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3部分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3部分

小说: 辛亥之钢铁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再说了,我自己都报名了,有钱不赚是傻子!”

这个年代海丰包括整个国家土地兼并严重,在地里活不下去的人多得很,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土地又少,要不怎么有那么多海外华人呢,都是这个年代过去的。

不到三天时间,预定的第一批三千名工人全部到位,都是附近的村民。吴石敏对吕梁借着自己的名头招工很不满,但没有办法,本来就是他的活,他无话可说。

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

一切准备就绪,三千工人暂时充当建筑工人,从基地拉出来的建筑材料通过一辆货车源源不断的堆积在离基地几里外的地方,要不是基地产能不足,还可以生产更多的货车,再者也怕被人看见这种超越时代的东西,所以都是夜晚运送的。

在基因人的指挥下工人们分别建设厂房、围墙、宿舍、食堂和仓库,吴老爷子在土地上还是很大方的,划出一块上百亩的荒地。不到十天时间,工厂已经有模有样,随着机器运过来,基因人开始安装调试机器,培训工人。

棉纱厂那边开展的很顺利,吕梁让吕一在那里坐镇,自己在基地中安排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的产能在不断扩大,采矿车已经增加到十辆,暂时满足了现在的需要。

“首长,目前基地生产高等级基因人十名,分别负责基地的运行和棉纱厂的运作;基因人军士一百名,负责基地的守卫;基因工人两百名,负责整个基地的运转。采矿车十辆,每天可以采集海底矿产一千五百吨,足够现在的需要。基地生产的武器装备和军服等物资都已经装备都警卫连,五台蒸汽机和五百台纺织机也生产完毕,棉纱材料方面,基地提供从海水中提取合成的棉花,等棉纱厂开始运行后运到那里进行加工。”进行汇报的是基因人三号,吕梁为他取名吕三。钢铁基地孵化器的作用已经开始发挥,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充足的原材料,自己在外边建立的工厂将很快生产出大量的工业制成品。

工厂的事情走上正轨,那么军队的事情进入了吕梁的考虑范围。他知道这个时代是有团练这种说法的,团练造就了李鸿章、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最后形成了北洋军阀这个怪胎。现如今吕梁也要借助这个名义建设自己的军事力量,但名字改了,叫护卫队。

海丰有自己的团练队伍,就是吴家一手包办的,团练首领是吴家的一位子侄,不到一百人,但人人有枪,不过是落后的后装步枪,比毛瑟98差了老大一截。吕梁从工人中挑选出一百青壮作为第一批护卫队成员,按照步兵连的编制进行整训。训练是隐蔽进行的,吕梁不想让别人看到基地的训练方法,十名基因人教官从警卫连中抽出来训练护卫队成员。等保证了忠诚度后就发放枪支,进行射击训练。

乐非是附近的村民,十七岁年纪,家里五口人,守着两亩薄田艰难度日,吃了上顿没下顿。本来家人想让乐非进城混口饭吃,或者下南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还没起程,正好赶上吴老爷招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乐非报了名跟着同村一起来做工的六人来到棉纱厂,盖了几天房子,门口的墙上就贴出了招募护卫队的告示,一个月两个银元,管吃管住,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都抢着报名,最后乐非成功被录取,之后收拾一下行礼来到了一个山脚下。这里是吕梁从吴石敏那里买来的荒地,到处是碎石,根本无法开垦。吴石敏为了弥补招收工人时的错误,主动降价卖给了吕梁。

营地里简易的围墙和营房被建起来,到营房里刚收拾好,还没来得及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乐非就听见一阵急促的哨声。吕梁站在最前面,看着自己军队的班底。

“集合,集合!”

“你们是棉纱厂第一批护卫队成员,在这里接受训练,你们的一切都属于我——吕梁队长!你们的工资由我发放,吃的、用的都是我的。听明白了吗?宣布一下这里的规矩,觉得受不了的可以现在离开!”没有动静,教官接着说道:“这里的规矩只有三条,一,服从命令!二,服从命令!三,还是服从命令!在这里你们的一切都要听从我们这些教官的命令,有违反者扣除工资,违反三次就离开护卫队,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

“声音太小,全体扣除一百个铜钱!再回答一次!”

