责往固原镇运送粮食的负责人原本也是一个钱庄掌柜,他们经过大同的时候却被李凌抓了差,只好留下了几个精明强干的人管理大同分支。

这里的事情结束以后李凌带着诸人以及在钱庄当中截获的大量金银上路了!

众人都很高兴,没想到这次来了一躺大同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收获,尤其是李凌,他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这批意外得到的财富居然价值几百万两银子之多,够他所带的几千军马开销几年。

“站住,你们都给我站住,你们可以离开大同,但是要将这批财物留下!”。

他们刚出城门就被一群人给围住了。

这些人足有上千之众,为首的一人正是大同总兵张德开。

他虽然官居总兵之职,却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主,他闻听李凌这次离去带了重多财宝,这才不顾一切的带人赶了过来。

“张大人,这批银子可是我大昌钱庄的,难道你想强抢不成?”。李凌有些不解的问道。

“我们军饷不足,今特向李老弟暂借这批银子,等到朝廷将饷银补齐了我们再还你如何?”。张总兵和李凌“商议”道,他身后的人将骑兵们团团围住。

真是恬不知耻,大同乃是边关重镇,朝廷怎么可能能缺少士兵的饷银?

“李大人,我劝你还是认清形势,我们只要银子不会伤及无辜!”。张总兵大喊了一声:“来人,搬银子!”。

边军们都是一群凶悍之徒,他们对带兵将领唯命是从,更何况是这样的好事?

许多边军士兵立即将几辆马车围住了,有士兵甚至掀开了杨颖和李言玉所在马车的帘子往里面观看。

“啊。。。。。。”。

一个兵痞子将自己的手伸入马车当中想占两女便宜的时候却被杨颖一剑砍伤了手。

“小八,咱们和他干吧,为什么要受这鸟气!”。混混出身的老三不敢了。他挥刀砍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个边军。

“兄弟们,结阵,保护大少爷!”。小八大吼了一声,整个骑兵都动起来。

战马一阵吼叫将马车附近的边军全部都赶了出去,随即将李凌和几辆马车围在了中间。

张总兵也发怒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李凌真敢和他们翻脸。

“踏,踏。。。。。。”。

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传来了一阵巨大的响声。

张总兵的脸立即发白了,这是骑兵,而且足有几千人之多。

他条件反射似的说了声“不好”,对他的手下们说道:“快撤,是鞑靼兵们大举攻城了!”。

马蹄声越来越大,边军再也顾不得李凌,他们飞一般的逃跑了!

“真是一群脓包,每次鞑靼入侵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躲在城里!城外的百姓都不是人,不需要保护吗?”。茶摊上一个百衣书生开始抨击张总兵以及这群边军。

书生周围的人连茶钱也不付了,他们随着士兵奔向城门。

官兵们进城以后城门关闭了。

声音越来越大,骑兵们距离李凌越来越近。

第二百七十九章王府遇刺(求订阅!)

战马带着尘土呼啸而过,直到离的近了李凌才看清楚原来是自己人。

来的这四千军马竟然是李家军。

他们在江南招募了一千多家乡子弟兵以后便赶了过来,李凌这帮人在大同逗留了几天,终于被后面的人赶上。

“把总刘宇参见团练大人!”。带队的正是刘把总,他靠近城门之后就徒步过来给李凌见礼。

“说说现在军中情况吧!”李凌命令道,他进京多日,现在有些不明白军中形势。

多亏了江南各方的鼎力支持,李家军才凑齐了购买军马的钱财,又有东厂和锦衣卫的支持,他们在购买马匹这件事情上才没有被人刁难。

几千马匹到手,他们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战备资源,而且还和马帮的人成了好朋友。

以前的老兵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经弓马娴熟。只是刚刚招募的千多名新兵马上技能还很生疏。不过加以时日,认真训练之后这群人也会成为虎狼之师的。

“大人为何行军速度为何如此缓慢,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刘把总以为他们只能到兰州才能见面呢。

“一言难尽啊!”。小八走了过去,将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尤其提到张德开这老家伙持强想抢劫物资的事情,若不是他们及时赶到,只怕这批财物真有可能让人给抢走。

“真是混/蛋!张总兵公然抢劫朝廷命官,难道没有王法了吗?”刘宇大怒道:“大人,现在我们兵强马壮,不如冲到城里去和他们理论,他们有何资格抢我们的物资?”。

“冲到城里?你太天真了!”。李凌冷笑了一声说道:“大同镇乃朝廷要枢,这里起码驻扎着几万兵马,就凭借我们也想闯进去?简直痴人说梦!”。

李凌立即阻止了刘宇的想法,他们来是杀鞑靼兵的,别没见着敌人,自己人先打起来。

“几万人马有何用?你们太看的起这群边军了,八万军队被人家一万来人吓的尿了裤子,每次都是看着鞑靼兵在城外耀武扬威,抢劫走边百姓而不敢出城,这根本就不是军队而是一群乌合之众!”。

刚刚烟尘四起,茶摊上的所有人包括掌柜都逃之夭夭,只剩一个百衣书生还稳稳的端坐在那里。

李凌惧怕边军的行为他却有些不敢苟同,边军只是一群懦夫,何必惧怕他们?

张德开带着军队进入大同以后就命令城楼上的士兵关上了城门。

城外还有许多和他们一切过来的老百姓,百姓们紧赶慢赶却依然没有追上张总兵。

士兵们的做法彻底的激怒了城外的百姓,他们声嘶力竭向城墙上的守卫们求救,试图让这些人打开城门。

“总兵大人,人命关天,现在鞑靼士兵还没有过来,我们是不是将城外的百姓们也接进来?”。张总兵身边的士兵很多人都不忍心让百姓们遭受苦难,他们向张总兵提出了抗议!

在城们附近的百姓足有数十人,只有一半身体康健的壮汉和士兵们一起进了城,其他的人却被挡到了门外。

这些百姓手无寸铁,若是敌人过来,他们必然成为被屠杀的对象。

凶残的鞑靼人是不会放过百姓们。

许多士兵都看不过去,大家多是本地人,也许城下就有某个人的亲人甚至父母。

“吵什么,想造反不成?我不知道这些百姓无辜?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现在开城,万一将鞑靼士兵放过来,我们这些当兵的可是敌人第一个屠杀的对象,他们会放过城中的数万百姓?若是因为大同失手而导致我朝和蒙古人全面开战,我们就是大明的罪人!”。张总兵意正严词的说道。

士兵们考虑的是城外几个百姓的生命,而他却要对整个天下负责。

张总兵看着依然立在城外没有动弹的李凌诸人想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进城,鞑靼人来势汹汹,只有牺牲了李大人和他们手中的财富才可以息事宁人,保护大同城平安无事。

令他不解的是,李凌始终没有向城门移动,更别说是哀求他打开城门。

“他们到底想做什么?难道仅仅凭借着区区百十人就想和成千上万的鞑靼士兵争斗不成?真是自不量力!”。

李凌在张总兵心中已经成了死人,蒙古骑兵的厉害张总兵很是清楚,就凭城下这点兵力,绝对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鞑靼士兵终于到达了城门口,此时的张总兵非但不紧张,内心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