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作者:泷田诚一郎 >

第2部分

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作者:泷田诚一郎-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我还是哥哥,我们心中一致认为父亲是最棒的人。哥哥常常开玩笑说:‘我是第1.5代。’他自认虽非继承父亲事业的第二代,却深受父亲的影响,在某些层面上,可以说是受到父亲庇佑的第1.5代。

  “当父亲还在养猪的时候,祖母每天早上必须推着拖车,到处去搜集剩饭回来喂猪。孙正义非常喜欢祖母,当时才三四岁的他,经常跟着祖母,坐在她的拖车上。不知为何,两轮拖车的轮廓与色彩,这个遥远的记忆,突然在冠盖云集的经济人奖颁奖典礼上,出现在孙正义眼前。

  “祖母工作相当辛苦,但是她非常疼爱我,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起她。‘我们是托人之福。因为托人之福,所以必须心存感谢!’这句话经常挂在祖母的嘴边。我小时候曾经反驳她,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帮助我们。自己不努力,光是仰赖别人的帮助是不会成功的,我经常对祖母这样说。但是,最近我终于逐渐体会到祖母这番话的涵义。”

  谈到祖母,孙正义的泪水才缓和下来,说话速度加快了,声音也提高了。

  赴美留学: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孙正义这个人意志非常坚定,做什么事总是一心一意、勇往直前。

  在实行前一定彻底搜集、分析与计算资料的聪明与冷静,也是孙正义特质的一部分。他的优点就在于专心致志,一旦下了决定,绝不轻易改变。

  孙正义对他自己的专心致志,十分自负。因为他的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够开创出现在的人生。

  16岁那年,他面临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赴美留学,也是他专心致志的想法之始。

  进入开学率极高的九州九留米大学附属高中就读的孙正义,利用高一暑假,到美国加州去体验一个月的短期留学生涯。在那一个月,孙正义完全被美国与加州所吸引,决定正式到美国去念书。

  半年后,也就是1974年2月,升上高中还不到一年,孙正义就办好休学手续,不顾周围亲友的反对,踏上了留学之路。

  当时,这名年仅16岁的少年心中还暗下决定,要趁着这次留学的机会,将过去所使用的日文名字“安本正义”,改回韩籍老姓“孙”。只有在美国,才能用孙正义的名字生存下来;只有在美国,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追求自由与发展。对孙正义而言,美国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新天地。

  到了美国的孙正义,先是进入奥克兰的圣廉姆斯学院,选读专为外国留学生所开设的英语特别课程,同年9月进入当地的高中就读,两个星期后,他就通过大学入学鉴定考试。他在美国的高中,前后只念了两个星期就毕业了。问孙正义为什么那么急着毕业?他的回答是:“人生苦短。”

  高中毕业后,他一度进入圣廉姆斯学院就读,1977年转学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经济系。总计孙正义的美国留学生涯只花了6年半的时间,其间发生了许多他专心致志的插曲。

  由于念书是首要之务,因此无论是吃饭、上厕所,还是洗澡,孙正义几乎到了教科书、参考书不离手的地步。

  在柏克莱分校的时候,为了不过度倚赖双亲寄来的生活费,孙正义要求自己在一年内每天进行一项发明。其实只要他打工赚钱,就无须仰赖家里寄来的生活费,但如此一来却容易本末倒置,牺牲念书的时间。如果是发明的话,一天可能只要花5分钟时间,一旦他的发明商品化之后,一个月也许可以取得100万日元以上的专利收入。

  下定决心之后,就能按部就班付诸执行,正是孙正义的一大特质。一年后,在他的“发明研究笔记”中一共洋洋洒洒记载了250项发明,其中一项发明——多国语言翻译机——的构想成功卖出后,孙正义赚过了五册万美元的巨额专利费。

  从开始发明那天算起,才20个月的时间,他就赚到100万美元,若以一天花5分钟的时间来算,他平均一个月的收益竟高达100万日元以上。

  孙正义赚到这笔钱后的感想是:“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如此感激过。”

