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765部分

锦衣夜行-第765部分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浔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纪纲此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我当然清楚。不过眼下,却正是我们共患难的时候,如果彼此拆台,只有大家一起完蛋,这一点我清楚,他也清楚,所以眼下,我们的确算是言归于好。”
费贺炜听了微微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
夏浔又道:“此人虽然狠戾,本事还是有的,关外之事,锦衣卫已经插手,我们现在想撇开他们,是无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现在是同舟共济的时候,岂能多生是非!”
费贺炜嘿嘿两声道:“卑职明白了,其实卑职只是担心国公受了他的迷惑,国公晓得他是怎么样的人就好!”
夏浔微微一笑,说道:“我与他时战时和,达十年之久,安能不知他的为人?该怒须怒,当忍则忍!”
小樱自打离开纪府后,就不见夏浔拿正眼看过她,顿觉闷闷不乐。
其实小樱性情活泼,爽朗大方,绝非林黛玉那样心思细腻敏感,动不动就悲风伤雨的主儿,但是女儿家一旦陷入情网,哪怕平时大大咧咧一如男儿的姑娘,也与往昔大不相同,心上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左右她的喜怒哀乐,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实在难以表述。
小樱出了纪府,就想把她在纪家所见的稀罕事儿说与夏浔听的,眼见夏浔都没正眼瞧过她,顿时怏怏不乐,也就没了搭讪的兴致,只顾埋头赶路。辛雷见她模样,便低声问道:“小樱姑娘,怎么不高兴了,可是纪纲夫人招待不周么?”
小樱幽怨地瞟了一眼夏浔的背影,放慢了马速,轻声道:“哪有啊,再说,她们周到与否,我哪会放在心上?”
辛雷一瞧她眼神所向,心中顿时明白。小樱和夏浔之间郎无情、妾有意的状态根本瞒不过他身边这些人,他们早就看在眼里,尤其这辛雷,那是喝过磨刀水的人,有内秀,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辛雷便嘿嘿地笑了两声,勒缰靠近小樱,低声道:“小樱姑娘,我们国公可没把你当外人呢,方才这番话,就是那些普通的侍卫都不能与闻的,你瞧他们站的多远,若他们在跟前,国公绝不会如此直言不讳。可你在这儿,国公却是丝毫不加提妨,你说国公把你当外人了么?”
小樱大羞,嗔道:“胡说八道,我在乎他么?”扬鞭打了一下马,骏马向前一冲,便超出辛雷一个马身去,几乎是冲出辛雷视线的瞬间,小樱颊上两个梨涡浅现,便溢起了愉快的笑意。见她靠近,费贺炜便放慢了马速,给她让出了位置。
夏浔见小樱驰近,便笑问道:“你看纪纲新买的那幢宅院如何?”
小樱听了辛雷的话,越想越是道理,心中已经然欢喜,又见他主动搭话,更觉得是自己多心了,反而小小地谴责了一下自己的小心眼,然后愉快地答道:“纪家的宅院是真大,一层套一层的院子,看着倒也显得豪绰,不过比起我家……”
小樱语气一顿,飞快地瞟了夏浔一眼,又道:“比起你送我们的那幢宅院,虽然大了三四倍,其精致优美处却是差得远了。”
夏浔哈哈笑道:“不然不然,这可不是纪府寒酸,而是南北建筑的差异。南巢北穴,南敞北实,南水北石,南花北柏,再加上南北气候不同,所以北方建筑方方正正,壮观气派,凝重严整,而南方建筑就秀丽优雅,若以人来比拟的话,北方建筑恰似燕赵之士,慷慨豪迈,南方建筑却是水乡佳人,温柔妩媚。”
小樱撇撇小嘴,嘀咕道:“一说不相干的,你就滔滔不绝了。”
夏浔扭头道:“甚么?”
小樱道:“没甚么,对啦,方才我在纪家,遇到一件稀罕事儿,你要不要听?”
夏浔开玩笑道:“洗耳恭听!不是人家的闺房私隐吧?那我听了可真要去洗耳啦!”
小樱嗔道:“我会嚼人家舌根子,说那些无聊事吗?”
小樱把她在纪纲府入厕时所遭遇的事情对夏浔说了一遍,最后打抱不平地道:“这个纪纲,排场当真是够大啦!我听了之后好生惊讶。仔细想想,做他的女人真是可怜,他也太不相信自己的女人了,这不是把她们当贼一样地看着么?”
夏浔脸色凝重地道:“小樱,你没有看错,可瞧得清楚了?”
