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朱明画卷(vip完结) >

第117部分

朱明画卷(vip完结)-第117部分

小说: 朱明画卷(vip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音方尽,仪华已颦眉不悦,瞪着朱棣,一声娇叱:“不许叫我仪华,我不是仪华!”
    一句驳逆的话,脆生生的说出,惊得舆外众人惶恐。
    陈德海在舆外迟疑道:“王爷,王妃似乎是醉了,可是让小的唤人来服侍?”
    朱棣看着醉意朦胧的仪华,犹豫了片刻,断然拒绝道:“不用,全部退下。”
    陈德海心领神会,笑眯眯的看了一眼众人,打发他们退下。
    久未等到回应,仪华不快的推开朱棣,固执道:“不许叫我仪华!”
    朱棣无奈一笑,声音带着未察觉的宠溺:“好,不叫你仪华,你说叫什么,本王就叫你什么。”
    仪华心神恍惚,记忆混绕,一时只想冯妈妈曾说,李翠莲弥留之际,希望她的女儿美丽,想起有人说姝意为美丽,便叫了一声阿姝后,终是油尽灯枯。于是,她脱口就道:“阿姝!”
    朱棣也不愿叫“仪华”,毕竟这个名讳有嫌隙,再一想仪华的身世,不难猜出“阿姝”就是仪华的乳名,便依言唤了一声“阿姝”。
    仪华这下满意,不再与朱棣执拗,任由他将她抱出坐舆。
    时过子时,寒意深深。
    一路从宫门口到正殿,猎猎北风刮来,冷得人瑟瑟发抖,疼得人嘶嘶呻吟,亦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行至正殿前的丹墀,仪华酒醒大半,吃惊的发现她正在朱棣怀中,骇得连忙伸着脖子,四下一望,见倘大一个院子里,未有半个人影,她这才略略安了心,舒着气收回目光,下一瞬就迎上朱棣好整以暇的目光。
    “我,臣妾可以……”仪华心中恼恨朱棣略带一丝戏谑的目光,口中却不如心下厉害,说话好似咬住了舌尖一般,吞吞吐吐。
    难得见仪华窘迫的样子,朱棣眸中难掩笑意,大阔步抱着仪华进了正殿,揶榆道:“前一会非让本王叫你阿姝,这会怎么到像咬住了舌头?”
    朱棣何曾以这种口吻与她说话,仪华微愣了愣,凝神回想,依稀记得方才的情形,当下深感羞赧,一时异常纠结。竟不觉朱棣已抱着她到了内室,饶过屏风,放在床榻上时,她才猛然反应过来。
    仪华意识虽清醒不少, 却仍处半醒半醉之间,此下方反应过来,一双眸子大睁,可眸中没有焦距,仿佛是呆滞的看着某一处。
    朱棣顺着她视线看去,却见床尾架子上插了一盏花灯,正是去年元宵所获得大闹天宫灯。
    “ 王爷…?”
    躺在床上怔了一会儿,仪华勉强凝聚眸光,半支坐起身子疑惑着,就见朱棣伫立床前,静静地看着那只花灯一一今日白间偶取出,阿秋将它挂在床尾。
    一时,仪华也不禁勾起无限回忆,那夜种种走马观花似的闪过。
    一室静谧,光影幢幢,暖香弥漫。
    “阿姝。”
    朱棣蓦地转身道。
    这一声语音沉缓,却让仪华心律骤失,只觉朱棣似有不尽的话言,下意识的屏气敛息望着他。
    朱棣在床沿坐下,目光凝视着她,抬手抚上她耳鬓的发丝,声音低哑温柔:“阿姝,你便是我的王妃,再无其他人了,只是你阿姝。‘不再是“她” 的替代。
