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曹冲 >

第405部分

曹冲-第405部分

小说: 曹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Ω嗟谋蛔约耗且恍∑胤矫勺×耍紫纫懦馄渌傻娜耍瞬簧虾捅菹抡ò樟恕>牌饭偃朔ǎ亢吆撸绻菹鹿讨匆鸭揖桶研抡〕墒椋酱γ夥阉腿ィ纯醋詈笳庑┤迳阆蛩O衷诨姑坏侥且徊剑矗蛔偶保矣械氖鞘奔涓呛摹J瓴恍芯投辏瓴恍芯腿辏也幌嘈庞盟奈迨晔奔浠古げ还飧鐾淅础!

“二十年一代人,不需要四十年那么久,建安十四年公子施新政,再过两年就是十年了,我们培养的第一批人就快有能到太守级了,荆益四州的县令、县长,有大半是襄阳学院出来的人,再过十年,这天下的官员一大半都是接受公子的想法出来的,享受到公子恩惠而长成的百姓也将成为大汉的主力,民智养成,到时候再搞新政哪里还需要这么费劲。公子的仁恩在于下,这新政也应当由下至上,逐层浸透,公子只要把住大权在手,不让人横生枝节就行了。依我之见,新政的事其实可以放一放,不停的吹着风,把公子的想法慢慢的吹进他们的心里,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那一天。而丞相大人立嗣的事,才是眼前最重要的。”

曹冲眼前一亮。他一直在想着在稳住曹操宠爱地同时。能够运用自己手里地武力逼着天子立刻答应他地新政施行方案。又担心用武力逼得天子太紧。最后不得不兵戎相见。留下一个弑君地不好印象。再想拉拢人心未免会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故而左右为难。现在刘巴一提醒。他倒是思路打开了。新政地事。不急在一时。把这个想法当个种子先播下去。总有会发芽地那一天。自己还年轻。刘巴这些人也正当壮年。如果再有二十年地时间。还有什么思想是扭转不过来地呢。眼下地事。不让曹上位才是最重要地。只要自己掌政。推行新政就算有些阻力。也不会中途夭折。

“多谢子初先生提醒。我明白了。”曹冲对着刘巴施了一礼。刘巴连忙扶起他来。脸上露出满意地笑容。曹冲被他说通了。不再冒进。对他来说这次交谈地任务就达到了。

“不过粮食。还要荆益那边再抽调一些出来。不要动及他们地根本。可以用钱去买。也可以用优惠条件去换。水师要护航了。海船也出来了。想要出海做大生意地。让他们出点血。总不能白占便宜。”曹冲想了想说道:“我估计再抽个二三百万石粮食。应该是不成问题地。”

“当然不成问题。”刘巴轻松地笑道:“不这首当其冲地就是蔡家、庞家。还是黄家、蒯家。水路上地生意。象来以蔡家为第一地。公子一声令下。蔡家至少能捐出十万石地粮食来。”

“这么多?”曹冲也有些吃惊。蔡家现在这么有钱吗?

“公子去问问夫人。不就知道了吗。”刘巴抚着胡须笑了:“就算他们

这么多粮食,出这么多的钱也是小事一桩,十万石粮钱?荆州的粮价一直维持在五十钱一石,十万石不过五百万钱而已,对蔡家来说,九牛一毛。还有庞家、蒯家,哪家不是有上万亩的地?就算租的地每年要交高明达一半的租税,这几年的存粮也很惊人,他们哪吃得完,这几年都开始大量造酒了,蔡家的精力主要在做生意上,存粮反而不如他们多,蔡家的酒秘方要不是看得紧,蔡家酒坊早就倒了。”

刘巴做河南尹才两年,和荆益的官员熟悉得很,在荆州主持审计的杨仪就是他的老下属,去年到丞相府来上计的时候就住在他家,故而他对荆益的事情很清楚,一个个数字张口就来。曹冲听眉开眼笑,他这两年只知道从荆益要了不少粮和物资,却从来没有算过帐,现在听刘巴这么一说奇Qisuu。сom书,才知道荆益两州的赋税早就超过了大汉国的一半,就是交州扬州这两年新政实施之后,成果也喜人,隐隐有赶超大汉人口最多的司隶和冀州的趋势。

“公子说得对,从地里刨食,刨不出几个钱。农业是基础,是国家稳定的根基,象这次雪灾,如果不是源源不断的供应粮食,一旦饿死人,新服的羌人也好,汉人也好,都会乱,有了粮食就能吃上饭,百姓只能饿不死,就不会闹事。但是想要富强,还得靠工商。”刘巴感慨的说道,他想了想,又有些神秘的说道:“公子,我听南阳最新搞出来的连弩威力甚大,可是从来见过,这次阅兵连新式战船都出来的,为什么没看到连弩?”