小樱红了脸道:“他虽然还是个孩子,毕竟也是男人,我哪能盯着他看呐,慌乱之间只是瞥了一眼,有什么清楚不清楚的。”见夏浔一脸的凝重,小樱又补充道:“不过,吟荷夫人可是对我亲口说过,说那孩子是个阉人的。”
小樱歪着头想想,又道:“我好奇问起时,她还说,纪府里这样的阉人有二十多个呢,都是在纪府后宅当差的。这一次纪纲到北京公干,还特意吩咐府里,除了阉人,府中上下所有男子,不准踏进后宅一步,要不然一旦被他知晓,不管因为什么理由,当即打杀不论。那个男孩和另一个童子因为是吟荷姐妹俩身边侍候久了的人,才一起随了来北京。”
夏浔听了神色百变,过了半晌,眸中便渐渐浮起一抹神秘莫测的光彩。小樱虽然知道这是皇帝才可以有的排场,却不大其他人一旦僭越,罪过到底有多大,瞧见夏浔的神色变化,她才警觉起来,忙问道:“这事很严重么?”
夏浔深深地看了小樱一眼,沉声道:“当然严重!幸好那个吟荷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少不更事,更无心机,要不然岂会对你说这些,呵呵,这就是天意了!谁说天道无凭啊,冥冥之中自有法眼!”
小樱蹙眉道:“你在说什么啊,怎么神神道道的?”
夏浔莞尔一笑,道:“幸好你没把错入男厕的糗事告诉吟荷,要不然吟荷当成趣事,说不定就会讲给她姐姐或者纪纲听,如果那样的话,纪纲必然心生警觉,这件事就没了用处。呵呵,想不到我一时兴起,转去纪府,倒真是来着了。”
小樱听出了一些端倪,开心地道:“这件事对你有用处么?”
夏浔正色道:“当然有用处,太有用处了!小樱,你还真是我的福星,这件事关系重大,你切切不可再说与其他人知道!”
小樱冲他一皱鼻子,嗔道:“这还用你吩咐么,除了你,我还能说给谁听啊!”这句话说完,小樱心里便是微微一虚,赶紧偷窥一眼夏浔,却见他并未察觉自己话中情意,一双眼神飘忽着,也不知在琢磨些什么,小樱心中一松,隐隐却又有些失望。
不远处,辛雷和费贺炜并辔而行,瞧着夏浔和小樱絮絮低语,费贺炜便纳罕地道:“你说国公这么拖着人家到底算是咋回事儿,直接娶进门儿来不就好啦?人家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整天这么陪着你走南闯北的,说出去不好听啊!你不娶,却坏了人家姑娘名声,以后怎么嫁人?”
辛雷捋着胡须道:“你不懂,我也不懂啊。我瞧这小樱姑娘对国公已经是千肯万肯的了,只要国公爷一点头,人家小樱姑娘就能对他投怀送抱,可是国公爷居然不为所动……,这么花不溜丢的一个大姑娘,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真想不通国公爷咋想的!”
费贺炜笑道:“嗨!想不通就不要想啦,人家国公爷的心思,能叫你猜着?要不咋咱是个跑腿儿的,人家却是国公呢,这女人投怀送抱啊,就像天上掉下来一袋子钱,捡与不捡,就看你的定力了,你瞧国公爷这份定力,啧啧啧……”
辛雷动了动眉毛,邪邪地道:“什么定力啊,也没准是因为咱们国公爷旦旦而伐,肾水枯竭,那话儿已经不济事了,怕坑了人家小樱姑娘!”
“嘿嘿!哈哈!”
两个没心没肺的家伙说到猥琐处,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

   

第970章 锦幄暖,易水寒(三更合一求月票)

  第970章 锦幄暖,易水寒(三更合一求月票)
夏浔回到馆驿就一头钻进了书房,约摸半个时辰之后,唤辛雷和费贺炜进去。两人进了书房,就见夏浔正将一封书信封好火漆,桌上还摆着一摞书信。
夏浔招呼二人近前,拿起早就写好的一封书信,递予费贺炜道:“你速去辽东,把这封信交给开原侯丁宇,叫辽东布政使万世域、都指挥使张俊与他,三人一同开启,遵嘱行事,不得迟误,立即上路吧!”
“是!卑职遵命!”费贺炜不敢多问,赶紧揣好书信,向夏浔重重一抱拳,转身走出书房。
夏浔又将刚写好的那封书信连着其他两封书信递与辛雷,说道:“你速速回金陵一趟,必须把这封信直接交到东厂厂督木恩手中,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辛雷答应一声,刚刚接过书信,夏浔又道:“办妥此事之后,你再转往肃州一行,去见西宁侯宋琥,然后转道浙东双屿,将信交与许浒。”
辛雷一呆,道:“既如此,那卑职先去肃州然后折返东南,去金陵和双屿岂不是好,如今这般,要走许多冤枉路?”
