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44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144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尉”江仁少将看了看护士长肩头的军衔正色的说道,“你要知道,难民区的难民都是从蒙元之地被驱赶来的,与咱们自治区有很大的区别,女人未必会抛头露面”

“我不管,几十万人,我就不信几百人都挑不出来”护士长咬着牙说道。

“好吧,既然你坚持,那么宪兵部队会配合你”江仁少将说道。

护士长取得了警戒部队的许可,一支两百人的宪兵部队取消了休息时间,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进了难民区,难民区收拾得还算是干净,一些挑选出来的人负责此地卫生,再加上保证五天洗一次澡,虽然仅仅是简单冲洗一下,但是已经消除了很大的异味。

一些有威望的老人被接了过来,这些人本以为他们可以协助守城了,可是却不料竟然不要精壮,只要女人,而且要身体稍弱,或是三十岁以上的女人,年青的一概不要,因为这样的女人细作的可性比较大。

为首的几个老人一咬牙,命都要保不住了,女人还有什么不能抛头露面的,而且在这个年代,风气还算是开放,而蒙元统治之下,更是没那些讲究。

很快的,一支暂时由五百名三十到三十五岁的女人被征集了起来,虽然粗手大脚的,但是用来照顾伤员已经足够了。

这些妇女直接就被护士长带走,后勤方面被服不缺,调来一批没有军衔的军装让这些女人换上,布质的军帽将头发拢住,再戴上多层纱布口罩,与普通护士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用来抬抬伤员,或是照顾一下行动不便的伤员完全没有问题,医护人手的问题在第二批五百名妇女赶来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这些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至少有五人熟识,像那种不认不识的,哪怕是再优秀也不会使用。

布仁夫望着遍地的尸骇,忍不住叹了口气,这石门如同铜墙铁壁一样,而护**进攻起来,又如风似火锐不可挡,竟然以数万步兵生生的突入到了蒙军的中军当中,布仁夫已经萌生的退意,或许,草原才是蒙古人永远的家。

步兵军阵当中,数百门火炮轰轰的发射个不停,每次齐射,天崩地裂一样,火炮虽然杀伤的人数远没有步枪打死的多,但是那种铺天盖地的远程攻击,摧枯拉朽一般的轰炸,却让蒙军上下士气尽失。

蒙古的骑兵退不能退,进又打不过,竟然在城外,被数万结阵缓进的步兵咬在屁股后面打,竟然也创造了步兵追杀骑兵的奇迹,就像是步兵在追着坦克跑一样的奇特。

而在攻城战当中,死尸在城下堆起两人多高,后勤部队或许在战斗力上不如正规军,但是守城做战丝毫不差,何况还有两千余老毛子的重甲步兵协助,这两千就顶得上两万普通步兵了。

而且后勤部队最擅长的是转运和建造,他们更加熟悉屯积的军资当中都有些什么可以利用的物资,弹射炮这种早就淘汰的武器每次由后勤兵守城的时候都会派上大用场,而且玩得一次比一次大。

筋绳军需仓库里还有不少,几根扭在一起,立起两根大柱子来,绞盘一架,很快的一架架简单的大号弹射炮就架了起来,后面的大网兜足有两丈长宽,被绞盘拉紧,一串串的手炮被放进网兜里,每次弹射,都是漫天的手炮弹,炸得城外火海与硝烟几乎笼罩了半个天空,这里的战斗甚至比两军交战还要猛烈得多,大量的大号弹射炮应用起来,使得蒙古人上来多少死多少,一波进攻,能冲到城下放上两箭就算是运气不错了,至于冲城更不用想了。

护**的骑兵到来,成了压垮这支蒙元大军的最后一根稻草,漫山遍野的喊杀声当中,这支精锐的蒙古大军终于崩溃了,哪怕是蒙古人,大军一旦溃崩,败起来也是如山崩塌一样势不可挡,一时之间冲得七零八落。

乱了,全都乱了,蒙古大军乱了,四散跑得哪都是,而护**这头也乱了,炮兵带着伤兵向回退去,而步兵也乱套了,能抢到马的就抢马,抢不到马的就用两条腿追,幸好,护**的军衔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列兵向士官靠拢,士官向尉官靠拢,尉官向校官靠拢,允许自上而下的越级指挥,追击当中,部队渐渐的归建。

