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

第4部分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4部分

小说: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狩猎鸟兽或耕种土地,愈来愈能运用更多物体,以提高人类生活。这种进步的速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快,到今天可说已到达日新月异的地步。

  目前酝酿要登上月球以外的星球,人们或许认为不过是痴人说梦。但是,至少人类已能够确知其他遥远星球是如何运转的,而且也知道了它们的构成。

  不过直到今天,还是不能说人类已经完全认识了宇宙的实态,或者能完全运用万物。而认识宇宙的范围,完全是通过历史逐渐扩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然而,今后人类的智慧还会提高,一定会更知道一些宇宙的真相,那时,运用万物的机会也就变得更大了。

  松下指出,只有人类的思想、智慧会不断地增高,而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自形成以来,只有专门的本能,数千万年如一日地固定循环生活着。想到这点,即可断言:具备这种优越能力的人类,实在伟大,的确配称万物之王。

  人类具有超越万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人类拥有作为“万物之王”的优越本质,而这种本质完全是与生俱来的。

  宇宙万物都各具有固有的特质,也分别有其存在的意义。牛、马、树木、石头各有其特质,在各有其特质的万物当中,人类也赋有人类的特质。人类能认识宇宙,理解运行的自然法则,并能分别了解万物的本质而加以运用。

  为什么这种特质只赋与人类,而不赋与其他万物呢?这问题不但人类答不出来,就问题的本身而言,也无意义。因为这是超越人类本身智慧、思想范围的,也许可以说是天地自然之理(神或宇宙的根源力)。换句话说,这种特质可说是顺应自然理法赋与人类的天命。

  只是,今天我们对地球外的宇宙,尚未具备充足的知识,因此,在广大宇宙的其他星球上,可能有和人类同等,或高于人类智慧的生物也不一定。而这种推断也有其可能性,因为我们也缺乏“没有这种生物存在”的证据。当然,也没有“确实存在”的证明。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断言,人类自始即具有成为“万物之王”的特质。

  人类因有这种特质,所以成为万物之王,可以支配运用万物。当然,也应该负有王者之道的责任。也就是说,人类固然可以支配运用万物,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还是要依循自然理法进行,这是身为人类者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思考万物各具什么特质,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配合其存在的意义,再加以支配运用,即分别按其特质来活用万物。如果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运用万物,就违背了自然理法,也就是缺乏王者之道了。

  人类活用万物的这种能力,也就是天赋的本质。如果能充分发挥就可以逐渐了解精神与物质并重,相互配合,这才可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繁荣、和平与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可说是所有人类的共同愿望。假如,人类原始不具有这种可能促进繁荣、和平与幸福的本质,那么任你如何追求、努力,都将徒劳。

  就拿石头来说吧,任你怎样拚命地琢磨它,也不会使它变成钻石。只有具有钻石本质的原石,经过琢磨后才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辉。

  同样的,如果人类本性没有前述的优越本质,则人类不但不能达到今天这种进步发展的地步,今后还会沦于争执和不幸的循环中。所幸人类原始已赋有这种卓越的本质,因此,只要能了解其真实正确的意义,就可以发挥其本质的光辉,再以精神、物质并重,相互配合,便可促进人类的繁荣,和平与幸福。

  松下最后的结论是:人类必须清楚地认识天赋的卓绝本质和伟大的使命,也必须了解如何来发挥卓绝的本质,实践天赋的使命。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二 人为万物之王



二 人为万物之王

  有句古语说:“你要了解你本身。”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本质”。但做到这件事自古以来就很难,虽然有许多宝贵的看法,但仍没有根本地、全面地阐释清楚。

  松下从人类实现繁荣、和平与幸福的观点出发来研究人类本质,集多年之研究成果,他发表了自己的“人间宣言”,大致内容如下:

  “宇宙万物是不断地生成发展的,而人类即是支配这个宇宙的力量,这是宇宙根源赋予人类的本质,是至高无上的命令,也是给予人类的‘天命’。有了这种天命,就是以‘神的代理人’身分去判断是非善恶,开发活用宇宙潜在的伟大奥秘与能力,用来繁荣人类生活。

  “然而这种繁荣,不是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能发挥的,要汇集综合所有人的智慧去活用,人类生命才能蓬勃发展。无论是大智慧、小智慧,都自由平等,不受任何妨碍地融合、活用时,这个众智就成为支配社会的真知,可以说象征了神的意志。

  “所以,众智便是表现人类强壮的最大利器,也就是使人类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贡献人类繁荣惟一的利器。”

  松下在以上“人间宣言”中想说明的要点有二。一是人的本质是真正伟大的;二是为了发挥这伟大,必须依靠真正的众智。松下接着论述了人伟大的天命。

  创造宇宙万物的根源,赋予人类支配万物的权能,这是绝对的命令,也是伟大的命令。因此,可称为“天命”,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

  自太古以来,人类还不能自觉到自己是宇宙的支配者时,在下意识中,已经能够运用潜在的生命力,将宇宙支配者的角色扮演出来了。

  倘若人没有这种本质,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步上这样的发展途径。比如石头如果没有钻石的本质,再怎么磨,都不可能发亮。但若有钻石的本质,必然会愈磨愈晶亮,成为“石中之王”。一个人也是因为具有支配宇宙的本质,才能逐渐表现他的本质,而确立他的地位。

  松下指出,人类前进的步伐中到现在还是有很多错误和浪费,这也是因为没有充分觉悟自己的本质之故,而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这也是必经的过程。但在人类本质愈来愈明显的今天,如果还不断存在这些错误和浪费,就真是违背了自然法则,犯了最大的过错。

