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魔器大时代 >

第485部分

魔器大时代-第485部分

小说: 魔器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得上高官了,耿如纪打算死在流民兵阵前,那么一定要死的光明正大,所以旗子,官服这些东西马虎不得。

    耿如纪看了看空了的堂子,道:“老张,将我的官服打理好了,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城,此正是吾为国尽忠之时了。”老张头脸上带泪,将耿如纪的官服小心收好打理,明早便要穿着去送死。

    一个粗嚎的声音突然在堂前响起,一人叫道:“你们这些恶奴,此时竟然舍主而去,算得上什么东西,老赵便是看不起这种背义之人。”老张头探出头去,正看见刚才在下面喝酒的那个主将正扭住了正想走脱的耿青,正在用掌击他的脸,口中犹自骂道:“什么东西,就是欠打”

    耿如纪本来打算在堂中端从一晚,人要死了,也就没有心情睡觉了,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起了身,探出头来,正看到那将官提起手掌打耿青。

    耿如纪道:“这位将军,还请住手。”那将官停了下来,转过头来,露出一张国字脸,眉毛极粗,一看便知是燕辽之士。

    那将官张开大口,道:“本将张率教,见过这位大人了。”这武将身形粗壮,身上一身山文甲,看得出是一个三品的武官,耿如纪只是回了一礼道:“这位将军,放了他罢,他现在已然不是本官的家仆了。”他此时存了死志,就无心再与别人再打交道了,却不料那张率教道:“这位大人是泰安的耿大人罢,小将早听了大人的名声了,大人爱民如子,在任上做了数为国为民之事,小将可是如雷贯耳了。”耿如纪的官声还是不错的,也有清名,只是这些东西在官场上,不但没有为他带来一丝的好处,反倒让同僚们冷言冷语,当下只想快快打发了这将官,便道:“张将军,请你将这仆人放了罢,我是要死之人,不用人陪了。”张率教大声道:“这是那里话,耿大人的话我刚才都听到了,这些仆妇如此贪生怕死,居然让你一人去送死,那里来的道理。”耿如纪知道刚才自己的话让这个武官听到了,便道:“正是如此,耿某独自送死,何必拉上一条人命。”张率教道:“耿大人不用担心,小将与你一同去救泰安府,必定不让泰安府陷于流民之手。”

    听到此言,耿如纪大喜过望,如同久旱逢甘霖,身体都抖动起来了,忙道:“张将军此言当真,若救得泰安的十万百姓,耿某当舍命相报。”说到此处,便要下跪,想到泰安有救,他都激动了起来。

    张率教道:“耿大人不用担心,耿某手下二千儿郎,个个都是战阵好手,定然不怕那流民乱兵。”说话间,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膛,显得把握十足,他后面几个亲兵欲言又止,拉了一下张率教,但是耿如纪却没有看到,他心情激动,便要下跪。

    张率教拉住了耿如纪,大声道:“耿大人,你只管好好睡上一觉,明日一早,你便随我出城,与本将二千儿郎一齐去救泰安府。”耿如纪想到有了兵可救城,心中只想欢喜的笑几声,几个兵士和老张头一齐将他推进了居室中,他脸上还带有狂喜的神色。

    耿如纪如同梦中一般,在房中突然大笑数声,对天呼道:“有救了、泰安有救了”顿时吵到了不少人。

    门一关上,张率教身后一个亲兵道:“爷,这如何使得,这是将巡抚大人的严令往那里放啊?”几个亲兵一齐向张率教劝说,都要张率教不要去理耿如纪,这些天崔归元严令不得出击,天天重复。

    张率教道:“且住了,我们当兵吃粮,为的是杀敌报国,保一方平安,我们辽兵都到了历城十多天了,可是巡抚大人却半点儿也没有要出击的意思,任流民兵在外做恶,每每看到流民们流离失所,背景离乡,我们一路南下,不知看到了多少流民饿死在路边,若是再不打一打那些万恶的流民兵,我心中正气难平。”

    几个卫兵一齐停了声,他们从辽镇一路南下,只见到了无数流民饿死路边,尸骨铺路,这齐地常常是十里没有人烟,本想着一到历城,便可以出击,大败流民兵,不想到了历城后,崔归元却严令到了历城的燕兵的辽兵不出准出击,眼睁睁看着流民兵到处破坏春忙农时。