杀红了眼的,逮到蒙古人就往死里杀,还有理智的,拼命的抓俘虏,士气这东西很奇怪,若是有士气的话,一个人都敢向千军万马发起自杀冲击,若是士气低落,一个追杀千人都不是什么问题。

一个逃得溃不成军,一个追得溃不成军,已经有了散乱的护**一路追出去数百里,一鼓做气连下数城,这才鸣金收兵,后勤部队在后头跟着收拢俘虏,足足抓了十万俘虏,都老老实实的蹲在城外的战俘营当中,不时的还有一些老百姓前来看个热闹。

整个大战算是暂时落下了帏幕,对于护**来说,东部战区这一场大战,损失惨重,战死者五千八百人,因伤退役的达到了两万七千人,这都是最精锐的正规军,因为协战而战死和受伤要退役的后勤兵也达到了两万余人。

蒙元的损伤更加惨重,几乎在中原一带,蒙元很再纠集起如此之多的精锐部队了,入主中原的蒙元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就差随后再推上一把了,一战而胜,就连大宋那头也开始跃跃欲试了。

只不过顶在这里的蒙元数万精锐发起了一次冲击,直接就将这股气焰给打了下去,打不过护**,还打不过你们宋军吗?文少庄空有一腹的兵法,但是受到朝庭的限制,根本就施展不开,这种仗让谁来打,特别是野战,谁打谁输,大宋方面打过的胜仗,九成九都是守城而胜的。

东部战区这一战,几乎要伤了元气,暂时也无力再向蒙元发起进攻,除非这日子不过了。

一场落定,最忙的当属后勤部队,正规军都进入了体整状态,正规军就是职业军人,他们的职业就是打仗,除了打仗,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去管,也不允许他们管,军人都把活干了,还要民政和后勤干什么,大家各管一摊,各司其职,这样效率更高。

城池周边的尸体清理这回可以用到民夫了,军方出钱出粮,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以工代赈了,在短时间之内,让这些难民的手上有一点小闲钱,挖坑深埋尸体,战场处洒上石灰消毒,免得起了瘟疫。

另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通过公路将伤兵,还有阵亡者的骨灰运回自治区去,该养伤的养伤,该退役的退役,该进入悼念堂的进入悼念堂,该纪念的纪念,一进井然有序。

怃恤金也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发放下去,在怃恤方面,是随时按着自治区经济条件进行调整的,现在一名阵亡者的抚恤,普通士兵在三千贯左右,军官按级别不同也不一样,最高的上校可以达到五万贯,将级更是在十万左右,不过这一战下来,校官没有阵亡,只有两名受了轻伤,尉官阵亡六十七人。

大笔的怃恤一文不少的送到家属的手上,没有家属的,直接以捐赠的形式送给学校、医院、或是困难的军属,绝对一文不留,这是维系护**军心的一种方式,任何人不能向这种钱伸手,伸一个剁一个,毫不手软。

正文233碰撞

233碰撞

自治区因为护**的存在,完全站稳了脚跟,做为一个特殊的存在,独立性极强,可是偏偏是自治区,属于大宋的一部分,甚至还要照常向大宋交税,不过这部分税其实还是没有交上去的,最后还是要回到自治区的手上。

自治区现在的资金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充足的,虽然两条高等级公路的开工,但是通往临安的公路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大宋在这方面都开始有所回报了。

耗费最大的当属汉中通往蜀中的公路,耗费极大,但是通过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使得自治区的财政部收上来大量的资金,甚至现在还要拔一部分出来给石门之战进行善后。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如此的严重,但是却并没有影响自治区的发展,反倒是因为资金周转而变得越加的繁荣了。

而这一部分资金,因为是融资,是从百姓的手上借来的,这钱是不能随便乱花的,每一部分资金的支出,都要在报纸上进行公示,让民众知道自己借出去的钱倒底花到了什么地方,确认这些资金并没有那些官员们贪墨掉。

