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459部分

俗人回档-第459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小声聊着,另外几家参与竞拍的老总和副总见缝插针地凑过来跟边学道寒暄。

竞拍时是对手,出了拍卖会,大家都希望跟边学道结交一下,毕竟边学道的有道集团涉及行业非常广,说不定哪天大家就有合作的机会。

正热闹着,宴会厅门口出现一点小骚动,然后就见李锐刚整了整衣襟,大步流星朝门口走去。

走到一个戴着眼镜的瘦高男人面前,李锐刚躬身说:“乔市长,您来之前怎么不说一声,我好去门口迎接您。”

看见门口的乔怀远乔市长,宴会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乔怀远居然都来了,而且看样子是不请自来,这唱的是哪出?

…………

…………

(耳鸣持续困扰我,休息不好,最近状态很渣,我会努力调整,给我点时间吧。感谢所有投票、打赏、留言建议的朋友,谢谢大家!)

…………

第796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

沪市市长乔怀远是正部级高官,在外界有善于规划、高效务实的口碑,50多岁的他仕途看好,十分想有一番作为。

乔怀远不请自来,只有离得较近,听见李锐刚说话的人知道。宴会厅里的其他人,以为他是李锐刚请来的。

能请动沪市的二号人物来参加今晚这场酒会,着实让人对东星集团和李锐刚高看一眼,要知道,乔怀远可不是谁都请得动的。

乔怀远尽管是个市长,但沪市的经济总量巨大,所以乔怀远的能量比一些省长都要大。乔怀远的出现,让一些原本觉得边学道14亿花多了的人,瞬间觉得物超所值。

宴会厅门口。

乔怀远和李锐刚说了两句话,李锐刚在前头引着乔怀远来到边学道面前,介绍说:“乔市长,这位就是有道集团的边学道边总。”

说着,他侧了一下身,介绍说:“边总,这位是我们沪市的乔市长,他刚才跟我说,特意为了见你一面才赶来的。”

这一句,让边学道有点受宠若惊。

“来自未来”的他当然知道乔怀远是谁,他还知道乔怀远未来顺畅的仕途路径。

乔怀远冲边学道伸出右手说:“见了边总本人才知道什么叫年轻有为啊!”

边学道伸手跟乔怀远握在一起,笑着说:“乔市长您过奖了,愧不敢当。”

左右看了一眼,乔怀远问边学道:“抽时间陪我聊两句?”

边学道欣然点头:“随时都可以。”

乔怀远扭头看向李锐刚:“你让酒店安排一个能说话的地方吧。”

李锐刚说:“我这就去办。”

5分钟后。

乔怀远、边学道、李锐刚坐在一间安静的套房会客厅里,空气里飘着淡淡茶香。

三人中,乔怀远先开口,他先是称沪市市委市政府对有道集团和东星传媒的合作寄予了厚望,希望双方的合作,带来新的行业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共同发展。

乔怀远说完,李锐刚连连称是。

不知道乔怀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边学道说起了常用的套话:“有道集团这次战略投资东星卫视,既是因为看好东星卫视的前景,也是因为看好沪市的商业环境,未来有道愿意更多的参与到沪市的发展当中,今后会继续寻找合适项目,加大在沪市的投资力度。”

边学道怎么也没想到,一番套话,正中乔怀远下怀。

乔怀远拿起茶杯,浅浅喝了一口,放下杯,笑呵呵地说:“既然这么说,我也就直说了。明天上午市里有一个互联网革命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座谈会,参会的是市里各部门一把手,和本市国企、民企、部分外企的主要负责人,我现在想邀请边总参加这次座谈会……”

见边学道似乎有话要说,乔怀远摆手说:“你别有压力,不要求你发言,旁听就可以。当然了,如果你从一个旁观者角度看到了我们这些局里人看不到的,我十分欢迎你提出建议、批评指正。”

听乔怀远这么说,李锐刚看看边学道,又看看茶几上的茶杯,若有所思。

李锐刚想到了半个月前市委全会上的一幕。

元旦后的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当着全体干部的面,转述了中央首长一句提问:“为什么沪市这么多年孕育不出一个一流民企?”

在这句话之后,沪市市委书记接着补充了一句提问:“百度、阿里和腾讯,为什么沪市一个都没抓住?特别是阿里,阿里最早是在沪市,后来才移到了航州,沪市要研究为什么没能够留住阿里。”

想到这里,李锐刚心里念头飞转——“莫非乔市长有意拉边学道的企业迁到沪市?嗯,极有可能!”

“有道集团下属子公司智为科技拥有国内装机量第一的安全卫士,拥有国内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最多的微博,是国内第四大网络科技公司,如果智为科技迁到沪市,绝对够格跟bat三巨头在互联网领域抗衡争锋,各领风骚。当然了,想让智为科技迁到沪市,关键要看市里在各项政府扶持上能拿出多少诚意,打动边学道。”

………………

酒会结束后,边学道脑子有点乱,一个人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就把武思捷、洪诚夫和唐琢叫到酒店的咖啡厅,想问问三人的意见。

今晚这种问题,傅采宁和廖蓼当不了军师,一是因为她俩太年轻,人再怎么聪明,经历不足也不行。二是她俩都刚结束留学没多久,身上的某些印记还很明显,问题是,在国内,不能用西方学到的方式去做事。

听边学道说完,武思捷、洪诚夫、唐琢三人表情各异。

武思捷最先开口,他问边学道:“你是什么想法?”

