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曹冲 >

第104部分

曹冲-第104部分

小说: 曹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的情景让曹冲皱起了眉头,也让蒯景倒吸了一口凉气。

房陵县城外。密密麻麻的数百个帐篷,哪里是几百人,这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两千人。这还仅仅是北城门,其他的城门那想来也有这些。总算起来,这里至少有五千多人在围城。整个房陵才一千多户,人口不过五千,难不成所有地人什么都不干,全来围城了?

曹冲不满的看了蒯景一眼,蒯景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指着下面地帐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曹冲暗自摇头。这蒯家算是完了,聪明劲儿都被老一辈用光了,这小辈都是饭桶。蒯祺连个小县令都当不好,这蒯景却更差劲,连个话都说不周全了。他掏出望远镜向城中看了看,只见城头地士兵虽然面色憔悴,却还能警惕的看着城外,城门上虽然有火烧的痕迹,却还没有破损,城墙上也有不少箭矢血迹。看来攻城之战已经发生过。并没有破城,这些人无奈之下才采取了围困的办法。

曹冲又看了看大营,大营里来来往往的都是赤着脚的山民,偶尔能看见些穿着皮甲拿着长刀长戟地士卒,不过大部分人都拿着山里打猎用地简易长弓、短弩,看样子军械都很简陋,攻击力实在是有限。他正看着。只见营门外有个文士模样地人在几个全副武装地士兵的护卫下登上了营门的门楼。手搭帘篷向这边看了过来。曹冲拉过文厚,将镜筒交给他:“你看看。认识那个文士吗?”

文厚看了看手里的雕花镜筒,咧嘴一笑,小心的举起镜筒凑在眼前,先是被镜中倒置的景像给搞糊涂了,等他会过神来,不由得被突然拉近了许多的人脸吓了一跳,连忙放下镜筒。

“别紧张,可认识那个人吗?”曹冲温和的笑了笑。

文厚紧张的心情被曹冲地声音抚得平静了些,他感激地朝着曹冲一笑,又重新举起了镜筒,仔细看了片刻,这才说道:“公子,这人是申家的师爷,叫于靖,字安平,原来是襄阳城的一个书生,小有些名气,但一直没有人推荐他做官,不知怎么的后来被申家看中了奇+shu网收集整理,请过去做了谋士,我在申家大寨中见过他几次。听说申义举(申耽)将一个妹妹嫁给了他,对他很信任,凡有大事都有些他参与,是个智囊。申家这几年势力大涨,跟他有很大的关系。”

“是吗?”曹冲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旁边那些人你也认识吗?”

文厚仔细看了一会道:“有一两个认识,好象是附近山里的头人,其他地就不清楚了,看他们地穿着,大概也是各个小部落的蛮人地头目。”

“蛮人?”

“嗯。”文厚将手里的镜筒小心的交还给曹冲,这才解释道:“山里的蛮人甚多,官府一向不太过问他们的事,也很少要他们交赋税,大部分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山里的特产,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和官府为难。”文厚说着,顿了一下,眼睛瞟了一下蒯景,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他们和山里的大族关系都不错,经常交换些盐巴和铁器,偶尔也换一些兵器和山中紧缺的东西。象申家和他们的关系就很好,也经常从他们手里收购一些山货,或者是一些山里的珍禽异兽的毛皮之类,然后到襄阳或者宛城去出售。”

曹冲点了点头,他有些皱眉头。凭着手里的四百多人,他当然可以轻松的击溃这些乌合之众,但击溃了之后又能怎么样,除了杀一些人让他们暂时安稳一些之外,大概只能积下仇怨,其他没有任何用处。解了房陵之围,却不能解决这山里的问题,换一个好一点的县长来会好一点,差一点的县长来,又会重蹈覆辙。满山沟子的追这些蛮人?貌似又不行,难不成要把他们杀光不成,这山这么大,连绵数百里,只怕几年也剿不完。

“士元,你觉得该当如何?”曹冲扭过头看了一眼庞统。

庞统笑道:“这些蛮人,在山里来无影去无踪,一时击败容易,要想收长效,却非武力可行。”他拍了拍面色发白的蒯景的肩膀:“统觉得,公子现在最应该做的,还是先杀进城去。看看城中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蒯元吉是朝庭命官,这些蛮人就算有什么委屈。动不动就围攻县城也是不应该地。如果蒯元吉安然无恙,这事还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万一有什么不妥,只怕公子还是要施些手段,警告一下这些胆大包天的蛮人为好。”

曹冲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刻进城。他对蒋干说道:“子翼。你和子淳去这些蛮人的营中一趟,就说襄阳的官兵来了,想和他们谈一谈,让他们派一个能说得上话来地人过来。”

蒋干应了,带着文厚下了山坡,慢慢悠悠的走近了大营,两人走到营前。那个正在查看情势的于靖不认识蒋干,却认识文厚,不由得笑了起来:“文子淳,原来是你带着官兵来的啊。怎么?升官了?”

