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神医代嫁妃 >

第187部分

神医代嫁妃-第187部分

小说: 神医代嫁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她到了嘴边的话语也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却是和众人一同拜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眼见着一黄一红两道身影窸窸窣窣的走过,一会儿工夫,就听见武德帝沉声说道:“众位卿家平身!”
众人这才又重新起身,随后就是各自都眼前一亮!
不用问,这之所以如此的惊喜,自然是因为那位依旧穿着醒目的大红色衣衫,就坐在武德帝的下手,容貌俊美无俦,脸上带着一抹既疏离又和煦笑容的靖王了。
经过和邹氏方才的一番讨论,柳静菡才知道,这位靖王名讳乃是司徒孝贤!
真不知道,武德帝是有心还是无意,居然给先太子也选了同样的谥号。
真不知道现在站在一边越发显得憔悴异常的孝贤太子妃内心不知道作何想法呢?
这次的宴会因为人数众多,所以便也就没有如同往常一般,两人一张小桌,反而是设了无数的小几和圈椅,三五个一处,小几上多是防着时鲜的水果和一些精致的果脯、干果,以及酒水等,竟然像是没有要上主菜的模样。
这样的安排虽然有些新颖,可是倒也不算是失礼——这样的场合任是谁也不可能真的饿着肚子过来想要饱餐一顿。大多数的女眷们都是在家吃了个半饱才过来的,否则这宴会之上的饭菜,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受的。
——总之绝对是口感不如色相,而且大多是冰凉的。
所以此刻,武德帝叫起之后,大多数的夫人小姐们也都是原地起身,并没有急着找位置坐下。当然也有可能更多的人是为了好好的再看一眼那位恍如天神的靖王殿下。
很显然,今日武德帝的心情是异常的愉悦,脸上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的,他拉着靖王的手在不停的说着什么,倒是真的一副久别重逢、兄友弟恭的模样。
可是两个人的对话内容,若不是因为高高在上,不能入得了其他人耳朵,只怕是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十六弟,朕嘱咐你的事情都办妥了吗?”先皇子嗣众多,靖王乃是最年幼的一位,排行十六。
靖王恭敬的说道:“皇上的吩咐,臣弟敢不从命?一切请皇上放心,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纰漏!”
别看靖王对待武德帝也是一副恭敬的模样,其实心中更多的是忐忑。
在此众目睽睽之下谈论此等大事,其实有些莫名其妙。可是要是问为什么他们兄弟二人不在方才见面叙旧之时说呢?答案有些荒唐。
因为靖王被抬进皇宫之后,并没有如同众人想象的那般,立即就见到了武德帝,反而是在此前的这段时间里都是独自一人等候在龙乾宫的偏殿之中!
这也为什么,此时此刻靖王穿的还是之前下马车穿的那件大红的正装,那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时间换衣服。
“十六弟,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的谨慎小心吗?”武德帝似笑非笑,那模样让靖王猜不出他的真实心思。
靖王勉强笑道:“皇兄!你不要开臣弟的玩笑了!什么谨慎不谨慎的!”说完就顾左右而言他。
可是他这种有些惶恐的态度,反而取悦了武德帝。武德帝脸上的笑容突然多了几分的真心,他低声说道:“这一次你就在京城多呆一些日子吧,也好多陪陪太妃娘娘,她这么些年没有见你,想必也是甚为想念了。”
靖王脸上又惊又喜,那表情倒像是如果没有如此多的其他人在场,他就要立即磕头下跪,叩谢天恩了!
武德帝看他喜形于色的模样,心中的不安和焦躁又降低了几分。
他在人群中寻找着一个人,当毫不意外的和对方对视的时候,熟练的使了一个颜色。
很显然,对方也是心领神会。
武德帝收敛了心神,脸上重新挂上了真挚的笑容,高声说道:“请诸位满饮此杯,以迎接靖王归京!”
在场的众人都连忙从就近的小几上,拿起一小盅酒水,口中喊着:“欢迎靖王殿下回京!”然后都是一饮而尽。
即便是那些不胜酒力的小姐们,此刻看了靖王那皎如明月般的脸庞,只怕是也突然涨了本领,都能多喝了几分。
一杯酒饮过,众人似乎也是放开了几分,大殿之中的喧嚣声更盛。
柳静菡本想着趁机和长孙婕多说几句,可是偏生卫老夫人走了过来,拉着秦国公夫人就要寒暄两句。
人家是亲家相见,自然是要多多的交谈沟通的。
而那长孙婕一见是未来的婆婆,又是一贯神情严肃的卫老夫人,立刻就吓得没了踪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躲羞了。
