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终极医师 >

第125部分

终极医师-第125部分

小说: 终极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咱们华夏,能人辈出,我们这点手艺,恐怕拿不出门。”
听着这话,黄俊沉思着点了点头。这技艺一山更比一山高,谁能说,自己就比别人强了?真要说那话,不是真有能耐,就是不懂谦虚的狂妄之徒。
而眼下,谭庆林说这话,恐怕既有保守的谦虚,也有隐晦的试探吧?
心中揣测着,黄俊打量了一眼谭庆林和谭海霞的神sè,见他们期盼的看着自己,开门见山的说:“谭师傅,迎难而上,也算是一种处世态。你给我说句明话,想不想参加,不管最后拿不拿名次。”
“我们一定会参加。”谭庆林不加考虑掷地有声的说。
“哈哈”见谭庆林主意已决,黄俊带着满脸笑容,说:“有什么具体方向吧,或者说缺什么材料?你别客气,尽管开口,能满足你的,我尽可能的提供。这次竞技展博会对我,对公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海,把图纸拿出来,让黄老板看看。”见黄俊表了态,谭庆林也不再推辞,看向谭振海吩咐了一句。
谭振海赶忙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扑在工作台上,咧着嘴,期待的看着黄俊点评。
黄俊给汪毅辉使了一个眼sè,一群人把工作台围了起来。
看着图纸上的图案,黄俊挠了挠眉头,疑惑的看向谭庆林说:“谭师傅,这是华表啊,你不会想做这个吧?”
在图纸上,有一个图案,正是雕龙画凤,云团萦绕,华夏标志xìng建筑的华表。这东西太显眼了,抬眼一看就能看的明明白白。只是,这东西高大如树,是竖立在室外的,要参加竞技展博好像不太稳妥啊。
在看到图纸后,汪毅辉稍稍沉思,脸上露出了喜sè。他看着谭庆林,肯定的点了点头。白冰寒和撒美娜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谭庆林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心下褚定的看着黄俊说:“黄老板,以个人浅见,这次展博会咱们要按常规出牌,估计没有胜算。不是我怀疑公司的实力,是现在的大环境如此。”
“那些大公司,怎么说也有点印象分吧。所以,我感觉,要拿到名次,必须创新,从稀奇角度出手。而华夏的标志xìng建筑之一,华表,就有代表xìng。”
黄俊听着这话,想了想说:“要做出华表的样子,用材是不是有特殊的要求?”
谭庆林点头,说:“我想使用一棵海黄木的原木,直径在四十公分上下,长度最好有五六米。这么做有几个优点,一个是海黄木的本体还在,不论是收藏、还是再加工,都有可行xìng。”
“二是,华表的原始意义带有政治sè彩,是zhèng fǔ廉明自律的表现。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好像没人敢给zhèng fǔ唱反调,无形中就让华表立于不败之地。”
听着这解释,黄俊心下一动。照这个说法,华表一出,森木市的官员就算是不喜欢这东西,明面上也得做做样子吧?只要他们表了态,谁敢不赞成呢?
分析到这,黄俊满脸喜sè的说:“好,谭师傅,就按你的设想去做啊。”
“黄老板,咱们没有这么粗、这么长的木头。”谭庆林很无奈的说。
黄俊点头,丝毫不显意外的说:“我知道,这个我想办法。逸辉,距离展博会竞技还有多长时间?”
“十月一,国庆献礼。”汪毅辉说。
黄俊算了一下时间,说:“这么说还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啊,谭师傅,你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能把华表做出来?”
“大约……”谭庆林看了谭海霞一眼,稍作迟疑说:“若是加班,二十天足矣。”
黄俊点头,稍稍斟酌了一下,答复道:“五天后,我给你提供一根这样的木头。”
“老板?”黄俊刚说完,撒美娜脸带忧sè的提醒道:“放眼整个木材市场,贵重木材区,还真没有这么长的木料。直径有符合要求的,但在运输途中,已经被锯割成了标准的三米长。”
黄俊赞同的点头,但却是摆着手说:“山人自有妙计,不是在木材市场取材。谭师傅,你准备一下吧。需要的工具、人手,直接向汪经理请示。”
“好的,谢谢黄老板。”谭庆林表态道。
“走。”黄俊跟谭庆林等人打个招呼,带着汪毅辉等人离开。
在赶回公司的路上,汪毅辉疑惑的问道:“老板,这木料并不好找吧,咱们到哪去弄?现在时间紧迫,真要去找符合规格的,恐怕一时间还真找不到。”
“还记得我种植园里那棵海黄木吧,那个符合要求吧?”黄俊反问道。
“哦?”黄俊这么一说,汪毅辉当即长舒口气,心下安定的说:“那个绝对符合要求,可是,咱们已经卖出去了,难道还要回购?若是那样,我联系姜老先生?”
