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20部分

官居超品-第120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脾气很好,你若真是拒绝和我们合作,那就别怪我不念亲情,到时候你所眷恋的大明王朝也要和你一起完蛋!”。中年人开始恐吓李凌。

“哈哈,你当我是吓大的吗?现在是孝宗十六年。。。。。。”。

史书上写的明白,孝宗皇帝死于两年之后,现在的他怎么可能有事?

李凌虽然是穿越而来,但是他的实力还很弱小,他的翅膀也无法扇动那么大的风浪。

“十六年?这是什么意思?”中年人根本无法理解李凌那中蔑视一切的心理,他恨声说道:“冥顽不灵,简直和你母亲一个德行!”。

中年人又骂了几句,眼见李凌并不理会自己,他这才不情愿的走出李府。

“李探花,李探花,皇帝病重,太子殿下请您进宫为皇帝医治!”。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进了李凌所在的院落对他说道。

“啊!”李言玉匆忙躲避到李凌的身后拉了拉他的衣角。用一种恳求的目光看着他。

杨颖也明白了李言玉的意思,她顾不得小公公在场就向未婚夫说道:“李凌,宫中自有太医,皇家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要参与了吧?”。

李凌自然是明白两女的意思,天家无小事,她们害怕李凌到时候非但治不好皇帝的病反而将自己也陷落进去!

他轻轻的拉开了李言玉的手,然后对两女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再三检验之后才用药的,若是自己拿不准的话就将事情推给太医!”。

李凌柔声向两女做了保证之后跟随小太监离开了李府!

他们到底皇帝寝宫的时候太医们还在争论。

太子一见李凌到来就命令这群人闭上了嘴巴!

咳嗽、咽痒、鼻塞、流涕、多嚏,恶风、咳痰色白质稀、头痛、无汗,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这些都是典型的风寒症状,想来是这几天皇帝担心皇后的事情,夜里不小心致。

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最是容易感染风寒。

斟酌在三,李凌决定使用葛根汤加减。

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李凌居然就拿出了药方。这令太医们大为尴尬。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待会儿若是药不治病我看你怎么收场。

不少太医心中开始嫉妒李凌,甚至有人盼望着他误诊的。

事实却让这些居心叵测的太医大为失望,皇帝用了一剂药之后病情居然大为好转了。

黄昏时候又加服了一剂。

皇帝居然能够坐起来了,他看作者一直在身边哭泣的太子微笑了起来:“照儿,朕肚子里都点饿了,让御膳房准备一点吃的吧!”。

“是,我这就去安排!”。太子答应了一声,立即就有执事的太监将消息船了出去!

“李凌,父皇刚刚好转一点,今晚你就留在皇宫当中照应着吧!”。太子向李凌哀求道。

“只不过是运气好有一点而已,有什么可神气的?”。不少太医都注意到了太子说话的语气。

尤其是那群认为皇帝得了风寒的人,他们心里都想着若是自己再坚持一下,也许这份荣耀就属于我了。

皇帝喝了一点粥之后便平静的睡下来,而李凌终于有机会到外面透口气。

皇宫实在是太大了,他走着走着竟然迷路。

眼前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在井边捶打着衣裳,想必就是年老的宫女。

李凌决定上前问个究竟。

他刚刚来到水井旁边,妇人就如遭雷击一样跳起来大声问道:“你,你到底是何人,来这里做什么,你身上穿的衣服又是谁送给你的?”。

妇人一眼就认出了李凌身上的衣服,这种行针方法是宫里面所独有,而且还是经过她改进的,普天之下只有她和女儿才可能使用这种方法。

眼前之人一定和他女儿有很大的关系。

这妇人居然就是李言玉的母亲。她在这里过了十几年的苦工,也为李言玉担心了十来年。

女儿十三岁,在明朝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定亲甚至是嫁人了,莫非眼前这人是。。。。。。。

“我女儿现在过的怎么样?”。妇人急切的问道,这么多年了,她终于有机会具体的了解一下女儿的事情了!