    一个叫张承禄的兵士道:“将军,崔大人不让我们出击,我们若是违反了他的军纪,到时崔大人问起来,我们却如何说呢?”张率教道:“崔大人是个文官,是怕打败仗,只要我们将这一仗打胜了,想必崔大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到时也就不计较了。”又对身边几个兵士道:“张承恩、张承志、你们吩咐下去,今天夜里就做好准备,我们明天一早便出发,解泰安的围。”他身下的几个军官都领命去了,张承禄道:“大人。”还想说一些什么,但是看到张率教的脸色,便打住了,他是深知自家将军的脾气的,自已再说下去,也不能改变将军的决定,便闭上了口,心中暗道:“老天保佑,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只盼着崔大人真如将军所说的,只是怕打败而不敢出战而已,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当下几个军将都出去,连夜布置,打算出击泰安。

    第二天早上,守城门的军士突然看到城外一处辽兵的兵营动了起来,无数人影在早雾中列好队,马被牵了出来,为数达上两千的兵士在大雾中齐整的跺起了脚步,一面参将旗子打了起来。

    在众人兵将的身影中,只有一个比较特别,那是一个文官,穿着青袍,他也骑着马,立在带头的军将的身后,他们面的是无数奔动的军士。

    军士们造饭,牵马,整队,然在后守城的标营兵的惊异的目光中,这一队人策马而去了,向南边开去了。

    一个标营兵擦了擦自己的眼睛,道:“那不是新到的辽兵张率教的后营么,他们一营可是巡抚大人的特意关照过,要小心看护的,快快去回报于巡抚。”当下就有标营兵去报于崔归元了。

    当崔归元支了城楼上时,只能看到远去人众的烟尘了,两行多骑兵,没有得到他的命令,当时就开了出去,看方向,就知道是开去了泰安。

    一个身边的幕宾上前道:“大人,这张率教前几日就几次请战,大人回绝他后,他十分不喜,说什么只要一日功夫,就可解了泰安之围,对大要端的是十分不满。”

    另一个幕宾亦道:“大人,据兵士上报,昨府那张率教与耿如纪相谈甚欢,只怕是与耿如纪搭上了,听了耿如纪的话,私下带兵却救泰安了。”

    这时下面的一个军士奔上楼来,叫道:“巡抚大人,张率教大人给你留了一封信,要小的给您送上。”

    早有下面的人将信拆了,郎声读了出来,那个幕宾读到:“天下安危,俱系汝辈,安能以身轻天下呼,何以报国安民,唯武死战、文死谰耳,今文贵于道德文章、武溺于钱粮财货,见国家危难而据以为进身之阶,见百姓流离而戏以为敛财之道,吾不才,两千儿郎,俱是忠心为国,良家之子,见百姓流离,如见父母受难,见妖人做乱,如见仇敌为祸,安可以避身逃战以保身,故私率军,以击敌兵,若胜则为公之运筹,若败为武夫之逞快耳,他日望首再拜”

522() 
崔归元心中发怒,但是做官到了他这个地步的人,早就不会将怒火放到脸上了,他只是淡淡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告诉众将,是我特允张率教出营相救的,要众将莫要以此为念,听好了么?”

    下面的幕宾和军士都应了声,崔归元看了看泰安的方向,眼中发出冷光。

    现下随着正统清流派的兴起,朝中文官已然彻底掌握了武将边兵的命脉,粮草、人事、将武将全都拿捏在了手中,一个武将能不能升迁,战功都是其次的,甚至是最次的,最主的,是合不合朝中诸公的心意,合不合文官们的心意。

    朝中诸公,上至内阁的学士,下至于五六品的绿袍小官,相互之间斗个不停,但是大家都是科举出身,都有一个天大的共识,就是“武夫强则文章道德弱、武得权则文官无活路、武兴则国家危难。”

    一个武夫,竟然敢嘲笑他当朝状元,以:“见国家危难而据以为进身之阶”真是不将他堂堂状元,文官之首放在眼中,如果让此风长下去,就将几代大学士、阁老们的努力化作流水了,为了打击武将,朝中几代大学士,无论是那一派,一上台,都是要打击武将,从几十年前设谋乱大案关闭大都督府,到现在张怀奉、吴柄章等人拼命努力贬低武将,文官们在大周朝一代又一代的不遗余力,终于有今天的局面。

