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邓肯自传_2 >

第5部分

邓肯自传_2-第5部分

小说: 邓肯自传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肯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不,你没有地方要我原谅。”
  5邓肯把自己关进了工作室里,她在潜心探索一种崭新的舞蹈。
  传统的舞蹈理论将一切舞蹈动作的中心弹簧界定在人体后背的中心脊椎的下端,胳膊、腿和躯干的活动都必须受制于这个中心。这种方法从纯生理角度出发,而不顾人的心理因素。它产生的动作是人工的、机械的,像医生教导病人做的一样。
  邓肯常常几个小时纹丝不动地站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遮住太阳神经丛。她要通过身体劳累的极限体验,寻找到原始动力的火山口。就这样呆若木鸡了好几个月,邓肯渐渐进入了一种纯粹梦幻的境界,她可以随心所欲表现任何情感和思想。只要一站在舞蹈的边缘,精神的泉流就通过人体的各个渠道,涌遍全身。
  这种舞蹈,绝不仅仅是手足的反应,也不仅仅是大脑的招引,而是心灵的检阅,一个内在的自我悠悠觉醒,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展示的是生活的原型,是世界的模样——植物的发芽声。蓓蕾的初绽声。
  森林里的交谈和拥抱。蛙鸣。指间流泻的音乐,颤动着无与伦比的光芒……由此,舞蹈艺术走进了人的内在与本真,成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那么,即使是平常的举手投足,都将具有一种自然力量和优雅丰姿,它能帮助人抵御物质文明的压力,在钢筋水泥的围困中享受精神上行云流水的迤逦景致。
  邓肯的探索引起了一些具有很高艺术鉴赏力的贵族的注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波利尼雅克亲王夫妇。亲王本人就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不仅痴迷于邓肯的舞蹈,而且对邓肯把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复兴的理想也十分赞赏。他干脆将自己的工作室作了邓肯的演艺场。有一次演出后,
  亲王竟然摘下他那顶小黑丝绒圆帽向空中抛去,高呼:“依莎多拉万岁!”
  这句口号第二天即登上了巴黎各大报纸的版面。关于邓肯舞蹈的各种评论也纷纷出笼。最为人称道的是大画家欧仁。卡里埃尔的一段妙论:依莎多拉为了要表现人的情操,从希腊艺术中找到了最好的典范。她对那些美丽的浮雕形象赞叹不已,从中取得了灵感。但是,富于创新本能的她却以此返回自然,从而产生了她的所有舞蹈。她的成功就在于,相信能够复活希腊舞蹈的同时,还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她思考的是希腊艺术,表现的却是自己的东西。她的愿望就是要忘记时间,追求幸福。
  依莎多拉的舞蹈不再像过去的宫廷舞蹈和芭蕾舞,只是填补空闲、激发余兴的节目罢了,而是更有生命力的艺术。它无比丰富,激励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卡里埃尔的作品线条简洁,善于处理光色变化,往往在忧伤的氛围中渗透出光明和希望,蕴含着基督般的智慧和博爱。他们的交往对于邓肯的意义,邓肯在自传中写道:“在整个生活道路上,欧仁。卡里埃尔的才华像上苍的祝福,永射光芒,激励我坚持我的最高理想,召唤我永远奔向深入探索艺术的圣洁幻象。说来不信,当忧伤几乎要把我带到疯人院里去的时候,是卡里埃尔的作品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
  也不乏庸俗的理解。
  一位来自柏林的绅士找到邓肯说:“听说你在搞一种赤脚表演,我很感兴趣。能否跟你签个合同?我拥有全欧洲最大的游艺场,那里云集着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他们都挣了大钱哩。”
  “谢谢。我不是您所说的那种'伟大艺术家',我不同意把我的艺术送进游艺场。”
  “我会打出广告,说您是'世界上第一个赤脚舞蹈家'。而且,每晚付您一千马克,这可是别人都得不到的。”
  “不行。总有一天我会去柏林,为歌德和瓦格纳的同胞们跳舞,但要在一个配得上这两位伟人的剧场里。请记住,他们才是最伟大的。”
  “你真是个傻姑娘。”
  “而你是个肠肥脑满的资产者。你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把钱当成宗教崇拜,而不是艺术。”
  6邓肯一有空,便周游巴黎的街头,考察那些各个时代的、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当信步来到大学路时,她猛然想起了一个人——罗丹。
  罗丹的工作室就在这条街上。
  邓肯向前走了10多分钟,看见一块小小的牌子,应该是了。
  她进去。一个身材矮小粗壮的老人正在抚摸一尊刚刚完成的石雕,
  嘴里一边吟哦着,仿佛母亲呼唤孩子乳名的音调。
  “舞蹈家依莎多拉。邓肯参拜罗丹大师。”
  老人转过身来,行动有些迟缓了,但双目依然光芒迸射;须发蓬乱,粗硬,分明能瞧见历经坷坎的苍凉和威武。
  “舞蹈?舞蹈跟雕塑有何关系?”
