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法武封圣 >

第542部分

法武封圣-第542部分

小说: 法武封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馗心里回过味来:一个水寨监视一国水军,恐怕没有哪一个水寨统领有能力做到,蒋融在找外援啊。

    果然,刘仝继续说:“您曾率精锐的部下在水战中击败孟国王牌水军,深韵水战之道;巨羊城有两座码头还有船只修理厂,也是渔船最多的城市,同时距离孟国水域最近。蒋大人的意思是,贵城能不能帮忙监视孟国?”

    丁馗微微侧过头去,“丁芬,请薛统领来。”

    “至今为止我们的商船去孟国没有阻碍,孟国的商船也如常停靠本城,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没有发现孟国有异动。

    说到监视孟国,我们确实具备较为优越的条件,但要帮助贵部,这里就涉及到敏感的问题,相信蒋大人心里清楚。”

    边军与贵族领地建立私交,这是王国明令禁止的。巨羊城得到的军事情报会通过有关部门传达给春露湾水寨,两边不能私底下直接联系。

    “我家大人自然晓得,卑职来不是找巨羊城主帮忙,是代表水寨希望与王室哨站建立友好的关系。”刘仝直接点明。

    正规军与王室武装的关系非常一般,通常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但关键是没有明令禁止,王室哨站与春露湾水寨具有操作空间。

    “哈哈哈,这个可以有。恩,哨站不能白帮你们的忙吧?以后宗室府找我问话,我总得给上面一个说法,你说对不对?”丁馗以哨站统领的身份说话又不一样。

    “我家大人知道巨羊城募兵不是那么容易,恰好他有这方面的关系,可以招来两千名素质一流的新兵,而且非常乐意为王室效命。”刘仝抛出一个诱人的条件。

    “哦!”丁馗身体前倾,兴致勃勃问道,“两千素质一流的新兵,你可知道我募兵的标准?”

    “当然,不了解清楚卑职不敢乱说,两千新兵都是武士,最差的也是冲锋武士。”

    “好,非常好!巨羊城地处边陲,本来就容易受到外国势力的侵扰,尽力去收集不太友好国家的信息十分必要。王室哨站监察巨羊城,有责任收集消息,而且与边军合作保证国土安全没什么不好。”丁馗几句话就把责权厘清。

    王室哨站不可能到通元江上侦查敌情,但巨羊城可以这么做,巨羊城得到消息转告王室哨站符合规定,春露湾水寨从哨站得到消息也没问题,其中固有曲折却完美地避开违规的地方,令丁馗和蒋融双赢。

    随后薛充赶到,在丁馗的授权下与刘仝商量联络的方式,最终确定以王室哨站驻点的名义,在巨羊城直接与春露湾水寨沟通联系。

    刘仝婉拒丁馗的宴请,急急忙忙赶回水寨汇报。

    “两千名正牌武士啊,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王室哨站终于可以满编了。”丁馗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蒋融送来的新兵派驻哨站吗?”薛充问道。

    “不!送到基地特训,甄别出忠诚的士兵编入弩兵营,剩下的再派驻哨站。”丁馗摇摇头。

    “这样前期训练的和新来的将彻底被打乱,中层军官还要费一番功夫整合。”薛充提出纯军事角度的考虑。

    “乱一阵没关系,现在没有外部威胁,不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形成战斗力,确保弩兵的秘密不外泄才是重点。”

    巨羊城目前有一千准战兵驻守在哨站,一千准战兵在巨羊城,两千新兵和五百战兵在基地,七百余骑士分部各处,正规编制的武装力量总人数在五千二百多。

    按照王国的规定,哨站满编三千人,边城私军三千人,丁馗部下的缺额其实不到八百人,一下吃进两千新兵将会超编。

    不过巨羊城有辅兵的名额,他就钻了这个空子,将所有训练未及格的士兵暂编为辅兵,还空出两千的正规编制名额。

    “哨站的编制先补满,人在不在驻地没关系,反正没有人管你,关键是把今年哨站的经费全要回来,最好连明年的要申请下来。”柳豫跑来找丁馗商议。

    “宗室府会不会批啊?那些辅兵的可不能削减饷银,名义上给不了正式编制,但待遇上不能苛待。”丁馗现在看见柳豫就有点头痛。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私军是组建得挺爽,可也是用钱大户,凭巨羊城眼下的财力仍然吃紧,柳豫不得不求助领主大人。