柳静菡东找西看,也没看见人到底在哪里,反而发现了男宾那边似乎是有一个人不断的盯着自己看。
柳静菡觉得对方有些无理,就忍不住抬眼细细一看,却发现对方居然是周王司徒伟!
她心里一时就有些百感交集。
两个人其实是有些时日未见了。
今天早上虽然是一同迎接靖王,可是毕竟男女有别,自然是不可能真的互相攀谈沟通。
如此想来,上一次面对面还要追溯到除夕的宫宴之上了。
柳静菡微笑着冲着周王点了点头。
周王先是一愣,随后就高举酒杯,遥祝一番,然后一饮而尽。
柳静菡也报以一个更加灿烂的笑容。
谁知这一切又被那始终把视线黏在周王身上的侧妃韩氏,看了个一清二楚。
此刻若是有人在她的身边,应该都可以听见她的牙齿磨得吱吱作响的声音。
她看见周王因为得到柳静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欣喜不已的模样,自然是恨得牙痒痒。
当然了,她不会把这错归结到周王的身上。她眼中的罪魁祸首自然是那个不知廉耻就想着到处*别人丈夫的楚王妃!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怒火就有些难以遏制。她鬼使神差一般的就直直的向柳静菡走去。
等到她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手中的一杯水酒已经直直的泼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她顿时一阵惊慌,连忙抬头一看。
可惜的是,这个人不是柳静菡!
却正是那位靖安侯府的小姐——董清!
董清本就有些阴鸷的脸此刻变得更加的扭曲,她看着自己那犹自在滴着水的头发,脸上的怒气在不断的蒸腾。
她今日梳的本就是三环望仙髻。这发髻乃是将头发分成三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有瞻然望仙之状。偏董清又别出心裁的将部分的发丝放下,垂落在身后和耳边,微风拂动之间,愈发的有翩然若仙之态。
可是如今,那垂落的发丝已经被突如其来的酒水全然给弄湿,一缕缕的纠结在一起,哪里还有什么望仙之美态,反而就成了落汤鸡。
再加上那被打湿的衣裳,就愈发的显得董清狼狈异常。
韩氏见自己闯了祸,也是有些惊慌失措。
可是她一看见那楚王妃就在一旁看着,就不愿意落了下风。
再加上她最近正是春风得意,正得周王*爱的时候,自然也不肯将这个已经被褫夺了封号的长安郡主真的放在眼里。
于是她就故意昂着头,轻描淡写的说道:“是我不慎,居然污了董小姐的衣裳,还请见谅。”
“一句见谅就完了?本小姐如今这副样子还要如何面圣?”董清冷冰冰的说道。
“面圣?怎么董小姐还觉得自己有资格面圣?”韩氏对于董清的“轶事”也有所耳闻,此刻见她言语不善,自己的语气也多了三分的讥讽。
董清猛然抬头,恶狠狠的盯着韩氏,那模样倒像是要把韩氏直接生吞活剥了。
韩氏吓了一跳,可是自然不肯当着众人的面落了下成,就强自梗着脖子说道:“董小姐何必如此,本王妃也是无心为之,你于此在这里空自纠结,还不如赶快下去整理一番!”
“王妃!?你真是有本事,自己就给自己封了一个王妃?我真是大开眼界!”扔下这么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董清又深深看了韩氏一眼,就匆匆离开去换衣衫了。
这一番小小的冲突自然也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韩氏不由得就觉得自己颜面大失。
心中也越发的厌恶董清不识抬举,而且认不清局面,居然还认为自己依旧是那个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长安郡主?
可是她总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她也只能是掩饰般的笑一笑,然后就找相熟的夫人去一旁交谈了。
不过是盏茶的功夫,方才发生的一幕就基本烟消云散了。
可是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柳静菡却是愈发笃定自己内心的猜想。
她的心中不由得就有些不安,董清这次回来只怕是来者不善,自己一定要多加防范。
否则若是被那个疯狂的女人给咬住,只怕是难以脱身了。
“皇上,听闻云贵之地前些日子挖出了一块颇为独特的石碑。据说不用刀斧凿刻就浑然天成是规矩的石碑模样,而且那上面还有天然而成的纹路。”一位大臣突然朗声说道,也迅速的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使得场内立即安静了下来。
武德帝露出了一个笑容,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朕也有所耳闻,一番好奇之下,就让靖王入京之时,把这石碑也带来了。靖王,就让咱们都见识见识吧!”





