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慕南枝 >

第388部分

慕南枝-第388部分

小说: 慕南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太皇太后那里就有好吃的,有香软软的被子,就不用饿着累着了。

    他不敢跟一直板着脸的姜宪说,只好去吵闹闵州。

    闵州早被姜宪吓破了胆,姜宪没有发话,他哪里敢主动向姜宪说起这些,也就只好不停地轻声哄着赵玺,拍着赵玺的背把他给哄睡着了。

    睡着了,就不会吵了,也不会喊饿了。

    汪几道就只看到了一个趴在太监肩头睡着了的小孩子。

    他在心里轻叹着摇了摇头。

    以姜宪的心性,这孩子能不能长大还两说。

    而且大行皇帝还有一份遗诏在她的手里,写的是什么她应该很清楚。但赵玺继位之后,她立刻就把那份遗诏封存,当着大殿上众臣的面放在了金銮殿那个“正大光明”的匾额上,只说若是赵玺夭折,才可以打开这份遗诏。

    寻常人理解,姜宪这么做肯定是在威胁那些对赵玺不怀好意的人,若是像辽王那样的谋逆,就算是赵玺死了,有赵翌的别一道继位遗诏在,也不可能做皇帝。

    但姜宪这个女子从来不是寻常的人,她这么做,汪几道只感觉到胆战心惊,觉得她这是在早埋伏笔,在为以后做打算。

    偏偏他们不知道赵翌第二份遗诏是怎么写的,不然就可以揣摩一下姜宪到底有什么打算,从而加强防范了。

    这个女人真是让人头痛!

    不过,最头痛的应该是简王吧?

    他看了眼简王。

    简王已经不能掩饰情绪,脸阴得像六月里大风暴来临之前的乌云一般。

    汪几道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温和一些,慢条斯理地道:“郡主,那若是这么发丧,皇上的起居录那里……”

    他决定压着李瑶,却也没打算就这样放过姜宪。

    她不是要干政吗?那就准备处理这些国家大事吧!

    他们这些大学士在刚入阁的时候都有几天的不适应,何况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从来没有处理过政事,一直被人娇宠着长大的女子!

    汪几道瞥了李瑶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志得意满。

    李瑶皱眉。

    汪几道这问题问得太刁钻了。

    赵翌的死不仅涉及到这些所谓起居录、溢号的事,还涉及到后人给赵翌盖棺论定的事,以赵翌的所作所为,不被算做昏君就是好的,他们怎么能篡改历史,做历史的罪人呢?

    他上前就要说话。

    谁知道姜宪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冷哼了一声,径直道:“起居录上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可国丧的公告却必须要照着我的写。这与起居录有什么关系?难道今天发生的事还没有记入起居录吗?翰林院负责编修起居录的人在哪里?你们可有照实记录下今天所发生的事?”

    有官员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低着头颤抖地道:“今天还没有记录!”

    也就是说,该怎么记录,听姜宪的。

    汪几道等人都对那官员怒目以视。

    姜宪却很满意。

    这才是臣子应该有的态度。

    她和颜悦色地道:“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给你们这些读书人看的。至于百姓,只关心自己家的米粮够不够吃,谁还会为了这些事去谋逆不成!”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

第七百三十六章 控制() 
那官员松了一口气,感激地望着姜宪。

    他们这些负责皇上起居录,若是遇到明君还好,若是遇到昏君,里面记录的全都上地人虚情假言不说,还总是被要求改来改去。可若是顺着皇帝,不免被同僚同科骂一声“奴颜婢膝”,斯文扫地;若是不顺着皇帝的意思,丢官弃爵,身首异处是小,甚至有被抄家灭门的,像先帝,因为独宠秦贵妃,要求翰林院的改起居录,翰林院当时负责记录的官员不同意,先帝不仅把负责记录的官员全家流放,而且还废除起居录的记载,直曹太后亲自,才又重新恢复。

