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50部分

兴亡一叹-第50部分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与玄奘并无深交,算来一共也只见过两次。第一次在辽东,玄奘逐退八歧大蛇,救李承乾性命,又赠了一盏金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成就了李承乾和玉藻相识的机缘;第二次便是在这幽冥地府,有玄奘帮忙,李承乾一帆风顺地寻到了李世民魂魄。
李承乾原本一直有些不喜玄奘。这和尚能在神通未成之时,独身一人偷越国境,跨越瀚海沙漠,九死一生去西牛贺州取得三藏真经回来,足见绝非无能愚笨之辈;但却着实有些迂腐了,李承乾在辽东时,就已经领教。他又有些罗嗦,爱说教,故此在枉死城中才得了个金蝉子的绰号。蝉子者,知了也,便是说他像夏天知了一般强聒不止,令人厌烦;至于金字,倒不知其意。
但在此刻,连李承乾这等人,也不禁肃然起敬,诚心诚意合十礼赞。生固艰难,死亦不易,但玄奘舍身镇压地藏,永囚这幽冥地府,还要救拔超度万千亡魂,较之寻常生死,又何止难上千百倍。此等人物,着实称得上大智大勇。
梵唱声隐,虚空中诸佛诸菩萨的影像渐渐淡去。准提抬手一指,燃灯所赠的那盏琉璃灯光焰复起,更胜往昔,依旧落到玉藻肩头。准提默然转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伏地拜倒:“师父。”
自从灵台方寸山一别,已经大半年不曾见到了。李承乾并非多情重义之辈,但准提救他性命,当了他十二年的师父,传授一身神通,又助他取轩辕剑,一力扶持他为人皇。可以说,李承乾能有今日,全是拜准提所赐,否则早被李泰的刺客杀了。准提所为,固然有佛法东传的目的,毕竟也是有师徒情分在其中。在这世界上,准提当是李承乾最尊敬的人了。
准提伸手扶起李承乾,道:“起来罢。时候不早,赶紧回长安去,你父皇还等着呢。”
李承乾站起,道:“三日不回,父皇就不能还阳。此去长安,相隔万里,弟子万赶不及,还望师父垂怜,助弟子一助。”
准提道:“我此来幽冥,乃为地藏,却不好插手你的事情。”李承乾恳求,准提道:“你自上黄泉路便是,自然有人助你。”伸手按在李承乾头顶,轻轻一拍,李承乾只觉一道冰线自头顶流下,顿觉遍体清凉,舒泰无比。当日女娲赠的那一颗紫玉仙丹,服食之后在丹田中未曾完全化开,宛如一团热气,与准提手掌上传来的这道冰线一触,刹那间冰热二气融合为一,流转周身,散归四肢百骸。李承乾大喜,知道紫玉仙丹完全化开,自己已经真正踏入太乙金仙之境。准提伸手召玉藻过来,亦在她顶上轻轻一拍。道:“承乾,玉藻姑娘昔日虽有错失,既已回头,便是大善。你似不必耿耿于怀,计较在心。”李承乾道:“师父教诲得是,弟子不敢。”准提微微点头,道:“你们去罢,我先回了。”转身负手,身形隐没虚空。
李承乾和玉藻再拜,站起身来,再与地藏王菩萨作别。菩萨端坐莲台,不能移动,但可合十还礼,道:“前路凶险,两位施主保重。”两人亦道:“菩萨保重。”登上了黄泉路。
黄泉路遥遥无尽,不知前方。两人不知走了多时,方才见得前方沉沉昏漠中现出一线光明。李承乾大喜,拉着玉藻奔去,果然是个出口,正要出去,便听得有人厉声喝道:“什么人,可有令符?”
李承乾一看,原来是两个身躯极矮小的鬼卒正蹲坐在出口两侧,瞪着两人。李承乾不理,自顾自往出口走去,那两个鬼卒见状高声大呼,他们身躯虽小,声音却极洪亮。李承乾不愿多耽搁,急急出了出口,顿时眼前明亮,原来已经出了幽冥,到了一座插云入霄的高山顶上。李承乾暗道:“这定然就是东岳泰山了。只是怎生回去?燃灯说‘因缘到时,自有人相助’。我还以为是师父,结果师父又说‘自然有人助你’。却到底是谁?”正踌躇间,就听得战鼓轰鸣,杀声震天,周遭云雾之中,现出无数天兵天将来,当先一人,戴金盔,贯金甲,气度威猛,三缕长须,提长枪,骑一只五色神牛,正是东岳大帝黄飞虎。
李承乾不认得黄飞虎,但看情形也知道这些天兵天将不是来礼送自己的,心下戒备,干将剑自虚空中浮出,握在手上。玉藻亦取了莫邪剑。李承乾朗声道:“尊神在上,敢问有何见教。”
黄飞虎厉声喝道:“擅闯黄泉路,居然还敢在黄某面前装模作样。”眼光一闪,朝李承乾怀中看了一眼,怒道:“好大胆,还敢私取亡魂,你等到底是什么人?”李承乾道:“尊神容禀,在下李承乾,南瞻部州人氏,只因家父被邪术暗算身故,故此下幽冥来找寻,还望尊神垂怜,法外施恩。”黄飞虎摇头道:“阴阳转化,生死轮回,乃是亘古不变的规矩,岂能容你随意破坏。黄某镇守此地,职责所在,除非你有玉虚符诏或者天帝御旨,否则一概不能放行。”长枪一指,大喝道:“来人,与我拿下!”