曹冲笑了笑,瞥了一眼刘巴说道:“连弩胜在快速,但是射程近,弓力小,对付草原上的骑兵那是利器,到了海上,可就不行了,所以大部分都运到北疆去了,船上当然没有。你要想看,我这儿倒有一架,是他们拿给我做纪念的,是南阳第一架正式量产的连弩,上面还有孔明夫妇和马德衡等人的亲笔签名,极是珍贵,将来啊,是我大汉国的传家宝。”说着,他招呼小双去将连弩取来,放在刘巴面前。

刘巴小心翼翼的打开箭匣,二十支寒光闪闪的铁矢,安静的躺在匣中,散发出一种凌厉的美。

刘巴惊叹的张大了嘴巴。

“文若,仓舒一直打算让你去荆襄,我本来想你留在许县帮帮他,现在看来,你还是去荆襄比较好。南方不能乱,那里不仅是仓舒的根基,也是我大汉国的根基,你大概也知道,这四个州的赋税,占到了大汉总额的七成还多,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交州扬州这两年蓄的力一旦发出来,四个州能占到我大汉国的九成。”曹操一手捻着棋子,一手捻着须尖,缓缓的说道:“北疆、西疆的安定,需要大批的钱财,因此南方一乱,北疆、西疆也守不住。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人在那里坐镇,我,不放心。”

荀彧沉默不语,眼睛盯着棋盘,似乎在思考棋路,他有些不太明白,在这个正需要通过他向天子进言新政的时候,曹操为什么会让他去荆襄,难道他打算曹冲以四州为根基,另起炉灶?我好象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真是这样,他又会让谁来成为曹冲的对手呢?副丞相曹?曹操会让他们兄弟相争吗?

“新政的事,让仓舒自己去办,他自己想出来的点子,当然要他自己去实现,我们不能帮他把什么事都做完了,他会觉得太容易。”曹操轻轻的笑了一声:“我老了,不想再为儿孙忙了。你还能再忙几年,不过该撒手的还是撒手吧。让长倩去北军吧,做步兵校尉,将仓舒的长铩军并入步兵营。”

“丞相……”荀彧吃了一惊,长铩军并入步兵营,全部交给荀恽?

曹操抬手阻止了荀彧,接着笑道:“我说过的,仓舒相信你,我,也相信你。叔倩(荀)也不小了,让他出来做官吧。大汉最近又富了,贪官污吏又冒出来了,鸿豫(虑)最近身体不太好,忙不过来,让叔倩去帮忙,先做个侍御史,熟悉一下情况,你看如何?”

荀彧沉吟了一下,侍御史是御史大夫之一御史中丞的下属,主掌监察官员违纪违法的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担任绣衣使者,讨奸猾,治大狱,是个位卑而权重的岗位,和皇帝走得也近,很容易成为天子的亲信。但是曹操这么做,大概不是想让荀和天子亲近,而是想通过荀向天子表示让步,达成妥协,让双方都好接受一些。

“这……”荀彧犹豫了。“按仓舒的新政,监察将来是重中之重,规模也会扩大,鸿豫魄力不足,难当重任,叔倩年轻有冲劲,再磨炼磨炼,将来是个好帮手。”曹操笑道:“另外,曼倩(荀诜)也不小了,让他跟着仓舒吧,到他的府中做个从事。”

“一切听从丞相吩咐。”荀彧见曹操主意已定,只得躬身施礼,接受安排。

“你收拾一下吧,把夫人一起带到襄阳去,襄阳的水土好,养人。你到了那儿之后,找个大点儿的宅院,说不准哪天我再去襄阳,就住你们家。哈哈哈……”曹操朗声大笑起来:“到时候我们两个老头子下下棋,让这些将军啊、御史啊什么的给我们端茶倒水,一旁侍候着。”

