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你妹!替本宫挡着 >

第13部分

你妹!替本宫挡着-第13部分

小说: 你妹!替本宫挡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个曾经作为过的人更“卖国”。

追究到根本,只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是女人,她做什么都是错的,政治上要得到同样的优势地位,她要付出的更多。而一旦失利,男人的错,头一个就需要女人埋单。

所谓,女祸亡国论,多可笑的个名词。

高梅月来的时候,秦方好正在殿里听着阿珑拉着胡琴。

殿里比起上次来更显得清幽幽的,冬日里早把竹帘苇帐收起来,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地上落下几个明亮的方格,听着丝竹的调子,忽然想起了淮扬古运河边取道,长而无尽的巷子里盲眼老汉拉出的天籁之音。

有些浓重,也有些物是人非忽然的辛酸。

高梅月并没这些玲珑心思,也只是觉得曲子不错,进门便问,“您这会儿还有心听曲儿,可见是不用我担心你了。”

她今日穿得一身亮色的衣裙,头上簪了支喜鹊登梅簪,不上大的假发上高髻,整个人真如其名,若月下新梅之香气。

秦方好见着她这样子,也是心情好了些,“闲来无事罢了。”

“是什么曲子,这么让你惦记?”

“望春风。”

说完,就让高梅月给嘲笑了,“到底是要出嫁的人了。”

秦方好陪着抿唇,也不阻拦。

阿珑已是站起向高梅月行礼,看了两人的嘴形,心中却有些惊讶。

秦方好要她奏的明明是《虞美人》。

无论是“悲欢离合总无情”的那首蒋捷词,或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后主词,《虞美人》的格调总与明媚无关。

好在高梅月也不是个对词曲感兴趣的人,一见了阿珑,头一眼就生出些好感来。

“殿下在这儿怎么藏了这样水灵的妹子呢。”高梅月不由多打量了她几眼,“你叫什么名字?”

阿珑朝她微笑,起身福了一福,却没出声。

“阿珑是个聋哑人。”

高梅月有些吃惊,却更不知是可惜更多一些,“能治好吗?”

能治得好,早便医好了。

“不怕殿下客气,我看着阿珑便像是汉家的闺秀,比您瞧着,更像是南朝人的样子。”

秦方好自然也说不上生气,“大概也就如你说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该算是个什么样子。”

她的话语淡淡的,有时看着是拿自己玩笑,回想起来却又叫人暗生了几分惆怅。

高梅月还就真为阿珑考虑了起来,“你对阿珑是个什么打算呢?总不会将来带入宫吧?”

带回宫做宫女,或妃嫔的,在高梅月眼中看来都不算什么好出路。

“还不如放了人自由,您要担心她生计的,放在我这儿也行。”

秦方好噗嗤一笑,她还真为阿珑打算了。

要她知道这算是李兆丰放在这儿的人票(小三?),还真不知高梅月会如何了。

倒不是她要想得龌龊,这时代,侍女和主人总是有些暧昧。

她也不知道李兆丰是个什么安排,“你今次到我这儿来就是为了说我妹子的?”

高梅月白了她一眼,“好心当成驴肝肺呀,还不是刚知了点消息,就急匆匆地给你通风报信了么。”

“什么消息还要你特地来一回。”

“两件事。”

高梅月掰着指头,“你先坐稳了,待会可别摔。”

秦方好回了她一个虚张声势的眼神。

“废帝,哎,也就是如今的安乐公,他府上新生了个小公爷。”

作者有话要说:萌注一下:《望春风》,具体百度查不到考据,不过曲调大家都熟悉,这里起个头“孤夜无伴守灯下”,我一直以为是台湾的民谣,但具体考据不知,也查不到,如果说错了,请大家在留言中温柔的指出一下,我会改正。以前呢,我就一直用这个曲调唱《虞美人》,词与曲调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特别在一个应试的年龄里,要背诗词总有点特定方法。《虞美人》有原调的,但我这算……新奇吧,用这个调子唱小令一般都还行。这是外话了。我还记得我的一个语文老师为给我们展示宋词的魅力,在语文课上用古调唱过的一首首词。另外捂脸,这是关于本文的考虑。我被自己套住了!原本是要引入辽后宫制度的,萧太后,萧皇后,萧贵妃,萧贵人,萧答应……总之辽帝后宫里除了皇帝自己有名有姓,其他人,是女的都姓萧。恩,中国正史上的确有这么个奇葩后宫。我现在正在犹豫要不要给引进这么个后宫——女主会被一群萧妃们刷负的。

☆、你妹要来了

“废帝,哎,如今的安乐公,他府上新生了个小公爷。”

“小公爷?”

