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细说清宫十三朝 >

第11部分

细说清宫十三朝-第11部分

小说: 细说清宫十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出宫来,登上大殿,文武官员一字儿跪在下面,磕头朝贺,口称:〃皇帝万岁,万万岁!〃皇太极坐在殿上,想起弟兄们皆是父皇嫡子,独我做了皇帝,不觉动起骨肉的情分来,便拉住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并肩儿坐下。     
    皇太极坐在殿上,触动了弟兄之情,便将大贝勒等三人拉来同坐一起,并肩儿受百官朝贺。朝贺已毕,便将太祖皇帝的遗骸,收殓起来。正在大吹大擂的时候,那宫女出来报说:〃大妃乌拉纳喇氏殉节了。〃皇太极令殓后殉葬,各事完毕。从此改年号,称天聪元年,皇帝称为太宗。     
    隔了几个月,大学士范文程出班奏道:〃陛下年届壮年,当立皇后,庶万民有国母之称。〃太宗皇帝听了,心想:〃俺之皇后,定立那博尔济吉特氏。〃便一道圣旨下去,册立博尔济吉特氏为〃孝庄文皇后〃。第二天,宫中办起喜事,皇帝、皇后行大婚礼。皇太极朝服像这文皇后本是个再醮之妇,乃科尔沁部部主博尔济吉特塞桑贝勒的大女儿,她名字叫大玉儿,她妹妹叫小玉儿,姊妹两个好似一对玉人,生得十分娇艳。在太祖皇帝出兵抚顺的时候,留皇太极做监国。一天,皇太极为追一只鹿,竟迷路到科尔沁部。也该天缘凑巧,偏偏这大玉儿也在山内打猎,两下在深山里遇见,从来佳人爱才子,两个人便定下爱情。后来,皇太极回去请人做媒,竟迟了一脚,这美人儿被她表兄娶去了。隔了几年,太祖灭了叶赫部,皇太极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玉儿娶来做妃子。     
    这时,明朝经略使袁崇焕,听得太祖皇帝已死,便借了吊丧、贺位的名义,遣李喇嘛到沈阳递书,探探满洲的虚实。李喇嘛到了满洲,太宗皇帝坐朝,宣召入觐。喇嘛见了太宗,合十叩安,将两封文书呈上。太宗见了文书,对李喇嘛说道:〃书中的意思,是息兵言和,我国酷爱和平,只要他出于至诚,俺答应就是。〃李喇嘛奏道:〃阿弥陀佛,请皇帝慈悲生灵,免动干戈。〃太宗当下令范文程写一封答书,令通事官方吉纳、参军温塔石二人赉了国书,与李喇嘛同到宁远城,见了袁崇焕,递上国书。崇焕将书展开,见上面写道: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于大明国袁经略,尔停息兵戈,遣李喇嘛等来吊丧,并贺新君即位,既以礼来,我亦当以礼往,故遣官致谢。至两国和好之事,前皇考至宁远时,曾致尔书,令尔转达,尚未见答,汝主如答前书,欲两国和好,当以诚信为先,尔亦无事文饰。    
    


第二部分第24节: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2)

