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细说清宫十三朝 >

第29部分

细说清宫十三朝-第29部分

小说: 细说清宫十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舯臼侵蚊绲氖焓郑搅斯笾荩撑坛锼悖肓艘桓鲈莞烀纭⒘松绲募撇摺K婕瓷献嗟溃骸    
    臣到任后,巡阅大势,默观夫叛苗之所以蔓延,张照等之所以无功者,由分战兵守兵为二,而合生苗、熟苗为一也。兵本少而复分之使单,寇本众而复殴之使合,其谬可知。且各路首逆,咸聚于上下九股、清江、丹江、高坡诸处,皆以一大寨领数十百寨,雄长号召,声势犄角。我兵攻一方,则各方援应,彼众我寡,故贼日张,兵日挫。为今日计,著不直捣巢穴,歼渠魁,溃心腹,断不能涣其党羽。惟暂抚熟苗,责令缴凶献械,以分生苗之势,而大兵四出,同捣生苗逆巢,使彼此不能相救,则我力专而彼力分,以整击散,一举可灭。而后再惩从逆各熟苗,以期一劳永逸,庶南人不复反矣。伏乞圣鉴。     
    乾隆帝览毕,命他照奏办事。张广泗遂调集贵州兵马,齐屯镇远,扼守云贵通衢,特选精兵万余人,用四千兵攻上九股,四千兵攻下九股,自统五千余兵,攻清江下流各寨,号令严明,所向克捷。乾隆元年春,复檄调各省援兵,分作八路,一齐发动,如潮前进。那时苗民虽奋死抗拒,究竟一隅草寇,不敌七省大兵,风飘雨扫,瓦解土崩。所有未死的叛苗,都逃入宿巢去了。广泗会集大军,进攻巢穴。行了数日,遥见一座大山,挡住去路,危崖如削,峻岭横空,四围又都是小山攒住,蜿蜿蜒蜒约有数百里。广泗扎住了营,召集熟苗数名,问道:〃这个地方叫做什么?〃熟苗道:〃这叫牛皮大箐,广阔得了不得,北通丹江,南达古州,西拒都匀八寨,东至清江台拱,差不多有五百里方圆,向系生苗老巢,幽密得很,就是近地苗蛮,亦没有晓得底细。〃广泗道:〃据你说来,简直是无人可入的?本经略却是不怕,偏要进去。〃便令熟苗退出。次日,召集部将,令攻牛皮大箐,将士统有难色,广泗拍案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费了无数军饷,所为何事?难道叫你坐食不成?本经略受国厚恩,图报正在今日,如得一战成功,好与你等同膺巨赏;万一失败,本经略亦不忍独生,愿与大众同死此地,天下事不患不成,但患不为,果使戮力同心,生死与共,何怕这牛皮大箐?何惮这待死苗民?〃将士见主帅发怒,自然唯唯从命。广泗又道:〃据熟苗言,这牛皮大箐险恶异常,本经略岂肯冒昧从事,叫你们前去寻死?但我来彼入,我去彼出,旷日持久,何时得了?好在各处已无叛苗,我军粮饷尚足,正应设法搜掘,谋个一劳永逸的善策。现在令各军分守箐口,先截叛苗出路,他向来不知耕作,料想箐内决无良田,不出一月,他自作困,我们却节节进攻,步步合围,何愁不济?〃将士听了此言,方个个欢喜起来,争愿效力。     
    广泗遂传令诸军,密堵箐口,又在箐外四布伏兵,严防逃逸。围了半月,始渐渐近逼,得步进步,得尺进尺。叛苗无处觅食,多在箐中饿毙。起初还有几个强悍者,出来驰突,统被围军斩捕,后来不见苗踪。广泗遂驱军大进,行入箐内,但见丛莽塞径,老樾蔽天,雾雨冥冥,瘴烟幂幂;极大的蛇虺,极恶的野兽,出没其间。广泗命军士纵火焚林,霎时间火势腾上,满山满野,统是浓烟,动植各物,无不烧死。就是这些叛苗,也躲无可躲。窜出峒外,一半被杀,一半被捉,还有这些苗妻苗女,苗子苗孙,都已饿得骨瘦如柴,跪在峒旁,抱着头惨哭饶命。官兵也无暇分辨,乱砍乱截,〃覆巢下无完卵,游釜中无生鱼〃。幸亏广泗下令禁止惨战,还算保全了几个。大箐已破,又搜剿附逆熟苗,分首恶、次恶、胁从三等。首恶立诛,次恶严办,胁从赦免。约历数月,先后扫荡,共毁除一千二百二十四寨,赦免三百八十八寨;阵斩苗民一万七千余名,俘二万五千有零;获铳炮四万六千五百具,刀、矛、弓、矢多至十四万八千件。宥其叛俘,收其叛产,设九卫屯田,养兵驻守。乾隆帝闻报大喜,命广泗总督贵州,兼管巡抚事;赐轻车都尉世职,并豁免苗疆钱粮,永不徵收。苗民诉讼,仍从苗俗习惯,不拘律例。自是云贵边境,才算平静。苗疆已定,海内升平。乾隆帝乃偃武修文,命大学士等订定礼乐。鄂尔泰、张廷玉两大臣,悉心斟酌,规据三礼,考正八音,把朝仪定得格外严密,乐章采得格外整齐。又复连年五谷丰登,八方朝贡,真个是全盛气象,备极荣华。乾隆帝忽记起世宗遗旨,令在京三品以上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博学鸿词,嗣因世宗晏驾,不及举行。至此正好缵承先志,开试文科。遂命各省文士,一律进京,计得一百七十六员,在保和殿考试,吟风弄月,摛藻扬华,篇篇是锦绣文章,个个鼓吹盛世。当由大总裁等评定甲乙,恭呈御览。乾隆帝拔出隽才十五员,遵照康熙年例,一等五人,授翰林院编修;二等十人,授翰林院检讨及庶吉士。各员谢恩任职。     
    


