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蜡香满园 >

第117部分

重生之蜡香满园-第117部分

小说: 重生之蜡香满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的,一般最高价,也没有超过二两的……具体多少,我就不知道了,那个掌柜防我跟防贼一样,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接触不到。”

“那坝蜡做出来的蜡烛,就真这样好。比凉蜡做出来的要贵这么多?”陆大元惊奇地说,“我一直用的8文一支的蜡,感觉也非常的好啊。那些人出15文一支买那些蜡,到底好在哪里?不会就是钱多得烧的吧?”

乔老七摇摇头,那天掌柜正要说,就停住了,他又从哪里知道?不过,如果买几支来试试,也许可以搞清楚。

“这个生意不错,可以试试。”陆大元想了想,激动了起来,“这个生意。简直就是抢钱……不,抢钱也没有这么快!真日他娘的,怎么有人会花这么多钱,就是点个亮呢?”

“不过这个码头……”乔老七小心翼翼地说。大哥别忘记了,这个码头,还不在他们自己手里呢。现在这些。都不过只是空想罢了。

“干了那个姓金的去!”陆大元豪气地说,“当年我开始混的时候,姓金的还不知道躲在哪个旮旯里玩泥巴呢!他占着码头也没别的,不过只是组织了一群棒子卖苦力罢了!算不得什么好汉!明天,咱们就去抢他娘的!谁要想过好日子,谁就跟着去!不愿意去的,以后兄弟们是吃肉还是吃菜,是喝酒还是喝尿,就都跟他没关系了!”

“大哥,咱们都去!”一屋子人便都闹哄哄地说。

“行!你们谁要是明天表现好了,我赏他做八爷!”陆大元豪气万千地说。

屋里那些还没有排上名号的,听着这话,心头就更加火热了。八爷?这名号真不错!想着以后,走在外面,人人都得称呼自己一声“八爷”,这滋味就爽呆了!并且,当上了爷后,那分红肯定也是要涨的。

“大哥,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屋里众人便乱七八糟地回答着,气氛非常的热烈。

陆大元踌躇满志间,傲然扫了屋内众人一眼,见到个个对他尊敬无比,就连一直偷偷抠脚丫子的老五,现在也穿好了鞋子,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满脸的激动。

这感觉……真好!

一时间,陆大元看乔老七也顺眼了不少。这小子,虽然个子小小的,不像个好汉,不过,这心眼真是不少,这样赚钱的好事,不是他说,谁又能想得到?嗯,小个子也有小个子的好处啊。

他赞赏地拍了拍乔老七的肩膀,说:“不错不错,你这小子真不错,你证明了我的眼光,我收下你,果然是对的!”

乔老七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

几个好汉开了这样一个会,讨论清楚了他们以后的赚钱大计,自然是个个兴高采烈。可是,紧跟着的,便是城南码头的一片腥风血雨,与以后,全县所有的蜡农的苦日子到了。

金福贵虽然在码头上势力根深蒂固,可是,他手下不过只是一群卖苦力的棒子,虽然个个都是异常的壮实,可是论打架的实力,却远远不如陆路大元的手下。陆大元的手下,打起架来,又狠又拼,一个个就好像不要命了一样。那些棒子们打了一阵,有几个见了血,便一个个都吓得心胆俱裂,最后纷纷抱头逃跑,不管金福贵如何喊叫,就是不肯回头。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是金福贵再不肯,他也知道,自己是无力回天了。

又到了一年之中收蜡的七月底了,阿喜全家都忙碌了起来,甚至包括还小小的阿翠与阿辉,都跟着家人,迈着小脚去了蜡园里,跟着大人一起采蜡。

每当王世安或者乐子砍下树枝来,阿喜便将它们拖过来堆放在一起,然后跟着弟弟妹妹一起将它们上面的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蜡,一起捋下来。

今年奶奶发挥了她绝对的战斗力,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今年爷爷总算没有再提出,让三个儿子儿媳,都先收完他蜡园里的蜡后,再回家忙自己的。只是这样一来,大姑与端娘就很忙了,奶奶也整天不得闲。

不过好在,那个传说般的周家,竟然派了几个下人过来!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知道的,反正就是派了三个健壮的婆子过来了,帮着一起采蜡熬蜡。这几人一来,王世安就彻底放心了,不再替父母担心,而高高兴兴地收起了自己园子里的蜡来。