    袁崇《清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后金议和条件     
    焕将书看过,抛在旁边,对使臣厉声道:〃你国教你来下书,是挑战呢,还是讲和呢?〃方吉纳见袁经略发怒,不觉发起抖来,低着头回答道:〃我国皇帝差卑职来,是请和的。〃崇焕说道:〃既是来请和,为何书上写着高大的格式呢?你国皇帝休想同我国并称。下次要来请和,要卑行藩属礼,不然领兵前来厮杀便了。〃说着,站起身来走入里面。方吉纳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回国奏报。太宗皇帝听后,勃然大怒,便想发兵,三贝勒上前奏道:〃我国在大丧时,不宜动兵,如今不若面子上同他讲和,暗地里操练兵马,等他防守懈怠下来,再发兵攻击,杀他个片甲不留,报去年的仇恨。〃太宗听贝勒这样说,也只得作罢,令范先生写了一封书,又差方吉纳、温塔石二人到宁远城去。他二人前次吃了亏,本不敢再去,因不敢违逆皇帝的旨意,只得硬着头皮再到宁远城。先请了李喇嘛,邀他一同去见袁经略。袁崇焕见满洲又来国书,便将书拆开展看,书上写道: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明袁经略:吾两国所以构兵者,因昔日尔辽东广宁臣,高视尔皇帝如在天上,自视其身如在云汉,俾天生诸国之君,莫能自主,欺藐陵轹,难以容忍,用是昭告于天,兴师致讨,惟天不论国之大小,止论事之是非。我国循理而行,故仰蒙天佑;尔国违礼之处,非止一端,可致尔言之。如癸未年,尔国无故兴兵,害我二祖,一也。癸己年,叶赫、哈达、乌拉、辉发与蒙古会兵侵我,尔国并未援我,后哈达复来侵我,尔国又未曾助我;己亥年,我出师报哈达,天以哈达畀我,尔国乃庇护哈达,逼我复还其人民,及已释还,复为叶赫掠去,尔国则置若罔闻,尔既称为中国,宜秉公持平,乃于我国则不援,于哈达则援之,于叶赫则听之,偏私至此,二也。尔国虽启衅,我犹欲修好,故于戊申年勒碑边界,刑白马乌牛,誓告天地,云两国之人毋越疆圉,违者殛之;及癸丑年,尔国以卫助叶赫,发兵出边,三也。     
    又曾誓云:凡有越边境者,见而不杀,殃必及之。后尔国之人潜出边境,扰我疆域,我遵前誓杀之,尔乃谓我擅杀,缧系我使臣莽古礼、方吉纳,索我十人,杀之边境,以逞报复,四也。袁崇焕画像尔以兵备助叶赫,俾我国已聘叶赫之女改适蒙古,五也。尔又发兵焚我累世守边庐舍,扰我耕耨,不令收获,且移置界碑于沿边三十里外,夺我疆土,其间人参、貂皮、五谷、财帛、马匹,我民所赖以生者,攘而有之,六也。甲寅年,尔国听信叶赫之言,遣我遗书,种种恶言,肆行侮慢,七也。我之大恨,有此七端,至于小忿,何可悉数?陵逼已甚,用是兴师。今尔若以我为是,欲修两国之好,当以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十万匹为和好之礼。既和之后,两国往来通使,每岁我国以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十斤馈尔,尔国以金十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报我。两国诚如约修好,则当誓诸天地,用矢勿渝,尔即以此言转奏尔皇帝。不然,是尔仍愿兵戈之事也。     
    袁崇焕看毕,心中更为愤恨,转想辽西一带兵备尚未完固,再等一二年后,修城筑垒,屯垦田,叫他无懈可击时,再与他决个雌雄。主意想定,遂命亲兵取纸笔过来,执笔写道:     
    辽东经略使致书于满洲国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息兵戈,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往事七宗,抱为长恨者,不佞宁忍听之。但追思往事,穷究根因,我之边境细人,与汗家之部落,口舌争竞,致起祸端。今欲一一辨晰,恐难问之九原,不佞非但欲我皇上忘之,且欲汗并忘之也。然十年苦战,为此七宗,不佞可无一言乎?今南关北关安在?辽河东西,死者宁止十人?仳离者宁止一老女?辽沈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宁问田禾,是汗之怨已雪,而志得意满之日也,惟我天朝难消受耳!今若修好,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还;是在汗之仁明慈惠,敬天爱人耳。天道无私,人情忌满;是非曲直,原自昭然。一念杀机,启世上无穷劫运;一念生机,保身后多少吉祥?不佞又愿汗图之也。若书中所开诸物,以中国财用广大,亦宁靳此,然往牒不载,多取违天,亦汗所当前我也。我皇上明见万里,仁育八荒,惟汗坚意修好,再通信使,则懔简书以料理边情。有边疆之臣在,汗勿忧美意不上闻也。汗更有以教我乎?为望。     
    


第二部分第25节:多尔衮大婚(1)