“听明白了!”声音震天,原来这就要扣钱啊,原来教官的权利这么大!今后一定要小心一点,一个铜钱也不能再少!乐非心道。

“现在我宣布训练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五公里越野,七点半早饭,八点列队训练,中午十二点午饭,下午战术训练,六点晚饭,晚上文化学习,九点睡觉!”

我的乖乖,一分钟也闲不下来,而且一天三顿饭,这位吕梁队长还真有钱,自己从小到大一天就吃两顿,有时候只有一顿稀的。还要学文化!天啊,老天对我不薄,终于可以学文化了,同村里就一个文化人,那岂不是自己也厚也是文化人了!在这里真是不错!

乐非对这里的好感只持续了一天,就感受到了一天三顿饭和学文化的代价——呈一字队列站齐!“砰”的一脚踢在乐非腿上,你知不知道什么事一字队列?乐非还真不知道,但不敢还嘴啊,怕扣钱!向左转!“砰”又是一脚!被子要叠的整整齐齐,平四方、侧八角,苍蝇上去劈叉、蚊子上去打滑!“什么是劈叉?”“砰”提问首先说“报告教官!”“是,报告教官,什么叫劈叉?”“砰”乐非被踢了一个一字马,“看见没,这就是劈叉!”

我的天啊,教官太狠了,乐非都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跑步越野什么的还好说,就是数不清的规矩要人命。好在吃得好才让自己坚持下去,吃的真是好,米饭管够,一天还有一顿肉,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了。

“首长,棉纱厂传来消息,第一匹棉布马上就要出来了。”

“快走,去看看!”

棉纱厂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应经初步完成,工人们经过培训后进入岗位,在基因人的指导下开始生产。吕梁还没有到厂房,就听见里面传来巨大的欢呼声,进去后发现吴石敏捧着一匹棉布激动的热泪盈眶。

别人不能体会到吴石敏的感受,自己在与外国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吃了多少亏,损失了多少钱!都是因为掌握不了生产环节,只能被动接受洋人的价格,现如今终于有自己生产的棉布了!

“吕梁,你快看,是真的棉布,不是手工纺织出来的棉布,也不是洋人的棉布,是我们用机器织出来的棉布啊!”吕梁将吴石敏请到办公室,倒上茶叶,吴石敏喝了一口后才恢复过来,笑着说道:“让吕先生见笑了,老朽刚才失礼了。”

“老爷子,高兴地时候还在后面,咱们的棉纱厂初步建立,工人们不熟练,机器也没有磨合好,技术工人太少,再加上机器偏少,能生产的棉布产量不是很多。现在安装的纺织机才五百台,只用一台蒸汽机就足以保证运行,纱锭才三万五千枚。据我所知几年前成立的湖北织布局规模就比我们大几倍。等我买来足够的机器,再给工人们建立工人夜校进行培训,那时我们的产量就会达到很高的程度。到时我们再增添机器,扩大生产,将整个广东的棉布销售都掌握在手里。”

吴石敏知道那个情况很难实现,但还是被吕梁说的激动不已,现在他才算是彻底相信了吕梁,整个工厂自己一分钱没投,就出了地皮,这让他有些不安。

“五五分成是否不合适?老朽只出了地皮,占一半的股份有些不妥。”

“说好了就不会更改,老爷子就等着数钱吧!对了,老爷子,我们的工厂需要个名字了,还请吴老爷命名。”

吴石敏赶忙摆手,最后老爷子推脱不过,沉吟一下道:“何不叫自强棉纺织厂?”

第六章 销售狂潮

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开展较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运动举办的轻工业时期,纺织业开始兴起,在引进外国机器后先是缫丝厂、轧花厂的开办,之后是小型的纺织机器制造厂,最后才是呢绒纺织和棉纺织业的兴起。1889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建,有纱锭35000枚,布机530台,是中国设立机制棉纺织厂之始。此后,中国自办的棉纺织厂在沿海各地相继出现,到1911年已有纱锭83万枚,布机2000余台,初步形成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