“言玉她小时候受到了惊吓,时刻都生活在恐惧之中,除了我之外她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触。至于具体的情况,你见到她以后就知道了。。。。。。”。李凌坦然的将李言玉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他有信心彻底医好对方的心理障碍。

他更想将这妇人救出皇宫,看样子这些年她过的并不好!

“没用的,皇帝是不会允许我出现在皇宫外面的。”妇人根本就不相信他能够救自己出去:“你还替我多照顾一下女儿吧,老身就算死了,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念你的恩德。”

妇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

“李探花,你怎么跑到浣衣局来了?出大事儿了,皇帝又病重了!”。小太监又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向李凌说道。

妇人听到太监对李凌的称呼她笑了,在妇人的眼里,皇帝的安危根本就比不上女儿的幸福。

“李探花,泰山地龙翻身,皇帝听到奏报之后就吐血了!”。一路上小太监给李凌介绍了皇帝的情况。

皇帝病情危机的事情很快的在宫里传开了。

皇后听到以后就在大殿上不断走来走去,她的心乱了。

最后她一咬牙下定了决心,对着身边的小宫女吩咐了几句,让她送信去了。

“李探花,泰山附近地龙翻身,百姓死伤无算,这是天要亡朕啊,你就不必在多费心事了!”。皇帝用一种低沉的声音说道。他死也就算了,若是不能给太子留下一个稳定的朝廷,皇帝死了也不会安心。

第二百三十三章和老天打个商量

在皇帝染病的时候,泰山居然地震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泰山”古称“东岳”,为中/华五岳之首。

泰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众山的至高、至大、至重、至尊的地位。

“封禅”,是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最高祭典。因为它是人间“帝王”与天、地通话的仪式。

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封禅,一定要受命于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资格。

长期居住在泰山一带的人们,以为泰山最高,上可通天。因此,登上泰山之顶,筑坛祭天,与皇天通话,报天之功,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祭地,报地之功。

古人迷信,他们认为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是上天对人的一种警示,更何况是泰山附近地龙翻身?

消息传到京城,城中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这时候出现大的天灾,它究竟是预示着郑旺的冤情呢还是预示着大明朝或将换一个新的主人?

原本在街上举行抗议的进士们也安静了下来。

他们开始静心等候事情发展的结果。

毕竟他们也是当今皇帝选拔出来的人才,若是朝廷有重大变故,他们也要受到牵连。

百姓们也沉默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恐惧感慢慢滋生开来。这种杀伤力较大的自然灾害还会不会出现,是否会威胁到京师谁也说不准。

在一片悲伤的气氛当中,谁还多管郑旺的闲事?

消息传到宫中,皇帝当时就吐血了,原本只是偶感风寒这样的小病,如今却伤到了体内脏器。

大明朝似乎在一眼之间风雨飘摇,整个京师都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情绪。

李阁老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整天早出晚归,头上的白发似乎又多了几根。

“李阁老,现在朝廷的情况很糟糕吗?”。趁着李阁老在家吃饭的时候李凌开始询问道。他也想多了解一些朝廷的时事!

“哎!”李阁老叹息了一声说道:“情况很不妙啊!”。

除了泰山地震的事情以外,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棘手,京城周边已经快三个月没有下雨了。

马上就要到收获的季节了,而此时也是麦子最需要水份的时候。若是在继续干旱下去,只怕不但麦子的收成要减产,或许还会影响到下一季庄稼的种植。

民以食为天,百姓们若是手中没了粮食,他们会过的塌实?

地震应在泰山,旱情出现在京师,或许真的是上天在暗示着某种信息?

“等到皇帝身体稍微好转一点就会安排进士们的官职,到时候你带着言玉到地方上去历练吧,京城是非之地,还是远离的好!”。李阁老开始劝说李凌。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部分没有说出来。

皇帝的病情危急,只怕康复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太子年幼,皇位到底花落谁家很不好说,一旦做上皇帝的并不是太子,只怕李阁老这样的前朝老臣就会遭到打压。

他这样做也是不想连累李凌。

“若是皇帝再传你进宫,只管藏拙就好,如今皇帝的病情,已然。。。。。。”。李阁老又像李凌吩咐道。

他已经向太医们打听过了,皇帝已经病入膏肓,想要医治只怕比等天还能。

虽然李阁老再三交代,但是李凌还是决定要冒险一试。

再入皇宫的时候,太医们都有点钦佩李凌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探花居然海岸敢奉诏前来。

