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1990 >

第333部分

重生1990-第333部分

小说: 重生199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刚才安逸和鲁夫所说的问题,其实这一路上的巡视也遇到几次。说到底还是罗斯国人排斥的问题,无法接受被一个华夏人收购的事实。

这种事情在其他地方都算是比较完善地解决了,无非是启用罗斯国当地人做管理者,尽量淡化一下安逸这个华夏人的身份影响。

同时提高一下工人的待遇,给工人一些甜头吃。并且还对一些强硬分子开除,如果有闹事的就关于监狱里面去,反正安逸和鲁夫有军队的人脉,办理这种事情方便得很。

如此几管齐下,也就基本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那些心有不满的罗斯国人,虽然觉得自己所在的工厂企业被一个华夏人收购有些没有面子。

可是面子也不能当饭吃,而且这个华夏国人也太厉害了,各种手段使出来,这些罗斯国人根本抵挡不住。

再有安逸所给的一些小甜头引诱,这些罗斯国人自然就会分化,然后事态也就平息下来。

如此有过前面的经验,安逸现在看到这种情况,召唤青年团结城的行政长官居然不到?自然就会考虑到产生的排斥这方面的问题。

甚至这个行政长官托切科夫就是其中之一,接到富科员工的通知之后,不想在一个华夏人手里做事情,自然会有这样的反应。或者干脆他就是不想在任何人手下做事情,只想在这个城市里当一把手,不想被任何人给管着。

面对这样的情况,安逸也知道,以前的那些方法在这个青年团结城恐怕不会管用。这里可是一座好几万人的城市,和以前的那些最多几千工人的工厂企业完全不同,这样想要分化平息事态就需要想更多的办法。再加上也得防备某些人的有心搞破坏,自然就需要谨慎。

“多尔里科夫,你有什么想法告诉我吗?貌似这里明显出现问题了。”安逸先是转头看着一直保持沉默的多尔里科夫,笑着说道。

很明显,安逸的这个问题让多尔里科夫很是为难,可是现在安逸是老板,不回答又不行,再说他其实也是有些想法的,现在也可能是说出来的最好时机。

于是多尔里科夫一咬牙,开口说道:“安逸先生,有些事情原本我是不想说的,可是这关系到油田的前途问题,所以我是不得不说。”

安逸笑着点头,鼓励他说道:“你也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关于油田的问题当然是大问题,也关系到数万油田职工的吃饭,还有他们的家人。我收购这个油田就是为了想让油田重新焕发出光彩,那样工人们也都会有比较好的生活,这一点你也是知道的。”

多尔里科夫重重地点头,也是下定的决心,说道:“是的,我明白安逸先生的意思,而且我也是支持油田收购的,与其象现在这样比死都不如,还不如被收购之后得到资金重新对油田进行勘测,我相信这个油田还是有潜力的,感觉肯定还有没有勘测出来的油田,所以我支持安逸先生。”

“这样就好,其实青年团结城就是我们的城市,这里的居民也是我们的员工,要不就是员工的家属,他们也需要油田兴旺起来,不能让某些人破坏这个事业。”

“对,安逸先生说得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多尔里科夫点头说道,“那么我就把知道的一些事情说一说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安逸先生。”

听着多尔里科夫的介绍,安逸也是明白了现在这个青年团结城的一些事情,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行政长官托切科夫的事情,也是这个行政长官对油田收购的态度,以及目前事态地发展。

这个托切科夫今年有五十岁,当初也不是青年团结城的,而是由莫斯科进行任命的城市管理者。不过要比多尔里科夫来得时间多上几年,来的时候的境况要比多尔里科夫强得多,借助着油田最后的辉煌,也算是给这个青年团结城做了一些贡献,在城市里面威望还挺高。

后来油田没落之后,这个托切科夫也是在想办法给城市居民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进行所谓的城市转型,想要把青年团结城发展成一个旅游型的城市,彻底摆脱油田对这个城市的影响。

