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故国神游 >

第20部分

故国神游-第20部分

小说: 故国神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这么迟钝了,阿韵?”

天!我几乎被这混蛋吓死!

阿韵?阿韵!这是我在 20世纪的名字呀!他竟然知道,他竟然会知道!妈的游尘,不不,不是游尘,不是游尘,我按住 “她”的肩一个劲儿地晃,我说,天哪天,你是阿音!

游尘竟然就是阿音!

那个成日扎着根马尾辫儿咬着棒棒糖边看动画片边做高等数学的阿音!那个说全世界的蚂蚁加起来等于人脑的阿音!那个一心一意用物理的各类公式定义解释哲学问题的阿音!我扳正她的肩,这才仔仔细细看看她。

她推开我的手说:“韩尚书,你这样子有点过分亲热了吧!”

“天啊,阿音你小丫头变得太快了,我根本没有认出你来,”我撅起嘴,摸了摸光滑的下巴,说,“但是你又怎么会知道韩尚书就是我呢?”

“除了你,我还没有想到哪个混蛋会说 stupid bird,”她笑了,“不过,韩尚书,你以后就一直称我为游尘好了,字冬青,否则……我讨厌多余而且无聊的解释。”

“好的好的,游……尘……唉,这个名字就是古怪,想要隐居成仙一样,哦,我呢,现在叫……”

“你叫韩晴,字明鹏,建安十四年开始跟随陆逊,曾任选曹文书、参军、侍郎等职,新被擢升为尚书,对不对?”

我瞪大了眼看她,请问游大人何以知道得这么准确?

她很平静地说相府长史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

“恭喜恭喜,”我向她作揖说你扮了男装当了男人是愈发出息了,难怪我认不出你来。

“也许我比你更了解你干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不把你这位尚书大人当一回事。”

“哦?”

“韩晴,没有门第和家族可考,”她——— 游尘冲我一笑,继续说下去,“不知怎么回事就倚仗上了陆逊,依此裙带关系不断升迁,直至侍郎,而现在,又迁为尚书。这样的经历,会不会让人联想到你是一窍不通只会溜须拍马的无用之辈?”

我点点头说我好像的确什么都没有干,“所以你白日里对我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太过分了吧你,你至少应该知道在吴地我为西蜀说了多少好话,说得我都快获罪吴王啦!”

“那些套话谁都会说——— 而且,也许你的目的只是出使,只要争得这个机会,你的官运就又亨通了。”她笑笑,“我原先是这样想的,更何况,我想见见史书记载风度不凡的张温,没想到来的是个什么韩尚书——— 你要清楚,我失望了好久了。”

我只能低头说真倒楣真倒楣,我是霉气亨通交上华盖运了。

我在游尘的宅第住了一夜,这一夜睡得我浑身不舒服,我说你的榻比联运楼差远了——— 怕她听不懂还特别指明联运楼是武昌最出名的妓院之一。

游尘只是白了我一眼说,你要甘愿名誉扫地我就介绍你去一家相当舒服的地方,让你睡在那里永远起不来,你会被那些女人连皮带骨全部吞下去你信不信?

我说你一定去过,难怪这样憔悴。自以为说得很是幽默。

但她却冷冷地说:“明鹏,你好容易入川地,总该给蜀汉上下一个好印象,所以我劝你还是把油腔滑调的那一套收起来,否则你必定会有辱国格。”

我真的不再说什么。我知道阿音是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吴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十余年她受过多少累恐怕只有天晓得。比如她左手拇指和食指上留下的两条黑黑的墨痕,那已经无法洗净的痕迹是因为她常年累月不时地用指剔除笔尖的杂毛造成的,我不知她是做了多少次捻笔动作才赢得了这样的 “勋章”——— 但当初对 “书法”一窍不通,连毛笔都捏不稳的她现在已经可以用快得让人咂舌的速度书写标准的汉隶了,这种极其正宗的隶书可以与 20 世纪任何一个书法大家媲美而毫不逊色。

我也许的确不该称她阿音。

游大人可以以每天只睡一个余时辰的方式连续工作半个月,我扪心自问:我,可以吗?我当然不能,像我这个只知游游荡荡所受最大惩罚是挨过伯言两记耳光的明鹏,是完全不能与蜀汉丞相府长史游尘相提并论的。

——— 20世纪时我并不比阿音差。

  ——— 然而韩晴却比游尘差得远了。愈发地惭愧起来;我想虽然日子过得开心是最重要的,但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被小妹妹拉下一截,我颜面何存?伯言毕竟是太纵容我了,这份关爱使得我最终沦落为一只很肥硕的寄生虫。