开办一家上规模的棉纺织厂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但这些都不是制约自强棉纺织厂的因素。生产所用的机器、厂房需要的建筑材料、开工需要的原材料都由钢铁基地提供,只需要一些人工即可,成本低的可怜。而机器的安装调试、工人的培训都由基地提供的专业基因人负责,边生产边熟悉流程。自强棉纺织厂甚至可以二十四小时开工,绝对不会出现原材料缺乏的问题。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自强棉纺织厂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竞争力。

海丰县城主大街上,一大早吴老爷家的棉布店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引来无数围观者。

“郝掌柜,你们店这是搞什么名堂啊,一大清早,这么大阵势!”一位与棉布店郝掌柜相熟的人问道。

“董掌柜,你且稍安勿躁,一会咱们家吴老爷亲自过来主持发言。”郝掌柜对董掌柜拱拱手说道,其实两家算是竞争关系,都是开的棉布店,但董家根子在惠州,人家也是大乡绅,不比吴家差,因此两家的棉布店得以共存,谁也不敢吞并谁。

吴石敏站到棉布店门前的石阶上,对着围观的众人大声说道:“各位乡亲父老,吴某的棉布店今天新上棉布五千匹,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欢迎各位赏光,前一百位购买的顾客享受本店五折优惠!”

董掌柜大声叫道:“吴老爷,这怎么行,不能随便降价啊!”吴老爷拱拱手说了声抱歉,然后转身回到里间,这个董老三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吗,他董家把手伸到咱的地盘来还这么嚣张,这回看我挤兑死他!

还真是这样,吴家的棉布店表销售的棉布洁白光滑,绝对是上乘棉布,一匹布的价格竟然比洋布低三分之一,这不是白送吗?吴老爷开恩不赚钱啦?围观的人群首先享受到了优惠,看到棉布的质量和价格后立刻疯狂购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不管是不是吴老爷开善心,先抢了再说!谁都没有把这件事和吴老爷开厂子的事情联系起来,时间太短了,那厂子是一个月就能办好的?

消息很快传遍县城,甚至向周边的乡村扩散,棉布店一整天都在忙碌之中,五千匹棉布被一抢而空,吴石敏从厂里紧急调配一批棉布,保证店里没有缺货。晚上吴老爷拿着郝掌柜递过来的账本喜笑颜开,一天的净盈利超过了三百两,绝对的暴利啊,自己家族投入的资源少得可怜,回报可以说百分之五百的。这吕先生的大腿一定要抱牢,人家有后台、有资本、有技术,还有能力,以后肯定还有好处!

第二批三千台织布机、二十万枚纱锭,这样的规模在广东地区也算是大型企业,能够与自强媲美的棉纺织厂得说是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局,上海官商合办的华新织布新局等大厂。但其成本不能与自强相比,比如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始于1878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在1889年12月试车,因此自强的能力是超越时代的。

要不怎么说吴老爷英明呢,这会自强棉纺织厂正在基因人的指挥下扩建,有了之前的经验厂房建好后机器很快被运进来、调试好后即可开工。这回工人招收吴老爷下了大力气,自己的佃户多得很,刨地能挣几个钱?赶紧来厂里做工!好在广东接触西方早,商业意识浓厚,对打工经商并不排斥。

自强棉纺织厂火热建设,吕梁这边也没有停下,除了训练护卫队之外,第二个打算已经做好——他要把惠州所有的乡绅、大商人、官方全部拉进自己的工业圈子,打造一个牢固的基础,因此他决定拿出染色技术设备、钟表技术设备等轻工业技术设备,相信通过自强厂的表现和吴老爷的现身说法能够打动他们。自强厂崛起的时间太短,地方也算偏僻,还没有引起这个时代的大鳄的注意,吕梁要尽快的夯实基础,到时候拥有和那种大鳄对抗的本钱。

惠州的乡绅、商人和官员其实是一体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整个国家都是这样。吴老爷的事情其实都关注到了,派人查看一下,棉布果然来自他的工厂,不到三个月吴石敏是怎么做到的?这棉布已经铺满了惠州府,正在向其余地方扩张,到处都是自强棉布的身影,而且质量非常不错,价格比洋布都低,他吴石敏怎么建成的工厂?

正在疑惑时一个帖子分别送到了那些人的府上,约某某某几月几日到惠州大酒楼一叙,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