第三部分第62节:皇后富察氏之死(1)

    乾隆帝坐享太平,垂裳而治,未免要想出些欢娱的事情来。禁城里面的花园,算是畅春园最大。前明时,懿戚徐伟作为别墅,园内花木参差,亭台轩敞,别具一番风景。圣祖在日,曾赐名畅春,复命于园内北隅筑屋数间,赐名圆明,令皇子在此读书。世宗未登位时,最喜在圆明园饮酒吟诗,登位后,大兴建筑,楼台亭榭,添了无数。畅春园附近,又有一长春仙馆,比畅春园规模略小,馆中倒也异样精致。乾隆帝踵事增华,令把三处并为一处,发出库中存银,命工部督工改造。这一场建筑,比世宗时阔大得多,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傑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这班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某处凿池,某处叠石,某处栽林,某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做为皇帝家常的供玩。停了一年有余,这园工告成,乾隆皇帝奉了太后,到园游览,并下一道圣旨,自后妃以下,凡公主、福晋、宗室、命妇、格格以及椒房眷属等,准令入园游玩。谁知这圣旨一下,乾隆皇帝竟闹出风流佳话来。     
    乾隆皇帝奉着太后游园,准自后妃以下公主、福晋等随从玩赏。这一日,正是春天的时候,春风荡漾,晓色融和,乾隆帝护着太后銮驾,到了园内,后妃公主等一律相随,两旁迎驾的人统已站着。乾隆帝一瞧,一半是风鬟雾鬓,素口蛮腰,此时也不暇评艳,直至行宫里面。下了舆,随太后步入。大众向两宫磕头,除老年妇人外,都装扮得天仙相似。独有一位命妇,长得鹅蛋式的脸儿,两道弯弯的眉儿,丰润的鼻子,两面粉腮上两点酒涡儿,露出满脸的笑容来,那一点珠唇血也似的红润。最动人的,是那白玉似的脖子上,衬着一片乌云似的鬓角,鬓边插着一大朵红花,真是娇滴滴的越显红白,她春葱也似的纤手捏着一方粉红手帕。这女人长得这般的美貌,乾隆皇帝看了半晌,不觉魂灵儿早飞出腔子,飘飘荡荡的不知怎样是好。心想:这人有些面善,未识是谁家眷属。只是当众人前,不好细问,便呆呆地坐着。众人又转向皇后处请过了安,见皇后起立,与那丽人握手道:〃嫂嫂来得好早。〃丽人却娇滴滴道:〃应该恭候。〃乾隆帝听了两人问答,方记起这位丽人乃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夫人。当由太后传下懿旨道:〃今日来此游览,大家不必拘礼。〃众人又都谢恩。太后又谕道:〃游览不如徐步,坐了舆,反没甚趣味。〃乾隆帝恰没有听见,还是皇后答了〃恐劳圣体〃四字。太后道:〃我虽年老,徐步数里,想亦不至吃力。〃乾隆帝方禀道:〃圣母既要步行,叫辇驾跟着便是。要徐步,便徐步;要乘舆,便乘舆。〃     
    太后道:〃这倒很好。〃宫监献茶,太后以下,统已饮毕,遂出来四处闲游。皇帝皇后,紧紧地跟着太后。皇后后面,便是傅夫人。皇帝频频回顾,傅夫人颇有些觉得,也有意无意,瞻仰御容。到一处,小息一处。日中,在离宫午餐,直到傍晚,太后方兴尽回宫,皇帝皇后,亦一同随返。皇后与傅夫人又是握手叙别,皇帝更恋恋不舍,临别时还回顾数次。傅夫人站了好一歇,等到两宫不见,方坐轿回去。从此,乾隆皇帝时时把这美人儿搁在心里。眼前常现出那副娇羞妩媚的面貌来,终日想着,连朝政都没心肠去处理,无情无绪,连皇后也不晓得他的心思。一日,遇着皇后千秋节,由太后预颁懿旨,令妃嫔开筵祝寿。乾隆帝竟开心起来,忙至慈宁宫谢恩,皇后更不必说。乾隆帝回到坤宁宫,对皇后道:〃明日是你的生辰,何不去召你嫂子入宫,畅饮一天?〃皇后道:〃她明日自应到来,何必去召。〃乾隆帝道:〃总是去召她稳当。前日去逛圆明园,我见你两人很是亲热。此番进来,好留她盘桓数日,与你解闷。〃皇后默然。乾隆帝即传宫监,叫他奉皇后命,明晨召傅夫人入宫宴赏。     
         