周家的这番表现,也让王何氏很是心动,看来,这个嫁了几十年的那姑子,周家还挺关心的嘛!那样的人家啊,手指缝里漏一点,就够他们吃一年的……

便整天就在那三个婆子面前转悠,打听周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到底有多有钱……有没有想法,接婆婆接回去住一段时间。

可是那三个婆子出门之前似是得到过告诫,反正不管王何氏如何打听,她们三个人的嘴巴就跟针缝上的一样,只字不透。

王何氏非常的郁闷,没办法之下,又来打婆婆凑近乎,但王周氏也不理睬她。王何氏狠了狠心,花了钱称了两斤肉,亲自提过来,说要给婆婆帮忙招待客人,王周氏也是不冷不热的,肉她是接受了,可是王何氏打听的那些事情,她就是不接口,恨得王何氏咬碎了好几颗银牙,又心疼白花的那几十个钱。

王张氏到没有想过那些事情。在她看来,不管婆婆出身是什么,自己与她也就这样了——不好也不坏。自从那次她娘专门上门来告诫她如何与婆婆相处后,她有好几次,很是鼓起勇气,说了平时不敢说的话,可是看来婆婆也还是个讲道理的,并没有把她怎么样。所以,后来处得到也还过得去。到后来婆婆走的时候,她也没有很挂念,但也没有心下暗喜,要走要留,都是婆婆一句话的事情,还轮不到她管,她也没有假腥腥地做出一副挽留的姿态来。

而现在婆婆的娘家寻来了,听说很有钱之后,她还告诫阿喜,平常没事少支麻烦奶奶,免得被人以为,她们是那个势利眼。

但这次,婆婆娘家来人帮忙了,这样一来,就免了他们家不少的事了,所以王张氏也特地捉了一只鸡,跟着阿喜一起拎了过去。婆婆娘家来人,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去表示一下的。

与见到王世全一家的冰冷态度完全不同,那三个婆子见到阿喜后,热情得不得了,拉着阿喜问长问短,问她几岁了,读过什么书,认识多少字,会绣花了吗,又问王张氏,阿喜可曾订了人家……

完全让阿喜招架不过来。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热情的人。话说,自己与她们也才第一回见面,怎么就热情成了这个样子了?

但这几人虽然在周家只是下人,到王家也只来帮忙的,可是看那衣着打扮,却也是很体面的人,再说阿喜是从二十世纪来的,并没有很浓重的尊卑意识,所以人家问的,只要没有触及到她的隐私,一般的问题,她都还是很认真的回答了,只是,那几个人脸上的笑容,实在是让她有些难受。(未完待续)

 第162章 说亲

可是到后来,她们问王张氏她有没有许过人家,真是有些惹恼她了,她才多大啊,怎么这些人一个个一见面就问她许没许过人家,难道她现在就已经变成老姑娘了吗?

“没有呢,我家阿喜还小,不打算这么小就给她订了,还要再大些再看,那个时候,男孩子的性子也定一些。”王张氏温和地笑着说。

“没订?太好了太好了!”几个婆子高兴地直抚掌,“我们家太太听人说了,姑奶奶有一个很得意的孙女,便一直想给她说个好孩子,可是又担心她已经说过人家了,现在这就好了,没有担心了。”

什么,阿喜在一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舅奶奶要给她介绍对象?有没有搞错啊?她都没有见过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没有问过自己,中意什么样的款,就要给自己介绍对象?有这样不负责任的人吗?以后如果婚姻不幸福,她要找谁的麻烦去啊?

