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

第29部分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29部分

小说: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种种的问题,可归因于缺乏宗教信仰。

  关于满足食欲本能,现在与从前已大不相同。食品公司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食物,使人能尽量享用,所以几乎人人都有营养过剩的现象。如果宗教也能像食品公司一们,创立一些主旨光明的宗教,来引导、教育青年们,社会问题一定会得以较好的解决。在美国同样也有社会问题,不过一到礼拜日,他们大部分都到教堂,虔诚地作礼拜,求得心灵的平安,这是宗教生活的一面。

  而在日本,这种传统宗教的活动比较少,但代之而起的所谓“新兴宗教”却很多,几乎多达六百五十种。这种过多似宗教而非宗教的宗教,使人眼花缭乱。就像过多种类的食品,使人不知如何选择,只能肚子饿了,随便买了就吃。因此,食物不管其成分、营养,只要有香味,便可以大量地推销出去。

  目前的宗教界也是如此,千奇百怪,充斥人间。当然只有一个宗教是不行的,因为人口那么多、想法又各不同,纵有几十种宗教都还嫌少。但宗教必须是能使人心灵有所启发、领悟,而且能获实益才行,绝不能是迷信。否则,多不如少,少不如无。

  松下认为,一个人应有“恰逢其时”、“好运当头”的自觉,充满抱负和希望地向前迈进。命运并不对某人苛刻,苛刻的是自己没有在自己的希望之灯中多多地注油。

  人之一生中,青年时期是黄金时代,大概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异议。每一个人的青年期,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任何人都会羡慕的年纪。问题是,这些青年人有没有自觉青春年华的重要性?如果青年人有所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青春年华是无价之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解他们的烦恼和不平;同时也可以产生一股无比的信心与志气,在遭遇任何困难与障碍时,就会启发向前冲的心理。

  然而,还是有许多人觉得生不逢时,认为“时机不好,不容易成功,工作也很难”。松下认为如果今日的年轻人抱有这种想法,那是很糟了,实际上,今日的情形,不仅不是很难成功的时代,反而是非常容易成功的时代。这是松下由本身的体验中所发出的感想。

  松下的孩提时期,是封建性的时代。任你有很好的创意,或者非常勤奋努力,当时没有广播电视的传播工具,社会大众周知的机会很少。在经营事业方面也是一样需要长年的岁月,所以当时要想成功极为困难。比较来说,今天这个时代,是最容易成功、又是最能达成志向的时代。

  松下指出:“我所说的话,也许许多人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也许有人觉得‘今天这个时代里,要想成功是很难的。一旦就职公司职员,那么这一生就要拿薪水过生活了’。像这种自艾自怨、失却希望的人,我想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果将眼光放远一点,以宽厚的胸怀,举目眺望,必会觉得今天这个时代是最佳时代。假如你有志气迈向成功之路,社会上要帮助你成功的机遇到处都是。”

  生于今时今世的人,应该有“生而逢时”的自觉,应该有好运当头的自觉。命运给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容易成功的时代,就应该充满希望和抱负,向前迈进。

  松下认为,正如不可能连续都是好天气,晴三天,接下来的一天就可能下雨一样,好事经过了三次,接下来就可能失败。因此,愈时胜利之时,就愈是该谨慎的时候。

  人间社会就是那么奇妙。“事不过三”,好事情接连出现了三次以后,就会有失败相随而来。为什么会如此呢?人的本性往往是连续胜利三次之后,就会自大起来,做事也就不专心谨慎了。如此就变成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该做的事情不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反倒做了。

  越是胜利越要谨慎,虽然有这样的思想时时提醒我们,但是看看历史或当今世界的情形,就会发现很难做到胜利后的谨慎了。如果有三年的好景气,一般人往往会没有必要地拼命扩大经营,以致造成将来的失败。