    等到大行皇帝的时候,大皇帝因喜欢宠幸女官,几次要求翰林院生写起居录不果,几次要废掉起居录……

    如今大家家都视记录起居录为畏途,他是因为背后没有,被强推了出来。

    他一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差,没想到居然遇到了这样明理的嘉南郡主。

    那官员忙躬身应“是”,道了句“下官尽当秉承实事,记录好起居录”之,就退了下去。

    汪几道气得笑了起来,对姜宪道:“郡主当这是儿戏呢!翰林院该怎么记就怎么记,到时候后人会怎么评价我等?难道郡主就不怕在青史上留下妄名吗?”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讽刺姜宪:“当然,郡主是女子,不需要在史书上留名,自然也无惧此事。”

    姜宪生平最讨厌听到这样的话,她的脸色当时就沉了下来,道:“汪阁老到底要怎样?说怕与史不符的是你,我给你出了个主意,你又觉得不妥当。那我们不妨听汪阁老说说,看这件事他到底想怎么办?大行皇帝驾崩之时,只是让我监国,却没有让我摄政,这朝廷怎么办,到底还是汪阁老你们说了算。我是个直率人,不懂那些弯弯曲曲的,汪阁老有话不妨直说,免得我会错意,办错事,平白出了这个头,却被人当枪使!”

    她是有意这么说的。

    不汪几道为“大人”而是“阁老”,就是提醒大家,汪几道是百官之首,他有权力反驳她的话。而在此之前的京城保护战,连熊正佩都没能幸名遇难,京官中同僚同科故旧差家眷差不多都有亡故之人,她这才当着众人的面许诺一定会追封这些人,就是想把大家共同的利益体联系到一块,除非汪几道顺着她的话说,不然他肯定会那些京官埋怨,她若是再有所目的地推波遂澜一番,让那些京官以为汪几道为了一己私|欲才会处处反对姜宪的,那就更好!

    姜宪面无表情地扫了在场的群臣一眼。

    有些人低下了头,更多的人都不悦地望向了汪几道。

    显然对他已心生不满。

    姜宪在心里冷笑。

    前世她能把汪几道撸了,原来的事重复的做,她只会做得更好!

    李瑶着着前心却冒出一阵冷汗来。

    嘉南郡主……玩弄的完全是帝王之术啊!

    汪几道太过轻敌,落入了嘉南郡主的彀中而不知,汪几道迟早要吃大亏的。

    他不由冷眼旁观。

    汪几道果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说不遵事实,朝中那些自诩史学大家的鸿儒会怎么看他。他若说遵循事实,却没有比姜宪更好的办法。

    他这才觉和棘手。

    另想一个办法,他一时间脑子里乱糟糟的,又实在没有办法可想。

    汪几道说话不免就有些心虚:“郡主此言差矣!本官并没有责怪郡主的意思,只是怕事情传了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是在为大行皇帝粉饰太平,失了诚信,后人就是传书立说,也要绕过我们……”

    姜宪没等他说话就打断了他的话,道:“我不知道原来汪大人还准备出个年鉴!莫非是准备后人修史不借用历代皇王起居注而是要借用汪大人的年鉴不成?”

    所谓的年鉴,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请人写自传,向后代或是后人歌颂自己的功绩。

    汪几道被姜宪点破了心思,顿时有些恼羞成怒,偏生姜宪还不放过他,道:“汪大人都知道要写写自己的生平,大行皇帝殡天,怎么就不能歌功颂德一番。难道只准你们放火,就不允许大行皇帝点灯!这是臣子的所作所为吗?何况我们又没有说要改写起居录,不过是想让大行皇帝走得从容点,体面点。就是通常百姓家的儿子死了办丧事,还想着捐个官儿,能在墓碑上写个官职呢!怎么论到大行皇帝就不行了!”她一副越说越气,越说越激动的样子,指着汪几道的又骂了起来,“大行皇帝生前待你不薄,朝廷重任交到你身上,你说怎样就怎样。如今大行皇帝走了,第一个跳出来说他不是的也是你?你心里就不愧得慌吗?你以后在九泉见到了大行皇帝,你可想好了怎么说没有……”

