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狼战 >

第7部分

狼战-第7部分

小说: 狼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找自己谈话,希望自己能够把太阳的数通产品线做起来的时候,他的心里又多了一丝不安——这样做似乎很对不起太阳、对不起老板华正奇。
激烈的思想斗争使得刘一帆连续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他一直处在强烈的矛盾之中,就连睡梦中也在不停地斗争着:自己就好像拔河比赛中的那根绳子,一边是华正奇,另一边是周子强,他们两人都在用力地拉着自己,自己的两只胳膊都快要被拉断了。他大叫一声醒了过来,一抹脸上全都是汗水。
在挖到刘一帆和十几名数通“研发悍将”之后,周子强立刻组建起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很快,哈勃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宽带DSOL接入设备就开发出来。在此之前,包括太阳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厂商都没有意识到这里还埋藏着一个巨大的金矿,他们都没有在这个市场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哈勃很快就占据了市场先机,DSOL产品迅速铺向了大江南北,哈勃也赚得盘满钵满。在积累起“第一桶金”之后,周子强并没有满足,他很快又将研发力量投向他在太阳时就非常看好的“大块头”——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面。

《狼战》第7章 崛起

2001年的金秋10月秋高气爽,是北京最好的季节。作为太阳主管研发的执行副总裁,李明早早就赶到了北京,准备参加电信业一年一度的盛会——北京通信展。为了借助这次展览会进一步展示实力,太阳不仅花大价钱租下了位于中心位置的最贵的1号馆中心展台,还从各产品部门抽调了精兵强将,各种参展的电信设备更是一口气运了几十个集装箱过来。
早在开展之前,作为此次展览的总协调人,李明就已经召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开了个小会,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到了真正开展的时候,反而没有太多的具体事情需要他来处理了。于是,他想到各个展位上走一走;来北京之前老板华正奇也曾经叮嘱过他,让他看看业内的同行们都有什么新产品推出,以便回去制定新的对策。
李明一个展馆接着一个展馆地看着,不时还停下来和同行们做一些交流,这也耗费了他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不知不觉他已经逛到了4号馆,发现靠近角落的一个展台前挤满了人,正围着一个大机柜问这问那,有些人还穿着运营商的工作服。
出于好奇,李明也从后面挤了进去。他定睛一看,不禁一愣:这种高配置的电信级路由器,就连美国的比特公司也是刚刚研发出来不久,太阳还是在紧锣密鼓的后期研发中,谁这么快就捣鼓出来了?再仔细一看,心里不禁吃了一惊,机柜上那蓝色的“哈勃”标志深深地刺痛了他的眼睛。
在机柜的旁边,一位大学生模样、面部白净的年轻人正在卖力地讲解着:“我们这款产品与比特公司的王牌CR6500能够实现完全一样的功能,但是我们的价格却远远低于他们。而且,目前国内的同行中还没有一家能够开发出同类产品……”
周子强!那不是周子强么!李明这才注意到,哈勃的展台虽然不大,但是人流量却非常大,参观者刚走了一拨,立即又有新的一拨走了过来。其中很多工程师模样的参观者一看到哈勃新推出的那款高端路由器就走不动了,他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不时向周子强提出各种问题。
一时间,周子强显得有点应接不暇。好不容易又送走了一批观众,他终于得空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矿泉水,“咕嘟咕嘟”地灌了下去。突然,他感到有人在偷偷地观察着自己,循着目光他发现了正往人群后面躲的李明。很快,他的表情就由吃惊变成了骄傲,他大大方方地盯着李明,大声地打着招呼:“怎么,你也来了?”面对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但却一直是自己部下的李明,周子强仍然是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势。
“哦,我随便看看,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那好,你就随便看吧,我们欢迎!”周子强没有再看李明一眼,而是忙着招呼新来的参观者了。
“那什么,我还有事,先走了。”李明慌慌张张地离开了哈勃的展台。过了好长时间,他的心还在砰砰地直跳。“我们和哈勃的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华正奇的话又回响在他的耳边。
