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37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137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十万大军在蒙元的腹心地带闹腾了起来,以疯狂的速度在发展着,右是放任不管的话,绝对可以在一年之内扩张到二十万以上,让蒙元焦头烂额,数线做战,疲于奔命。

现在蒙元根本就无力对自治区发动反攻,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对内清理与安抚上了,如此一来,也给了自治区一个平静发展的空间。

长江航道终于被打通了,大量的船只运送着货物沿江而下,经过经济发达的地区,直接就可以将大量的货物批发出去,而在出海口处,自治区也建起的远洋船只建造厂也进行了船只的建造,甚至还用买来的十余艘海船,招聘的水手先进行了试探性的船行,熟悉海上航道,改造船只,培养水手等。

自治区改造的船只使用了软帆和纵帆,稍加训练,在有经验的水手控制下,逆风甚至都可以取得动力航行,但是软帆的成本更大,也只有自治区才可以织制出如此厚重的面料来,多以棉麻为材料,还要经过强化处理,这些帆同样对外销售,只不过价格之上,让人望而却步,也只有自治区才能装备得起。

现在自治区的海上商队主要是跑两条两条航道,日本和南洋,朝鲜那地方一般人跑不动,那地方在蒙元的控制之下。

对日本出口的多数都是书籍,自治区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印刷了大量的书籍,不过出口的书籍多数都是诗经子集之类的书籍,技术类的书籍是一本都没有,如今也只有自治区相对成熟的金属制活字印刷术才能够成批成批的印刷低成本的书籍,包括现在大宋使用的书籍,六成以上都出自自治区,就连一些皇帝大内的厚重的孤本,自治区都承印了不少,着实赚翻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技术类的书籍流传到日本,都被当做传家之宝一样小心的珍藏着,而自治区大量的经史典籍流入日本,使得日本的学风一下子就变得浓重了起来。

大宋虽然军事力量不咋地,但是在经济和文化上,绝对是当世首曲一指,也是唯一一个以经济和文化征服了日本的朝代,唯一的一个,大宋船只前往日本,还未靠岸,岸边的日本人跪拜迎接,甚至是痛哭流涕,特别是自治区的商船,现在只要一报大宋西北自治区的名头,绝对可以成为日本任何势力的坐上之宾,他们认为是自治区的商队给他们带来了文明之光。

而且在这个时代,也有不少的日本人会把自家的女子送到大宋来,甚至主动倒贴,为的就是从大宋改良一下他们的人种,这年头的日本人真的就是小日本。

日本的航线很是顺利,多以文化输出为主,也使得自治区的商队很是超然,送来书籍,带回稻米、白银等日本有限的可交易资源,而且还比别人的收价更低一些。

另一条航线就跑南洋了,南洋华人居住历史由来以久,最早甚至都可以追溯先秦时期,在南洋,华人遍布,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和势力。

这一次商队前往南洋,一是为了交易货品,二也是为了探路,安全部一局也派出数量不少的特工去了解当地的情况。

商队要交易的货品主要是以蔗糖和橡胶为主,南洋因为气候原因,一直都是产糖大户,而橡胶,现在还没有得到应用,橡胶的应用还极为原始的,原始的橡胶液向嘴上一浸可以当鞋子穿,不过却很脆弱,现在根本就无人发现橡胶存在的价值。

商队的消息很快就反馈了回来,日本那边没什么好说的,大量的文化书籍的堆砌之下,让自治区又赚了钱又赚了名声,一举多得,而在南洋那里,也得到了初步的消息,华人多聚居于沿海地带,在那里,仍然有着大量空白地带,只有一些野蛮的土人居住。

这个消息让孙阳很是满意,南洋之地,势在必得,那里实在是太重要了,物产也太丰饶了一点,哪怕是一天啥也不干,只要有手有脚都饿不死。

垦荒团开始组建,主要是采用志愿者,而且还是仅针对于新附军俘虏进行招募,只要愿意加入到南洋垦荒团进行为期两年的垦荒,回来之后,按着自治区的平均工薪水平进行补发两年工薪,成为自治区正式居民。