荀彧也笑了:“彧一定在襄阳恭候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二月,荀彧离开了许县,以荆州牧的身份坐镇江陵——他为了工作的需要,请示过曹操和曹冲之后,再次把荆州的治府挪到了江陵城——主持荆州的政务。他上任伊始,就邀请荆州的太守、大户召开会议,商议荆州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大家坐下来一商议,很快就提出了第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路。荆州境内有一条著名的商道,以交州和长安为起终点,主要部分就在荆州境内,本来这条商道倒还能凑和,但这几年因为商人越来越多,马车也越来越多,路就显得差了,交通不便的难题就显现了出来。荀彧和众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商人集资和官府拨款双管齐下,整修拓宽这条商道,并在襄阳学院提供的最新地图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这条道路,充分利用荆州境内几个主要水系的便利,水陆并进,分流部分人



荀彧还与交州和司隶进行了沟通,要将这条路从头至尾进行整修,贯通一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领益州刺史阎圃也匆匆赶到了襄阳,和荀彧协调开发通往天竺的商路问题,紧接着扬州也不甘示弱,赶来和荀彧协商,你们这边闲地不多了,那些大户这期土地租完估计也不可能再续租了,怎么样,我们豫章郡闲地多,到我们那边去开发吧,顺便,嘿嘿嘿,也帮我们修几条路。

荀彧牵一发而动全身,四州再加上司隶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荀彧名为荆州牧,实际上当起了大汉半个家——如果从赋税份额上来说,他是当了大半个家。他让人把工作量一排,不禁吓了一跳,光修这些路就要修个五年以上,全部目标完成,至少在十年以上,其中投下去的人力物力,更是惊人,要是换了从前荀彧想都不敢想,就算建成之后的利益再大,他也没这么多本钱去投啊,如今居然都可以实现了,到底是有钱好办事。钱是人的胆,你不叫,他要喊。荀彧真切的感受到了巨大的财富握在手中的痛快感觉,他决定把曹冲的那句话贯彻到底,会赚钱是商人的本事,会花钱,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是官员的本事。

荆州的新一拨开发热潮开始起动的时候,许县也热闹起来。

皇后曹节在看了曹冲的新政草案之后,倒也没有太多反对,对她来说,只要曹家不篡逆,其他的都好商量。按照曹冲的要求,他向天子透了一点风,哪知道天子一听说曹家不仅不会交权,而且会永远的剥夺本属于皇帝的权利,他一下子火了,拂袖而去,皇后再想见他一面都难。曹节无奈,只得把结果告诉了曹冲,她本以为曹冲会大发雷霆,哪知道曹冲只是微微一笑,第二天就就把本来要回长安学院的周不疑他们拉到离皇宫不远的原先贾诩住的宅子里,摆起了擂台,曹植的印书坊迅速的将第一个议题通过驿站快速的传往各州各郡,邀请天下的才子学者前往论战。

第一个议题是,天有二日吗?

这个议题很敏感。日是君主的象征,让学者们议议天上是不是只有一个太阳,这在那些儒者的眼里,直接就是讨论曹家能不能和天子平起平坐的问题,这还了得?远处的学者还没到,许县先炸了锅,百官们吵成一团,不时的有人去和周不疑他们吵架,看他们那架势,恨不得拿把刀把周不疑为首的一帮曹冲派给杀了才好呢。可惜他们眼界没有周不疑广,口才也没有周不疑强,往往说不到两句就哑口无言,想动手,一来周不疑现在也是文武双修,膀大腰圆,他们那些人根本不是对手,二来曹冲安排执金吾孙权维持外围的秩序,还安排了十个凶猛的北军士卒站在一旁,谁想动手,先试试他们的拳脚。企图闹事的几个人被扔出去之后,反对派发现除了坐下来辩论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开始绞尽脑汁的找帮手。一个月之后,各地的学者开始到达许县,许县一下子有些人满为患的感觉,且不管别人乐不乐,那些租房子的先乐坏了。

许县热闹了,曹冲安静了,他要么在北军军营里操练人马,要么在家陪老王爷下棋,要么陪陪老妈搓麻将,陪陪老婆聊天,逗逗女儿、儿子,日子反而过得清闲起来。王肃他们几个每天晚上会来向他报告论战的进况,经过了开始几天的混乱之后,那些保皇派们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好好说话了。

转眼之间到了三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力量都有所增长,一篇篇的文章涌来,把负责审稿的几个人忙得够呛,为了公正起见,曹植带着杨修等人也进入了审稿组,不论文章观点如何,只要文字通顺,观点明确,说理有力,都可以入选,每十天出一期总结,发往各郡各县,让那些不能来参加论战的官员、学者知道相关的情况。

这天曹冲从北军大营回来,刚进门就被曹操让人叫了去。曹操半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