这边周子强的心情却好极了。经过了半年多的封闭研发,哈勃在国内设备商中率先推出了最高配置的电信级路由器。正如他所料,当这台路由器运到展馆的时候,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电信运营商那边有人看过之后都不敢相信这是哈勃做出来的,一个劲地追问是不是仿制别人的产品。当周子强亲自给他们介绍了整个的开发过程和性能指标之后,他们彻底地信服了。
“如果你们的设备能够让我们试用一段时间,测试合格的话,我们会考虑进行大规模地采购。”木信公司集团总部技术部的一位副部长激动地说道。“是呀,我们现在用的全部都是比特公司的产品,他们是跨国公司,价格比你们要贵好几倍,服务还不好,有时候机器宕机了,我们求爷爷告奶奶他们都不愿意派人过来。去年我们北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老总都差点被撤职了!”另一位戴着眼镜、工程师模样的参观者附和道。
一时间,哈勃开发出最新型路由器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展馆。除了运营商代表之外,很多其他展台的同行也纷纷跑过来刺探情报,哈勃展台桌子上的资料也被一抢而空。
就连比特公司的老外专家也专门来到哈勃的展台,问了周子强很多的技术细节。最后,他疑惑不解地问道:“周先生,据我了解你们国内的同行太阳、蓝海都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在做与你的这一款类似的产品,他们投入的资源要比你们多得多,为什么最后还是你们先做出来的呢?”
“这个……因为我们是创业公司,员工更加有冲劲吧!”周子强一边含糊其辞地应付着,一边在心里暗暗发笑,真实的原因我怎么会告诉你这个老外。他知道,即使再花半年的时间,太阳也不可能做出同样的产品,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凭着他周子强的威望,目前太阳负责研发数通产品的业务骨干几乎有一半都投奔了哈勃,太阳在路由器的研发上已经缺兵少将了。第二点恐怕华正奇他们都没有想到。在离开太阳之前,周子强亲手在软件程序中植入了若干个Bug,这些Bug将会严重影响到程序的执行效率,甚至会引起死机、数据包丢失等问题。而太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查找这些Bug,这无疑将会耗费他们不少的时间。
当然,周子强也明白,要想让自己的王牌路由器卖给运营商,他还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这个人必须要有超强的销售能力。太阳在各大运营商的市场做得太好了,华正奇每年也花不少时间去拜访这些大公司的老总,太阳的很多销售人员整天都泡在运营商的办公室里面,甚至连他们家里孩子的接送都包了。而自己多年主要从事研发工作,很少直接和这些电信运营商的高层接触,要打开市场并不容易。
通信展结束之后,周子强一直在寻找一位管市场和销售的副总裁。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负责太阳交换机产品销售的副总裁赵劲。赵劲做事情一向风风火火,有股子豪气。在太阳卖交换机的时候,他曾经打破了销售的历史纪录。只是由于他是直筒子脾气,不能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而得罪了不少人,因此这两年来一直也没有得到提升。
当赵劲接到周子强邀他加盟的电话时,他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应承了下来。就在前不久,因为并不属于他职责范围内的一件事,他遭到了华正奇的一顿痛骂。“你这个人是猪脑子呀!我看连猪都不如!”
华正奇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他。自己为太阳鞍前马后地奋斗了十年,当年为了拿下一个大单子曾经陪着客户喝酒喝到吐血,落下个胃穿孔的后遗症,至今还未痊愈,华正奇竟然这样对待自己!这哪里是对待有功之臣的态度!赵劲的心彻底凉了,后来他才打听到原来有人在背后陷害自己,更加觉得心寒。在周子强打来电话后的第二天,赵劲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有了产品,又有了卖产品的人,现在周子强所缺的就只剩下资金了——他从太阳出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多少现金。但是,很快他就不再为这个发愁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周子强本身就是信誉和保证。2001年年底,周子强接到了鼎言基金合伙人钱勇的电话:“老弟,好久不见了,出来做得怎么样呀?”“刚开始,一般般。”“哦……钱还凑手吗?要不要我支援一点?”
与那些有着美国名牌大学MBA学历、在华尔街工作过若干年、衣着光鲜的新一代VC相比,早就过了而立之年的钱勇的经历就要坎坷得多了。他出生在动荡的年代,还在上学的时候,他这位城里人就曾经到农村插过队,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此也尝过饥寒交迫的滋味。