只要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脱离俘虏的身份,可比在这大规模的俘虏团里熬名额,挣表现容易得多了,一时之间,应者如云,就连那些已经能讲流利汉话的其它种族的俘虏都抗议了起来,但是抗议无效。

南洋垦荒团与本地的俘虏劳工团不一样,南洋距离遥远,不可控的因素太多,甚至这支垦荒团还是武装垦荒团,是要装备冷兵器的,而主管这支垦荒部队的只有三名农业部的吏官,还有一个连的火器保护部队而已,所以从新附军俘虏当中挑选汉人俘虏就变得很重要了。

垦荒团初步定在两万人的规模上,其中只有两千人是武装人员,装备了一些冷兵器,和少量的弓箭,这些武器用来对付那些土人已经绰绰有余了。

只不过这支垦荒部队还要在南方战区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训练才能分批踏上行程,分批进入南洋,毕竟沿江而过,大部分都是大宋地盘,一下子扔出去两万余人,而且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武装人员,非引起大宋大规模的反弹不可。

零零碎碎的事情安排,也亏得各部门都拥有着明确的职责,否则的话非乱套不可,在垦荒团刚刚送走了两批的时候,迎来了孙阳最为担忧的四大战区主将轮换期。

四大战区主将轮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使得军队不乱,主将不会携兵做乱,而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已经熟悉了当地怀况的主将轮换,要想重新熟悉起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是很明显,孙阳还是愿意冒这个险的。

现在他担忧的就是四大战区的主将,有任何一人反对不肯动地方都是天大的麻烦,主轮调任,这在后世似乎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却属于赤luo裸的不信任,孙阳虽然解释颇多,但是也难免要让这些主将们感到心里不舒服。

主将调任,没有任何的规律,完全就是总参谋临时制定出来的,在得到命令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位主将要去哪个战区。

在调任的时候,主将允许带自己的参谋班子,允许带一个连的警卫部队,除非之外,什么都不许带了。

在日期将近的时候,各部已经打点好了行装,静等着命令的到达,他们都是行军打仗习惯的人了,就算是再不情愿,也不会表露出来,至少在韩老根看来是这样的。

他确实很不情愿,在西部战区多舒服啊,对面那个蒙古将领格勒图太听话了,隔三差五的就给自己送点好处,请自己喝个酒,睡个女人什么的,虽然好处不敢收太多,大多数都要充军资,但是在这里,土皇帝似的生活让韩老根有些不舍,但是再不舍,该走的仍然要走。

韩老根虽然在西部战区任职已有两年半,但是他可没有把握要携兵做乱能有几个兵跟着自己,撑死也就自己的一个警卫连,或许还能再凑几个连,根本就无法成事,下面的部队可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骑二师。

骑二师现在正在北方战区,老狐的带领下服役呢,就算是他手下的那些部队,有一大半都是近一年之内调动来的,兵将一体根本就是笑谈,在非战时,就算是团长级别都不可能随意调动部队,副职可不是摆设。

“唉……孙将军,神人也”韩老根也忍不住感叹道。

“少将,这话怎么说?”身边的一名参谋问道。

“看看咱们护**,随便哪支部队拉出来能是能打能杀的好汉子,哪怕是主将不在也是如此,现在又要进行主将轮换,甚至连述职都免了,拥兵自重这种事,怕是不会在咱们自治区上演了,又不会像大宋那样,扬文抑武,使得空有百万大军而无战力”韩老根道。

“这……少将,若是不想轮换的话,称病不出不就可以了吗?”参谋低声说道。

韩老根扭头看了看这个中校参谋,参谋与其对视着,没有一点心虚的模样,半饷,韩老根才一拳头敲在他的头上。

“以后这话少说,就算了孙将军不在意,也难免要落人口实,你真以为称病就完事了,称病就与退休差不多了,称病容易,想要病好,可就难喽,就算是病愈,这个位置也再回不来了这是惯例,懂不懂”韩老根笑道,确实,就算是得病,凭借着自治区如今今的道路交通,也完全可以用最好的车将人送到长安养病去,至于现在这个位置,下面一大堆军功旧越的军官等着呢。

