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 >

第4部分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第4部分

小说: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化而形成的〃常有〃中,可以让你观察觉悟到客观自然的端倪。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注释】玄:幽昧深远,变化难以测知的意思。
《仲夏纪,太乐》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而复合,合而复离,是谓天常〃。《易。乾》说:〃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化〃。由于事物这种〃常无〃〃常有〃的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否定,形式逻辑的矛盾律〃A是A不能同时是非A〃,就和辩证法〃A即是A,又是非A〃相通了。〃无〃和〃有〃这两者,都是同出于一而名称相异;没有〃无〃就不能化生〃有〃,没有〃有〃则不能显其〃无〃;以道为无,则万物由之出;以道为有,则无形无声。这种有和无的同一,可谓是非常玄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动植物的每一个细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间,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故。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不断变化,是在产生和消灭。这种〃常有〃和〃常无〃同集一身的现象,正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


意译

事物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可以体察说明,但这体察到说明了的东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名〃,可用来表明事物,但它并非是这种事物永远确切的表明。 
〃无〃,用来表明天地万物生成之元始;〃有〃,用来表明万物演化之根本。
 所以,在事物不断变化而造成的〃常无〃中,可以让你观察觉悟到〃道〃的奥妙;在事物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常有〃中,可以让你观察觉悟到〃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都是同出于一而名称相异;这种同一可谓玄妙。
 〃无〃和〃有〃同一的同一,便是众多奥妙之源。




 原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注释】谷:山谷,意谓空虚。谷神:指由道质和道性所构成的大道,也可谓大自然。因道的状态类似虚无,所以称其为谷,因其蕴藏妙用并因应无穷,所以称之为谷神。谷神不死:因其从不失灭,所以说是谷神不死。 玄:幽远微妙之意。牝:母性、雌性生殖机能的代名词。玄牝:微妙化生之意,是说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玄牝之门:指万物由是而出。天地根:谓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这可谓是谷神不死。
【漫谈】西方哲学家也有类似的认识,他们认为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于其物质本性。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他们认为事物或生或灭而实无生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因为那些组成宇宙万有的实是〈元素〉在万物生灭中,依然如故,万古常存。生灭只是许多微分的聚散,而各各微分则永恒存在。 
【漫谈】有人说:〃老子这种将〃神〃视为天地形成的根本,似乎是神创造了宇宙中的各类天体,这一论点不能让人接受。〃这种一见〃神〃字,就认为是我们观念内那种有意志、有意识、有倾向、人格化的仙神,这才真正是我们所谓的形而上学(当然这种〃形而上学〃,是我们通俗认为的形而上学,即就事物表面形象来论断问题,而并非是真正哲学的形上学)看问题。老子所谓的〃神〃指的却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是〃道〃。而老子则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以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绵绵:冥冥,形容幽冥难见,绵绵不断的样子。不勤:不尽,不竭,不劳。
若说道存在,却不见其形;若说不存在,万物却因以化生,所以说是其绵绵若存。它生化万物,无物不成,但却能用而不劳,所以说它是〃用之不勤〃。


意译

 生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与万物演化所依循的法则永不消亡,这可谓是玄妙的生育之母。
 这玄妙的生育之母化生万物的无形之门,可谓是天地万物产生之本根。
 它绵延不绝,其形象若有若无,作用无尽却又无须勤苦。