  人既被赋予了天命,在宇宙中就能巧妙地生存,也就是有资格以宇宙支配者的生活方式,促成人类的繁荣。

  人类既然承接天命,具有“神的代理人”的身份,就有去发现所有东西的使命,去判定善恶,分辩事非,确实是具有伟大的能力。

  虽然人类有伟大的力量,却是分散在各个人的身上,所以一定要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去行动,才能发挥人类的伟大。而这个众智才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也就是真知,是能代办所谓“神旨”的一种智慧。

  例如,在仅有甲、乙两人的社会中,两个人集合双方的智慧决定,互相平等地发表意见、共同研究,满意才去做,没有一人会是独裁者。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圆满平稳地步上繁荣之道。当这个社会的人数不断增加时也是一样。比方说有五万人的社会,就要汇集五万人的智慧。

  必须注意的是:多数的智慧,并不是真正的众智。一般所说的众智,多半指多数人的智,也就是大部分人的意见,或者说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众智。例如在十个人中只有两个人持反对意见,就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全体的意见。

  但这种多数的智慧并不是真正的众智。十个人就有十个人的智慧,必须全部自由平等,毫不遗漏地吸收、综合。即使是有一千人或是一万人,也不论是大智者的智慧或愚人的智慧,都不能遗漏一人,必须在平等自由的相同条件下,分别将各自的内容吸收综合。这是因为智者、愚者都各自有伟大的智慧,是宇宙法则赋予的。所以如果以率直的心去听,即使是愚者,还是会有值得听取的宝贵意见。

  当然究竟能不能做到这样的汇集众智,也是一个疑问。但我们人类既然希望得到繁荣,就必须这样毫不遗漏地汇集众智。

  今天的民主主义是排除独裁,以众智作基础的。当然,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与其说是众智,倒不如说是以多数的智为中心,虽然还不是完全的众智。但人是不断进步的,松下相信终有一天一定能建立一个真正汇集众智的民主社会。

  要能汇集众智,第一个条件是要排除所有的权力,不管是武力、财力,甚至是智慧本身为基础的权力,只要它妨碍汇集众智,就绝对要排除;第二是大智者的智慧,只能做为众智的一部分,是与愚者同样立场的。比方说战争时,有力量的人就在最前线,但力量较弱的人,也要在后方作烧饭、补给之类的事。每个人都发挥各自的功能,整体的组合才能表现出伟大的力量。

  众智就是这样的意思。现在还要注意的是,要不断去提高众智。因为在十年前是最高的智慧,但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是极低的。众智愈高,人们愈能步上繁荣之道。

  松下认为,运用天赋好比做生意,先要算算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再去聚集更多资本;还要正确灵活地使用它们,才能赚大钱。

  人类虽具有成为宇宙“万物之王”的卓越天赋,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好好发挥这种特质。

  在追求人类繁荣、和平与幸福的过程中,有些人往往会破坏它,以致招来不幸。

  破坏繁荣、和平与幸福的人,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赋有“万物之王”的优越本质的人类,却往往不能善加利用自己的优越本质呢?

  松下指出,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看法。例如,有人认为人类尚未完全进步。也说是说,人类历史即使已到达了数十万年,数百万年,或者更长的期间,但实际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不过是数千年以前的事。所以,就人类历史而言,仍然是相当短暂的。我们可以相信,今后的人类文明随着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岁月飞逝、进步,可能会建立一个避免争执或较少不幸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中的某些不幸的状态完全是可以得到消除的。

  松下认为,这种看法也是正确的。但如果把一切都寄于未来,那么,今天的人类就无法以和谐的心情、美好的姿态,来实现进步理想的社会吗?或者,人类仍旧要以目前的步履迈进,等着将来产生“不幸和争执很少”的社会吗?

  松下说这是不行的,如此的话,人类现在自身存在的种种弊害,就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增大。实际上,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应该已经有“能使人类过真正美好的生活”的办法了。因为人类早就被赋于能找出此道的优越本质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松下觉得最重要的是,人类首先必须正确地知道自己的本质。因为,不管人类具有多么卓越的本质,假如自己本身不知道的话,也就很难充分发挥特性了。所以当人类本身充分自觉认识其本质之后,就可以慢慢找出活用发挥其本质的方法了。

  例如,有个人在街上看到许多精美、有用的东西,想买又不敢买,只是空自赞美,返家后才发现自己身上带着很多钱。如果早知道自己身上有钱的话,不仅他自己,甚至他的家人都能满足所需了。

  上天赋与人类成为万物之王,支配万物,并利用精神与物质,互为表里来繁荣人类。假如你没有忘掉这重要天赋,并且真确地认识清楚,就可以藉着它,来谋求人类彼此间的和平与幸福了。反之,如果你没有发觉自己具有这重要天赋,不仅无法促成,反而会破坏和平与幸福。

  那么,过去的人类,是否能够正确地知道自己具有伟大的本能,并利用它去思考、去过生活呢?松下的答案是:的确有一部分人具有如此行为。而现在人类自称是万物之王,同时,也确实有人能够配合这种称呼,过他们的生活。可是,这类人却不能完全自觉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卓绝本质。

  过去很多先哲曾对人类做了各种研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有的说,人类是罪孽深重的凡夫;也有的说,人类有罪,必须教诲。但是这些说法都是基于当时的人类社会而产生的。而某些教诲在当时的环境下,确能指出人类应走的正确道路,并使得大家对万物有怜恤之念,谦虚地踏上正确之道。这些对人类迈上幸福之道有很大的助益。但是,这种观点也不免矫枉过正,使得人类不但不能充分了解其真意,反而产生丧失人类自尊的另一面负效应,容易让人类产生“不论如何努力,终究是难逃不幸和争执”的想法。

  等到陷入这种想法的深渊中,就很难强而有力地发挥人类的本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