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神光耀美利坚 >

第363部分

女神光耀美利坚-第363部分

小说: 女神光耀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几年来的海外地产投资,几乎都是亏本的。”

    这一类事情,哪里是多明戈一个图书主编能了解的,但同样作为图书媒体界人士,他可没忘了自己身边站着的是谁。

    “所以,三菱肯定还得把这十几栋楼都吐出来?”

    爱丽丝嗤声一笑:“而且还是大亏特亏!”

    对于女孩的这句话,多明戈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可是老股民了,在这起收购案还在进行时,他就适当地抛售了些股票,并格外关照地买了些日股。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尽早把日股投资空仓为妙。

    “主编,主编!”屋外敲门声响起,一个编辑应声开门道:“主编,王小姐,我们已经和日本讲谈社的合同已经出来了,《魔法石》的日文翻译工作要开始了!”

    新闻抵达,顿时叫屋里的两人无暇继续闲谈,赶紧走出屋子和众人汇合到一起。别看两成员工都被董事长拉着游街去了,公司的正常运行,当然不能被耽误了不是?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十点三十分,爱丽丝抵达纽约后的第一份公事,就是处理她在图书界的二三事,这其实都几乎成为惯例了。至于秘书莫妮卡,则受老总要求,立刻为Vanda美国分公司选址去了。

    一家全球化的房地产公司,从英国起始向海外扩张的方向,当然是一左一右了。整个欧洲近在咫尺,都可以交给伦敦总部处理,而美国这片,当然是在纽约安插一个分公司最为恰当。反正公司性质也摆在这里,等再一栋商业广场建成时,还怕腾不出一层做办公地点吗?

    然后,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多语种出版的问题了。

    “其他小语种我管不着,但日语的话,我要亲自翻译。”啪的一声将拟稿合同拍到桌子上,爱丽丝道:“英语系文化和东亚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就算是找日本人给我这本书翻译,谁知道他能把我的原意理解成什么样?这份工作交给我自己干!”

    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至于周围的编辑们全被吓到了。他们真心只是给爱丽丝看看拟稿合同而已,怎么突然间,就提出这么项夸张的条件了!?

    “王小姐,我知道你日语水平不错,也曾经写过本日式推理小说。”今时不同往日,不再是作为普通编辑的布朗,多明戈亲自上阵此伺候着女孩:“但这本《魔法石》可是好几十万的字数,全文翻译的工作量可是非常大的,你平时……”

    “你看我是会逞强的人吗?”

    一句话直接把人堵死了,而且爱丽丝还直接现场证明了她的能力。随便找了张纸,随便拿了支圆珠笔,她便飞快地写起了一连串字迹工整的日语段落。多明戈等编辑们哪里看得懂日语,是以赶紧满公司地喊人,专门把一个负责日语书籍翻译的员工找了过来。结论非常明显,爱丽丝三分钟写出的这上百字,正是《大难不死的男孩》这一章开篇的日文版!

    “而且文采非常出色!”那名翻译惊叹道。

    这真叫人忍不住称奇,毕竟在场当编辑的人,谁都不会现场盯着一个作家写作,更别提爱丽丝的那本《放学后》,是直接找上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即便是自己的文章,但能如此迅速地进行跨语种翻译,这份功底也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就这样,爱丽丝每次来纽约的必经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就在暑假刚开始时,《哈利波特与密室》就已经被扔到市场上了,同样以写同人小说的做法将原著扩充到五十万字,受前一部的销售量影响,这一本直接就以美国、英国两版同时在两国上市了。作家亲临做点指导工作,并不是多麻烦的事。

    至于说剧情嘛……

    “我超喜欢中间那段剧情!简直就是福尔摩斯啊!哈利他们几个居然组成少年侦探团了!而且霍格沃茨的那些机关,爱丽丝姐姐是怎么设计出来的?简直就是炼金术师的魔法工坊啊!”

    诺,这就是当爱丽丝路过某家书店时,在门口听到的顽童感慨了。不过这话说得也真够微妙的,那本来就是魔法学校的机关好不好,像炼金术师不是很正常嘛?

    “喂喂,莫妮卡?”

    走在曼哈顿中城区繁华的大街上,远处还能听到抗议者的声音,爱丽丝持着手机道:“你那里干得怎么样了?”