天兵天将齐声应诺,刀枪剑戟,耀日生光,团团围了上来。李承乾和玉藻见说不通,只得拔剑抵御。干将莫邪双剑祭起,化作两道剑芒,一道苍青,一道紫红,腾越长空,当者披靡。李承乾又现出金身法象来,十八般法器齐齐摇动,放出千万道金光来,玉藻身后亦现出九道白气,矫夭挺折,如龙如蛇。只是天兵众多,围困重重,又浑不畏死,前赴后继,仿佛全无恐惧情感一般,一波一波连续冲上,虽然神通低微,却将两人牢牢困住,只是脱身不得。
李承乾心中焦躁,心道:“如此下去,怎生是个了局。莫若擒贼擒王,先制住那黄飞虎,逼他退兵便是。”十八只手臂摇动,杀开一条道路,朝黄飞虎冲来。黄飞虎见了,提长枪,催动五色神牛,上前迎战。他本是大将,官封武成王,武艺精熟,封神后身为东岳大帝,多少也有些神通。李承乾的金身法象虽然厉害,黄飞虎也能挡得几合,只是渐渐不敌,周围天兵一拥而上,都被干将剑杀退。
便正此时,远处传来一声大喝,声若震雷轰鸣。李承乾抬头,就见一个少年跨玉麒麟凌空而来,瞬间已经近前,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虎形暴眼,带束发冠,金抹额,穿大红服,贯金锁甲,束玉带,手中持两柄银锤,大喝道:“休伤吾父!”提银锤朝李承乾打下来。此乃黄飞虎之子黄天化,亦在封神之战中殒命,被封为三山正神丙灵公,今日正巧来看望父亲,就赶上了这场战事。李承乾也不认得,招架几合,暗暗心惊,他不知道黄天化本是清虚道德真君弟子,道法武艺皆深得传授,当年曾一人单骑杀了四大天王,也是玉虚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不逊色于哪吒。黄飞虎见黄天化来援,大喜,亦策五色神牛上前夹攻,又有无数天兵奋不顾身,重重冲杀。李承乾虽然刚得准提相助,突破隐隐一线,晋入太乙金仙之境,被这般围困,终究也觉难当。眼见日将西沉,一日又过,不由得心中更是焦躁,暗道:“师父和燃灯都说有人相助,怎地却还不来。”
一念方起,就听得叫嚷震天,天兵阵型崩乱溃散。急抬头看,只见外围不知何时现出一只猴子来,头戴金冠,身披锁甲,双眼中金光腾腾,凶神恶煞般挥舞一根碗口粗的铁棒,横扫决荡,当者披靡。李承乾大喜,叫道:“悟空!悟空!”
孙悟空听见叫声,朝这边咧嘴一笑,提铁棒冲杀过来。他与李承乾同是准提弟子,神通较之李承乾还要胜过一筹,手中铁棒又是定海神针,虽然已经没有东海中对抗混沌钟的威势,但一万三千斤的分量岂是儿戏,真是碰着便死,擦着便伤。猴子抖擞精神,视漫空天兵如无人一般,冲进来接应李承乾和玉藻。黄天化见状大怒,喝道:“妖猴敢尔!”玉麒麟腾空跃起,举双锤砸来。猴子冷笑,举棒就打,黄天化只觉手臂酸麻,虎口震裂,勉强招架几合,被猴子一棒横空扫来,登时立足不稳,双锤脱手,连人带玉麒麟被震飞出去。
猴子打退黄天化,又复冲上,不多时,便将李承乾和玉藻接应到一处。李承乾大喜,道:“悟空,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猴子道:“我在娲皇宫醒来就没见你,听说回长安了。我就来长安找你耍子,正好撞上那孔雀明王,说你在泰山,我就过来了。师兄,你不在长安,跑到这里来做什么,这些人又是做什么的?”李承乾叹道:“一言难尽,以后再慢慢与你细说,先赶快回长安去。”猴子道:“好。”厉喝一声,现出法天象地的神通来,又现三头六臂,持三条铁棒乱打,瞬间便将周遭天兵一齐逼退。随即收了两条铁棒,两手分提着李承乾和玉藻,腾起筋斗云来,呼哨一声,即便消失天际,黄飞虎等人又哪里追赶得及。
这筋斗云乃是准提传授,一个跟头就有十万八千里,猴子收了法天象地,如风车般在空中急转,虽然带着李承乾和玉藻两人,慢了不少,也不过半日就到了长安城上。事已紧急,也顾不得其他,李承乾带着猴子和玉藻直闯入皇宫来,长孙皇后、李泰、李治、李恪等人以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绩等朝中重臣都在为李世民守灵。见李承乾闯入,又见身后跟着玉藻——玉藻倒罢了,众人大多都认识,却还有一只毛脸雷公嘴的凶恶猴子。众人皆惊,李泰站起喝道:“大哥,父皇灵前,你怎可如此无礼!”