    只是她,阿姝!仪华眼睛模糊了,泪水不争气的往下掉,她狼狈的抹掉眼泪,它却似泉涌,不停,不停的掉泪。
    “怎么哭了……我这是怎么回事?
    估计是有什么进到眼睛里了…”
    擦不掉无尽的泪水,挡不住他灼灼的现线,不愿软弱的一面无处遁形,仪华低下头,双手抵在朱棣的肩头,似笑似哽咽道:“别看,你别看!我好想像醉了,让阿秋过来一一”
    声音骤然而止,仪华泪眼婆娑的被抬起下颚,错愕的瞪大双眸,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唇落在她泪痕斑斑的脸颊,随后是耳垂,耳畔,一直沿着颈项一路细细的吻下。
    朱棣的吻滚烫轻缓,却依旧带着隐藏的掠夺气息,但较于以往的轻柔,让她僵硬的身子渐渐的软,也让她的意识迷失了,只能顺着他置于腰后的手,缓缓躺回熏香的床榻。
    又与此之时,忽松的发簪,终唤得她意识重回。
    “阿姝,别拒绝。‘
    朱棣呼吸急促的吐出这二字。
    这一声唤下,阻止了她动作,仪华任青丝散落于枕,双手也软软的环住了他的颈项。
    这一刻,仪华觉得她真的醉了,迷醉了,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只能随着他辗转浮沉,犹如浩瀚大诲中溺水的人,紧紧箍住最后一根浮木,随浮木带她漂浮沉溺,忽起忽落。
    正缠绵间,外面忽起一阵骚动,随即锦幔外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陈德海在外焦急道:“王爷,京师里来人了!”
    语如九天惊雷砸下,空气中旖旎暖昧的气氛瞬间凝滞。
    陈德海顿了顿,又小心翼翼禀道:“是急报,带了圣旨,不知王爷可是要这时去听旨?
    还是……”
    不等陈德海说兄朱棣僵住的身体猛一震,旋即立刻翻身而起,朝外吩咐道:“来人,更衣!”
    声落片刻,侍人鱼贯而入,点灯、备水、侍衣。
    仪华看着转眼亮如白昼的室内,亦从先前的缠锦中清醒,半醉的酒意也全然消失。
    她急忙拢衣而起,不经意看见立在屏风静由侍人侍候更衣的朱棣,双手紧握成拳,手背青筋绽出。
    一眼见下,仪华心念一动,不由走上前,暗下覆上朱棣的手背,在他为怔的目光中,相凝道:“王爷,臣妾随你一起去。‘说罢,不及朱棣回应,她似触电一般放开他的手,转身扬声叫了阿秋、盼夏服侍她更衣一刻钟后,收拾停当,匆忙上典。
    路上匆忙,一路无话。
    典中,朱棣脸色如常,元丝毫异样。
    直至承运殿前,下典之时,他一贯沉稳的步伐,竞不易察觉的踉跄了一下。
    仪华将一切看在眼里,想启口说些什么,却只觉无论说什么,都是无用。
    眼前这个男人,为了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蛰伏了多久,等待了多久,努力了多久,她都一一看着。
    思绪间,亦步亦趋的随朱棣走进了承运殿。
    殿内,不久前觥筹交错的繁华,已被恢弘肃穆的气氛隆重。
    仪华眯了眯眼,抬头望着殿内煌煌的灯火,忽然想,圣旨所宣的旨意其实并不是,命朱棣率师北征?
    不需细想,手将圣旨的将士,已高声喊道:“燕王朱棣接旨!”
    