夏浔道:“事有轻重缓急,给木恩的消息是最最重要的,耽搁不得,所以要先去金陵,至于肃州和双屿,一东一西,你愿意先去哪边都无妨了。”
夏浔皮笑肉不笑地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多走走嘛,活动活动,肾水才足啊!”
辛雷听了立即向夏浔拱一拱手,屁也不放便溜之大吉了。
夏浔笑嘻嘻地走出书房,小丫头弦雅从书房东墙角急急转了出来,一见夏浔站在那儿,急急收不住脚,险些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去,夏浔伸手往弦雅肩头一按,一股大力沉下,将她定在那里,好笑地道:“你这丫头,风风火火的又做什么了?”
弦雅知道主人性情温和,倒不怕他,吐了吐舌头,嘻笑道:“老爷,有两位大人急着要见您呢,小婢刚刚将他们请进客堂,两人都说是有要紧的公务事禀报老爷!”
“哦?”夏浔疑惑地道:“我去瞧瞧!”
客堂里两位官员正坐在那儿吃茶,相互攀谈说话,夏浔迈步走了进来,弦雅道:“两位大人,我们老爷来了!”
两位官员赶紧放下茶杯,趋前拜见,一经通禀名姓,原来其中一人是瀚林院五经博士叶锦廷,另一人是钦天监监副陈文涛,两人虽然同到馆驿,却不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来。
瀚林博士叶锦廷是从金陵来,因那《永乐大典》已然编撰完毕,永乐大帝赦令其护送大典到北京,储放与北京城中。
这部宝典集合了全国数千士林名流,穷尽三皇五代之至大明永乐年止所有典籍文章,可谓旷世之宝、无价之宝。永乐要兴这文教盛事,固然是为了天下士林之心,可是这样一部学术总纲,既然编撰完成,当然不舍得置放宝库,任它腐朽。
只是编撰这部宝典,耗资甚巨,如此庞大的一部丛书典籍,即便由朝廷来印刷发行,也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况且这部宝典包罗万象,士民百姓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整部,也不需要留存整部宝典。
朱棣还记得夏浔当初所说的办法,可着各书坊誊录,各自雕版印刷其中一部分,独家发行贩卖。这样既可以让这部学术宝典真正的用之于民,利之于民,又可以让它开枝散叶,遍行天下,所以宝典运到北京之后,就要立即依此办理。
夏浔现在身负秘密使命,朱棣并不想让他分神再去操办此事,这件事本来是要赵王牵头,行部操办的。不过整个计划本来就是出自夏浔手,所以朱棣命叶锦廷运宝典到北京时去见夏浔。
并不叫夏浔操劳此事,不过整个安排却由他督查谏议,配合赵王和行部。叶博士赶到北京之后,马上去见赵王,结果赵王不在京里,现如今那运送宝典的一辆辆大车还停在城里未曾安置呢,所以就急急转来拜见夏浔。
夏浔听他说明来由,又问钦天监陈文涛来意。陈文涛所言却是关于天文台的建设事宜。
北京本有一处天文台,是从金朝时候起开始建立的,金灭北宋后,从汴京将天文仪器运至北京,建造了一处天文台。元朝建立后,又扩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郭守敬就是在这处天文台上夜观天象,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同现在世界公认的数值仅差了26秒,精确度高的吓人。
明朝定都于金陵,天文台便设在金陵,但是朱棣登基当年时,便重开了北京天文台,这样大明就有了两处天文台。这些年来,北京天文台记录了不下于1400个运行在华夏天空中星星的情况,可以精确地预测日蚀和月蚀,确定了南半球南十字星和老人星的位置。
星相研究准确,就可以精确定位世界各地的位置,还可以用“过洋牵星”之法,确定海洋航线,其意义十分重大。
钦天监研究天象,觉得只以北京和南京两地天文数据不足以参照、对比,商议一番后,觉得若是在异域他乡也能建几处天文台,定时向钦天监报送数据,更有利于对天象的研究,可这么大的事,钦天监监正也只是个七品小官,哪有胆量向皇帝进言?
难得夏浔这么大的官儿身负巡察监管北京营建事宜,若是由他来向皇帝进言,这话语的份量便自不同,所以陈文涛鼓起勇气,来向夏浔谏议。在夏浔面前,陈文涛有些胆怯,吞吞吐吐的,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