    “饷银的问题不难解决,按月发放有个延缓的时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装备!总不能让新兵们光着身子空手训练吧?两千新兵就要两千套基本的装备,派驻到哨站的准战兵需要齐整的装备,这是未来开销的两大项。”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柳豫再有经验也得有钱才能解决问题。

    “恩,我会让丁川如数拨付给你,领地的财政全力支持私军这一块儿。宗室府嘛,我不信他们不在乎公主的安危,大不了我亲自到都城走一趟。”丁馗不能穷自己的手下,一发狠决定向宗室府要钱。

第854章 一份异常的军令() 
千岛联盟的新举动打破了西海短暂的平静,数千艘大小战舰逼近西海州,西海战区的主帅杨超下令,驻守在海林州的十六军团北接防临海州,新进入临海州的十一军团北支援西海州,所有海军都聚集到西海州。

    “参谋部姜统帅到!”

    少典彰放下手观看的书,诧异地看着跨门而入的姜熙,姜熙极少主动来找他,即使要来也会提前派人来通报。

    “这份是西海战区最新的军令。”姜熙没有客套,来交给少典彰一份件。

    这样的举动有些失礼,不过统帅府的老大没有在意,接过件细细查看。

    “这样的安排乃应急之举,总体来说杨统帅还算稳健。”少典彰没看出什么毛病。

    “属下翻看过档案,十六军团驻守海林州超过百年,不到紧要关头不可轻动;十二军团在南沼州大战损失惨重,补充了不少新兵,不适合单独留守海林州,而且他们与十一军团有默契应该前往临海州。”姜熙说出自己的看法。

    少典彰闻言屏退左右,亲手给姜熙倒了一杯茶,问:“姜统帅不妨说得明白点,话到我这里不会再往别处去。”

    姜熙赶紧行下属礼,然后双手接过茶杯,“狄堂隆与杨家关系匪浅,正常来说十二军团应该调往前线捞取军功,以弥补在南沼州战区的过失。

    有消息说己国王子己漫在都城时接触过依附杨家的贵族,杨家与己国私下有没有来往?这个恐怕谁都说不清楚。让十二军团驻守己国边境,属下心里不安呐。”

    这话有点给杨超眼药的意思,姜杨两家的关系还不错,姜熙能说出来意味着不寻常。

    “我知道十二军团前任统帅严戈是龙家的人,狄堂隆是杨家的倒没听说。”少典彰摸不透姜熙的意思。

    姜熙无奈,只好明说:“明面亲近杨家的是十一军团和十八军团,以前这两个军团分别派驻南沼州和海山州,在统帅府里是不成的规定。

    现在他们由于西海的战事都调到西面来了,加十二军团的控制权,统帅府的惯例已经被打破。王国的历史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统帅府长期以来达成的默契不容随意破坏,姜熙有义务提醒少典彰。

    “你是说杨家能控制三个军团?”少典彰不太信。

    “这只是明面的,暗有没有别的部队不得而知了。”姜熙实事求是。

    “嗯,战区主帅有临机决断之权,目前我也不好更改西海战区的军令,不过你说的情况我会留意。现在各地的部队不好调动,等曹国的战事结束让二十一军团与十一军团换防,第一军团与十二军团互换。”少典彰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想出了一个折的办法。

    姜熙这时跑来提醒少典彰完全出于公心,无论少典彰怎么处理他也不会有意见,总不能主动要求统帅府掌帅对付杨家。

    当初决定调十一和十二军团去西面,他没有参与其,碍于姜杨两家的情分也没有马提醒,如今看到这样的军令才不得已来找少典彰。

    现任第十八军团长程阶是楮魁一手提拔起来的,杨家在背后亦出力不少,这天接到一封密信。

    信的内容:程阶吾弟,见信吾已离都,持军令前往接管第十九军团,以防宵小违令,尔率部潜行,包围其指挥部,见吾火令即动手缴械,一切后果吾全力承担。

    信的字迹程阶非常熟悉,是老级褚魁所写,不过所说之事有点触目惊心。

    官持军令接管一个军团没有问题,可照褚魁的判断似乎没有那么顺利,十九军团有可能拒绝军令,需要程阶率部前往镇压。

    正规军之间明刀明枪的内斗在哪个王国都是大忌,相关行动要得到统帅府掌帅的首肯,否则会被视为叛国行为,统军将领有相当严重的后果。

    程阶坐立不安,内心在煎熬的挣扎。

    眼下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褚魁给他的,褚魁的命令他必须听,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不过涉及到叛国的事情由不得他不犹豫,一步走错可什么都成空。