    第189章 送行(下)
    
    圣旨的内容不出所料,是下旨北征的命令。
    其旨,命晋王、燕王分别统帅山西和北平的兵马,开春之后,各自 从所拥藩国出兵漠北,探寻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的一支意图南下的队 伍,并将其俘获。
    其中,帝念两子首次带兵打仗,遂命多元大将听之 调遣,且命皇七子齐王率领山东精锐马步军随燕王出征。
    简明扼要的百宇圣旨宣完,未有周王的名讳,这个仪华心下粹然一 紧,一个不好的念头闪过脑 。
    去年夏,蓝玉大破北元,北元被去国号,如今正是虚晃之时。
    此 时,今上命其子出征,试探锻炼之意,明显大于实质。
    而诸子中,及弱 冠之龄的只有秦、晋、燕、周、楚、齐六王。
    皇次子秦王为今上厌, 自不得重用:皇六子楚王,误食丹药,薨, 如此,只剩晋、燕、周、齐四王。
    但此次北征,即为试探锻炼之意,这四名已及弱冠的成年藩王,理 因都参与。
    又或者,本无意让四子皆参与此次北征。也不当越过周 王,反用他们中年龄最小的齐王。
    如今却是 这般,周王必然出事了! 仪华黯然垂眸,没想到结果,还是到了最坏的一步。
    她暗叹一声, 随朱棣声呼万岁后起身,刚举步退至一旁,目光就像有意识的看向朱棣 。
    朱棣右手紧握明黄圣旨,如若常态道:“没想到父皇命七弟随本王 出征,倒不知五弟,父皇可有什么安排?‘宣旨将士知周王与朱棣一母同胞,来之前,已料到朱棣必会询问 周王,早已打了腹稿,道:“末将领旨来时,只听说周王私自去了凤  阳,后被皇上召回宫以外,其它的就不大清楚了。‘说着退后一步, 拱手一礼道:“还望燕王殿下见谅。‘话已至此,朱棣自不会再问,只与宣旨将士寒喧数句,竟让人领了 下去。
    宣旨将士走后,朱棣一言不发,默默的走出承运殿,立在殿夕卜拍丹 墀上,兀自望着那株一丈余高的灯树,不语。
    仪华看着一片流光中照耀下,朱棣如松挺拔的背影,在呼呼咆哮 的北风中一动不动,她心里忽然有些涩。
    不知此时此刻,朱棣是在为出征兴奋,还是在为周王担心,又或是 两者皆有?
    帐然间,陈德海抱着一件黑斗篷,为难的望着仪华,道:“王妃, 王爷这……还有这斗篷……”
    “给我吧。‘
    仪华取过斗篷,亦走出承运殿,行至朱棣的身旁。
    敏锐的察觉有人靠近,朱棣回首瞥了一眼,仪华加快两步,抖开怀 中的披风,轻声道:“王爷,外面风大。‘说时,为朱棣披上了斗蓬。
    这时,呼呼咆哮的寒风似汹涌的海浪一样,一阵烈过一阵的刮来, 耳畔处只闻呼呼的一片嗡鸣。
    仪华瑟缩着打了个寒噤,朱棣蓦地开口道:“本王送你回去。‘仪华忍住身上的寒意,紧拢了拢身上的大红羽缎白狐狸绒披风,说 了一声“好”
    后,语音轻快道:“四更了,反也无什么睡意,王爷不如 陪臣妾走走吧。‘四更天,正是夜最凉的时候。
    朱棣看着仪华冻得微微发白的双唇,硬是挤出一抹安慰的笑意,他 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也不愿拂了她的好意。
    他想,他确实需要寒冷 刺骨的风雪,拂去身上沸腾的血脉,静一静心。
    这样,不久前还在旖旎缠绵的二人,这一时只是沉默而默契的走 着,一旁仅有陈德海执了一盏宫灯跟着。
    一路如来时,亦相对不语。
    四下安静得出奇,只有各种自然界的声响,充斥着耳膜。
    直至穿过这条横贯王府巷道,临近后院的路上,忽听一道喁喁私 语之声,隐隐约约的还能见到一丝微光闪烁。
    仪华顿时大吃一惊,这今时侯儿居然还有人?
    难道是有什么苟且或 隐晦之事?
    仪华被这个想法惊住了,看不见略走在她前面半步的朱棣,她忙转 头住身旁一看,只见陈德海一脸薄怒,神色间更是带着几分焦急。
    一见之下,仪华心里一沉,看来不是她多想。
    其实,也不外乎仪华这般作想。
    此处是过了巷道,入后院的一个小 园子,因为靠近书堂,倒也建得颇为清幽僻静,几十株红梅、松柏散植 于园子四处,中间几座嶙峋的假山,重重相围着一个六角亭子,仿如天 然屏障一般。
    在十五灯节这一日,不顾凛列的北风,深夜出现在这个幽僻之地, 实难让人不作怀疑。
    就在仪华暗叫糟糕之时,朱棣已挟着一身肃杀之气,已变了回宫的 路径,向那小园子走去。
    见状,仪华心下懊悔不迭,早知会遇见此一幕,就不该走这一 边。
    当时从承运殿出来,因考量另一边路途径六局、世子府,过巷道, 然后入后院,又经过家庙、东三所,方到她的住处。
    而六局人事繁 多,东三所住着大部分妃妾,未免人多口杂,才选这一条路走,哪知僻 静是僻静,却不想碰到了这种事! 朱棣素来厌恶府中侍人有私,这会儿又刚知了周王的事,这不是正 触上眉头吗?
    ! 仪华一边想一边赶紧跟上,那喁喁私语声渐渐的近了,也越来越清 楚了。
    只听一个清吟的声音,一字一字缓缓地清晰道:“……燕王殿下 命每年清明时分,慰已去将士的亡魂。
    为女儿身,虽不能随我大明好 男儿一样,战场杀敌,保家卫国:亦不能随燕王殿下一样,护卫边关, 体恤将士;却有一颗拳拳之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今战事又将起,诚心祈祷上天庇佑我大明将士凯旋而归,让边关少一 缕徘徊的亡魂,让人间少一个痛夫至亲的家庭。
    所得所愿,甘愿一生不 得恩宠,只虔心向佛,终生食素,信女张氏拜上。‘信女张氏拜上……信女张氏…… 张月茹! 仪华脚步蓦然停下,错愕的目光掠过忽然怔住的朱棣,望向跪在 雪地里的素衣佳人。
    (明天8点更新,章节名和内容实在太不相符了,咕~~(╯﹏╰)b)
    
    190章 送行(四)
    
    明月照寒雪,雪光映佳人。
    佳人身裹雪白披风,云鬓松散,如墨色丝缎的发丝 从两间垂下。
    她跪于一座假山之下,一株红梅之间,双手合十, 对月拜上。
    一阵朔风袭来,吹落枝上积雪簌簌落下,如柳絮, 如撒盐,纷纷扬扬弥漫空中。
    她衣袂猎猎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