  “舞蹈就是运动中的雕塑。您在构思雕塑与人们在欣赏雕塑的过程,难道不是舞蹈的过程吗?那种跳跃、生发、于一连串意象中蓦然攫取一个瞬间的灵感……”
  “哦,我倒很想看看你的舞蹈啦。”
  “您这地方小,去我那吧。我扶您。”
  他们坐上了一辆马车。
  邓肯换上了舞衣。她跳的是博尼埃翻译的古希腊诗人德阿克里特的牧歌。她有意识地将在罗丹工作室看到的各种雕像的姿势融入舞蹈之中。罗丹好像在赏玩自己的作品一样,他又进入了那种得意忘形的境界,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之所在。
  他的眼中喷出烈焰,巨大的火舌吞灭了整个舞蹈。邓肯的牧歌世界忽然炽热难耐。罗丹捏住了她的胳膊,拼命地抚摸、揉弄着她的脖子、胸部、臀部以及全身,口中念念有词:“爱神,美神,艺术之神……好一个神灵,马上就要成型了,马上就要诞生了,罗丹的又一件作品……我的神灵……我的……”
  邓肯反而非常清醒,大师走火入魔了,她成了他手下的一堆粘土。
  邓肯急忙披上外衣,用力推开罗丹,也把罗丹从幻梦中推醒。
  “我刚才怎么了?是不是……”
  “没有。我送您回去吧。”
  一路上,他们默不作声。罗丹深褐色的眸子里因为满满的歉意而黯淡无光。虽然,他们日后保持着友好的交往,但双方都一直心存内疚。
  邓肯每想起或谈起这件事,就后悔那天阻止了罗丹——他是出于艺术,而不是情欲,如果她给了他,也许会激发大师更为强盛的创造力,使他进入一个新的艺术王国。
  后来,他们再见面,就只剩下了平和的谈话与单纯的友谊。
  多年后,罗丹撒手人寰。邓肯在他的墓前,插上了一大束紫罗兰,罗丹生前最喜欢看这种花。它们的每一片叶上都写着:“依莎多拉。邓肯”。
  美国现代舞的另一位奠基人洛伊。富勒找到了邓肯的工作室。她是开创舞台艺术光色变化的先驱,正经营着日本舞蹈家贞八重子的演出,准备去柏林。她力邀邓肯同往。
  临走那天,安德烈。博尼埃来为邓肯送行。他们最后一次去城岛,瞻仰巴黎圣母院,那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霏霏细雨飘洒在他们身上、心头,从往事里勾起浓郁的愁绪。
  “依莎多拉,你要走了,我朗诵一首诗送给你吧。”
  “好哇。你写的吗?”