 原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注释】物:指〃道〃。混成:浑沌自然而成。
老子所谓的〃道〃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表示构成万物的原物质,二是表示万物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物质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穷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严复说:〃老子谓之道,周易诸之太极,佛谓之自在,西哲谓之第一因,佛又谓之不二法门。万化所由起讫,而学问之归宿也。〃
【漫谈】西方笛卡尔学派的自然哲学同老子哲学一样,也曾致力于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万物的起源,并不援引超自然的创世。但他与老子哲学有别的是,他认为,上帝虽不设计宇宙中个别事物的结构,但上帝建立了基本的自然法则,由自然法则控制以后的发展。拉普拉斯认为,如果宇宙是个物质体系,曾经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按照某种途径发展过,那么再设想宇宙发展过程的细节是由造物主预先设计的,则毫无必要。因此,最终结束探讨,完全成了机械论的宇宙哲学,也就是逐渐在降低神所起的作用,直至使神与宇宙的联系变得愈加不直接相关,甚至显然可以忽略不计。牛顿最恐惧的事终于清楚了:抛弃超自然的解释就必然要走向自然神论和无神论。而老子哲学从一开始,就没有因意识形态原因而增加这样的画蛇添足之笔。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注释】寂:无有声音。寥:无有形体。独立不改:是说其不生灭,无增减,不因物理世界的生灭而变化,对待万物一视同仁,以此独立。不殆:不息,不停,不灭。周行不殆:是说其无所不在,无穷无尽,广阔无边,循环往复而无所障碍。天地母;是说其化生了天地万物,是一切宇宙万有的根本。
天地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生成万物的原物质及其演化所遵循的规律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穷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漫谈】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他的悟道偈就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一道偈中所表达的思想,乃是中国道家老子思想与佛学合流的典型。 〃有物先天地〃,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有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注释】道本无名,老子见万物无从由,却又难以用名称来概括,所以姑且称其为〃道〃。见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到,故又强冠之谓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注释】道无处不在,漫无际涯,大是说它流逝不止,流逝不止是说它无远不到,因它无远不到,远也可称之为返。因为大远无不至,不反则改,不反则殆,所以万化无往而不复。这如同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就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注释】域中:国中,宇宙中。
〃道〃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之本,天是滋润万物之源,地是载承万物之基,人为万物之灵,故此四者皆可谓大,而〃道〃尤其可谓大。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法:效法、取法、遵循。
道既是万物生成演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万物生成演化的普遍规律,它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事物顺道则生成,逆道则败亡。因此,天地万物皆循道而为,人类也应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范应元说:〃人法地之静重,地法天之不言,天法道之无为,道法自然而然也。〃
【漫谈】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着能适应万物万事的总法则,它属于哲学也就是说它应是介于科学(知道的认识)和宗教(相信的认识)之中的某种〃可能的认识〃范畴。──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起来的道。一般学科只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个侧面或一个层次,而面对社会万物万事这一错综复杂的系统,却无法给予有力的全面解释。而老子的道指出的却是宇宙物理与人事必然的基本法则。自然界的事物都摆脱不了这基本法则的规矩,事物顺之则生成,逆之则败亡。因此,人与天地万物皆应循道而为。梁启超说:〃吾先民以为宇宙间有自然之大理法,实为人类所当率循者,而此法理乃是自然而然所形成的。〃
 
意译

 有个东西浑沌而成,在有天地之前就存在着。它无声而又无形,不靠外力而又永久存在,循环运行,永不休止,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它的名字,姑且就把它叫作〃道〃,又强称之为〃大〃。大是说它周流不息,周流不息是说它无远不到,因它周流不息,远也可称之为返。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的形成是自然而然。






 原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注释】反:相反,相对。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矛盾的双方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一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否定的否定乃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漫谈】〃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事物演化的总认识,也是他对这一规律的总概括。老子所揭示的矛盾对立转化的观念,具有普遍意义,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吕氏春秋.似顺论》说:〃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以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弱者道之用。
【注释】弱,柔弱。
大道造就了适宜万物生长的环境,却任凭万物自生自成而不妄加干涉,此可谓是柔弱之至,但却能滋养万物,万物也莫不宾服,此柔弱之用可谓大矣。所以处理事物依其规顺其性,这貌似柔弱,但却是道的应用方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无〃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未显现为有形有象具体之物前的状态;是一个由未显现之物至显现之物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由旧形态至新形态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由旧事物至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天地万物,始于无而后生,始于微而后成;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且物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异。进化与演化,自古固存,生生不息。人类进化就是在客观环境中遗传变异的结果。
【漫谈】哲学家黑格尔说:〃在道家以及中国的佛教徒看来,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者、最高者乃是'无'。这种'无'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无或无物,而乃是被认作远离一切观念、一切对象,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因此这'无'同时也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所叫做的本质。〃


意译

 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事物自然规律的运动方式;
 用柔弱不盈的方法,使事物达到和谐,是自然之道的应用方式。
 天下万物皆生之于有形质,有形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