“还不是那个祸水冯小怜生的。”

高梅月很是不屑。

算起来,对着个这样个不自爱的女人,贵女系的都该有相同的同仇敌忾。

然而很久,高梅月都没等到秦方好的回答。

只能忍不住自己问了,“你难道不想知道这后面的事?”

秦方好平淡地看了她一眼,“不想。”

高梅月还待要说什么,她便说道,“你想让我说什么呢,是和你一起拍手称快,还是对他们可怜的?

无论怎么说,那都曾是我的夫婿。就算废帝既庸又无智,我若和你一同叫好,那是我刻薄;但要我违了心的说同情,冯妃的事,我总不至于‘超然’地完全不芥蒂。”

更何况她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当口。

秦方好知道话不能乱讲,就连饭能不乱吃也最好不乱吃。处于权利中心,更是如此。

她马上要再嫁人,对前夫的态度很重要。

太关心了,表示“同情”,难免让后夫多想法;太漠然了,又显得她刻薄无情。

高梅月听了她这话,也了然,“以你的身份,是不好多说话了。”

她来说这话,既是通风报信,也是北朝的试探,偏偏在她这么个看起来最心宽而无心机的人身上。

转眼这话,就老实地原原本本传了回去。

但除此之外,对于小三的痛恨,是这一阶级女子共同的联合战线,她又不妨继续说了事态。

“那孩子生下后,废帝和冯妃打了好几次架,您是真不知道,那些看管他们的侍卫真像在看猴戏——哪有前朝废帝和妃子想乡野刁民泼妇一样的对掐脖子的。”

高津予夺权后,连废帝先前所生的皇子们都没杀,自然更不在乎这么个孩子,哪怕他是个男孩。

冯小怜虽然是个宠妃,但却终年没生下个孩子。如今好不容易生下个男孩,算上月份却让人尴尬。

因在囚禁中,两人有都是荣养的。囚禁不能多走动,胎儿就养得有点大,再加上是头胎,直把冯小怜折腾了去了半条命。

才生下孩子,人就昏死过去了。稳婆不知怎么办,抱了孩子给孩子他爹——也就是安乐公看。

蔺顒仁看都没看着孩子,气得直接摔地上,要不是周围有人劝着拦着,估摸就要当场弄死了。

也就趁着这会儿,母子连心,冯小怜刚是累死过去,但无论这孩子爹是谁,总是她的孩子,一听到前面的动静,硬撑着过去,见是孩子被摔了,直要和蔺颙仁拼命。

这一场鸡飞狗跳的。

“你来就为了说这事儿?”

“还有呢。”安乐公的笑话算是最近一阵洛阳最为人热议的事了,高梅月说着就止不了嘲笑,“还有件事,也不知你听了会做何想。”

“你且说。”

高梅月道,“前几日,魏帝下旨,以您,宁定公主再封为宁国公主,皇四女封为安平公主,出为滕。”

二女侍一夫,尊者为妻,次为滕。

在古,诸侯国间以公侯伯女相嫁,多是姊妹同行。滕不为妻,然而地位较妾高。

秦方好立刻想到,魏帝这算是什么用意?双保险吗?怕她升不了二字,所以把妹妹送过来,生了儿子也能算正宫的吗?

冷笑,辽帝要娶的又不是她的色,也不是她的人,而只是她的身份背景。

换一个人来,真以为再搭上个公主就有用了?辽帝已经是天下至尊,未必稀罕皇女。

不过再想想也明了了,她父皇这是“不嫁白不嫁”,反正他又不差女儿,牺牲个把儿女对他来说是常事。

所以“嫁了也白嫁”。

高梅月心中是同情她的,但毕竟是亲王女的素质,哪怕心中有同情,话也不会说得太露骨。

人都是有立场的,要高梅月跳出自己的身份,去“超然”,这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她也只能挑了不重要的部分,“您如今进为宁国公主了,真要恭喜您。”

魏朝体制,皇女称为公主,封号一律以吉祥字号来。魏朝起家就是因为自身是个诸侯王坐大,在这一方面,开朝皇帝便竭力的防止这种再被诸侯国灭的可能。

亲王公主都是吉祥字号,而不是有地名的实封。

如“宁定”,“安平”这都是一般的字眼,哪怕如今面上看着秦方好被封为“宁国公主”,看着是“国”公主了,也不过是个荣誉称号。

宁国,算是哪国,地图上没这个地方。

秦方好觉得如今的皇朝也真是小气得很,想当初她当王姬那会儿,底下还有小小的实封土地税收呢。

“总是荣宠吧。至于来的那位……”

