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1990 >

第287部分

重生1990-第287部分

小说: 重生199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房内,蔺怀远让安逸坐到一个长条沙发上面,两人也是由学习这个话题开始,蔺怀远仔细地询问了安逸在东大学习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安逸还是能够自豪的,那怕不用去东大上课,可是他每天也都在努力的学习,其实早就都已经超出他现在所学的范围,也得到过张朝年教授不少次的夸奖。

蔺怀远知道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连连点头:“一定不能放松学习,现在无论是国内或是国际的形势真可谓是一日千里,变化万端。如果放松了学习就会落后,再想追赶就来不及了。”

话题既然已经打开,安逸也就是完全放松下来,其实对于蔺怀远的感觉,安逸都觉得远不如传言之中那般的严厉,甚至感觉都不如老爸安自军压力来得大。

这个可能是因为安自军过于了解安逸,而蔺怀远囿于宋伟和蔺小琳和安逸关系要好,所以不好摆出威严模样来给安逸的缘故。

蔺怀远坐在安逸对面的沙发上面,看着安逸问道:“你提到过有一个项目想要引进到东山省来,具体说来我听听吧。”

安逸精神就是一振,这也算是正式进入正题了,于是他伸手在随身的皮包里面拿出来一沓资料,递给蔺怀远说道:“蔺伯伯,这是一个关于生产摩托车,远景是生产汽车的项目,日出国的一家企业,我是打算进行合资生产,准备就放到泉都这边……”

蔺怀远一边点头一边接过资料,随手拿起一个金丝边的老花镜戴上,低头开始翻看手里的数据。

这份数据是安逸精心准备好,可以说是一个汇总型的数据合集,是把关于川木制造公司的一些情况,包括准备在泉都投资建厂,以及对厂子建成之后有种种展望,交待的一清二楚。

这份资料内容虽然很多,却不是很厚,保证蔺怀远能够在二十分钟内,就可以了解到整个项目投资的大概情况。

蔺怀远也是在二十分钟的时候看完了一遍,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反而又翻看到第一页,仔细地看了一遍对川木制造公司的介绍,以及合资情况的说明。

就是这个时候,更能够看得出来蔺怀远的严谨,并且他脸上戴着老花镜,一时间都让安逸觉得这是在面对安自军和萧光宇时的同样的感受。

他们都是认真甚至达到刻板程度的人,并不会只听你在说,而是一定要亲眼看到资料,完全弄清楚状况才会做出决定。

安逸一直保持着沉默,等待着蔺怀远看完数据。时间已经又过去十几分钟。

蔺怀远合上资料,沉思一会儿,看着安逸说道:“这个川木制造公司现在属于日出国富科公司?那么合资的具体的意向是怎样的?你来说说看。”

安逸仔细地解释说道:“川木制造公司是属于日出国的富科公司,并且这个公司还在罗斯国拥有银行等等业务。合资的意向是这样的,国内收盛达公司以及乐达电子合股,再加上明珠港的富达公司和日出国的富科公司共同出资,具体地点就是在泉都市。至于其它条件,可以慢慢再谈。”

“这几家公司都和你是有关系的吧?投资额度这么大,你的公司能够承担得下来吗?”蔺怀远盯着安逸问道,眼神之中的光芒特别地犀利。

安逸镇定地点头:“是有关系,而且还很深,已经有过多次合作,都算得上合作伙伴。这次的投资额度是很大,估计全部完成需要近百亿的资金,我的公司自然无法承受,不过我认为国家是不会看着不管的。”

蔺怀远能够知道这几家公司和安逸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出奇,毕竟依他的层面,想要了解到一些信息还是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明珠港的富达公司如何建立的,更是蔺怀远眼里不会成为秘密。