    姜宪的话像豆子似的一个个地往外蹦,此时又像个急红了眼的妇人,让汪几道想辩驳都插不话去。

    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汪几道再一次认识到了姜宪的厉害。

    说翻脸就翻脸,讲道理的时候堪比“巾帼英雄”,不讲道理的时候就是个“市井泼妇”,低下得头也抬起起胸,这样的人,在官场上才走得远,走得高。

    若是个男子,他倒要佩服地翘个大母指。

    可偏偏她是个女子,还有着女子先天的优势,他们这些男人若是和她计较,不免要背个欺凌妇孺的名声。

    若是再抱着小皇帝哭起来,,那就是催不可挡利器,搁谁也不敢去掠其锋芒,只能避之。

    嘉南郡主到现在还没有哭过。

    汪几道想到这里,神色不免有些古怪,心里琢磨着,照这样下去,不知道嘉南郡主什么时候会抱着小皇帝哭……

    有官员看不下去,站出来道:“汪阁老,嘉南郡主的话有道理。死者为大。大行皇帝虽然贵为帝王,可在太皇太后眼里,在嘉南郡主眼里,大行皇帝也不过个外孙,是个表兄。照我看,再没有比嘉南郡主更好的主意。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我等臣子若是有机会见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想必很是欣慰。”

    他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母仪天下的朝同心。

    汪几道做梦也没有想到朝堂之上会有这样站出来为嘉南郡主说话。

    ※

    亲们,今天求月票的加更!

    O(∩_∩)O~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增援() 
要知道,嘉南郡主可是个女子,而且所谓的监国,前朝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等到事情安定下来,他们内阁就是不在明面是提出异议,也会想办法把嘉南郡主这座大山给搬走,哪里凉快哪里去。

    汪几道愣在那里。

    有更多的官员站出来表示认同姜宪的事。

    汪几道有片刻的慌乱,但多年的从政经历让他很快就平静下来。

    他含含糊糊地表示尊敬姜宪的意见,同意对外宣称是一套,对内记录的又是另一套,这件事才这样的平息。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只要是姜宪同意的,内阁就算是不同意,也有人站出来表示支持姜宪。

    他们只管跟着姜宪点头同意就行了。

    姜宪这边在挺顺利,姜镇元那边却不太顺利。

    他很久没有亲自领兵上阵了,相比一般将领,他更像是个政客而非统帅,加之辽王在辽东经营多年,先后娶了辽东卫廖修文的两个女儿,辽王卫几乎快成了他的私营。密云卫虽然没像辽东卫那样对辽王忠心耿耿,却是辽王礼贤下礼争取来的,而且密云卫的都指挥使曾经受辽王生母秦贵妃的大恩,对辽王几兄弟的遭遇非常的同情,这才有了这次京城之行。

    如今辽王事败,身首异处,密云卫的那些下级军军和卫所普通士兵还好,天塌下来了有高个子顶头,法不责众,大不了投降被除了军籍,说不定这样更好——这些年天下不太平,不是抗鞑子就是剿匪,被除了军籍,正好当个老百姓,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

    辽东卫从上到下都受过辽王的恩惠,全家性命都系在辽王的身上,加之廖修文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做为辽王的岳父,谁都逃得脱,他是没办法逃脱的,不如趁机反了,拥立辽王的两个儿子,暂时守在辽东那个苦寒之地。朝廷这两年没钱,根本不可能派大军前往辽东。他们反而还有一丝生机,因而对军中将士多以“朝廷要剿来我们,我们只有打回辽东去,才有一线生机”的话来鼓励辽东卫的将士。

    密云卫闻风而降,辽东卫那些被派下来留守的人为了让廖修文逃回辽东,却是死死不退。

    姜律是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奉了姜宪之命去安抚京城百姓,京卫大员大多都战死在了对搞庆格尔泰之战上了,姜镇元没有大员可用,战事艰难,陷入焦灼之中。

    斋宫这边散场的时候姜宪和所谓的顾命大臣接到了这样的战报,李瑶管着兵部,自然是当仁不让,站出来处理这件事:“调李长青的兵马增援镇国公。”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李瑶的安排都非常的全理。

    姜家和李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合作,肯定会用心以赴应付眼前的困境,比朝廷的什么命令都要管用。

    姜宪却提出让杨俊去帮镇国公。

    坐在御书房里的四位顾命大臣还有一位硬要掺合进来简王,顿时神色各异。

    大行皇帝还没有送葬,这位就急赶急地要干政了。

    还出了这样一个没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