觐见后主刘禅前游尘提醒我,记住要目不斜视!“我知道你一定想努力搜寻丞相,然而我劝你在殿前最好记住自己的使命,你代表的是什么大约我不说你也明白,到时候出了岔错或者使龙颜不悦,就不是你我希望见到的了。还有,如果丞相与你对答,你也不要盯着他看,那会很没有礼貌。”

我异常安静地听她继续往下说了好大一堆话,很奇怪自己竟然一直没有打断她。也许是因为她的声音严肃得让人起敬,然而更有可能的是,她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气氛,使得她像一位尊长而我只是个白痴,除了照她说的去做之外我什么都不懂。

“贵国陛下真是事务繁忙吗?”我问。我本该直接称之为“刘禅”,然而念头一转就化作四字的“外交用语”。

“陛下有很多事要学习,当然并不轻松,”游尘淡然地说,然后总算笑了笑,“你不要以为我是不近人情的人,你即使翻起白眼来说什么 ‘刘阿斗’,我也不会把你拉出去砍了,至多让你半个月起不了床而已。”

说完这句话她就步履匆匆地走开,我看着她漂亮的背影一阵大笑,也不清楚自己是在笑些什么。

3。 他舒开眉看了看,就把它置在龙案一侧,说:“侧殿已经备好宴席,准备为韩尚书接风洗尘,今夜,韩尚书可要尽兴一醉哟!”

我在很是威武的场面烘托中来到了蜀汉皇宫正殿,看惯了吴王宫精巧秀美之风的我,立时就被眼前这个宏大的建筑物吸引住了:萧墙粉壁之上没有任何繁琐的雕琢之工,一色地漆成庄重的深红色;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覆盖下不甘示弱地闪耀光芒;棕褐色滚圆的柱需要二人合抱才能抱个周全;鲜红的地毯自宫门一直铺到了龙座,其中竟然看不出剪裁的痕迹!这宫殿给人质朴厚重而又不乏神思的感觉,让你敬慕之余忍不住惊叹工匠的巧思——— 从宫门走到殿内,被这种宏大坚挺的艺术震撼住的你,会以为向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跪倒是理所当然的——— 你会,全身心地伏倒在他的脚下,虔诚地折服。

我一级一级地上着台阶。

忘了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级。

邓芝仍然与我同行,他换了一套极为正式的礼服,神情穆然。我似乎把其余的什么都抛开了,只知道顺着这庄严的建筑庄严地走上去。

“吴使臣到——— 吴使臣到——— 吴使臣到——— ”

高亢的通禀声拾阶而上。

“陛下宣吴使臣觐见——— 宣吴使臣觐见——— 宣吴使臣觐见——— ”

同样高亢的回应声顺阶而下。

游尘太高估我了,我根本没有余力做她所说的那些不礼貌的事情。唉,没有用的家伙,你心跳得那么快干嘛!双腿惯性地往前迈——— 这感觉有几分像进高考考场,紧张使我把该记住的都忘记了。

这次出使任务本该由张温完成。

但我把它据为己有了。张惠恕是否也会有这种感觉?谁知道呢!

  侧立两旁的文武诸臣都在看我,我不可以去看他们!我固执地仰起头,觉得自己像动物园里那只被人参观的大熊猫。上殿后;天真的我想等刘禅先开口,自以为这样可以适当地免去长串的问候;可是他仿佛也在很有耐心地等我——— 他坐着,我站着,他当然可以等得更久。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拱起手弓下腰去作了个90 度的揖,旋即抬起头来,很直地站住:吴蜀的地位是一样的,虽然我没有凳子坐;我向他作揖仅仅因为我只是尚书而他是皇帝。

“韩尚书远道而来,多负辛劳了。”刘禅说了这句话后我才真正地看清他——— 早先我只知道那里坐了个穿着黄袍的人而已,看到他时我颇吃了一惊,可以说比看到龙座上坐了只可爱的大猩猩还要吃惊一二分。

刘禅是个很英俊的青……不,用适当的话来说,该是个少年。他的脸型很标致,宽宽的额头稍尖的下巴,虽然……略嫌削瘦了些,却更加地显出他的清秀和精练。他的皮肤很白,这一点对久居宫闱的他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但那白皙却没有一点虚浮之感,你可以看出那是个少年应有的俊秀。他吟吟地笑着,自有一派泱泱风度,浓而黑的眉细细上扬,格外明亮的眼浑然地透着宽厚与温和,活脱脱一个 “太平天子”的神情——— 游尘的揣测再度失败:我是在盯着刘禅看而非孔明!