  尔后,孙正义反复提及的另一个人生经验,也发生在这段赴美留学的时期。

  那是在圣廉姆斯学院一年级的秋天,孙正义走在枯叶没舞的步道上,手上翻阅着一本科学杂志。一张照片突然映入他的眼帘,仿佛一张不可思议、彩虹般的未来都市,深深吸引他。照片说明这是一张放大的5毫米方形IC晶片。

  “读了文章,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电脑!就在那一瞬间,我全身泛起鸡皮疙瘩,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在我五六岁那段时间,电视播放‘原子小金刚’的卡通节目,其中一幕是茶水博士操作着灯光闪灭的大型电脑,从那时候起,我对电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个画面。

  “当我发现实际的电脑体积竟然如此之小,如果将这些晶片大批量生产的话,将带领全世界进入个人电脑的时代。如果技术更进一步发展,也许可以创造出超越人类的人工智慧生物。想到这里,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兴奋,不禁流下泪来,久久无法自抑。那年我17岁,当时心中已经决定,将来一定要从事电脑业。”

  从那天起,孙正义将那张照片夹在透明塑胶夹中随身携带,上课时不时偷看一眼,脸上露出傻笑,夜里就放在枕边,就像一个女学生与放大的偶像明星照片般寸步不离。

  此外,孙正义与夫人优美的相遇,也发生在留学时代。他们相识在圣廉姆斯学院,并一起进入加大柏克莱分校。谈到两人的初次邂逅,孙正义苦笑道:“最早,我太太认为我是年龄不详的奇怪男子。”我们不难想像,孙正义一定用他惯有的坚定意志,把优美夫人追到手。1979年,年仅21岁的孙正义,与优美缔结连理,并育有两女。

  19岁立大志

  人生50年计划

  在30岁以前闯出一番名号;

  在40岁以前累积至少一千亿日元的资金;

  在50岁以前一决胜负;

  在60岁以前完成事业(营业额规模至少一兆日元);

  在70岁以前交棒,让下一代继承事业。

  这个人生50年计划,是孙正义在19岁那年拟定的。孙正义一向口出豪语,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他的人生计划正—一兑现。言行合一正是孙正义的作风。

  孙正义是一位早熟的企业家,19岁就展露特殊的才能。

  19岁的孙正义,已经在为他的多国语言翻译机的商品化奔走。他所构思的多国语言翻译机,简单地说,就是电子字典、电子语音合成器与计算机的组合。键盘采用日文输入,输入日语单字后,机器便会翻译成英文,并以英语发音。

  在250件构想中,之所以率先挑选多国语言翻译机,孙正义自有道理:“当时市面上还没有这种机器,而我自己却很想要一台。就算是无法将电子翻译机推销出去,只要能因此接触小型电脑领域并取得经验或技术,也可以活用在其他的发明上……。”

  面对好不容易孕育出来的构想,孙正义并非工程师,不可能自行制造多国语言翻译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去找专家,而且必须是在小型电脑领域一流的科学家,这就是孙正义的思维方式。

  孙正义立刻列出一张小型电脑领域中著名的大学教授名单,—一向每一位说明自己的构想,请他们协助他制作雏型机。理所当然,他遭到大多数教授的拒绝,只有一位摩萨教授对他说“Ws”。于是以孙正义母校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宇宙物理学教授为首所成立的多国语言翻译机雏型机专案小组终于成立。

  “当时,我手上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因此我特别请求他们等我取得专利费后,再支付报酬。”

  1977年夏天,孙正义利用暑假,与摩萨教授带着雏型机回到日本。当时仍未上小学的弟弟泰藏,还记得那年夏天发生的事。

  “在我们老家附近难得看到外国人,因此当哥哥带着摩萨博士回到我们家,那个情景到现在我都还记得相当清楚。我对他说了一连串自己懂的英文,博士直夸我‘You are giant。’,周遭的亲友也说我将来势必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孙正义当着全家人示范多国语言翻译机的操作:“哥哥用日语向机器说‘你好’,随后机器立刻发出‘Hello’的声音,令我觉得非常惊讶,而父亲也一直赞叹不已。”