    清晨时分便兵分两路,现在都到午饭点了,莫妮卡当然理应有所得:“爱丽丝,我已经为你收集了一份完善的曼哈顿房产资料,我们约个位置见面吧,找家咖啡馆?”

    爱丽丝摸摸肚子,现在也是该吃饭的时候了,便转而提议到唐人街改善下伙食。莫妮卡当然非常乐意,毕竟中餐的美味是经过全国人民一致验证的,多少人都是拿那个什么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改善伙食啊。

    不过,这一趟旅途可绝非那么简单的行为。

    纽约的全部光鲜亮丽,都集中在小小的一座曼哈顿岛上,说其他几个区只是为它供应廉价劳动力的贫民窟,不仅不是夸张形容,根本就是事实。是以以蜘蛛侠为首的超级英雄们,之所以选择纽约为他们行侠仗义的场所,也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但即便是在曼哈顿,贫富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于城区都是可以被混淆的,纽约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若说上城的哈莱姆区是典型的犯罪暴力滋生地,黑人墨西哥裔高度聚居区,那么紧邻着华尔街铜牛的唐人街,其实也有些大同小异。即便同为华裔,中产级富人阶级也都是不会选择在这里住宿的,更别提其他白人裔美国人了。

    偷渡客、苦力、餐厅服务员,闲散赌客、退休老人、睡衣大妈,开大巴的、倒卖假货的、卖皮肉的,小小一片居住区,却将大半个华人底层社会全部彰显了出来,可想它是多么的热闹。林荫地里,长椅之上,和蔼的老人每日悠闲轻松、无所事事,领着政府定期供给的食品券和零花钱,日子过得可不是一般的舒坦。

    “我几乎从没来过唐人街。”和爱丽丝一起走在马路上,望着四周迥异于曼哈顿整体的建筑风格,莫妮卡道:“感觉的确与众不同,中国大陆也是这个样子吗?”

    “那还真不是……”爱丽丝想笑:“小意大利的那些移民后裔,和真正的意大利人是一样的吗?”

    答案不言而喻,然后两人走入了一家档次不错的中餐馆。根据爱丽丝介绍,莫妮卡得知,唐人街饮食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售价较低,中餐风味从整体来看也是很正宗的,

    宽敞的空间,明亮的灯光,优雅的进餐环境,只是客流量明显不高。爱丽丝专门为两人开了个包间,这可真是中餐馆特色才能有的条件,在熟练地点了几道菜,并为莫妮卡推荐了几份后,她又问道:“喝白酒吗?”

    “白酒……”莫妮卡皱皱眉头:“记得好像和伏特加比较类似?要不就尝尝吧。”

    爱丽丝咯咯笑了起来,向不明所以的服务员点了份茅台,待他出去后笑道:“白酒和伏特加,莫妮卡哟,别忘了你老板我可是华裔,现在中国也改革开放了,我们以后免不了要到那里大规模投资。你可得好好给我补充些知识啊,不然今后麻烦着呢。”

    “哦……好吧。”莫妮卡意识到自己似乎说了傻话,但仍有些不服气道:“难道我说得不对吗?白酒不也是烈酒吗?那不就是和伏特加一个性质?苏联可就在中国的北边啊!”

第五百一十三章、Vanda广场,曼哈顿新的中心() 
难得这么正式地到唐人街中餐厅吃饭,而且还选了包间,爱丽丝当然不会点上两份包子饺子草草了事。小葱拌豆腐和凤爪先上,然后是蜜汁叉烧和清蒸石斑鱼,粤菜能成为海外影响力最广的菜系之一,其普遍清淡甜美的口味功不可没。当然,这家餐厅可不止这一种菜系,是以爱丽丝还不忘了点了些川湘肉菜过瘾。

    教会莫妮卡使用筷子并不难,但熟能生巧到底还是要时间的,尤其在对付石斑鱼时,最后实在不行,还是爱丽丝专门用公筷夹给她吃。至于刀叉调羹,谁也不会做那种大煞风景的事。

    “无与伦比,真的是无与伦比!”唯一的同伴也是女生,莫妮卡完全没有忍住饕餮形象的必要,蜜汁叉烧和农家小炒肉,川香辣子鸡和鱼香茄子煲,她从一开始就完全放不下筷子了。

    “我以前吃的中餐都叫什么东西啊!到底还是要和专家通行才能……唔……不可能这么好吃,怎么可能这么好吃?真是太好吃了!”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木须肉、甜酸肉,各种烤鸡,那都有些属于快餐类别……”

    看到莫妮卡甚至流出了眼泪,爱丽丝真不是是该哭还是该笑好。英国人的食谱本就是天下闻名的单调乏味,且以清淡为主,川香辣子鸡啊……莫妮卡你吃这么急真的不要紧吗?