  “不,你的老乡,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作品。”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
  在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地读,回想你过去柔和的眼神和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虚饰或真诚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脸上的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旁轻轻地诉说那爱情的凄凉飘逝在头顶的山峦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面庞
  第四章罗密欧与朱丽叶1柏林并没有好消息等待着她。
  贞八重子的演出也许是曲高和寡,富勒遭到了惨败。邓肯呆不下去,只好转道布达佩斯,找一位邂逅过的匈牙利剧场经理亚历山大。格罗斯。
  于是,邓肯有了第一次在剧场为观众献舞的机会。合同一签就是30个晚上。
  邓肯还有些担忧:“我以前只跳舞给名流看,不知道普通观众会不会欢迎?”格罗斯打消了她的顾虑:“艺术家是最挑剔的观众,过了他们那一关,普通观众一定会更加喜欢的。”
  果然,30个晚上,场场爆满。
  格罗斯带她去市面上的一些小餐馆进餐。在那里,可以听到吉卜赛人美妙的演奏。踢踏的快板,含有飞扬尘土的乐曲,让人联想到马车团队和林荫大道的天籁。难怪,邓肯激动地说:“一个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家抵得上世界上所有的留声机。”
  邓肯尝试着把吉卜赛管弦乐队搬上舞台,为她伴奏。这种长期以来为贵族们嗤之以鼻的下里巴人的音乐一登上大雅之堂,即以其无拘无束的形体语言和奔放浏亮的音乐表现风靡全城。邓肯也常常陷入那种充满渴望与动荡不安的旋律里不能自拔,她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穿上红色舞衣。
  因为,红色象征着火一般的热情和不屈的意志。
  2一位仪表魁伟的匈牙利青年男子闯进了依莎多拉。邓肯的生活。他是这个国家很出色的演员,以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罗密欧”而当红。
  邓肯一直称他为”罗密欧”,罗密欧则叫邓肯”朱丽叶”,或者,”我的花儿”。
  那是一个狂热的春天。
  整个布达佩斯为邓肯的舞蹈而疯狂,邓肯为高大挺拔的罗密欧而疯狂。她沉迷于他雪白的牙齿、性感的嘴唇和紧得喘不过气来的拥抱,当然,还有台词式的甜言蜜语:“呵,可爱的花儿似的姑娘,你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爱情,这才是罗密欧的感情体验。你是我心中的太阳,我的朱丽叶。”
  邓肯每晚与这些华丽的词藻和夸张的手势厮混,她完全被罗密欧那种吉卜赛式的激情熔化了。而罗密欧看上去不过是加演了一场话剧,他索取的”加班费”可真够昂贵的——依莎多拉。邓肯最投入最热切的一次爱情。
  罗密欧,他跟着邓肯跪下来,跪在布达佩斯郊区的一间农舍里,一张老式的四柱床边。
  他们以这种方式发誓,白首为盟,终生相爱。
  紧接着,在惊慌和渴盼之中,一阵极度快乐的剧痛刺穿了邓肯的肉体,一直抵达她的灵魂。
  邓肯抓住了一根爱情的稻草,只向上扑腾了几下,便是深不见底的沉沦。
  她睁开眼睛,罗密欧欲望满足后一丝轻浮的笑容飘入她的眼帘。
  那不是真的。她想。
  母亲一发现邓肯的心理动向,就对女儿发出了警告:那是一个轻率的男人,只有漂亮而已。刚从纽约来的伊丽莎白更甚,她认为依莎多拉是在犯罪,抛弃舞蹈的事业去追逐虚幻的爱情肥皂泡。
  邓肯可顾不得这么多了,在爱情的强大火力下,她的理智已经成了一只缩头乌龟。
  亚历山大。格罗斯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妙,他赶忙给邓肯安排了一次穿越匈牙利的巡回演出,强行把邓肯从熊熊欲火中拉回到舞台上来。
  邓肯在外面度日如年,表演虽然引起轰动,但大多是吃以往的老本。
  回到布达佩斯的那天,左顾右盼的邓肯一看到前来接她的罗密欧,像天鹅一样地飞进了他的怀抱。
  在她扑上去的顷刻,她就感到了一股彻骨的凉意;再看,罗密欧俊俏的脸庞上没有任何爱情的痕迹。
  邓肯挣脱了出来,她问他:“你好像变化了许多?”
  “是的,我不再是原来的罗密欧了。我正在排练马克。安东尼这个角色,一个罗马平民。”
  “你一直就是在演戏?”
  “人生不是一场戏么,你以为是别的什么?”
  邓肯想抽他一记耳光。但她没有,她不愿意伸手打一副面具,或者说,去敲一面丧钟。
  这时,罗密欧与一位天主教修女的私情正成为布达佩斯市民的新闻热点。邓肯跑回工作室,打开衣箱,一件件地吻着自己的舞衣。
  泪水把它们全都濡湿了。
  格罗斯连夜带邓肯去维也纳。首先去的是维也纳的一家医院——邓肯极度虚脱地病倒了。
  3邓肯病稍愈,格罗斯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德国。他没有安排邓肯的演出,而是让她散心,走走,看看,拜会一些王公贵族和艺术家。
  闲来无事,邓肯以匪夷所思的搭配创制各种舞服,最流行的是她用中国纱罗制成的淡蓝色舞服,大开胸,肩上只有一根吊带,裙子齐膝,裸腿赤足。当时妇女们穿的游泳服还是一身头脚不露的黑衣,让人想起偷偷摸摸的夜行人。邓肯在服装设计领域里也同样掀起了一场革命。一向着意回避女性的迪南德大公都情不自禁地击掌称赞:“依莎多拉太漂亮了,春天也没有这么美!”
  邓肯居住在阿巴沙别墅。她每天学习德文,通读叔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