文厚笑着拱了拱手:“于先生一向可好。几位头人一向可好那些和他熟悉的头人都回了礼,七嘴八舌的问好。于靖也不阻拦,等众人话停了才笑道:“子淳是来做说客劝降我等的?”

文厚笑道:“岂敢,文厚现在是曹公子帐下一个小卒。公子接到房陵地急报,带着人前来查看情况,听说各位围攻房陵,不知是为了何故。为了避免刀兵。他想请诸位去营中一叙,说说原委。也好解了这里地困境,免得诸位一直围在这里,影响了今年的春耕。春不耕,秋可不收啊。”

这些头人正在着急这件事呢,本以为围城就是几天的事情,打破了房陵城掳掠一趟,报了官府压榨之仇就四散而去,没想到一围就是大半个月,人死了不少,城却攻不下来,不由得着了急。这春天已经到了,各个寨子里都要准备春耕,正如文厚所说,春天不耕种,秋天收什么。于靖见军心不稳,好言好语的劝说,又许下他们一些粮食,这才算勉强安抚下了他们。现在被文厚这么一说,这些人又不安份起来。

于靖见几个头人的脸上又有动摇之色,连忙大声笑道:“子淳,这曹公子也好不晓事,房陵可是汉中郡的地盘,他越境发兵,不怕汉中的张太守不乐意吗?再说了,赤壁大败,朝庭的军队最近补充的都是新兵,不习地形,恐怕来了也未必有用吧,我这里可有上万的人马,整个襄阳有几千人?”

文厚一时语噎,蒋干却哈哈一笑:“听子淳说这位于安平是个有识之士,不料一见之下却是个井底之蛙。你只知道房陵属汉中郡,却不知道汉中也是大汉地疆界吗?我家公子奉命镇守襄阳,却不是只管襄阳一处,这汉中也自然管得。再说了,张府君(张鲁)仁慈爱民,可从来没有说过割据自守,他是离这里太远,如果离得近,听说这里有人围攻官兵,只怕要抢在我家公子前面发兵吧。”

于靖一听大怒,大声喝道:“你是何人,敢来这里巧舌如簧?不怕我一阵乱箭射死你?”

蒋干放声大笑,他笑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指着于靖直乐:“山野之人,放大话吓我么?我九江蒋干益州去得,孙权地大营也来去自如,还怕你这几千人?”

于靖气得脸色铁青,想了想却又笑道:“原来是九江的蒋子翼啊,怪不得铁嘴如斯,听说你精研战国策,怎么,今天想到这儿来做说客了?”

蒋干一摆手:“蒋干没什么兴趣和你说这些。我跟你明说了吧,公子带了四百人来,本来可以一举而将你们这些乌合之众全部斩杀,不过公子仁心爱民,不想多造无辜杀戮,让你们这些人回不了家,见不到亲人,所以这才派我和子淳来告诉你们,公子愿意给你们一个悔过的机会,如果你们能有摆得上台面的理由,公子可以赦免你们的罪行,并给你们主持公道。”他有些无聊的摆了摆手道:“我也是受公子之命,前来传命,你们要有胆,就派人去前面公子的营中和公子商谈,要是没胆,就请你们准备好,公子一个时辰之后就要进攻了。”

文厚一听,顿时傻了眼,这蒋干什么说客啊,把话说得这么明白?都把老底告诉人家了,四百人?你也太老实了吧,不虚夸也就算了,居然把零头去掉了。你这么说了,谁还怕你?还一个时辰之后进攻,让人家准备好吗?再说了,公子什么时候说一个时辰之后进攻地?