成果当然也是有的,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座青年团结城旅游方面的发展显著,也吸引到一些人过来定居,让整个城市的人员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来的这些人虽然也说不上多少富足,可也要比已经没落的油田职工钱多,对于托切科夫的支持也更强一些。

现在青年团结城人口差不多已经有十二万人,其中油田职工和家属有七到八万人,而其他人员则是有四到五万左右,安逸之前所知道的整个城市几乎全部都是油田职工和家属的信息其实并不算准确。

“这个托切科夫自从当上这里的行政长官,也不是青年团结城的市长之后,就飞扬跋扈一心任用亲信,排斥油田的管理者。所以我基本上就不和他进行交流,他也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可是现在有不少人都支持他,貌似在莫斯科还有后台,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对付得了他。”多尔里科夫继续说道。

安逸眉头紧皱,只是听着,并没有其他表示,脑海之中却是不停转着各种念头,首先关于人口的问题看来是出现了错误,现在青年团结城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先报告当中的十万人口,现在却不准确了。并且最关键的就是其中油田相关的人口减少,其他托切科夫的支持人口上升,互相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大了。

听多尔里科夫解释说,这也是因为油田半废弃掉,所以有很多职工已经离开这里自谋出路,油田职工的人口减少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托切科夫现在青年团结城里是一手遮天,包括治安警察等等强力部门在内,也全都是他的人。所以安逸先生还是要多多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我的建议是去正在开工油田驻地比较好,那里他的影响还不算大。”多尔里科夫继续说道,还要劝说安逸现在就离开。

离开这里去油田那是肯定的,安逸的行程也早已经安排,不过却不是现在,还需要处理好当前的事情才行。而且安逸也不能只听多尔里科夫的一面之词,还需要再多一些的情报才能够真正判断出托切科夫的态度。所以安逸也就一边听着多尔里科夫的汇报,一边只是点头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多尔里科夫看到安逸的神情,也只能继续说下去,“托切科夫其实对油田的渗透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还想插手油田管理人员的任命,我也是做过来努力,尽量顶住了他。高层管理者我还是可以保证没问题,可是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就没有办法保证了,而且住这里的一些油田职工,有工作的还好一些,那些没有工作的,也比较倾向于支持他。想要得到一些工作赚钱。”

这一点倒也是无可厚非,毕竟是人都是吃饭的吗,油田已经半废弃掉了,能够开工出油的油井也不多,提供出来的工作岗位也很少,没有工作的工人想要得到新的工作养活自己,从而倒向托切科夫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安逸想了想,也没当回事儿儿,反正只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争取让油田兴旺起来,多开工一些油井,让工人们都有活干,能够赚到钱,这个问题并不算是问题。至于那些管理者的事情,就不算是问题了。一切也都很好解决。

只是有一点安逸还是很警惕的,这个托切科夫野心可真是不小,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拉拢油田的管理人员,估计也是想借着油田赚钱吧?虽说现在油田出油不多,可也算是一块儿收放,如果能够拿到手里,对于托切科夫的统治就会更加地有利。如此他自然是不会放过油田的。

“这件事情你处理得很好,油田是绝对不能落入到其他人手里的。”安逸点头夸奖着多尔里科夫说道:“而且你也放心,油田在我的手里,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到那时油田的问题也就会没有了。”

多尔里科夫听到安逸强调油田肯定会再次兴旺起来,也是特别地高兴,特别是安逸也并不只是用嘴说,也有实际的行动。

收购油田的工作完成之后的继续投入,也让油田的勘测和开采工作得以继续,这一切都说明安逸对油田的信心不是白来的。

当然多尔里科夫也一直都认为,腾格里科特油田的储油量还有更多,只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勘测而已。

他以前也给罗斯国的相关部门打过报告却没有得到通过,有些专家也是认为油田已经进入到枯油期,剩下的原油储量并不足以让国家进行投资勘测和开采,有这笔钱还不投资给相邻着的秋明油田,所以腾格里科特油田也就成了没人关心的一个地方。