    写毕,差使杜明忠偕方吉纳同去沈阳。太宗皇帝将书展阅,杜明忠在殿上等候复书。太宗遂命范文程再写复书,书中的意思,大约分为三条:第一条是画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条是修正国书,满洲皇帝让明朝皇帝一格,明朝的臣子当让满洲皇帝一格;第三条是每年互送岁币,满洲国主每年赠东珠、参、貂给明朝,明朝也拿金、银、布、缎为报。太宗皇帝看了一遍,便交给杜明忠带回。     
    太宗回城,想着和文皇后多日不在一起,便踱进永福宫去。文皇后见皇帝进来,便跪下请安,太宗忙扶起来说:〃我几天为着明朝请和的事情,闹得头昏,到这时才有闲空到这里来。〃说着,向文皇后身边靠去,说:〃你这几日冷清吗?〃皇后听了,把嘴儿一撇说:〃皇帝国事要紧,怎能顾得臣妾冷清不冷清呢?不过,圣上三夜未曾驾临,臣妾也三夜未曾合眼。〃说着,一手掠着鬓儿,向太宗溜了一眼,那粉腮儿上飞起两朵红云,低着粉颈弄那衣角上的亮珠,现出一种妩媚的姿态。太宗看了,忍不住搂在怀里。当下,摆上午膳,宫女斟上了酒,两人便浅斟低酌起来。正有情趣之时,忽然宫门外走进一个美男子来。     
    太宗和皇后正在宫里吃酒,忽然走进一美男子来,太宗看去,原来是十四亲王多尔衮。多尔衮见太宗坐在上面,忙跪下请安。太宗说:〃老九,起来吃一杯酒。〃多尔衮谢恩坐下,皇后命宫女添一双杯箸。太祖问多尔衮道:〃老九,这几天打猎吗?〃多尔衮笑道:〃谈起打猎来,真叫人发笑呢?〃皇后接口说道:〃讲起他打猎来,弓马的本领真了不得,他还救俺妹妹的性命呢!〃皇帝便问怎么一回事,皇后说道:〃我们小玉儿,从小喜欢打猎,前天她又想起打猎,便让俺同她一块儿去,俺怕的皇上要进宫,就未同她去,后来她带了宫女上东山去了,忽然一头白兔在小玉马前跑过,小玉儿拍马直追进林子里去,忽然林子里跳出一只野猪来,小玉看见野猪,便丢了兔子,来追一头野猪。那野猪见有人追它,便东西乱跑,小玉也骑在马上左右盘旋,跟着这野猪追赶,箭也射不着,刀也砍不着,把个小玉弄得娇喘不止。忽的,那头野猪大叫一声,掉过身来,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露着钢刀似的牙齿,直向小玉扑来。     
    小玉骑在马上,吓得魂不附体,那马也大吼一声站了起来。小玉一翻身,摔下马来,娇声叫唤。这时宫女们在林子外,站得很远,只有喊救的份儿,却没有人敢上前去打野猪。正在危急的时候,忽听得飕的一声,林子内飞出一枝箭来,不偏不斜,直插入那野猪眼睛里去。那野猪大嚎一声,屁股一蹶,又飞奔起来。这时,林子内抢进一个少年,一手挽着弓箭,一手提着短刀,狠命向野猪颈下一戳,只见那野猪倒在地上,翻了几翻就死了。那少年却笑盈盈地站在小玉面前,小玉凝神见时,那少年不是别人,原来是他。〃皇后说到这里,用一个手指指着多尔衮,笑嘻嘻地向多尔衮溜了一眼。多尔衮说道:〃那只野猪,本是俺赶进林子来的,俺迟一步,玉姑娘要不止这样受惊呢!〃皇帝听了,对着皇后说道:〃这一头猪,却也抵得那年我和你的一头鹿呢!〃说着哈哈大笑。皇后听了皇帝的话,想起从前的情形,粉腮儿泛起一层红云,微微一笑。多尔衮见兄嫂谈得那种神情,不免心中也有点意思了。这时,多尔衮已十五岁了,他兄弟多铎也十三岁了,只因文皇后欢喜他二人,便常常留在宫中和皇后作伴。皇帝不在宫时,他们弟兄两个和皇后的妹妹小玉儿,四个人常在一块儿说话谈笑,竟忘了君臣叔嫂的名分。太宗也因他幼年亡母,感着骨肉的情分,便格外好意看待他,随他在宫里走进走出,侍卫宫女也不得阻挡。这多尔衮比兄弟乖巧,在八九岁的时候,就会射箭作诗,到了十几岁,骑马射箭越发精明,谈到诗文,便是汉字也认得几个,都是范先生教他的。他的面貌也长得漂亮,苹果似的脸儿,雪白的面皮,两道乌眉配着黑棋子似的眼珠,一嘴的银牙齿,映着胭脂似的朱唇。文皇后见他这样美貌,也格外欢喜他些。皇后的妹子小玉儿,也跟她姊姊住在宫里。她的容貌和她姊姊长得一样娇艳,年纪只有十五岁,和多尔衮同年伴岁,自然是容易亲热,加之前两天多尔衮又救她的危急,内心自然感激他,爱慕他。     
    


第二部分第26节:多尔衮大婚(2)

    小玉儿自从前天受了惊吓,当晚便觉身上有点发热,第二天倒也好了一些,只是仍睡在床上。这天下午,小玉儿觉得身上轻快,睡在房内怪烦腻的,便爬起身来,同几个宫女来永福宫。刚进宫门,宫里的宫女便齐声道:〃玉姑娘来了。〃多尔衮第一个听见,忙转身看去,见四个宫女簇拥着一位花枝招展的玉姑娘,皇后唤道:〃小玉儿,快来见皇帝。〃小玉儿上前行过礼,回过头来见多尔衮,不禁盈盈一笑,那两面雪白的粉腮儿上,现出两个酒窝儿来,低低唤一声:〃哥哥。〃多尔衮急忙地兜头一揖,说:〃姐姐请坐。〃小玉儿便在文皇后肩旁坐下,宫女斟过一杯酒,小玉儿呷了一口,见面前有一盘果子,便拿一只递给多尔衮,多尔衮忙站起身接着,在小玉儿臂膀上一擦,觉得细腻如酥,不觉心中一动,心想她臂膀这样酥润,身上不知怎么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