 244 古怪,宫宴惊现死尸(二更,4000字,8000更新求月票)
 更新时间:201459 12:07:28 本章字数:5010

“石碑?什么石碑啊?居然能让皇上都好奇?”
“你真是孤陋寡闻!你没听说吗?听说是云贵之地的一个农夫,在自己院子里挖出来的。”
“也不过是一个石碑罢了,有什么稀奇?”
“哎呦,可不是呢!听说那石碑方方正正,可是却是连一点刀斧凿刻的痕迹都没有,就像是天生长成这副样子!”
“这怎么可能呢!我可不信!”
“信不信的,咱们一会儿看看自然就一见分晓了!”
……
大殿之中自然是有人不明所以,有人一知半解,于是就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靖王揣摩着武德帝的想法,笑着说道:“这块石碑的确是有那么几分的与众不同,否则臣弟也不会万里迢迢的把东西特地运来给皇兄一观了。”
武德帝点了点头:“也好,趁着今日热闹,倒是不如直接呈上来,让大家都跟着见见世面!”说完他就朝着王喜点了点头。
王喜立即会意,就行了个礼疾步朝着大殿外走去。
柳静菡见终于说到了这石碑之上,就不由自主的在人群中搜寻司徒俊的身影。
此刻司徒俊正同厉长生,连同久别重逢的马博豪站在一处聊天,听到武德帝的话,也是同时开始寻找柳静菡。
两个人的眼神就这样不期而遇,随后微微接触,却又是心领神会的互相回应,而后又自然的移开。
这样一番的眼神交流虽然丝毫不显眼,却是不意外的落在了另外一个人的眼中。
肃王一向是个孤寡性子,从来不轻易和朝中的众臣结交。此刻陪在他身边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舅舅,钱之慎。
“肃王殿下?你这是怎么了?”钱之慎发现肃王突然盯着楚王司徒俊的背影发呆,一言不发,就有些奇怪。
肃王醒过神来,也知道自己的举止有些出格,赶紧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可是这初夏,依旧是夜凉如水,他一时心急,就不免又有些气喘,就咳嗽了起来。
一时之间,那张本就苍白的脸就变得更加的惨然了。
钱之慎虽然名义上是肃王的舅舅,可是实际年纪还要比他小上许多,一看到自己的外甥突然开始咳嗽,他也着了忙,赶紧就急着吆喝那宫女给肃王端茶。
肃王见他大张旗鼓的模样,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摆了摆手说道:“舅舅,咳咳,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容得咱们放肆。咳咳,你放心,咳咳,我这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大碍的。咳咳。”
被自己的外甥教训了几句,钱之慎虽然不服气,可是也只能讪讪的停止了忙乎。
然后,他就看见肃王从腰间解下一个半旧的荷包,放在鼻端轻轻嗅了嗅,随后,他的咳嗽声就明显小了很多,整个人的呼吸也平稳了不少。
“殿下,你这哮症……还是三五不时就要犯一次?用不用我回禀父亲,到处寻访名医,也好能够根治啊。”今日钱远航虽然也是到场,可是却是跟着一班众臣在另外一处。为着避嫌,他也不肯和这位皇子外孙太过亲近的。
钱之慎说着,就想要过去找钱远航好好说一说此事,却是又一次被肃王拉住了胳膊。
“舅舅,我已经说过了。我这是老毛病了。先前的太医院院正李大人,正是治疗此病的国手,然而都没法帮我根除,其他人只怕是更加的无计可施了。”肃王此刻已经是全然恢复了正常,那荷包的效用居然是立竿见影。
钱之慎见状,也知道这事情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自然也不肯逆了皇子外甥的意,就老老实实的站住,不再废话了。
不一会儿功夫,就看见四个太监气喘吁吁的抬着一块约莫五尺长,两尺宽的石碑一步一顿的走了进来。
众人顿时都停止了议论,双眼都注视着这传说中无比神奇的石碑。
柳静菡也是不能免俗的抬眼细看。
这块石碑果然是表面异常的光滑,虽然明明是普通的石料,可是看上去居然如同上等的花岗岩大理石一般,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光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