“不用,我再种一棵就是了。”黄俊摆着手,轻描淡写的说。
“什么?”
黄俊的这个答复,让车上的三人一惊,惊骇不已的盯着他直发愣。这木头可不是豆芽,想长出来,分分秒就行。没有三五十年的培养,一棵海黄木哪能长出来?
黄俊看了一眼三人的脸sè,说:“甭吃惊,我说行就行,不会耽误事。接下来,你们准备一下相关的事宜吧。”
“好。”见老板如此褚定、自信,汪毅辉三人只能将信将疑的答应下来。
回到公司后,黄俊想了想,当即决定尽快的构建海黄木的能量框架,把符合要求的木材弄出来。
就在黄俊准备出门的时候,童筱萌快步奔到他的跟前,在两个大白兔乱颤中,对黄俊说:“黄俊哥哥,你晚上有空吗,我发现了一种好吃的。”
“什么吃的?”黄俊下意识的问道。

第149章 特殊的芋头
 “嘻嘻”童筱萌毫无心机的拉住黄俊的胳膊,卖着关子说:“不告诉你,去了就知道了。”
黄俊笑着点了点头。此时,他才注意到,现在已经是五六点钟了,公司要下班了。
“要不要叫上逸辉他们?”黄俊看向童筱萌询问道。
童筱萌摇头说:“我已经带他们吃过了,就你没有。”
“好吧,咱俩去吃。”黄俊有些好奇,童筱萌所说的美食到底是什么东西。
给屠龙军打了一个电话后,黄俊等在公司的门口,旁敲侧击的询问起来:“小萌,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长这么大,可是吃过很多美食的,你可不能让我失望啊。”
童筱萌伸手比划了一下,说:“这么大,整个饭馆,一晚上也就能卖一个。”
黄俊看着童筱萌的手势,有些茫然。个头和脸盆差不多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鱼类?家禽?还是南瓜?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了,南瓜差不多上市了吧?那好像也不算是美食呀。至于鱼类和家禽,就不好说了,只是谁没吃过呀,无非就是个头大点呗。
黄俊猜不出来,干脆的问道:“我真是想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
“不能告诉你。”童筱萌的口风很严,就是不说。
见此,黄俊也不问了。
屠龙军很快开着车赶了过来,黄俊和童筱萌当即上车。
“屠哥,忙什么呢,没见到你。”黄俊问道。
“抱歉啊,老板。”屠龙军歉声说:“你回来了,也没有给你接风洗尘。这不是办了个习武馆,训练两个小弟。”
“不会是想发展武装吧?”黄俊开着玩笑说。
屠龙军摇头说:“眼看咱们的公司rì渐壮大,保安队伍还没有完善起来,逸辉就给我找了这么一个活。前两天,咱们在市区的门头房被人撬了,偷走了两件东西,一想这事,我就窝火。”
“哦,还有这事?”屠龙军说的这情况,黄俊还真是没有听说。他好奇的问道:“咱们的门头房损失大吗?”
“不大。”童筱萌不知从哪变出来一包瓜子,边吃边说:“门头房刚装修完,还没有放东西呢。里面的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被人偷走了,还在墙上和门口撒上了油漆。”
听着这情况,黄俊心有猜测的说:“这不是一般的小贼啊,这是针对咱们搞破坏啊。”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屠龙军接过话茬说:“所以,我抓紧训练,争取防患于未然。”
“辛苦了。”
屠龙军把黄俊和童筱萌送到小吃街的街口,开车匆忙离去。
“又是这里呀,咱们不是来过吗?”看着小吃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黄俊不解的问道。
“走啦!”童筱萌打着黄俊挤进人群。
童筱萌拉着黄俊走到一家饭馆的门口停了下来,指着招牌说:“就是这里,口味独特,做工考究,营养丰富,还绿sè健康。”
黄俊打量着那‘一口鲜’的招牌,问道:“这里是海鲜馆还是家常菜馆?”
童筱萌闭口不言,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率先走了进去,还边走边喊:“刘姨,我来了。”
“小丫头,快进来。”
在黄俊紧跟着走进去时,一个中年妇人已经热情的招呼上了。
饭馆的人不少,几乎没有空坐了。黄俊打量了一眼他们吃的东西,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还美食呢,不就是玉米、花生吗?