十二串明珠在他的脸前轻轻晃动,炫出一片奇异的光泽,他用左手轻轻地拨开旒珠,微笑道:“韩尚书连日劳累,赐坐吧。”他的笑容柔和而又充满自信。

不,我完全没有能力把这个极其端正和谐的少年天子与所谓 “扶不起的阿斗”联系起来。我只在想,他莫非真的是天上的七星北斗,甘夫人梦中仰吞北斗,就临降了这样一个与北斗一样耀眼灿烂的帝王?

我不知是何以坐下的,身子微微前倾,只蹭在椅子一个极小的角上,低声说:“谢陛下。”

“韩尚书,吴王近来可好?”

“回陛下,吴王很是安健,并托臣向陛下致意,祝陛下国运永昌。”

“朕初登大宝,难得吴王这样关心。韩尚书,我朝虽然曾与贵邦有过一些误会,但韩尚书此来,是消弥往日不愉快的开始了。”刘禅吐字清晰流利,如果没有看到他的脸,我一定认为这是那个笨阿斗背了好几天才背出来的然而现在,我只觉得他是随口道来,说得那样体面而妥帖。请不要以为只是因为刘禅长得好看的缘故———不,一个天资愚笨的人即使有一张漂亮的面孔,他也必会作践这天赐的财富。刘禅的眼,只需要看看他的眼,你就明白这一定是个极其聪慧的少年:那样亮,并且纯洁清明的眸子并不是时时都可以看到的。

“陛下夸奖了。其实,在邓尚书使吴之际,鄙邦与贵国不愉快的消弥就已经开始了。”我向邓芝望去,他似乎受之有愧地笑了一笑。

而这时刘禅也看向邓芝,说道:“伯苗当然也功不可没。”“具体事宜请韩尚书与相父商议,朕只是由衷地为这次交好感到高兴。”刘禅的手往文官中指了指,孔明旋即出列,拱手领命之后又即刻归班。按理他应该与我稍加寒暄,但现在,孔明过度的恭谦造成了匆忙,我连他长得什么样子都没看见——— 这大抵是为了避嫌,以免给我落下辅臣权势过重,主上年幼望轻的不良印象。

刘禅继续往下说道:“朕诚心与吴王永结盟好之意,希望韩尚书能够转达给吴王知晓。”

“是。”

这位天子实在太厉害,他似乎占着先机把要说的都说了,使我只能随声地附合他的话。

  “韩尚书是第一次来成都么?”刘禅忽然换了种口气,像在与你拉着市井中最普通的家常,他的眼里仍旧蓄着笑意,告诉你他这人是不会也不需要任何 “阴谋”的。在金殿之上拉家常?我猛地觉得很光荣。

刘禅已经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是的,臣到成都来,发现它实在不愧是天府之都。”我本来还想再借此夸几句刘禅 “治国有方”,转念一想,他其实是初登皇位不久,治理蜀中几乎都是孔明的功劳,这马屁遂不拍也罢。

“江南也是极好的,钟山虎踞,石头龙蟠,是立业的所在,”他立即地补充道,“朕也曾在那一带住过。”

这个话题遂到此为止,刘禅极明智地打住了——— 再说下去恐怕要勾起不大适宜的回忆,比如 “截江夺斗”之类的旧事。

谈话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文臣武将也大多舒心地微笑着。

“吴主遣臣奉上明珠三百颗,骏马四百匹以献陛下,略表诚心。”我站起身来,将礼单呈上,一个小黄门接了去,交给刘禅。

他舒开眉看了看,就把它置在龙案一侧,说:“侧殿已经备好宴席,准备为韩尚书接风洗尘,韩尚书可要尽兴一醉哟!”

显然,整个过程因为太过流利而显得出人意料的快捷,除了几句表明态度的话和一大堆 “闲聊谈资”比如吴地特产,风俗之类,我实在记不得刘禅与我说了些什么。但仔细一想,这已经够了我的出使是为了进一步融洽吴蜀邦交关系,刘禅的和善态度使这一目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

“今夜,我必定可以睡得很踏实。”当被巴山蜀水滋润大的丰腴多姿的舞女手持雉羽,踏着矫捷的舞步向我挪近,用顾盼媚丽的眼神为我祝酒时,我很开心地想。

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