不过说到日出国的富科公司以及罗斯国的富科银行,恐怕蔺怀远就不会了解得有多少,这一点安逸还是很放心的。

当初建立开始,安逸就特意把其中的关系进行的割裂,无论是从财务还是各个方面,都没有多少牵扯的因素,富科公司完全就是一家独立公司,所以并不用担心蔺怀远怀疑。

至于安逸用富达公司的名义进行合资,是有占国家对合资公司政策便宜的嫌疑,不过现在华夏这种公司多得是,根本不出奇。也没有人会有闲心计较这些。

反正只要你是真投资,能够为国内引进资金和生产技术,提供工作岗位,不是空壳企业就行。更不用说安逸的企业一直以来都还是出口创汇的大户……只是这一点,国家就会支持。

蔺怀远当然也是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并不在意,点头说道:“这个项目前景的确看好,不过困难还是有的。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是很快,资金却并不宽裕,就算是有,也是会投入到已经决定好的几个大型项目当中。你的这个项目恐怕国家就算是想支持,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会太大。”

蔺怀远明显对这个项目很是看好,毕竟这个项目是东山省得益,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家的困难,语气方面就有些担忧。

其实资金方面并不是安逸最担心的一个方面,只要是国家肯支持,资金方面安逸来想办法问题也不大。安逸所担心的就是目前国家某些部委的人为限制性措施。

现在星海那边已经有一家合资的汽车生产公司,也就是那家未来著名的合资企业。一度占据着华夏百分之八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这样的公司能量会有多大,不用多想也会知道。

安逸记忆当中就有不少信息,当时这家公司借助着在国家部委的某些关系,限制其它同样公司的成立,特别是对私营汽车生产类企业打压更甚。

这一点才是安逸最为担心的。毕竟华夏的国情就是如此,如果得不到部委审批手续,再好的项目也没有可能在华夏立足。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必须得到蔺怀远的支持,由他出面去做某些部委的工作,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快捷方式。

否则只靠安逸去想办法,难度可就实在太大。

目前来看,说服蔺怀远难度并不大,安逸已经看到蔺怀远在听到资金并不是主要问题之后,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心里就明白了这一点。

当然现在蔺怀远又拿起数据在看,那就更让安逸放心了。

蔺怀远又仔细地看一番资料,放下之后说道:“根据你的数据所说,泉都这边可以用国有土地当做投资参入到合资公司当中,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我个人是表示支持的,当然这还需要在省委会议上研究决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马脚

安逸一听心里就明白,此事基本上能够确定下来了。这项目本身吸引力巨大,抛开某些部委的限制因素,绝对所有地方官员都会眼红的项目。

而且安逸的这个项目在资金方面,并不需要国家进行直接的投资,却又能够把国有土地的价值体现出来,这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绝对可以吸引到蔺怀远的目光。

要知道这个项目如果引进成功之后,对于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都会有立竿见影的推动效果。比如东山省全省,都会因为这个巨型项目,会在很多配套产业上面取得发展,经济成果显著得很。

如此种种有利条件,如果再不同意的话,那么这些官员完全可以回家,不用再占据这个位置浪费时间。

当然这件事情蔺怀远表示会支持,那么安逸也不是没事情可做。他也会在另一方面加一些助力,比如说泉都市府的声音省里也得考虑。

如果泉都市府的主要领导愿意支持这个项目落户,那么省里也更容易统一认识,对这个项目进行支持。

毕竟泉都市做为东山省的省会城市,一把手也是东山省常委成员,说话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这件事情安逸已经安排郭勇去处理,在市里的这个层面上,郭勇这些日子也已经有了不少稳固的关系,更有不少说得上话的朋友。

而且安逸也让讯达公司的那些位股东,也就是肖健扬和孙仕鹏那伙人提供帮助,如此多管齐下,搞定泉都市府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安逸还会去找省计委的赵沛东副主任帮忙,就在这种引进评估项目方面,计委自然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只要得到赵沛东副主任,省里进行决策,然后上报给国家部委审批也就有了依据。另外当然还有张朝年教授,还有他的那些学术界的朋友,这些人做为国家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顾问,能量也是相当强大的。

有了这么多的助力,安逸相信这个项目通过国家的审批并不困难,唯一有影响就是时间上面,如果某些部委采取拖延的方法,这个项目取得审批的时间恐怕会很久,这样一来就会贻误时机。