后来,他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得到了公派美国留学的机会,这也被他戏称为“洋插队”。在美国,他洗过盘子、送过外卖,也接受了商品社会的洗礼。正是由于有着如此丰富的经历,钱勇觉得自己对“老外”和“老中”之间的文化差异看得非常清楚——美国人要想让你做什么事情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问题马上拿出来进行讨论,有时候甚至吵得面红耳赤,但是过后就像没发生过似的。中国人则习惯于不直接表达,而是让你自己去“悟”;当出现了问题的时候,面上可能还是一派和气,而实际上在下面早就是剑拔弩张了。钱勇觉得很多没有中国工作和生活经历的VC很容易把他们在美国的做派照搬到中国,最后失败了都不知道是怎么输的。
1998年从美国回国之后,钱勇就一直在寻找好的项目。1999年,正好赶上了全球互联网的高潮。作为鼎言中国基金的首席合伙人,钱勇整天忙着四处见人、看项目、投项目。每当他看到一些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拿着已经被其他投资人翻得破破烂烂的《商业计划书》找到他,张口就要1000万美金,要做中国的雅虎的时候,他的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自己当年在农村插队的时候何尝有过这么大的雄心、何尝想过这么多的钱!有梦想固然可贵,但是要实现梦想却并不容易。在美国待了十多年,看过无数起公司沉浮大戏的他深知,在这些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当中,真正能够成功的可能一百人当中也就只有一两个,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因此,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他不像其他的VC那样四处撒网和面面俱到,而是每个项目都要反复考察。此外,他还非常看重被投资公司的带头人,这也是基于他对中国商业环境的理解—在中国,要做成一件事情实在是太难了!不仅需要与外部方方面面打交道的能力,还要有驾驭整个创业团队的能力。如果带头人具备这两方面的特质,那么这个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许多。当然,如果是相反的情况,他根本就不会投这家公司。
即使在投下资金之后,钱勇仍然会深度介入被投资公司的管理。为此,他往往会在投资的时候要求对这家公司相对控股,他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在开董事会的时候,他经常会毫不留情地训斥那些还很年轻的CEO,并对公司的业务方向指手画脚。平时,只要看到好的管理的书,他会马上买来送给公司的管理团队,要求他们认真学习。
由于钱勇坚持这样的投资理念,鼎言虽然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实际上投下去的项目并不多,这也正好避免了纳斯达克崩盘后造成的损失。因此,鼎言基金的高层对钱勇非常欣赏。
他们欣赏钱勇的另一个原因是钱勇投资了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这家名叫东方信息的公司也是几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创办的,当初钱勇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投下重注也是因为几位创业骨干和自己的经历相似——他们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都有在农村插队的经历,然后又都经历过在美国的酸甜苦辣。他觉得这种人做事情会比那些毛头小伙靠谱得多。果然,东方信息在成立之后没有多久就承接了水信公司建设全国互联网骨干网的项目,业绩是节节攀升。2000年,东方信息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价一下子翻了好几番。后来虽然是因为股市泡沫破裂,股价也下跌了不少,但仍然是中国公司中表现最好的。
通过投资东方信息,钱勇对国内的电信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他认识了周子强。一开始他也曾经打过投资太阳的主意,并就这个问题和周子强探讨过。不料,周子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华老板对资本运作根本就没有兴趣,就算引资他也会选择JCN这些对太阳业务和管理有帮助的产业资本。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他对你们这种纯粹的金融资本根本就没有兴趣。”这才打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