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神级渔夫 >

第645部分

神级渔夫-第645部分

小说: 神级渔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萧鹏抽了口雪茄,看着狄玮道“我不能告诉你怎么做是正确的,每个人看待事物处理事务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我能让你看看什么叫成功者的生活,如果你也想要这样的生活,那就要认真做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已经不是一个小痞子了,现在的你是一个老板,只要你认真努力,这样的生活你也会得到的。”

    狄玮点头“鹏哥,请你相信我,我会做好的。”

    萧鹏笑道“恩,我相信你。我先去洗个澡,一会儿晚餐送上来你帮我接一下。”

    “好的。”

    等到萧鹏洗完澡后,看到狄玮正在那里看电视“怎么不吃饭?”

    狄玮道“鹏哥,我等你一起么。”

    萧鹏笑道“赶紧吃饭吧,看什么看的这么起劲?”

    “哦,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的电影《敦刻尔克》,你看过么?”

    萧鹏听后摇了摇头“还真没看过,诺兰能拍好这种纪实性电影么?不过如果他拍,电影画面肯定好看,他对色彩的掌控绝对是一流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岁数并不大,恩,是个70后,在导演中这算是年轻的,但是他绝对是个名导演,什么《致命魔术》《盗梦空间》《记忆碎片》《蝙蝠侠》系列两部影片等都是出自他手。

    不过诺兰更擅长天马行空的科幻风格,说他是悬疑大师、解构大师、时空转换大师,应该没人会去反驳,可是这种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他会如何拍摄呢?萧鹏也很感兴趣。吃着晚餐,和狄玮一起看完了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即使是战争片,也很有诺兰的风格,整部电影台词少之又

    少,类似于默片的风格,把一场战争大戏展现在人们眼前。

    狄玮把餐具收到一边,评价道“敦刻尔克大撤退不愧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三十多万人就这么给救出来了。”

    萧鹏笑了“诺兰拍敦刻尔克大撤退有道理的,这应该是最适合他的历史题材了,因为历史中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处处充满悬疑的。”

    狄玮不解看着萧鹏。

    萧鹏笑着解释道“当时四十万盟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面朝大海,而德军距离盟军不到二十公里,那时候德国随随便便就可以全歼盟军,英国都准备好悼念这四十万战士了。但是希特勒却发布了一条至今无人知道答案的命令,那就是下令德军陆军停止进攻,给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

    “而且奇迹总是接踵而来的,接下来德国空军想要轰炸盟军的时候,敦刻尔克沙滩又开始大雾弥漫,空军又炸不了,当德国陆军再次进攻的时候,盟军已经组织好了防御阵线,十万人死守德军,正是他们的牺牲,才让三十三万盟军士兵撤离,最后留守的法国士兵死了四万多。可以说,是用他们的生命才换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不过他们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活下来的这三十三万盟军士兵,都是日后抵抗德国的主力,如果没有他们,战争走向还真不好说。这部电影有很浓重的诺兰风格,烧脑,看一遍还真不行,需要多看几遍才明白。”

    狄玮听了大为感叹“三十三万人就这么逃出去了。这简直是神迹!”

    谁知道萧鹏却不屑的说道“这算什么?你应该了解了解你的祖宗,在华夏,有过更著名的大撤退,那可是拯救一百五十万人的行动!而且还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两年前!只不过没有好莱坞名导把他拍成电影,那可更有故事性。”

    狄玮愣了“鹏哥,给我讲讲呗?我出生在星条国,可是自从我上次回到华夏,我越来越想了解华夏了,毕竟我的根在那里。”

    萧鹏拿出跟雪茄扔给狄玮,自己也点上一根“在1938年的时候,华夏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次宜昌大撤退,一个华夏英雄拯救了一百五十万人的命运以及整个华夏的命运!”

    狄玮瞪大眼睛“那么牛逼?我怎么不知道?”