高梅月接道,“皇四女安平公主,往后阿姐在宫中也算有个伴了。”

秦方好摇头,“我和她亦不熟。”

这个高梅月也想得通,“安平公主之母是如今的华贵妃了。”嫡姐和庶妹,不搭话也是正常。

秦方好也索性任她误会去了。在前主的几段记忆中,出嫁前做女儿的经历未必比得出嫁后做人妇更好。

想想这个妹妹也是可怜。

华贵妃的女儿,华贵妃在魏帝后宫中可实在不是个弱势的人,荣宠了十几年,只生出这么个宝贝得跟眼珠似的女儿来,在南朝之地,皇四女可不是魏帝的掌珠吗?

这是谁都知晓的事实,偏偏在魏帝心中,“掌珠”也就这么个分量了。

替这个妹妹可惜,但在北朝人面前却不能这么说,似乎嫁给他们的皇帝像是多么不幸的事了。

秦方好只能找其他的说,“你来说的两件事我都知道了,要还再有什么事儿,也一并说了吧。”

“也就这些了,旁的事还要劳您费神吗?”高梅月笑道,“如今叫您做阿姐,过不多久就是阿嫂了。”

“瞧你这张嘴,倒来打趣我来了,真该打。”

“那您再留我口气,我还是给人带信来的,让我说完话,再打也不迟。”

“谁呢?”

高梅月道,“我皇祖母。”

这下容不得秦方好不郑重了。

“您也别急,不是什么大事。”高梅月忙说道,“是我皇祖母想私下见见未来的孙媳妇,与外事并不妨的。”

秦方好却道,“长辈要见我,我也不可失了礼数,算起来应该是我先向长辈请安的,只是现时婚仪乱,也没走得开。”

这是在找借口,不过她也还没找准自身的定位,贸然无人引见,急匆匆地去拜见长辈,岂不显得她这个旧朝皇后,南朝公主格外的谄媚于西辽皇族吗?

高梅月安慰道,“阿姐就是事事太妥帖了,像我这般多好,去见长辈只要人到了,也无需奉什么礼物。”

她有这个资格说这种话,做媳和做女是天差地别。

魏帝的祖母,如今的太皇太后萧氏,小字燕燕,在抚育了高家两代人后,魏帝登基,她便以为丈夫儿子祈福的借口,在自筑的佛堂中礼佛。被世人称为永寿宫。

即便是青灯古佛,也难以掩却这位传奇女子,北朝第一贵妇的身份。

“老太太说,她陪伴了高家三代人,总要见见孙媳妇。”高梅月道。

让秦方好惊奇的是,她用的是“老太太”这个称呼,显见西辽族入主中原未久,在礼制上,皇族核心成员们都仍保留着昔日大家族中的寻常称呼。

如果这样想的话,老太太身份至高,各房的儿孙们承欢膝下,平等身份的各房姑娘们,自然是高梅月这样性格开朗喜庆的更得人喜欢点,也难怪如今她的恩宠比这寻常公主还大。

高梅月还不知就靠着这么个称呼,秦方好已经腹诽了这么多,她还说道,“老太太已经不管外事了,也就是私下见见你,像是祖母见未来孙媳妇一样,阿姐也别多担心。”

她当然不会怯场,却也不会和高梅月样的,实诚地以为只是家人见见面。

“只是不知道长辈喜欢什么,这去探望总要见礼的。”

“哎,好姐姐,你人到便行了,也算是我完成了一桩老祖宗的差事。”高梅月嗔笑道,“您也实在太周到了,这么着,您先准备着,我看看老太太意思,你们见面我还得再跑次腿。”

秦方好笑道,“可不是能者多劳么。”

“真是说不过你。”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多中枪名词,恩,我捂脸了去

☆、昔为汉室女

卢龙之地西接丝绸之路,又在众州县交界,自古边关多匪民风彪悍。

萧太皇太后的故事要从几十年前开说。

萧燕燕原本是许给高津予的祖父为妻的,成婚之日,防着汉俗乘花轿过桥,遇上了抢亲。

抢亲向来是各地民俗中皆有的一环,有真抢,也有只是为钱财,或是假意地热闹。

颇有喜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