太子擦干了眼泪,对李凌说道:“李。。。。。。李大哥,这帮饭桶们只给皇帝开了一剂补药,我。。。。。。我父皇就的性命就全交到你手上了!”。

李凌点了点,给皇帝检查过之后就开始开方子。

令人不解的是这次他依然用的是葛根汤加减。

其实皇帝本身的疾病并非不能医治,只是他心急如焚,任何药剂都打了折扣而已。

若想治好他的病症,唯一的办法就是祛除皇帝的心病,这样他身体上的疾病就可不治而愈。

“李凌,你别白费力气了,我知道你开出这样的方子只是为了安慰我而已,不过你大可不必这样做,我年幼的时候受尽欺凌,青年为帝,人到中年,任何事情都看得开,只是,照儿这孩子生性顽皮,以后请你多多照顾他!”。皇帝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无论将来谁做皇帝,一定要保证照儿的安全!”。

这是在叮嘱自己的后事吗?所有在场的大臣们都有些心酸,皇帝才三十多岁,但是此刻的他看上去至少老了十多岁。

皇帝在病危的时还记挂着他,太子扑到了皇帝身边,泣不成声。

“皇上,你的病并不是很严重,若是痛快的服药,最多三天,我保证您能龙体康复!”。李凌再一次劝说道,虽然他知道皇帝这次一定会渡过难关,但是有些话他只能烂在心里。

“天意如此!老天要亡我,还能有什么办法?”皇帝越来越颓废了。

“那就和老天打个商量!”。李凌一字一句的说道。

地震是常事,为什么非要将它和虚无飘渺的天意连在一起?

古人的这套说辞应付别人还行,但是李凌绝对不会相信。

只要自己想办法将泰山附近地震的影响给抵消了,所有的事情都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大明朝依然稳固如常!

“你凭什么这么说,你有何资格这么说?”。皇帝的双目突然放出了一道寒光,他对李凌有些期待了!

“就凭这个可以吗?”。李凌出自己身上取出了那块母亲留下来的玉牌。

皇帝微笑起来,虽然他和李凌一样并不知道这块玉牌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现在他只能选择相信李凌。

临死前,就让朕再疯狂一吧吧!

就在百姓们充满恐慌的时候,宫中突然传出消息,李探花要代表皇帝在钦天监求雨。

消息发出的当天,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外地客商进入了京城。

“哼,我就再等三天,我到要看看,你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中年人很是不屑,这个局他布置了很久,没有人可以躲的过去。

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

第二百三十四章张皇后的选择

皇帝病重,张皇后却没有待在他身边伺候,这段日子里,皇后也仅仅来过皇帝寝宫一次而已。

即便是皇帝身染重病,她也不认为自己有错,更不会因为几个贫民百姓的议论而责备自己的弟弟。

泰山地龙翻身,皇帝得到消息以后吐了一口鲜血,病情更加严重了。

此时的皇后不是急着要去看自己的丈夫,而是在第一时间内让自己的心腹丫鬟出宫去找寿宁侯。

寿宁侯所居住的院落正被百姓们包围着,宫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进到院子当中见了寿宁侯。

只是寿宁侯现在时刻被人注视着,他想要离开侯府却也不容易,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宫女去寻找建昌伯。

宫女进了伯爵府之后不久,一骑快马就从里面飞奔而出。

李探花要在钦天监替皇帝乞雨的消息不胫而走。

等到李凌乞雨的那一天,钦天监门外人山人海,百姓自发的聚拢过来。

大家都期盼着李凌能够求雨成功以便缓解当下的旱情。

“李探花,您可一定要成功啊,大家都盼望着雨水呢!”。

“李探花,我们都等着您的好消息!”。

百姓们跟着李凌来到了祭台的旁边。所有人都期盼着他能够求得甘露。

李凌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等上了祭台。

西风吹来,他感到一阵阵的凉意。但愿自己所料不差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