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23部分

官居超品-第123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确是幼稚的可笑,仅仅听了别人的几句议论就敢当众顶撞皇帝。

若不是皇帝宽宏大量,而李凌又恰巧破了郑旺造谣的案子,只怕他还有在大牢里待上很久。

除了皇帝,他确实还应该感谢李凌,竟然对方揭发郑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他。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自己只所以能够听到那些人的谣言,完全是有人刻意为之。

殿试结束以后,礼部奏请,将新科学进士按照名次勒于石碑,开列姓名、籍贯。

将石碑置于国子监以激励后辈学子。

殿试取中的进士,由礼部咨送吏部,不再进行科考,即授之以官。

而吏部甄选官员的时候,也正是进士们春风得意的时候。

科举尘埃落定,京中的大户人家开始为自家的女儿择婿了!

榜下捉不婿兴盛于宋朝,当时的进士们不管贫富,无论美丑有可能被人捉婿。

而到了明代,这些权贵们在选择女婿的时候则更注重于进士们的意见,相对来说杜绝了盲婚哑嫁的可能,更加不会出现古稀进士娶妙龄妻子的现象。

一甲三名进士当中,状元康海已有妻室。

榜眼和探花却已有了婚约,京城的权贵们只好将目光转移到了二甲乃至三甲进士的身上。

康海三十余岁,早已娶妻多年,他的妻儿们正在老家翘首以盼。希望他考中以后光宗耀祖,一家人也好过上好日子。

虽然巧云答应醉花楼要留在那里一年,但是老/鸨最后还是做了让步,让他自己赎了身子跟随林三一起上京赶考。

原因无他,林三顺利的考中了举人,再加上李凌自从出海以后威名越来越强盛,醉会楼的幕后老板也不得不改变主意。

李凌住在李府,其他的人想要过来提亲根本就不可能。

更何况李凌不仅已经订亲,他和李阁老女儿的关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时候没人自讨没趣前去说亲。

明朝官员俸禄很少,而且对贪管污吏的处罚极其严格,不少官员为了保持清廉,他们还是愿意和这些豪门贵女们结亲的。

虽然别人不敢登门为李凌提亲,但是李阁老却不同。

李凌已经和李言玉住到了同一个院子里,若是再不将他们的事情定下来,只怕会再起流言。

“我已经考虑好了,先将你和言玉的亲事订下来,待到你和杨颖成亲的时候一起将亲事办了,你看这样可好?”。李阁老虽说是询问,但是态度却不容质疑。

李言玉是皇帝的女儿。虽然没有公主的名份,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她。

李阁老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李凌能够给李言玉一个平妻的名份,这样才不枉皇帝将女儿托付给他的一片苦心。

其实李言玉才十三岁而已,李阁老也并不想这么早就将她嫁出去,他想要不的只是给李言玉一个名份。

李凌也并不反对这样做,这丫头自我封闭了多年,她唯一对李凌有一点例外,也只有他能够照料对方一辈子。

双方交换过庚帖之后进行纳采、纳征、请期,这一套事情做下来便确定了了两个人的关系。

李府一连忙碌了几天,消息难免泄露了出去,整个京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两人的事情了。

谷成身为大内侍卫副统领,他自然是要去宫中守卫内宫的。

这一****刚刚进入太后的慈宁宫就听见了几个小太监在议论。

“哎,我真是替谷统令的女儿不值,统领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求得太后为他的女儿和李凌赐婚,可是人家就是不同意!”。

“也不知道李阁老的女儿到底好在哪里,怎么李探花就轻易的同意两人的婚事了呢?而且我还听说李阁老的女儿根本就是一个哑巴!”。

“这还不明白,李阁老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朝廷一品大员,要是我自然也是攀附李阁老了,咱们的谷副统领只能在慈宁宫里威风威风,你们别忘了,现在可是皇帝陛下当政!”。

太监们随意的议论着的时候,看见谷成黑着脸走过来,大家如鸟兽散了!

“李凌,你给我等着,这件事情我和你没玩!”。谷成咬着牙说道,他径直去找太后了!

