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 >

第222部分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第222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回明作者新作)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光义枪如游龙扎一点,棍似疯魔扫一片。把枪棍的技艺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人似乎要扯着白衣女子离去,眼见赵光义棍法厉害,抽身不得,忽然松开那白衣女子,双手握大剑反击过来。
  赵光义冷笑一声,大枪一摇,霍地点向那人前胸。枪怕摇头棍怕点,大枪一摇。扑愣愣来了个。凤凰三点头,枪尖被抖成一个又圆又小的圈,忽然快逾闪电地向那人咽喉及两肩扎去。哪一枪是实,哪一枪是虚,让人着实难测。
  他这一枪搬、扣、刺,:个动作一气呵成,不想那人剑法实也高妙,手中一口重剑,居然使得极为轻灵,这必杀的一枪竟被他破解,而且反手一剑贴着枪柄向他手掌削来。
  枪似游龙。捉摸不定,那枪杆儿不是直来直去的,锋利的枪尖刺出,枪杆抖颤。犹如一条蜿蜒前进的龙蛇,这一剑削来,赵光义振腕一挑,一磕一崩之间,便用枪杆儿将那柄剑弹开,大枪一翻,使枪柄扎向那人下阴,那人一剑逼退了他的攻势,已趁势一扯那白衣女子,低喝一声:“走!”便双双跃向墙头。
  赵光义大枪一振,如一条飞龙脱手向那人追去。那人身在空中,挥剑一格,反借这一枪反震之力,更快地闪向墙后。
  赵光义堂堂王爷,自然没有当街狂追的道理,他大喝一声道:
  “追!给我追!”那些士兵便立即纷纷扑向墙头。
  “千岁慕容求醉走上前来,赵光义一摆手制止了他,看看四下已围拢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阴沉着脸道:“回去再说。”
  他扳鞍上马,侍卫们立刻围拢上来,将他护在中间,又有人驱散百姓,赵光义快马加鞭向前驰去,行不多远,便见前方一乘车轿,车辕上站着一人。正向远方眺望。那人一回头,瞧见疾驰而来的赵光义,连忙跳下马来长揖道:“千岁。”
  赵光义一看这人正是杨浩,只有一乘车轿,也无侍卫相随,看他模样似乎也正游览归来,赵光义忙一勒马缰,说道:“杨左使,这是从哪里来?”
  杨浩道:“哦,下官今日去游白马寺,刚刚归来,方才见到几名王府的士卒急匆匆赶往前去,不知,六
  赵光义目光一闪,忙问道:“方才你可曾见到两个女子匆匆行过?”
  杨浩道:“的确见过,不过其中一人虽着女装。看其身形步态,却似一个男子呀,她们走的飞快,下官正在纳闷儿,就见王府的亲兵赶来,见了下官,也曾问起她们下落。下官刚刚指明方向,他们就匆匆谢过追去了,千岁,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下官可有效劳之处?”
  赵光义强自一笑道:“没甚么大事。只是两个民女冲撞了本王的仪仗,侍卫们小题大作罢了,杨左使自去忙吧。
  说罢挥鞭向前驰去,杨浩忙避过一步,拱手让行,待赵光义一行人去远了。杨浩暗暗吁了口气,他急急返身上车。一进车厢,就见叶大少和那白衣女子正并肩而坐。
  杨浩匆匆放下轿帘,沉声问道:“壁宿,你这是做什么?”
  原来。那白衣女子正是壁宿乔装改扮,巷中行刺一幕,都落入恰恰经过此处的杨浩眼中,杨浩一眼认出壁宿,不禁大为惊骇,眼见壁宿不敌,左支右绌行将被捕,情急之下杨法汲多想,他一面命车子继续前行,一面匆匆换上叶大少的女装,取布帕蒙了面。又从随行的两名亲信侍卫手中取了一口大剑,命他们两个独自归去,然后急急赶去救了壁宿回来。还来不及问他缘由,支走了那些追捕的官兵之后,便站在车头作戏。
  听他一问。壁宿血贯瞳仁,咬着牙根恨声说道:“我要”杀了赵光义!”
  “千岁    赵光义转来转去,转得慕容求醉眼都花了,赵光义这才止住脚步,轻轻地摇了摇头:“不会,不会是他,他不会派人杀我,不会
  慕容求醉目光一闪,连忙追问道:“千岁可是知道是什么人指派了那刺客么?”