    “慢点,慢点,中餐馆本来就讲究饭桌上谈事情,慢点吃,不着急。”

    如此,等莫妮卡酒足饭饱后,时间确实已流逝了不少,而这次会面真正的目的,汇报工作才堪堪得以开始。

    “太好吃了……嗝!”

    莫妮卡拍着鼓胀的胸脯,圆桌坐到爱丽丝身边,翻着文件夹里的资料,给她介绍起来。

    商业地产公司最明显的基本优势,就是它们可以直接把公司设在成型的所属产业里,即它们盖的那些写字楼中。所以莫妮卡直接就是在为“纽约曼哈顿Vanda广场”选址,至于临时的分公司驻地,反而并不重要。

    “中心公园以北直接忽略,曼哈顿可不存在什么开发区,其他几个地方更是扯淡。”基本原则可以瞬间确立,皇后区、布鲁克林区无不是以二战时期的矮层平方为主,多元的种族和文化对艺术家或许是天堂,但实质上只能证明它们是外来人口的居住区罢。想想偌大一个纽约市,除去曼哈顿外之后布鲁克林才有中心商务区,真相也就不言而喻了。

    “下城区的话……华尔街,五百多米的长度,大型银行总部、保险公司、交易所、投资公司,摩天楼群……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

    就算不用站在自由女神像的火炬顶上眺望,爱丽丝也知道曼哈顿岛的最南端究竟是什么德行。最最最南端的一小片巴特里公园稍往北,二三十栋摩天楼扎堆集中在那里,就像狼牙棒上的尖刺般存在感分明,绝对的寸土必争之地,可容不下一座“广场”的存在。

    爱丽丝对Vanda广场的定位可是很明确的,城市的中心啊,哪有和另一个中心挤在一起的道理?

    当然,让它成为曼哈顿的另一个中心这类大话,她也不能随便说,毕竟这一整个岛子到处都是摩天楼群。

    纽约,是美国的CBO。

    曼哈顿,是纽约的CBD。

    至于说曼哈顿的CBD,则是有两个。

    一个是岛屿最南部的金融区,其虽然也有驻扎着许多其他公司,但还是以华尔街为导向的。爱丽丝有没打算成立一家“爱丽丝金融投资公司”或“爱丽丝银行”神马的,当然没必要去那里凑热闹。何况狼牙棒上的尖刺也是不要太明显了,世贸中心之所以会被撞,可不就因为它是这里最拔尖的高楼吗?

    第二个就是中城区了,其兴起时间较下城区晚,但也就恰到好处地成为了继金融区之后,全岛的商业中心。其以洛克菲勒中心的十九栋楼为首,并包括了无线电广播城音乐大厅、帝国大厦,纽约中央车站、宾夕法尼亚车站、纽新航港局等重要的交通枢纽也都位与此地。若说下城区是狼牙棒上的尖刺,那这里便正是全岛最拥挤、最繁华,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楼密度最高的地区。

    中城的边界是模糊的,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便是以南部第四十街向北,一直到中央公园南部的一英里长度来划分,加之东西向的第三到第九街,恰好也就把洛克菲勒中心画在了中央地带。

    “中城区以南,下城区以北……”

    就这样,爱丽丝的手指锁定了一个大体区域:“中间位置,华盛顿公园往北这一带,好大一片区域,建筑高度全都很一般。莫妮卡……你说我们……”

    手指在地图上来来回回地划着,心脏砰砰地跳着,爱丽丝深吸了一口气:“再建一个洛克菲勒中心,怎么样!?”

    莫妮卡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十九栋楼的Vanda广场!?”

    绝对骇人听闻的行为,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啊,那一栋楼不是千万成亿计数的?即便早在三十年代,那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出资盖了这等级的建筑群,就算爱丽丝这几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又哪有这样的资本!?

    “放轻松啦,我也没说马上就要实现目标不是?”起码看着莫妮卡惊愕的样子,爱丽丝这句话就没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