  有一次,一位客户对松下说:“虽然各位都在努力工作,可是今年的前途非常黯淡,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大前年赚钱了,前年赚到了,去年也赚钱了,如果今年还能赚钱,那就太好了。可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顺利的事。也就是说,赚了三年以后,第四年是不是还会赚呢?事实往往是相反,大家应该有赚了三年就退回一年份的想法才好。如果有了这个决心,现在就不用惊慌,就算退还一年份,还会剩下二年份。尺蠖虫就是前进二寸又退回一寸,这是很值得学习的。赚了三年以后,第四年还想赚,那是尺蠖虫的身体完全伸直,以致无法后退的时候,也是它要面临死亡的时候。死亡好,还是退回一年份能生存好?当然是现在损失的比较好。紧接着就是第二年再赚,下一年还要赚,现在就要有这种想法。”松下认为,有了这种想法,就不会有苦恼,因此也就不会慌张。因为不慌张,所以能轻松地处理事物。这时候也会出现智慧,说不定在第四年还会有赚钱的事。不过,那仍是困难的。现在还是要以退回一年份,以尺蠖虫那种决心做事才对。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却很不容易做到。赚来的钱用尽之后什么也没留下来的人,大有人在。这说明,如何对待成功,的确是相当难的。只是难也要掌握,否则就会大败亏输。

  松下指出,每个人都赚到适当的钱,社会才可以维护和发展。如果认为赚钱是可恶的,那就永远无法摆脱贫困。鼓励彼此不要赚钱,那就等于要人们走上通往穷苦的道路。赚钱,是一个经营者的职责。松下幸之助认为,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抱持的原则。自古以来,人们大多把金钱丑化了,认为它是罪恶的东西。其实,金钱无声无言、无思无虑,罪恶的不是它,而是那些丑恶的人,是他们制造了罪恶,金钱不过是“胁从犯”,而且许多时候并不一定“参与”。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发动战争,人们就会陷入最低的生活,此时当然就不顾什么道义了。只要处在战争的穷困境地,甚至父母抢孩子的东西吃,都是屡见不鲜的事。在前线也有吃战友的肉维持生命的故事。一旦陷入困境,人类就会面临发生这种不幸的宿命。

  如果希望这种兽性不要出现,期待我们最理想的人性流露,那是要使人民的生活维持某种程度的安定以后才会显出这个本质来。

  从这个角度看来,为了维持社会的秩序,提高道义,彼此能懂得礼貌,以此滋润社会生活,就必须每个人都能确保自己的收入,如此就能知道确保收入是多么重要的事。换句话说,大家能赚到适当的钱,的确是很重要的关键。

  假设现在提出大家都不赚钱会更好的话,在穷极之余,就会发生父母兄弟争相抢夺食物的现象。如此看来,就知道正当的赚钱是多么尊贵的事。基于义务,我们也必须要赚钱才行。

  某公司的某人,确保一定的薪资或一定的收入,那是依据义务的行为。此人虽然明白自己不愿意那样做,但为了社会的安定,以及社会的秩序,自己不那么做是不对的。

  然而,现在对于赚钱或确保一定的薪资是何等尊贵之事,仍未形成基本观念,甚至于还有认为赚钱是可恶的趋势,这样就无法摆脱穷困。

  为了方便社会能保持更好的道义,不论任何一个人,都要赚到能养活自己的薪资。说什么不赚钱比较好,要以便宜的工资工作,要卖便宜的东西,以此来鼓励彼此不要赚钱,就等于是要人们走上通往穷苦的道路。

  松下看到,要是一个人自以为真诚,把别人都想象成作表面文章的伪君子,他一定认为别人都对不起他。人生在世,要能正视他人与自己,放开胸襟,积极吸取他人的长处,虽为敌,亦可师。

  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够正确地估价自己,也能正确地评价他人。这样,就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改善它,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而吸取它。如此,方可永保积极进取的精神。