蒙元的军队退去,第一批行政官员进驻石门,这一战算是正式将石门并入了自治区当中,使得石门取代太行关成为东部战区的最前沿。

行政官员们需要请大量的人手,进行难民的安排,这些难民愿意回去的,可以携带三天的口粮,甚至还可以有两贯钱的路费,这钱虽然少了点,但是对于自治区来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而不愿意离去的,可以安排自治区,石门、太原等地任选,想去哪都可以,可以做农民种地,也可以入城做工人。

在人员分流之时,所有的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做农民,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自治区因为大力发展工商业,使得农业用地变得宽绰了起来,一人二三十亩,根本就种不过来,而且留在城中成为工业人员,赚钱的工钱要比种地划算多了。

数十万难民,在行政院与总参谋部进行协调之后,借用了后勤部队大量的运兵车辆,运车兵都是用重型挽马拖拽的大型车辆,而且还是使用的钢制轴承和钢板减震器,一辆车一次就可以运送三十人,挤一挤,运五十人不成问题。

这些难民分别登记造册,经由行政官员量身推荐到各自的岗位上去,而做农民的居多,虽然大宋是城市化最成功的一个朝代,但是华夏民族那种根深蒂固的土地情节仍然使得大多人认为拥有一块土地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毕竟土地不会长腿,跑不掉。

而自治区各大农业区因为劳动力向城镇涌入,使得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哪怕是使用大型耕种器械,仍然有大片的荒地,就连最肥沃的八百里秦川都有不少的荒地,正好可以安置这些人。

虽然自治区的工业发达,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向外冒,在法律的框架内雇请工人,但是这些工厂的建造却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就是不得侵占耕地,哪怕地荒着,也不允许建工厂,工厂只允许建在贫瘠的地方。

而且孙阳这还嫌人口不够用呢,南洋那头已经开始接触了,俘虏劳工队伍已经先入南洋,进行吕宋岛纵深处的清理工作,那些土著都被赶进了深山雨林里,一片片的肥沃土地被圈了出来,甚至还开始整治橡胶园了,稻米与经济作物为主,但是现在才初见雏形,没有个三五年,休想有规模,而这个规模是与自治区的航海发展有着关系的。

现在石门被打下来了,距离河东路的出海口也不远了,但是自治区的军事行动却必须要停一停了,打不动了。

一切都按着计划在进行着,倒也是有条不絮,大宋的文官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方面,他们很有优势,不过大宋的官员也被监查署查出来不少贪官污吏,还有一些不作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无能之辈,这些官员一经查处,就会被治安局暂时逮捕,没收全部财产,只留身上一套衣服,然后附上他们犯事的详细情况与证据,遣送回大宋那头去。

而自治区本身选出来的官员虽然也有这种情况,毕竟官本位思想在中国已经是深入到了骨子里,但是这部分官员自治区是直接就有处置权的,对官员,除非是罪大恶极的,手上沾了人命,否则的话不杀人,自治区实行的也是大宋那里对读书人尊重的原则,刑不上士大夫,不杀归不杀,这些人会被逮捕之后,直接扔进劳工队里去,跟着劳工一起干活,直到刑满释放,一般都要判十年以上。

因为严刑,再加上监管有利,使得自治区的官员犯事的还是比较少的,随着自治区自己培养的官员的成长,自治区的行政管理系统已经变得更加成熟起来,甚至在县城一级,因为教育的普及,已经开始民选一县之长了,并非直接指派,在行政管理上,以县城为单位,自治的权力极大,但是只有行政权,而没有任何的军事权。

一县之长干得好不好,完全不取决于行政院,而是取决于本地的官员,若是干得不好,两年之后不选你就完事了,大宋派遣官也具有这种选举权,但是在基层,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这样一来,官员的任命是掌握在当地百姓的手上,只要是长住超过了半年的自治区百姓,就有选官员的权力,这样一来,官与民初步形成了某种制衡,虽然这种制衡现在还很幼稚,但是孙阳相信,只要自治区一天不倒,这种模式就会渐渐的成熟起来,推广起来。

孙阳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军政权力的人,虽然平时他什么事都不管,一天天的看着像个米虫,领着渐渐放开权力的李平东游西逛,乐得逍遥,不时的还会打打野战之类的荒唐事,甚至还偷偷的化妆去过青楼,当然是瞒着李平的,只是听曲喝酒而已,没干别的,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