  为推销翻译机四处奔走

  孙正义对他的多国语言翻译机信心十足,日本企业界的反应却不是很好。孙正义回忆当时的情形:“我事前先发信给50家家电厂商的社长,并亲自拜访佳能、欧姆龙、横河惠普(现更名为日本HP、卡西欧、松下电器、夏普等10家公司。

  “佳能与欧姆龙表现出相当感兴趣的样子,至于松下等大多数厂商则仅派出代表承办人员接待。在我个人心中,夏普是第~优先,卡西欧则是第二优先。

  “夏普公司承办人员的质询相当尖锐,这表示该公司对我的东西相当感兴趣,并没有给我不好的印象。

  “最令我意外的是卡西欧公司,承办的课长态度相当冷淡,甚至把我的东西批评得一文不值……,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的情景,实在令人沮丧。此外,我再也没有造访过卡西欧,当然这有一点意气用事的成分。”

  虽然在他心中排名第一的夏普,并没有给他恶劣的感觉,但是也没有给他可以立即签约的乐观感觉。19岁的孙正义于是心生一计,打电话给大阪的律师公会,请对方介绍一家熟悉夏普公司的律师事务所给他。

  “很幸运地,我得到曾经服务于夏普专利部的西田律师协助。我立刻赶到西田专利事务所,确认自己所发明的专利价值,而西田律师也介绍了两位关键人物给我认识。”

  这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当时夏普技术本部的部长佐佐木正(现为夏普顾问,兼任软件银行顾问),另一位则是副部长浅田笃。

  孙正义立即请求西田专利事务所打电话给这两位先生,请他们与自己见面。

  刚确认多国语言翻译机专利价值的西田律师,怎么可能拒绝孙正义的请求?孙正义的策略应用可谓相当成功。

  隔天,孙正义立刻打电话到夏普公司,约好见面的细节,同时紧急请来九州的父亲同行,一道去拜访夏普公司的天理研究所。

  “我考虑到当时我才19岁,一旦真要签约,或许会有些不便。在日本,想也知道一家大企业怎么会和一个在学的学生签定专利契约,因此我请来父亲陪我前往。父亲当然很乐意协助儿子完成第一笔生意,但是整个谈判过程完全是我自己掌握。”

  遇见日本电子产业之父

  佐佐木正生于1915年,曾任职于递信省、神户工业(现在的富士通),1964年进入早川电机(现在的夏普则务,负责监督计算机、液晶、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开发工作,有“日本电子产业之父”之称。

  1977年夏天,佐佐木与孙正义第一次见面,当时佐佐木已经超过6O岁,而孙正义却尚未完成成人式。在佐佐木眼中,当时的孙正义只不过是个黄口孺子,甚至可以说是一粒尚未孵化的鸡蛋。

  孙正义一面操作多国语言翻译机,一面说明,清楚地回答佐佐木与浅田所提出的各项问题。过程中,佐佐木已经强烈感觉到孙正义所拥有的某种天赋。

  “他到松下推销失败后,便到我这边来。一开始,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但是,当他从包裹中拿出翻译机的雏型机,开始操作后,表情就不一样了。他一心一意地说明,只希望我能了解他来找我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传递自己的信念。那种认真的表情,实在太棒了。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见,我决定好好栽培他。”

  对眼前这位19岁的年轻人一见倾心的佐佐木,当下决定以4000万日元买下他的多国语言翻译机。由于这台翻译机虽然标榜“多国语言”,但当时只有英语版的翻译软件,佐佐木因此委托孙正义继续开发德语版与法语版软件。整笔契约费用合计约1亿日元,也就是100万美元,这也是孙正义有生以来赚到的第一笔钱。

  “当时孙正义还很年轻,看来不是很专业,我虽然委托他开发翻译软件,内心还是相当担心,因此我特别到柏克莱去了一趟。一到那边,看到这批年轻人聚精会神工作的模样,更令我感受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一面。”

  在坚定意志的天性驱使下,孙正义虏到了佐佐木的心。从那时候起,孙正义的坚定意志也成为他在商场上的最强大武器。

  对于那些无法与孙正义产生共鸣的人,孙正义的一心一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