安逸心中的想法就是今年的六七月底之前取得审批,这样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日出国那边对川木制造公司进行整体搬迁工作,也同样需要大概半年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安逸需要有时间调集资金。这一点其实也是蔺怀远深为好奇的一个方面。这不是随便投资建立个工厂,这可是动辄牵扯几十上百亿资金的项目,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虽说做为省部级大员,蔺怀远见过太多鉅贾富贾,资产丰厚的多得是。不过一个象安逸如此年轻的小青年,面对近百亿投资的项目,张口就说不成问题,却是绝对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蔺怀远好奇地发问,安逸略一沉吟,还是决定告诉他一些实情。其实资金来源方面,这都应该算是机密,本不应该告诉任何人。

只是和蔺怀远的关系毕竟特殊,不但是和如君的父亲萧光宇关系亲近,又是小琳的父亲,可以说完全就是一条在线的人。

所以安逸考虑着有选择地告诉他一些事情,也是很有必要。这样做能够让他得到安心的保证,尽全力给安逸的事业提供帮助,就是一个最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安逸就开始向蔺怀远解释关于资金来源的事情。目前来说安逸旗下的企业盈利性都非常出色,当然也有几个在建工厂是吃钱大户,所以取得的盈利大部分都被吸收掉。

其它包括已经开业的讯达公司的传呼台以及正在销售的BP机,盈利前景虽然绝对看好,可也需要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

当然安逸也没有指望这些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最多是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担保或者一些流行资金而已。

除了这些之外,黑河那边的边贸公司能够提供不少的资金,并且这个资金还在不停地高速增长,这对于安逸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没有想到苏睿的能力会这么的强。这算是一个资金来源,到年中的时候,估计能够提供至少二到三亿的资金。

另外就是明珠港的富达公司,也是安逸考虑到一个资金来源。既然是合资企业,那么就需要大家共同出资,或是用机器设备产地厂房入股,或者干脆就提供资金。

富达公司在王楠的精心经营之下,稳扎稳打,这些日子又是股票市场上面赚到不到少的利润,到现在为止盈利性都是非常地好,估计到年中的时候差不多能够提供四个亿左右的资金。

其实这样算的话,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已经差不多了,以后的资金投入完全可以细水长流,开始的建设资金才是大头。

安逸相信只要这个项目的工厂正式开始建造,到那时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的方法就只会更多,根本不用犯愁资金的问题。

看得出来,蔺怀远对于安逸关于资金来源的解释也是比较的满意,当然他更满意安逸的完全没有保留的态度,正是到了这个时刻,安逸感觉蔺怀远是完全把他当成自己人。

其实安逸对于蔺怀远的解释也有不少隐瞒的地方,不过这也无伤大雅,毕竟有些东西的确不好过多解释,牵扯到太多机密还有安逸后续布局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富科银行在罗斯国的业务情况就是如此。这可是安逸一直都保留着的秘密,包括前些日子彼得来到泉都市,安逸也只是强调他是合作伙伴而已,几乎没有人知道全面知道富科银行和安逸的密切关系。

这也是因为安逸对于富科银行的发展前景有着特殊安排,除去借助罗斯国分裂得到好处之外,安逸还打算让富科银行近后将主要向欧美的方向进行发展。

比如说安排克里斯蒂娜在美利国寻求的投资,安逸就打算由富科银行进行管理和资金的调动,这一块儿要做到完全和国内不产生关联和牵扯。

这其实也是安逸专门留出来的一条后路,做为将来万一不慎出现风险的一种保证,当然这不是觉得华夏会出什么问题。而是考虑到做生意就会有风险,也是出由规避风险在考虑。

另外还有一点,随着安逸生意越做越大,等达到某一个层次,肯定就会出现无法规避的阻碍问题,这也是类似于官场上面的‘天花板’规则。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允许出来过于宏大的,无法控制的企业联合体,除非这个企业本身属于国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