怪不得这两天一直有人在自己的后面窃窃私语,原来大家都知道了李凌和李言玉订亲的事情。

看来知道此事的人不少,府上家丁知道他为人脾气暴躁,故意瞒着他。

谷成刚刚离开大殿,刘谨就从偏殿当中转了出来。

这家伙是故意给李凌下套!

刘谨始终记着李凌在江南是怎么对自己的,他发誓要对付李凌。

眼看着对头在京师越混越好。他只能暗暗心急。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他还不报复李凌。

“你给我等着,这件事情我们完不了!”。提起李凌来,刘谨依然恨意十足。

“太后,您可要给我做主啊!李凌这可不仅仅是看不起我,而且还是不把您当回事啊!”。谷成跪到在地上大声的毫叫着,尽情发泄着心中的悲愤!

跟随了对方几十年,谷成自然是很了解太后的性格。

她老人家虽然看似和善,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十分护短,更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

这次李凌的做法无意是犯了忌讳,即便是要订亲也只能和自己女儿订。

李阁老的女儿又如何?

等待李凌的将是一场严厉的惩罚,甚至有革除功名的危险!

“谷成啊,我年纪大了,不想再管其他的事情,孩子们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处理吧!”。太后摇了摇头说道。眼睛看里充满了慈祥。

谷成哪里知道,自从太后看到李凌身上的那枚玉片之后她就不拿对方当外人了。

她对李凌也是充满了溺爱,甚至还有一点敬畏。

“我说大哥,李探花最近可是有功于社稷,您的话还是别说了吧!”。刘富在一旁煽风点火的说道。

他对李凌也有怨恨,毕竟他破坏了女儿和小八的婚姻。

谷成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府上,他头脑一热就将女儿赶出了家门:“自从认了你之后我就倒霉连连,你究竟还知道不知道礼仪廉耻?”。

玲珑出门之后伤心的大哭起来,她漫无目的的在街道上游走着。

走累了就坐在一家屋檐下休息,心中忍不住又想起了李凌,玲珑想要去找她的大少爷。

还没有动身,她就听到了一阵充满了威严的声音。

“你想想让自己变的更加的强大,你想不想让你的少爷将你明媒正娶过门?我是李凌的舅舅,你和我走吧!”。

玲珑抬起头的时候看见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

这家伙在李凌求雨成功的时候就变得心烦意乱。

李凌毁掉了玉片,更勾起了他的好奇之心,对于玉片,他的确还很陌生,他要找族中的长辈在询问一下。

偶然间他碰到了玲珑,中年人将想将他带回去,关键时候可以用她来挟制李凌。

第二百三十九章侍读学士

按照常例,殿试录取的进士,不需要再进行考核,就可以由吏部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受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皆为翰林官。

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康海被授于翰林院修撰,负责编修明实录。

林三和李凌被分别授于授翰林院编修。

林三实授正六品侍讲,而李凌则是从五品侍读学士。

对于这个结果李凌并不是很满意,他直言不讳的向李阁老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希望到地方上去历练一下。

现在时局重新稳固了起来,李阁老又不赞成李凌的想法了。

进翰林院是文人在朝堂上立足的捷径之一,在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是很有好处的。

李阁老也是为了他今后的前途着想才劝说他打消立即到地方上历练的打算。

无奈之下他只得到翰林院去工作。

“李凌,既然李阁老都这么说了,你还是到翰林院去吧,这几个月我都会在京师里陪你的!”。杨颖温柔的说道,既然来到了京城,她就不着急回边疆。

夏季水草丰盛,牛肥马壮,北方游牧民族很少南下,只有在草木苦黄,寒冷异常的冬季边关才多有战事。

李凌点头答应了,其实他不想进入翰林院的真正原因是不想和古代的老学究打交道。

满以为科举过后他就彻底的解放了,没有想到还要到翰林院中去继续和故纸堆做伴。

李凌被小厮带进一座偏殿,殿中有十几个人,他们各自在忙碌着手中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将李凌的到来当成一回事儿!

“李探花,今后您就在这里办公了,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其他的学士进行商量!”。小厮再次给李凌做过介绍以后就离开了。

路上他已经告诉过李凌,这里除了一个五品的学士以外就属他品级最高了!

职掌通常情况下是不到殿里来的!