“咦?”黄俊终于发现了不同的地方。
在每一个桌上,都有一个大盘子装着紫sè的大圆盘,看模样有点木头桩子的意思。
吃木头?黄俊诧异的走向角落中的童筱萌。坐下后,黄俊低声问道:“每个桌上放的那是什么东西,感觉起来像是一截木头。”
“那是芋头,也就是地瓜。”童筱萌终于说出了事情。
“芋头?直径在二三十公分的芋头?”黄俊吃惊的看着她,有些理解不了。这玩意还能称之为芋头吗,简直就是芋头成jīng了。好像芋头不是白瓤的,就是黄瓤的,咋还出了紫瓤的?
“丫头,还是套餐?”老板娘刘姨问话了。
“唉,量不用太大。”童筱萌提醒道。
黄俊喝杯茶的功夫,老板娘端着一个托盘走到桌前,把几样菜放下了。
清水煮花生?清水煮毛豆?清水煮玉米?还有两碗玉米菜叶粥。
看着这四样,黄俊再次的挠了挠眉头。好家伙,今晚改吃素了,真是绝对的绿sè食品啊。
“黄俊哥哥,你快尝尝,很好吃的。”童筱萌见黄俊对着饭菜发愣,赶忙开口提醒。
黄俊点了点头,伸手抓起了一截玉米棒子。也就这东西能填饱肚子了,至于剩下的两样,吃再多也是白搭。
“紫心恩人芋、拔丝地瓜、红烧地瓜来了。”刘姨又端着一个盘子走上前来。
看着桌上的三样地瓜,黄俊咧咧嘴。完了,今晚真要吃地瓜宴了。只是,这地瓜怎么长成这样呢?
既然菜上齐了,黄俊也不客气了,用筷子夹了一点紫sè的地瓜,轻轻的放进了嘴里。
还没有品出什么味,一股寒意已经在嘴里荡漾开来。黄俊捂着嘴,不住的呼着寒气,苦着脸看着童筱萌。
“呵呵”童筱萌看着黄俊那样子,高兴的笑着说:“这是煮熟了之后,放在冰箱里冷冻的,好吃吗?”
听着这解释,黄俊吐出一口寒气,慢慢的咀嚼起来。随着品尝,黄俊当即发现,这芋头还比较好吃,甜滋滋的,就像是吃甘蔗。
“好吃。”黄俊品味一番后肯定道。
只是,有一点让黄俊很是不解。烤熟的地瓜也挺好吃啊,与这个地瓜没有多大差距啊。
“小萌,你觉的这家店与外面的地瓜有什么不同?”黄俊不解的问道。
“稀奇。”童筱萌jīng简的给了一句总结,看着黄俊说:“你见过这么大的地瓜吗,我走南闯北,还是头一遭碰到。”
“就为了这个?”童筱萌的解释,让黄俊无言以对了。不就是大号的地瓜吗,值当着这么煞有介事?再大的地瓜也是地瓜味啊。
童筱萌点头说:“个头大是一个原因,这颜sè也特别啊,紫sè的真心不多见。”
黄俊摇头,不感兴趣的说:“对地瓜,我真的提不起兴致,各有所爱吧。”
见今晚也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了,黄俊只得硬着头皮开吃。花生、毛豆很新鲜,应该是刚从地里整出来。拔丝地瓜非常甜,让人担忧会不会得糖尿病。
玉米粥很好喝,在里面居然也有地瓜,这让黄俊有些苦笑不得。今晚还真是地瓜宴啊。
花了足足一个半小时,黄俊才吃完,没有油水,这素食菜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致。
在结账的时候,黄俊问起了这地瓜的来历:“刘姨,这地瓜怎么是紫心的,还起了那么一个怪异的名字?”
刘姨摇着头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山上长出来的品种。这名字吗,是我们自己取的,就因它救了我一家老小的命。”
“哦?”这地瓜居然还有这种来历,黄俊当即来了兴致,好奇的打听道:“这是哪年的事啊,怎么这么神奇?”
“咱们国家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没吃的,从山上挖了三个芋头,支撑了大半年。”刘姨神sè感伤的说。
“哦”黄俊点头。见提到人家的伤心事了,黄俊干脆的不再问。
走出小饭馆后,黄俊撇着嘴,摇摇头。三个地瓜居然支撑一家吃大半年,那得长多大?
“黄俊哥哥?”童筱萌碰了碰黄俊说:“是不是觉的不好吃?”
黄俊摇头说:“吃一顿还行,吃多了消化不了。小萌,你咋发现这个妙处的?”
“在论坛上。”童筱萌说:“在森木市有个小吃论坛,专门提到了这家。这家卖的地瓜不是针对青年人的,是对上了年级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