  松下幸之助曾经评论道:“要是一个人抱持着严肃认真、不负他人的想法,同时别人也抱着如此一本正经、全力以赴的态度,那么人人都能以自己的独特风格,默默地谨守自己的岗位,辛勤地工作。于是,放眼所见,人人都从善如流。力求改进,人人都为恢复善良天性而谨慎自守。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无所谓成败得失。相反,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很真诚,却误以为他人都是作表面文章的伪君子,那么他必然为‘天下人皆负我’的理念所禁锢,而变得自傲自恋,无视他人的长处。如果更进一步地时时吹捧自我,诋毁他人,那么他必定真正变成心胸狭隘的小人了。如此一来,即使人人都从善如流,彼此却互不信任,那就会削减了彼此的善,从而更减低了大家同心努力的工作成果了。”

  松下正是从自己的人生体验的独特视角来评说众生的。社会的进步,人际关系的改善,全靠人类自己的真诚相待和艰苦努力。生活中如果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固步自封,无视别人的特长,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导致人类的大退步。所以,人活着无论从自己还是从人类发展考虑,都应该正视自己和他人,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学习别人的所长,克服自己所短。松下说,作战的时候,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乃兵家首要之事”,虽然是敌人,若其人表现颇为杰出,那也是值得佩服和学习的。一句话,对敌人和自己都要给予正确平实的评价。

  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知彼知己,虽为敌、亦为师这话的真髓,既了解了对方,也了解了自己,那么或许就能够对你我存在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五 挑战苦难:生活的动力



五 挑战苦难:生活的动力

  松下指出,在生活中,即使再安逸太平,也要有所警觉,因随时可能大难临头。

  一个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几年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日见孩子长大成人,其高兴是难于形容的。他也许会暂时把国家大事搁置于脑后,而只顾享受家的温馨。

  当他正陶醉于自己美满的家庭生活时,国家却有了困难与危险,终于引发了战争。从此以后,为了避免敌机的轰炸,灯火受到了管制,粮食也开始配给,而且有一天突然来了召集令,把儿子带走从军,接着敌机来袭,辛苦半生建好的家,在霎那之间化为灰烬。最后在满天烽火之中,总算安然逃命回乡下,但已到家破人散的地步。

  如今那些残酷的战争已成过去,一切又恢复到昔日的和平生活之中,每一个人也都为自己家庭的未来幸福努力不懈。但事实上,整个社会却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平静、和平,随时都会有大难临头之虞。所以我们虽然日日过得安祥,但有时也不妨想想未来,以便未雨绸缪。

  松下认为,不论是逆境或顺境,坦然的处事态度,往往会使人更聪明。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禁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不错,逆境的确非常珍贵,但如果因而迷信“凡事非经过逆境必无法成功”的话,岂不失于偏激。

  逆境固然很宝贵,顺境同样也很难得。不论是哪一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不忘谦虚、坦然处事态度。

  如果不能坦然处之,那么,在逆境时就容易卑躬屈膝,而顺境时又得意忘形。其实,顺境和逆境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有坦然去面对,才是最好的方式。坦然的处世态度会使人更加聪明。

  一个坦然面对逆境而挣扎过来的人,与一个从境中谋得发展的人,经历的过程虽不大相同,但必然都具备了坚忍、正直和聪明的条件。

  总之,不论处境如何,为人处世之道就在于不迷惘、不矫揉,以坦然态度处世,这才是最正确的。

  松下感到,在黑暗中徘徊时,阳光可以指引你前行的路,而在悲叹之中,才能领略人生真义。

  广阔的世界、漫长的人生,未必都充满称心如意的事情。倘若可以没有任何苦恼和忧虑,平平安安地享受太平,就是求之不得了。然而,事实往往不能如此,有时候日坐愁城,有时候一筹莫展,陷于进退维谷的绝境。

  尽管如此,人往往在悲叹之中,才能领略到人生的深奥;置身绝境,才可以体验到社会的真滋味。

  凭借智力去了解,固然重要,亲身去体验,更加重要。盐巴的咸味,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