  赵光义膘了他一眼,脸色更显阴霾,他沉吟半晌,仙几摇了摇头。低声吩咐道:“你自去休息吧。寻常百姓机事端前去举告的,这事儿尽量压下来,如果真的有人问起,此事也不宜声张”
  “是,慕容告退。”慕容求醉深深地望了他一眼,拱手退了下
  。
  赵光义颊然坐到椅上,喃喃自语地道:“那人使的是军中的大剑”会是谁要杀我呢?不会,不会是他,绝不会是他,大哥纵然恼我觊觎皇位。以大哥的脾性为人,也不会对我起了杀心。这场搏奕,是实力的较量。谁能得立储君,谁便能得承大宝,大哥以至尊身份,断不会行此下三滥的手段。”
  仔细想想。他又动摇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皇兄会不会以为百官反对迁都。都是因为被我收买,所以才心生忌惮?”
  他负起双手,又在厅中踱了起来,脸上阴晴不定:“我自灭唐归来,声势一时无两。李汉琼、曹翰、田钦作这些肯不折不扣执行我军令的禁军大将,我都大加褒奖为他们请功,示恩邀好的动作太过明显,他们也投桃报李,对我颇为亲近,走动的密切了些,曹翰掳掠金银无数,还惦着送我一份厚礼,如今又有百官与我众口一辞阻止迁都,大哥会不会听到了这些消息。对我”可是”他会因此狠下心来对我下手么?”
  想到赵匡胤一向的为人,和对自家兄弟的深厚感情,赵光义犹疑难决,正沉吟间。厅口忽地有人悄悄禀道:“千岁,京里有人,带来了紧急消息。”
  赵光头霍地抬起头来,吩咐道:“着他进来。”
  那人是南衙一个小吏,亦是赵光义的心腹,一见大厅,见到赵光义立即施了一礼。赵光义问道:“京里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道:“千岁,曹翰将军还京之日,于汴河码头遇刺身亡。”
  “什么?”
  赵光义听了顿时一呆,那人又道:“此事与我南衙本无甚关碍,不过千岁吩咐过,京中如有什么风吹草动,不管与我南衙有无干系,都须禀报千岁,所以程判官令属下前来禀报。”
  赵光义微微眯起眼睛,问道:“曹翰将军遇刺,是什么时候的    那人禀道:“三天之前,因为并非涉及我南衙的急事,又因处处辑捕凶手。恐引起有心人注意,所以属下并未借用官驿快马,也不敢亮明南衙身份,只以商贾身份赶来,行路不敢匆忙。所以今日方赶到洛阳。”
  赵光义面色攸变:“三天?已经三天了,堂堂朝中重臣遇刺,第二天就该禀报官家的,为什么洛阳这边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那人讶异地道:“什么?魏王千岁和权知开封府尹皇三弟不曾将此事上奏官家么?这个”属下不知
  魏王德昭和赵光美的确把此事压了下来,因为皇帝此番西巡,是一统中原之后,欢欢喜喜去祭祖先的,这时匆匆报告朝中大臣遇刺身亡于事无补。徒惹官家不快。再者,二人是头一回担任留守汴梁的大事,马上就在自己治下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凶手是谁都不知道,官家面前如何交待?二人想着也抓凶手,若能抢在禀报赵匡胤之前抓到凶手,面子上也好看一些,有此顾虑,所以作为监国,暂且压下了此事,不想这却引得本就多疑且心中有鬼的赵光义猜忌起来。
  赵光义眼睛转动了几下,又问:“曹将军怎生遇刺?”
  那人道:“当日曹将军押运五百铁罗汉返京,在汴河码头时,忽有一位书生持书画献上,”
  那小吏源源本本说了一遍,赵光义将经过问了个仔细,挥手让他退下,脸色登时变得更加难看起来。诸将之中,如今和他过从最密切的就是曹翰。曹翰杀神一般的作风甚合赵光义的胃口,请功簿上,他为曹翰的美言也最多,曹翰投桃报李,早已使人送回消息,说是携了大批财物回京,内中精挑细选了十船宝物,是赠与晋王的。
  如今他死了,监国竟然不予公开,紧接着就是自己遇刺,行刺的凶手手法相近,都是乔装打扮,藉故近身,都是轻如灵猿,来去如风,这岂不是一桩奇事?
  大臣遇刺。十年不遇的大事,三日之内在东京、西京接连发生,两个遇刺者之间又有这许多关系,再想到那刺客失手,仓促跃出一身女装,却是男儿身形的人所使的军中大剑,赵光义心中便是一沉:“大哥,为了把皇位留给你的儿子,你真要把兄弟置之于死地么?”