    今天武将不能自已负现粮草后勤,不能任意离开自己的驻地,见了文官要磕头,如果文官们不高兴,可以找个由头将武将裤子扒下来打一通,当众羞辱武将,如果武将立了功,首功是他的顶头文官的,其次是身后负责后勤的小吏,最后才能让武将点人头记功,现下连小民都知道要考文举人不要考武状元,这么多年的努力,这么多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局面。

    绝不可以让张率教一个人破坏了这个局面,决不能武将们逃离了文臣们的掌控,绝不能。

    崔归元看着空空的营地,暗道:“如果不能将张率教灭绝,本官如何对得起自己的道德文章。”下定决心,要将张率教杀鸡儆猴。

    泰安城下,数千流民兵在城处挖了数尺的壕沟,将泰安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还有数万人排成队,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胡权和秦匪两人立于城处一处高坡之上,看着下面如云一般的人群,现在人多了,便如同蚂蚁一般,只能看见远处的泰安城墙上冒出无数烟火,那是发射的火箭点燃后引起的大火,还有兵勇往下倒下的火油。

    城外空地上,摆满了尸体,原本有三十步的护城河,填满了尸体,许多尸体已然开始烂了,日光照在尸体上,尸体发出一阵子尸臭味,中间还有许多扔下的兵器箭支。

    流民兵也不想收尸体,任其烂掉,现下还不是最热的时候,还不容易引发疫疾,胡权也舍不得拿手下人的命去收一些尸体。

    胡权对身边的秦道:“你可探听清楚了么?崔归元不会派兵来救,若是他真不派兵,我可将防备北面的兵马都调回来,现下邓毅那边正要兵马,将那一股兵马调给他,正好攻下淄博府,打下了淄博,可以两面击历城。”

    秦匪笑道:“你且放心,我花了重金打探消息,你可知道这泰安府的知府张丛哲和崔归元本来就不对付,这泰安府知府是亲卫老公、武亲王一派的,崔归元名为清流,但是骨子里也比正统派还正统派,他巴不得城破,而且,泰安城破了,他一毛的事情都没有,但是如果派出援兵,万一失败,崔归元也要吃罪,你要是崔归元,你派不派兵。”

    胡权笑道:“那好,我马上将北面的兵马派到邓毅的手下。”

    秦匪道:“还有,又有了新消息,燕兵的领兵是祖廷年,燕镇副总兵之一,他带了五千的骑兵,辽镇来的是张率教,他只带了两千五的骑兵,不过是一人双马,现下都在历城,已然到了十多天了,但是崔归元不准燕兵的辽兵出击,现下你担心的燕兵和辽兵都在历城中每天白吃粮草。”

    胡权听到这个消息,对天狂笑道:“崔归元真是我圣教的大功臣,我若是统领朝庭兵马,只须在我攻历城时以骑兵背后来攻,我圣教大事危矣,不想那崔归元竟然按兵不动,我真想送那崔归元一个绰号,就叫不动如山崔归元如何?”

    秦匪道:“他手下加下燕辽兵,怕不下于五万兵马,我圣教的精锐兵马不过五千,多是炮灰兵,想必是打不过的,不过天助圣教,朝庭的文官,长于勾心斗角,文章词藻,天幸皇帝关闭了大都督府,要不然,我等皆死于葬身之地耳?”

    胡权对于政治体制一向不感兴趣,道:“只要朝庭中崔归元这种人多一点儿,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秦匪道:“国朝开国之初,设有大都督府,以武将皇亲作为大都督,统一调配兵马,那时,大周朝最多一次可以动员六十万兵,可是几十年前撤了大都督府,以文官掌军权,那时大周军,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胡权道:“我也知道这事,这大都督府权力太大,皇帝制不住,所以将军权下发到巡抚手中,武将最多做到总兵就再也做不上去了,一个总兵,就算他不吃空饷不喝兵血,最多可以带八千兵,哼,一个总兵额定兵员本应超过三万人,你看大周朝几个军镇那一个能做到,这几十年来,打女直人,一打一个败仗,打突厥人还好一点儿。”

    秦匪道:“不用管这么多了,只要将泰安攻破,我们可以得到十多万人口,挟入军中,想必军力定然大增,而且可以向河南河北发展,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