    


第三部分第63节:皇后富察氏之死(2)

    宫监去了一回,复奏傅夫人正预备祝千秋节,明日遵旨入宫。是夕,乾隆帝便宿在皇后宫内。次日早起视朝,不见有什么大事,当即辍朝入宫。文武百官,随驾至宫门外。祝皇后千秋。祝毕,大众散去。乾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像乾隆帝到坤宁宫,众妃嫔及公主、福晋等已齐集宫中,傅夫人亦已在内。因御驾进来,个个站立,按照仪注行礼。乾隆帝忙道:〃一切蠲免。今日为皇后生辰,奉皇太后懿旨赐宴,大家好欢饮一天。若仍要拘牵礼节,倒反自寻苦恼,朕却不愿吃这苦头。〃随令大家卸了礼服,一概赐坐。偏是傅夫人换了常服,越加妖艳:头上梳就旗式的髻子,光亮可鉴,珠彩横生;身上穿一件桃红洒花京缎长袄,衬着这杏脸桃腮,娇滴滴越显红白;袄下露出蓝缎镶边的裤子,一双尖足,穿着满帮绣花的京式旗圆。乾隆帝目不转睛地瞧着她。她嫣然一笑道:〃寿礼未呈,先蒙赐宴,这都是皇太后、皇上的厚恩,臣妾感激不尽。〃乾隆帝道:〃姑嫂一体,何用客气?〃当下传旨摆宴。乾隆帝请傅夫人上坐,傅夫人道:〃哪有冠履倒置的道理?〃于是皇帝坐首席,皇后坐次席,第三席应属傅夫人,傅夫人又谦让一番。各位公主、福晋等因傅夫人系皇后亲嫂,自然格外尊崇,定要傅夫人坐第三席,傅夫人仍坚执不肯。乾隆帝道:〃此处不是朝廷上面,须按品列次,嫂子竟坐了罢。〃傅夫人无奈遵旨,公主、福晋等依次坐下,众妃嫔亦侍坐两旁。     
    这次寿筵,真是异常丰盛,说不尽的山珍海味。饮到半酣,大众都带着酒意,脱略形迹。乾隆帝发了诗兴,要大家即事联诗。公主、福晋等嚷道:〃这个旨意,须要会吟诗的方可遵从;若不会吟诗,只得违旨。就使皇上要治罪,也是无可奈何了。〃乾隆帝道:〃不会吟诗,罚饮三杯,只皇后与嫂嫂,却不在此例。〃大众方各无言。当由乾隆帝起句道:〃坤闱设帨庆良辰。〃皇后即续下道:〃奉命开筵宴众宾。〃乾隆帝闻皇后吟毕,便道:〃第三句请嫂嫂联吟。〃傅夫人道:〃这却不能,情愿遵旨罚饮三杯。〃乾隆帝道:〃前说过嫂嫂不在此例。不过不会吟诗,今天也要硬吟的。况且姑姑能诗,嫂嫂没有不能的道理。〃傅夫人只得想了一想,便吟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帝道:〃我接罢:两家并作一家春。这句好不好?〃傅夫人极口赞扬。乾隆帝又命众人拇战一回。钗声钏声及一片呼三喝四的娇声,挤成一番热闹。傅夫人连饮了几杯,酡颜半晕,星眼微饧,把个皇帝弄得心痒难搔,看那傅夫人一举一动,飘飘欲仙,越看越爱,恨不得一口把她吞下肚去,只是可惜没有下手的机会。当日散了酒席,傅夫人谢恩辞去。皇帝常常怂恿着皇后去把他舅嫂子接进宫来。从来女人爱和娘家人接近,只是皇后晓得皇帝的心事,有时召傅夫人进宫,把她藏在密室里,两下里谈心,不给皇帝见面。那皇帝许久不见傅夫人,心中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坐立不安,废食忘餐起来。     
    看看到了夏天,皇帝和几个内监宫女通成一气,将傅夫人接进宫来,和皇后饮酒。皇帝俟她们饮了一会儿,两人皆有醉意,皇帝却从外面进来。这时,皇后已经大醉,由宫女扶进寝宫。傅夫人正待转身,瞥见皇帝笑嘻嘻地进来,兜头一揖说:〃朕想得嫂子好苦!〃傅夫人见了,晓得皇帝不怀好意,便忙跪下去请安。皇帝亲自将她扶起,傅夫人羞得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