果然,于靖一听蒋干地话就憋不住和狂笑起来,他回过头看了一眼那些头人,好象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说道:“诸位听听,诸位听听,这竖子好生狂妄,四百人还想打败我们去救那个贪官,真是无知之极。不说其他城门,就说我们这北门地人,排成队让他们砍,只怕他们也不敢来啊。”那些头人也觉得有些好笑,四百人还如此嚣张,居然不把两千人放在眼里,这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子。他们越想越好笑,也跟着大笑起来,还有人笑着说道:“文公子,你还是早点回去吧,跟着这样的主人没有前途的,这哪是打仗,分明是送死啊。赶紧回去吧,年纪轻轻的,莫枉丢了性命。”

蒋干不屑的看了一眼那些狂笑的蛮人,又安抚了一下有些焦急的文厚,眼神中静得象一潭水,隐隐的还有些得色,看得文厚也有些摸不清底了。他慢慢的也安静了下来,心想公子既然放心的派蒋干来,蒋干必有过人之处,也许他还有后招也说不定呢。

对不住诸位书友,让诸位久等了。这章发完,我继续码字,估计凌晨一点左右还有一章,习惯熬夜的书友可以等一等,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的书友就不必等了。

第四卷 战江陵 第十四节 神手

蒋干摇了摇头,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着于靖,只是不停的咂嘴,却不说一句话。于靖等人笑了一阵,慢慢觉得气氛有些怪异,笑声也渐渐觉得无趣,一个个有些尴尬的停住了笑容。于靖干咳了一声,强笑道:“蒋子翼,纵使你巧舌如簧,也难说动我等分毫,念你也是个读书人,回去告诉你家那个公子,让他要么再多带些人来,要么就按照我们说的条件办吧。”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支竹简,用力甩出,啪的一声落在蒋干的面前。

蒋干昂着头,看都没看那支竹简一眼,放声大笑,笑得脸色泛红才用手指点着于靖说道:“于安平,我说是你井底之蛙你还不服。我来问你,你在襄阳时可听说过刘玄德的名字?”

于靖从鼻子哼了一声,不屑的笑道:“刘豫州天下闻名,手下关张二将皆是万人敌的猛将,荆州有谁不知,我以为你要说哪位高人呢,真以为我于靖是山野村夫吗?”

“刘豫州天下闻名?”蒋干笑着点点头:“那于兄一定知道刘豫州手下的军队和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比,不比你们差吧?”

于靖脸一红,他强忍着回头看看的冲动,沉默了半晌才说:“也不能这么说,各有所长罢了。如果平地作战,我们可能略逊一筹,但山地作战,也许我军还略胜一筹。”“哈哈哈……”蒋干揶揄的笑了:“行,就算你能跟天下闻名的刘豫州打个平手吧,那我问你,你在山中几年,还知道这外面的消息吗?知道现在刘豫州如何了?”

于靖很反感蒋干那种语气中的鄙视。他哼了一声道:“我如何不知,刘豫州去年离开樊城,去了江夏了,你以为我在山中就不知天下大事了。当真以为我是井底之蛙?”

蒋干呵呵一笑:“那你知道天下闻名地刘豫州一万大军在长阪被我家公子两千人追得如丧家之犬吗?那你知道刘豫州在虎跳涧,手握雄兵六千,却被我家公子不足五百人死死堵在虎跳峡苦战一日,却不能前进一步吗?那你知道刘豫州在鹰愁涧战死三千人,却冲不过我家公子布下的一个小阵吗?你……”蒋干语气越说越快,忽然指着于靖大声喝道:“你知道刘豫州被我家公子四百人打得落荒而谈,霍仲邈一个回合被我家公子重创吗?就凭你这两千乌合之众。也想挡我家公子的脚步?你不是井底之蛙谁是井底之蛙。这些事你都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于靖面红耳赤,反驳的话突口而出,话出了口才觉得有些不对,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你既然知道这些,那么还拉着这几位头人一起来围攻房陵县城?”蒋干咦了一声,拍了拍脑袋装出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难道你是想拖着这几位头人一起死在我家公子的战刀之下,好让申家独霸这百里荆山?顺便再送我家公子一个微不足道的功劳?”

“于先生!”“于先生,你这是何意?”不等于靖反驳,几位头人一下子恼了,七嘴八舌的问道。

蒋干不等于靖回答。扬声叫道:“既然你于安平觉得我家公子的四百人不可怕。那好,请你到我公子营中一叙。蒋干不才,敢到你们这两千人面前走一遭,想来你也不至于不敢去吧。”他说完拉着文厚就走,走了两步回头看着于靖,竖起一个手指说道:“记住,只有一个时辰。”

文厚被蒋干拖着回了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