李承乾不理他,将事情经过简要与众人说了一遍,自怀中取出白玉瓶来,道是:“父皇魂魄就在其中,只消现在开棺,将魂魄推入体中,便可还阳。”众人问得这等匪夷所思之事,面面相觑。李泰喝道:“一派胡言,大哥你昏了头么。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是何道理!”李承乾冷笑,不去睬他,只是对长孙皇后道:“母后在上,请信承乾一言。”
长孙皇后也有些犹豫,望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略一沉思,便道:“娘娘,无忌以为可以让承乾一试。若是真能让陛下起死回生,岂非大唐之幸,万民之福。”李泰冷笑道:“长孙大人,你刚才没听到么,他是说要开棺,惊扰父皇在天之灵,谁担当得起。”长孙无忌道:“为国者,不暇谋身。老臣深受陛下厚恩,不敢临危退避。若是承乾所说不实,老臣愿与承乾同罪。”李泰还要再说,长孙皇后道:“不必争了,让承乾试上一试。如若不实,再论罪不迟。”此时李世民已死,李泰又尚未继位,长孙皇后便是地位最高者,既然她说话了,李泰亦不能反对,群臣议论纷纷,但终无异议。
李承乾上前,命内侍开棺,默诵咒语,将李世民的魂魄自瓶中取出,推入体内。过了片刻,便见李世民手足伸欠,四肢活动,口中含糊有声。群臣又惊又喜,上前将皇帝扶出棺中,到龙榻躺下。李世民慢慢睁开眼睛,手足渐渐温暖,呼吸心跳亦恢复,只是眼神迷惘,神色呆滞。长孙皇后担忧,问李承乾道:“这是何故?”李承乾道:“母后放心,父皇被幽冥戾气侵染,刚刚还阳,还有些鬼气未解。”急命取安神定魄的汤药来,喂李世民喝下。李世民喝了药,沉沉睡去。群臣见皇帝无恙,各各告退,长孙皇后指孙悟空问道:“此何人也?”李承乾道:“是儿臣昔日在外游历时结识的朋友,姓孙,名悟空,乃东胜神州花果山人氏,此次也多赖他大力相助,否则儿臣只怕还赶不回来呢。”长孙皇后也是随李世民出生入死打天下过来的,乃是女中英豪,胆气颇壮,虽然见孙悟空形容凶恶,仿佛妖怪,倒也不惧,温言嘉奖几句,便命赐宴。孙悟空虽然顽劣,知道长孙皇后是李承乾母亲,也不敢放肆,上前称谢。长孙皇后见他虽然不通礼数,却也诚恳,自也不在意。
李世民沉睡一日,第二日午时醒来。虽然疲倦无力,精神萎靡,但神智已清,亦能说话。幽冥地府中的经过,他也都还记得,知道是李承乾将自己救回。皇宫之中不乏灵丹,又有名医国手调理,不几日,便能再上朝理事,群臣纷纷称贺不提。李承乾和玉藻立此大功,各种封赏自然不在话下,连孙悟空都得了一大笔赏赐。因为知道孙悟空是修道炼气之士,还特地赏了不少皇宫大内的灵丹仙药。猴子对那些金银财宝全无兴趣,直接转手送给李承乾,只将丹药留下,道是要回去分给猴子猴孙们。李承乾和玉藻又去弘福寺,将琉璃灯还给燃灯,拜谢燃灯和诸菩萨相助之恩。
诸事完毕,李承乾心情畅快,却见玉藻将莫邪剑取出,递与他道:“还你的剑。”李承乾看着她,玉藻将脸偏过去,不与李承乾对视。李承乾苦笑道:“送出去了,岂有拿回来的道理。”玉藻面无表情,淡淡道:“这剑你是要给将来妃子的,我只是暂借一时而已,如今该走了,自然要还你。”
李承乾道:“你要去哪里?”玉藻道:“不知道,或许回东瀛去罢。”李承乾心中黯淡,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