小厮走后,李凌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情景,其他人都在忙着手中的事情,没有一人注意到他,也没有人具体的告诉他到底要做些什么事情。

李凌一个人在大殿中开始转悠,大殿当中摆放的全部都是一排排的书籍。

“你,那个新来的,胡乱转悠什么呢,到我这里来,有任务交代你!”。李凌刚想从书架当中抽出一本翻阅一下的时候,却听见有人在向他喊话。

李凌只得按下了好奇心走了过去:“这位大人,你这个是在叫我吗?”。

“对,就是说你,学士需要一个人帮忙校对文书,你现在过去吧!”他对身边一个小厮继续说道:“你将他领到学士处,也让他明白一下翰林院的具体工作,免得整日在此游手好闲,到时候职掌怪罪下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是!”。小厮答应一声,引领着李凌到东跨院了。

两人刚走,另一个同僚就向给李凌分配任务的官员问道:“刘典籍,刚才这人到底是谁,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啊!”。

“谁知道,也许是刚刚选送过来的庶吉士,年轻人就是好奇,可能是偷偷的跑到这里的吧!让他好好做点事情,吃一番苦头也好,免得他不好好学习,到处乱跑!”。

同僚摇了摇头,这年轻人也真够倒霉的,刚进入翰林院就被抓差了,学士大人出了名的苛刻,要是在校对当中出点差错还不得挨骂啊!

若是再出点大的纰漏,只怕就不可能责骂两句了事,这年轻庶吉士想要成功融入翰林院只怕很难。

刘典籍自己不愿意进去伺候学士大人却将任务交给一个新来的庶吉士,他的做法有些欠妥。

李凌被小厮领进了独院当中,进得房间,学士整在埋头书写,他依旧点着头吩咐道:“你将这两本书上的内容再仔细的检查一遍,确认没有差错之后再将它重新誊写一边没,速度要快,下午就要定稿了!”。

李凌将两本书籍拿到手中的时候却发现它们是两本先帝的起居注,虽然记载的都是一些琐事,但是文字晦涩难懂,想要读懂他们折实费了一番功夫。

李凌对翰林这份工作更加的不看好了,一见到那些跃然纸上的古文,他的脑袋都大了。

每本书虽然只有几十页,但是李凌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将它们检查完毕,而抄写书上的内容又用了很长时间。

一个中年公公趾高气扬的进入了大殿,他傲慢的对翰林们说道:“皇帝要颁布今年防汛的手谕,来个学士起草一下!”。

大殿里的翰林们彼此望了一眼,又来了一个难伺候的主!

马公公负责传达的口信,一向都是要求在短时内保质保量的完成,稍有差池就会遭到对方的责骂!真的很难伺候!

“马公公稍待,今天侍读、侍讲学士们轮休,学士大人正在赶制前代实录。我们商议一下,给你再找个适当的人选”。刘典籍陪着笑脸说道。

宫里的所有太监他都得罪不起,默默无闻的太监也有可能发迹,在皇帝面前侍奉,一切都有可能,而太监们大多心胸狭窄,绝对不能轻易得罪。

“还商量什么,既然学士不在,就找一个能体会圣意的来,我可是听说李探花今天要来翰林院,他一个新人不会特别忙吧,我就将就一下,让他来起草这份诏书!”。马公公随意的说道。

其实这是皇帝的要求,李凌的殿试策论讲求实际往往能够给人以茅塞顿开的感觉,皇帝就是想看一看这次他会不会给自己一份惊喜。

“李探花,新任侍读学士!”。刘典籍的脸色立即就黑了下来。

刚才那个无所事事的小子不会就是学士大人吧?

要真是那样的话他可真是闯祸了。李探花不但背后有李阁老撑腰,而且深得皇帝器重,他真做了错事学士未必就敢责怪他。

所有的罪责还不得由自己承担啊!

“你发什么愣啊,哪个是李探花,赶紧将他找来!耽误了皇帝发诏书的时间,你们吃罪的起吗?”。马太监见刘典籍迟迟未动,他开始发怒了!

“是,是,下官这就去找,这就去找!”。刘典籍的脸上的汗水立即就掉了起来。

他默默的退出了大殿前去寻找李凌。

不过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