  ※※
  杨浩暂住的官邸,听着壁宿含泪述及别后经过,说出水月姑娘惨死的经过,想起那个只会含蓄温柔地向他轻笑的小姑娘,竟然就此身死,杨浩心如针扎。叶大少在一旁嗫着嘴巴,有心想劝壁宿几句,可是瞧见他模样,竟然说不出话来。
  壁宿说罢,含泪起身道:“多承大人慨施援手,此恩此德,壁宿铭记心中,壁宿一个刺客,不宜留此为大人招灾,就此告辞。”
  杨浩沉声道:“你要去哪里?”
  壁宿站住脚步,亢声道:“不杀赵光义此贼,壁宿枉为人也。
  我会择机。再次行刺!”
  杨浩淡淡地道:“你不是他的对手,一次偷袭不成,更难再得机会下手。不想找我帮忙吗?”
  壁宿慢慢回身,向他长揖一礼,缓缓地道:“袭杀皇族重臣,塌天之罪。壁宿孤独一人,无牵无挂,大人自有家眷和锦绣前程,有许多兄弟要赖你同图大事,壁宿怎能连累大人?壁宿只恨当初未听大人之言,未与大郎同行。如今遭此无妄之灾,能得大人冒死相救,已是感念不尽,不能再拖大人下水了。”
  杨浩一步步向他走去,沉声说道:“昔日你我渡口相逢,两个亡命。奔走西北。如何相依为命,你忘了么?”
  “草原上。杨某为毒蛇所噬,命在旦夕,是仗你蛇药才救回一命,你忘了么?”
  “自到芦州。我做官也罢、做民也罢、做匪也罢,…取消耳后。为我奔击。毫无向然尤,你忘了么”    “你忘了,我却没忘,我视你如兄弟,岂是待如走狗?这天下,不差一个晋王,我杨浩,却不想少了你这个兄弟!”
  壁宿感动的热泪盈眶,颤声道:“不,大人所图甚大,岂可为壁宿一己之仇轻身赴死,壁宿不敢答应,不能答应
  杨浩走到面前,举手搭在他的肩上,直视着他道:“你错了,我知道你如今恨比天高,但是我并未想马上与你去报仇。他的武功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今日我使的剑不趁手,但是他的枪也并非他擅使的武器,以我方才交手情形来看,若是单打独斗,以我现在的武功,还奈何不了他,何况经此一事,他的护卫必然森严,我们纵能碍手,也再难全身而退了。我会帮你对付你的仇人,却不是要把我们两个的性命也搭进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想一击成功,你现在要能等
  壁宿重重地一点头,沉声道:“我能等,穷我一生一世,我有的是耐心!”
  杨浩展颜笑道:“那就成了。你现在切不可露面,先潜居在此,过几日风声平息,我才送你离开
  他转首望向厅外一角天空。轻轻地道:“这些界改变了许多,但是有许多东西并没有改变,哪怕沧海桑田,人心、人性、欲望”。这些东西没有变,有些人的选择就不会变,只要他的选择不会变,他的行动就未必无迹可循。我答应你。一定会找一个最恰当的机会,让你手刃仇人”。
  赵匡胤要起驾回京了。
  他缓缓行于旧时居处,看着那未变的屋檐,曾经爬过的墙头。偷过枣儿的邻家枣树,依稀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一代帝君,也不禁柔肠百
  往事仍是历历在目,可他已从一个孑然一身,提一条棍子走出家门闯荡天下的汉子,变成了九五至尊,中原人主。无数众臣环绕,身处人世之巅,心中却有无限寂寞的感觉。
  在一条陋巷中站住,若有所思半晌,赵匡胤微笑起来:“联记得,小时候曾经得到过一匹小石马,爱逾珍宝,常被玩伴所窃,所以就埋在这里,也不知它如今还在吗?”
  当即就有禁军大汉上前抛挖。在他所指之地附近刨出好大一个坑来,果真找到一匹小小石马,赵匡胤接在手中,也不顾上面满是泥土,轻轻地抚摸着,脸上露出无限温馨的光辉。
  他深深吸了口气,说道:“走吧,走吧
  卓辘辘,马萧萧,大队人马又一次去了他父母坟前,向二老辞行。
  哭祭双亲之后,赵匡胤登上陵园角楼,四处观望,只见南有少室、太室诸山;东有青龙、石人诸峰。西临伊河、洛水,北靠活诣黄河。
  “多好的地方呀,就算关中凋蔽,至少也该选择这里做我帝都,这里,我是不会放弃的!”
  他忽地唤过一名禁军侍卫。取过他的劲弓,搭一枝箭,向西北方向奋力射出一剑,振声吩咐道:“此箭所停处,即联之皇堂。联千秋之后,当葬于此!”
  他取出那匹小石马,令人埋在落箭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