现在有了安逸,多尔里科夫的一些想法又能够进行下去,而且也可以有机会印证他的一些观点。只要能够在腾格里科特油田再次勘测出来大量的原油储备,那么不仅会是他的一个人生高峰,也能够有力地回应当初嘲笑过他的那些人,多尔里科夫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多尔里科夫心里对于安逸比较的感激,也是把希望寄托到安逸收购之后油田的发展上面,所以接下来的谈话,多尔里科夫也就完全放开了。只要是安逸问到的他都会知无不言,一点也没有隐瞒,谈话的气氛变得相当地融洽。

其实随着谈话的继续,安逸对于这个多尔里科夫也是越来越欣赏,刚刚开始时感觉他有些木讷与憨笨,现在这种印象则是完全地改观。

这个多尔里科夫的确是很老实,可是人却是绝对的聪明,莫斯科大学也真不是白上的,还真是有真才实料。

第四百章  较量

特别是多尔里科夫关于腾格里科特油田,还会有大量原油储备的观点,安逸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内心里面却是相当地佩服。

没错儿,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绝对还有大量的原油储备没有被发现,这一点安逸有着绝对的把握,这都是记忆当中的信息给了他的信心。

说到这里,也是要说当初安逸决定收购关于资源类企业,彼得给提供名单当中推荐并不是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而是另一家境况更好,价格却因为占地面积的问题而更低的油田。

安逸原本也是决定买下那家油田的,可是后却又看到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顿时就改变了主意,指示彼得和鲁夫把这个油田给买下来。

当时彼得包括鲁夫都十分的不解,就和刚才的多尔里科夫所提到的专家意见一样,都认为这个油田已经没有多在的潜力了,根本不值得购买。

要知道这些专家的意见其实很有根据的,认为腾格里科特油田紧邻着秋明油田。因为地壳内部走向和形状的原因,就算是有原油也会向秋明油田集中。至于留下的那些原油丰富的油田也基本上开采完毕了,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完全可以放弃。

于是这些专家的意见也被当时的罗斯国高层所认可,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基本上就被放弃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安逸却还要买下来,彼得和鲁夫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安逸对此却是没有解释什么,也不可能直接告诉鲁夫和彼得,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还有大量的原油储藏着,最少储量也在三百亿吨,可采储量也在五十亿吨。只不过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勘测与开采罢了。

就在安逸的记忆当中有这么一个信息,还是当年在上网的时候随意浏览到的,上面就有腾格里科特油田发现超大储量原油的消息。

当时安逸还有些感慨罗斯国的确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一个废弃的油田的居然还能够找到如此超大储量的原油储藏。

当然那个消息也只是一个通报类似的报道,并没有具体的位置等等详细的信息,而且安逸也只是随意的浏览,也没有细看,只是记下了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的名字。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信息,所以就在安逸看到彼得所提供的那份收购名单当中有腾格里科特油田的名字时候,立刻就决定要买下来。那怕是鲁夫和彼得不认同也是一样。这可是一个三百亿吨的超大油田,却只是花费二十来亿的卢布就能够买下来,这样再不出手的话,安逸都觉得自己是白白重生这么一回。

三百亿吨的储量,可采储量为五十亿吨的油田啊,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安逸重生的那一年,华夏才刚刚年进口石油突破二亿吨。

也就是说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那怕是到二十年后,只是可采储量就抵得上全华夏进口石油二十多年的。

而且只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还能够继续开采石油,三百亿吨的储量,安逸一辈子恐怕都开采不完。

再来算算价格吧,经过能源危机和几次石油价格的调整之后,每吨石油差不多会在五百美元左右,如果折合成人民币,那怕就是在后来人民币逐渐升值之后,也得在三千元左右。

也就是说只算可采储量的话,这个腾格里科特油田蕴藏着的石油就能够给安逸带来无以计数的财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