    “罢了,杨大人是西海战区主帅,有什么后果不能摆平?大不了降我的职,过几年照样能升回来。”程阶的眼神坚定起来,“来人,通知参谋长和各师团长前来议事。”

    #

    在丁馗正准备前往镇京城之时,姜家人送来一个消息,安国郡招募的两千乡勇到威国郡押送一批材料前往巨羊城,随行还有二十名熟手的工匠,该批材足够打造一个师团的装备。

    “这个消息来得及时,先停止采购装备材料,将现有的材料全部用掉。”丁馗喜眉梢。

    “威国郡的材料和工匠都是一流的,今后几年我们都不用为这方面的事发愁。不过,大人,宗室府的钱仍要追讨,巨羊城需要开支的地方还多着呢。”柳豫提醒道。

    “恩,没错,但用不着我亲自去,你看派少典业去如何?”丁馗不想丢下一大家子人离开。

    “少典业有关系,少典飞办事稳重牢靠,都是合适的人选。”柳豫除了负责民生事务,还要给丁馗出谋划策,牢牢坐稳首席幕僚的位置。

    “那让少典业去,跟宗室府打交道他爹最有经验,顺便考验他会不会被金钱迷了心窍。”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丁馗觉得少典业值得培养,决定给机会少典业做更多的事。

    “那两千乡勇怎么安排?据说有不俗的战斗力,但可能不适合训练成弩兵。”

    “我们需要其他兵种配合弩兵作战,尤其是近战步兵。对弩兵威胁最大的还是骑兵,有步兵的保护才能发挥弩兵最大的威力,因此将那两千乡勇编为以防御为主的步兵团吧。”柳豫答道。

    “嗯,如此甚好,可以将他们暂编为王室哨站辅兵,待遇先按原来安国郡的标准。”丁馗现在大量使用辅兵名额,否则他的私军早超过正常编制了。

第855章 建城筹划() 
“要不要压缩一点编制?巨羊城这么小一块地方用不着那么多私军。 ”柳豫犹豫了一下,还是提了出来。

    虽然巨羊城的人口在快速增长但是总会有尽头,最多五六十万人顶天了,接收了蒋融送来的两千新兵后巨羊城总兵力超过七千人,再算姜家的乡勇近万人了,军费开支太大会导致巨羊城的财政入不敷出。

    “哨站那三千人是宗室府帮我养的,剩下六千多人如果分给两座城市不算多了。”

    “您是想把基地也”柳豫目光一闪。

    “对,喜欢清静的人可以搬去基地那边居住,而且基地让人更有安全感,只要我们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巨羊城能变成完全商业化的一座城市。”丁馗心里已经有规划蓝图。

    “喜欢清静的大多数是原来的居民,后面因商业发展迁移过来的应该不想去基地。”柳豫心里面在计算,有多少城内的居民肯移居基地。

    “也不是,老宅那边过来的和投奔丁家而来的也会有,可以把条件放宽一些,让原来十镇的居民移居到基地去。”丁馗要发动更多人移居基地。

    一个新城需要足够的居民形成生活圈,居住地不是最重要的,首要条件是居民能挣到足够生活费。城的大户人家注定只有少数,大部分人要从事非农业生产,能提供非农工作岗位显得格外重要。

    “基地新城要规划好,属下建议分为、、下三等住宅区,市集和作坊以满足城的需求为主,其军事作坊可以全部放到新城。”柳豫立刻按照丁馗的设想来谋划。

    “嗯,你的提议很好,军工作坊和修船厂的工匠与家属,私军和哨站士兵的家属,所有侍卫的家属,这些统统先安排到基地新城去。”丁馗扳指算一算,面说的人加起来有几万。

    “要不要召集大家来商议商议?”

    “不用。”丁馗大手一挥,“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