正文227调整

四大少将在外领兵,谁都不傻,很多事情,不必说出来,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大家都是为了自治区的安宁与稳定,都是为了把蒙古鞑子赶出中原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

就比如说孙阳为什么要加快火器部队的换装这件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想得明白,四大主战少将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子上,谁都不傻不焉的,自然能够想明白一些事情。

全火器部队一来是威力更大,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消灭敌,再者,火器部队也对后勤的需求更大,现在后勤部队与主战部队是完全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火器使得对后勤的要求更高,而枪支与弹药现在仍然是八星城出产为主,而八星城,虽然位于北部,可是却不属于任何战区,完全就是直属总参指挥的,两个师的长驻部队,而且还是轮换得更加频繁,谁也不知道一次去驻守的会是哪支部队。

所以说一旦部队叛乱,手上的子弹炮弹打完了就都废了,没有了子弹的步枪虽然装上刺刀仍然具有突破作用,但那并不是瞓步枪的主要作用,做战能力大减,可以让中央调动部队快速扑灭叛乱。

仅仅是这一条就足够了,只要军队不具有独立的军工供应体系,那么军队的叛乱危机就会降至最低,再加上军官的双轨并行制度,使得这种潜在的危机更小了。

四大少将终于完成了调动,顺时针调动,东部战区的刘基带着警卫部队去了北部战区,而北部的老狐则去了西部,西部的韩老根调到了南部,南部的郭破虏到了东部战区。

而且最后在调动的时候,孙阳听取了各战区的意见还有总参谋部的意思,仅调动将领,参谋不调动,最了解一支部队的当属参谋团体了,只要参谋团体不调动,就可以最快的恢复因为主将调动而带来的兵将陌生的问题。

主将完成了第一次调动,顺利的调动让孙阳终于长长的出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没有发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值得高兴的了。

孙阳高兴之下,让后厨做了八个好菜,拉着正忙着进行俘虏调派工作的李平高兴的喝了个昏天黑地,这种低度酒孙阳可以一次喝二斤而脸不红不白,但是这一次因为太高兴了,才喝了一斤多一点就脸孔通红,看着同样脸红的李平,登时兽性大发,把李平向床上一扔,硬是玩了点花样,让李平怪呼不止,也不知是舒爽还是痛苦,反正第二天走路的时候姿势都是怪怪的,当然,没有人敢在背后拿这种事说事。

主将完成了战区的调动,孙阳也终于放下心来了,同时也对部队做出了调整,主要还是军衔上的调整,现在随着自治区部队的扩张,现有的军衔已经不足以支持如此庞大的部队运转了,甚至出现了中校与上校实际同权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出现了临时少将这个军衔。

现在主要就是升了一级军衔,原本唯一的中将孙阳,现在自动升任为上将,下属各部的除了林子善之外的五名少将升任中将,又有二十余人升任了少将,正式的踏入了将级军衔当中,其中有六人属于技术少将,其余全部都属于战斗序列当中,而这少将实在是多了点,实际上还有一半是属于副职的行政少将,行政方面还没有中将。

而原本并入到行政序列当中的行政军官全部裁撤,正式加入到了行政体系当中,林子善也摘下了原本的行政少将的军衔,换上了正式的官服,月白色袍子,没有什么花纹之类的,只有一个胸章,上面写着姓名与职位等信息,军政至此,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分离了。

长城关下,吉达率领着五万**军暂进驻扎过夜,一匹游骑远远的奔驰而来,换了装的游骑兵让这些**军不敢阻拦,使得这名少尉直入军营当中,一直到了主将营帐才纵身下马,大步走进了营帐当中,向正在嚼着羊肉看地图的吉达和副职一起敬了个礼。

面对这些精锐的游骑兵,吉达和他的汉人副职李明远都不敢怠慢,同时起身敬礼,而游骑兵少尉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信上还扣着总参谋部和孙阳的私人大印。

李明远伸手接过了信件,吉达能说能听汉话,汉字也懂得一些,但是却还看不太明白,看信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副职李明远。

李明远打开这封厚厚的防水信封,刚刚打开封口,从信封里就滑落出两对肩章来,其中的一对绿底嵌着一颗金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