不行不行,这人也太不靠谱了!阿喜暗暗直咬牙。这婚姻对一个女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后世都说,女人一生有三次重要的机遇,第一次是投胎,投到好人家与不好的人家,区别很大的……不过这个是不可控制的,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不然李刚家肯定儿子女儿堆满屋;第二次重要的机遇,就是考大学。不管你投个什么样差的胎,只要能好好学习,考个不错的大学不错的专业,还是有拉平投了好胎的同胞的机会的;而第三次重要的机遇,也可以说是女人一生里面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就是嫁人了。这样说,并不是说女人要依附男人什么的,而是说,因为要选择一个要与你共渡下半生的人。这个选择当然是很要紧的。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重钱,有些人重权。有些人重长相,有些人重人品……不一而足。

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选择,没有人就说别人一定选择错了,而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可是,如果选择的对象完全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比方说。明明是个爱财的,你却给她找了个清高的才子;明明是个重权的,你给她找个地位低下的小职员;明明是个视觉系的,可是不得不嫁给武大郎;或者,明明看重的是男人的人品,却不得不嫁给了西门庆……这样的女人的人生,都会是一场悲剧。

可是,现在她却就要面临这样悲惨的事情了!阿喜不由得悲愤交加。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阻止这个热心得过了头的舅奶奶吗?话说,她连自己长得是圆是扁都不知道,怎么就这样热情地要给她找对象?如果她貌似无盐。那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未来夫君,岂不是得哭死了?哪个没脑子的家里,会同意这样的事情啊。

“可是……”王张氏见那几个婆子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转脸又看看女儿一脸的不情愿,不由得呐呐的说:“可是我们家阿喜还小啊,不想这么小找……”明明刚才她已经说过了,阿喜还太小了,不想找……怎么这几人就听进去了前半截,这后半截就当她没说呢?

“不要紧不要紧,慢慢地就长大了。”那里面一个头上插着一支梅花银钗的婆子说。“现在也只是订订,要结婚,当然得等及笄之后再说了……呵呵呵呵……”

她笑得倒是痛快,可是阿喜憋得差点内伤,不由得也不顾礼俗了,直接开口道:“可是这个舅奶奶。她都没有见过我,怎么能给我介绍一个我会喜欢的夫君?”

那三个婆子睁大眼看着阿喜,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姑娘讲起自己的婚姻来,竟然这样理直气壮,毫不羞怯,而且……没见过?没见过就不能介绍好男孩了?这介绍好男孩,跟太太见没有见过这个女孩,有什么关系吗?

再说了,想见还不容易啊,没见过,去见一次不就行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哎呀,几位大仁大量,不要跟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一旁王何氏见他们说起阿喜的婚事,已经眼红了很久了,这个时候赶紧就插了进来,“阿喜真的是太小了,性子还不定呢,还说不好以后怎么样,这要就给她订婚事,以后不般配可怎么样呢?几位妈妈在周府肯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来见见我家的两个丫头,这个是大妹,叫阿莲,今年都11岁了,这个叫阿雪,排行第二,也有10岁了……她们这年纪才正正好啊,现在这个年纪给她们说亲,那真正是最合适不过了。”她说着,赶忙把自己家的两个女儿使劲往这三个婆子面前推。

阿莲与阿雪听说要给自己说亲,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羞答答地低垂着头。

这三个婆子听了王何氏的话,有些不太高兴。王家的情况,在她们来之前,蒋一帆就打听得清清楚楚了,这个老大家的,性子太精,以后粘上了就怕跟个湿手粘面粉一样……是啦,周家是财大势大,也不怕他们几个乡下亲戚的,可是这样的亲戚,常打交道,却难免不会让自己恶心,所以来之前,太太再三嘱咐,尽量少跟老大一家打交道的;老三一家,老三是个游手好闲的,媳妇又太软弱……这样的人家,也尽量少惹为妙;只有老二一家,还算比较诚实,尤其是生了个好儿子王泓宇,又聪明又懂事,把太太逗得,非常的喜欢他,而且又会读书,听说那个大儒方昭文也是对他赞赏有加,明年的府试和院试,只怕是什么问题也没有的……笑话,就算是个草包,周家想让他当年秀才,那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更何况真正是一个有才的好孩子呢?

而这个阿喜,就是来之前王泓宇特地向她们拜托的。而且,王泓宇多次在太太面前夸奖阿喜,太太这次也特地让她们多多观察一下阿喜这个孩子,到底怎么样,看是不是真的当起得王泓宇的夸奖,还是因为他是当哥哥的,所以特别的看得起自己妹妹。

不过,就现在这几天的观察来看,这个小阿喜的的确是个好孩子。这几天,她们跟着姑奶奶一起熬蜡,姑奶奶便跟她们说起现在用的这个熬蜡用的东西,比以前不知道要好用了多少回,就是阿喜去年想出来的。

这才多大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