    萧鹏笑骂道“你一根大香蕉你知道个屁啊!当年抗战时期,自从武汉失守后,整个长江中游的航线全部被切断,而入川门户宜昌就成了下一个被攻击的战略目标,当时堆积的宜昌码头的商用和军用器材超过十二万吨,此外还有油料、等待入川的政府官员、技术工人、大学生、难民。那几乎集中了华夏兵器工业、各类机器工业和轻工业的生命!是当时华夏仅存的一口元气!”

    “但是这么多人员物资集中在宜昌,竟然无法运走!因为那里三峡航道狭窄,水浅水急,而且那时候已经接近长江的枯水期,最多也就四十多天时间还可以让稍大点的船只

    航行。而整个宜昌当时只有二十几艘小船,如果按照正常,差不多需要运一年的时间!后来一位国人以一己之躯‘导演’了华夏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救了百万民众于水火之中,他就是卢作孚。”

    狄玮摇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呢。”

    萧鹏笑了“别说你这根大香蕉了,很多华夏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不过这人对华夏来说,确实很重要,就连当年主席在谈到华夏民族工业时候,都说了‘华夏四个实业界人士绝不能忘,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纺织业不能忘了张謇,化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而交通运输业不能忘了卢作孚’,说的就是他。”

    “这人这么厉害?鹏哥,你给我讲讲他啊。”狄玮也来了兴趣。

    萧鹏道“卢作孚做过记者,做过《川报》总编,32岁时候才投身实业,筹办了‘民生公司’实业救国,靠着朋友和乡亲们的支持,借钱买了一艘小客船,投身运输业,仅仅几年时间,整个长江上游的航运业让他给整合,把外国航运公司通通赶出了长江上游!而民生公司,也从最早一艘小船的小公司,变成了拥有46艘各类船只的大公司!而当武汉失守的时候,卢作孚亲抵宜昌,亲自指挥,抢运物资入川。”

    “卢作孚通过增加码头设备,增加港口木驳数量和装卸工人数量,并且增加工人工资标准,两千多名装卸工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工作,在不到四十天时间内,民生公司向四川运送了一百五十万人!一百万吨货物!仅抢运的军工设备就有南昌飞机厂、金陵兵工厂等十四个兵工厂!还包括大量的其他工业设备和各种国家物资。而这些物资很快就在后方建设起了各种钢铁厂兵工厂,用来抗战!而想什么复旦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等数十所学校的学生,都是他送到四川的!”

    “而且在整个大撤退的运输过程中,民生公司自己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做出了巨大牺牲,在这个运输过程中,牺牲了116人,61人伤残,有16艘船被炸残炸沉。而至于民生公司被敌机炸毁的厂房、仓房、机器设备、码头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而正是他做出这些牺牲而完成的大撤退壮举,保存了华夏工业的命脉,为大后方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了华夏发动反攻和最终抗张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萧鹏说完后,抽了口烟“你现在觉得到底是敦刻尔克牛逼还是宜昌大撤退牛逼?别眼睛总瞅着外面的那些事,咱们华夏比起谁来也不差。。。。。。”

    狄玮悻悻说道“呃,对我来说,华夏才是外面好吧?”

    呃,听了狄玮的话萧鹏噎住了,他这么说倒也真没说错,他是星条国国籍,说起来自然华夏才是‘外国’。

    所以萧鹏决定跟他好好讲讲道理……直接抬手就是一巴掌拍在狄玮脑袋上

    “我让你丫的再犟嘴!”

    。

第880章 背书?() 
狄玮捂着脑袋:“痛痛痛,鹏哥,你打我脑袋干什么?”

    “你说我打你干什么?你特么的骨子里是不是华夏人?老子说的这可是华夏的脊梁之一!你给老子打岔?我抽你你信不?”萧鹏两眼一瞪,狄玮不说话了。

    萧鹏掐着腰,指着狄玮说道:“你给老子听好了,我不管你什么国籍,想跟我一起干首先给我记好了,你是个华夏人!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那场‘宜昌大撤退’整整改变了华夏一个国家的命运!你作为一个香蕉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但是你知道了他这个人还不尊重他,小心我真抽你!”

    狄玮抱着脑袋:“鹏哥,我没有不尊重啊,从明天开始我认真学习华夏历史,学习汉语还不行?”

    萧鹏狡狯一笑:“这可是你说的!那你可别怪我了。。。。。。”

    看着萧鹏的表情,狄玮有种不祥的预感。。。。。。

    知道萧鹏要到纽约,狄玮这一路上可都是在想在纽约可以去哪里玩,帕克公园?夜店?还是百老汇?时代广场?哪怕去麦迪逊广场花园看看也行啊。毕竟从小成长在星条国西部的他也是第一次来纽约。

    可是他实在没有想到,他的纽约之行是这样的:萧鹏竟然带着他去纽约公共图书馆呆了三天!如果不是他了解萧鹏的财力,他真想大喊一句:‘鹏哥!你真抠门!’

    按照道理来说,纽约公共图书馆,是每个来纽约的游客都会游览的地方。毕竟这里是星条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世界五大著名图书馆之一:不要说国会图书馆更大,那不是公共图书馆。

    从9年竣工投入使用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已经是纽约市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了,只要是跟纽约有关的电影,什么《蜘蛛侠》《纽约大逃亡》之类的,都在这里取景。

    一般描写纽约的电影里出现一座白色宫殿一样的建筑,门口趴着两个石狮子的,那就是这里了。

    这里可以说是最气派的图书馆了,如果不了解的人看到这里,还真会以为这里是一座宫殿。整个图书馆都是由乳白色大理石构成,里面更是华丽无比,站在这里,你很难把这和图书馆联系在一起,更像是艺术殿堂。

    就像诗人博尔赫斯所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这里应该是最符合他形容的图书馆。

    最关键的,这里是‘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一切的地方’!完全免费开放,无需任何证件,进出时只需要由安保人员简单的检查来人的背包就可以了。所以每天这里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游览。

    但是人家一般就是拍几张照片,游览一圈就走了,哪像萧鹏二人这样的,呆在这里看了三天书?特别是身边还站着一个老头一趟一趟来回搬书。

    狄玮开始时都怀疑萧鹏是在故意整自己了,自己好歹坐在那里认真的看书学习,再看看萧鹏,坐在那里一本一本的翻书!翻得速度那叫一个快,而且翻完一本接着翻下一本,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更可气的他翻书还翻得那么认真,每天到了吃饭时间才会停下,而且也不出去吃大餐,就在图书馆里小餐厅吃个三明治,就回去继续翻书了,这是搞什么啊。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他终于知道萧鹏为什么这么认真翻书了。

    萧鹏这奇怪的举动,不光狄玮看在眼里,别人也看在眼里:第二天下午时,萧鹏吃完饭回去继续翻书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的老者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道:“年轻人,你在这做什么呢?”

    萧鹏左右看了看,是在跟他说话,也压低了声音:“我在看书呢。”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你根本听不到任何大声喧哗,再没有素质的人到这里都会压低自己的声音。

    老人一副‘你在逗我么’的表情:“你这是在看书?”说这话时音调提高了不少,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萧鹏皱眉,对他做出一个嘘的手势:“我当然是在看书了,你有什么事情么?”

    老人表明身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的馆长托尼…马克思,我留意你好久了,你一直站在这里很认真的翻书,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萧鹏无语了:“马克思馆长,难道这个图书馆不许人看书速度太快么?”

    托尼马克思也一愣,让萧鹏问住了,犹豫半晌后道:“你怎么能证明你在看书呢?先生,我们图书馆的每一本图书资源都很重要,所以我很害怕你对书籍有什么破坏,毕竟你这翻书方式太容易损害到书了。”

    萧鹏微微皱眉:“我翻书的时候都很注意的,一直轻手轻脚,没有任何一本书籍受到损害。”说完干脆不看托尼马克思,而是继续低头翻书。

    托尼马克思也不知道说什么,看着书架,眼睛一转:“这些书你都看过了?”

    “恩。”萧鹏头也不抬,自己继续还书,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

    托尼马克思从书架抽出一本书:“朋友,你如果真的看过应该能记住内容吧?”

    萧鹏还是头也不抬,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

    托尼马克思接着说道:“那你要记住书里的内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