边学道苦笑一下说:“我今晚脑子有点乱,先听听你们的想法。”

看了看洪诚夫和唐琢,武思捷沉吟几秒说:“我个人不建议把公司迁到沪市,不过如果沪市能给出足够的诚意,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边学道拿勺搅了几下咖啡:“详细说说。”

武思捷说:“首先,沪市最直接一点劣势是商务成本高,房租、土地、人力、生活成本,不是全国最高,也稳居前三。松江就不说了,拿燕京跟沪市比,在燕京有很贵的地方,也有很便宜的地方,有很便宜的生存方式,而沪市缺少一个区域能够形成价格的洼地,比如说,在燕京吃个小吃十几块能搞定,但在蒙自路互联网金融园区附近,一顿午饭至少要二三十元,这些最终都会传递到用人成本上。”

边学道问:“第二呢?”

武思捷说:“第二是沪市的好外企、国企太多,年轻人都喜欢往外企和国企里面挤,进去了就能拿个不错的薪水,普遍缺少草根拼搏精神,所以,尽管智为科技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想在沪市招人,年轻人会把智为排在外企和国企之后,即便招进来了,他们也会随时想着往外企和国企跳槽,员工忠诚度和企业团队稳定性比较差。”

说完,武思捷端起自己面前的咖啡,靠在椅子背上小口小口喝了起来。

见边学道望向自己,洪诚夫笑了一下说:“我基本同意老武的意见。客观地说,跟纽约一样,沪市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在美国,创业公司更多的是在硅谷,而不是在纽约。尽管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但并不是一个创业中心。在纽约,最好的就业可能是到华尔街上班,到那些目前已经功成名就的公司去。如果你要选择创业,请离开纽约,到硅谷去,因为纽约各方面的成本太高,容不下那些创业公司。”

说到这儿,洪诚夫话锋一转,接着说:“不过呢,沪市跟纽约还是有差别的。以我对沪市的了解,沪市一流大学毕业生的选择队列是这样的——国际一流投行、一流咨询公司、世界500强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然后才是国企和民企。”

“这么说吧,在燕京,听说你是中关村男别人投来羡慕的眼光,觉得你有理想有志向,说不定还是一个高富帅。在沪市,听说你是张江男,别人都一致认定你是**丝。这个跟文化、经济方式、政策导向有关,沪市历来就是只看得上500强,还是海外的,私企在沪市基本就是夹缝中生存。对了,我前段时间刚好看了《2007沪市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

做过投行金融分析师,数据记忆力超群的洪诚夫一边回忆一边说:“《2007白皮书》首次介绍了《财富》500强企业的投资情况,2006年度《财富》500强481家外商中,有257家在沪市投资,截至2006年底,共投资了1800多个项目。其中各类生产或贸易公司1500多个,跨国地区总部40多个,投资性公司30多个,研发中心40多个,跨国采购中心20多个,金融机构70多个,代表处120多个,合同外资金额共计200多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18%。”

“《白皮书》还强调,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收益为22%,在沪市则为25%。2006年全国外商投资平均成功率(即实到外资除以合同外资)为30%,而沪市超过50%。”洪诚夫微微叹了口气说:“你们说,沪市有这么多强大外企和国企,政府还有什么精力照顾关注创业企业和民企?”

最后一个说话的是唐琢,他说的比较简单:“沪市的问题,我感觉在于太在意所谓的国际化,放弃了很多应该扶持的东西。另外,我想补充一点,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可是沪市的人才落户政策设计得非常紧,企业引进的外来人才,即便符合了条件,能够获得沪市户口的寥寥无几,如果企业迁到沪市,这些东西必然在未来某个时候牵扯管理层相当的精力。”

听完三人的话,边学道的心都凉了。

他问在座三人:“明天的那个什么座谈会……”

武思捷笑着说:“乔怀远让你去的目的不是建言献策,而是向外界传递某些信息,你去了,只听就行,没人会点你名的,他们都担心你不小心说出什么实话来。”

唐琢蹙着眼眉问:“乔怀远这么盛意拳拳,咱们如果婉拒了,会不会影响在东星的投资?”

洪诚夫摇头说:“应该不会。沪市这么大的动作,肯定是意识到缺少‘本土’具有全球影响力企业的短板,希望拉到标志性企业进驻,起一个带头示范效应,继而赢得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集聚创新资源的话语权,并且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我相信,不只咱家,沪市管理层肯定接触了不少同量级的企业。”

唐琢接话说:“不过从晚上乔怀远亲自出面的情况看,沪市领导班子应该对咱家寄予厚望。”

武思捷点头道:“有道集团总部在松江,松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差是众所周知,沪市的领导班子肯定觉得咱家相对好挖一点。加上刚刚在燕京开了分公司,尽管没大张旗鼓,但肯定瞒不住乔怀远这帮人,估计他们以为有道有意外迁。”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武思捷、洪诚夫和唐琢三人比臭皮匠厉害多了。

在咖啡厅里集思广益商量完,就是否把公司迁到沪市得出一个共识——不见兔子不撒鹰!

在商言商,一切看沪市能给出多少优惠政策和扶持再决定。

…………

…………

(2008年年初时bat特别是阿里还没有真正牛起来,小说里是另一个时空,就当他们已经很牛好了。)

…………

第797章 苦衷和杀气

第二天上午的沪市“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专题座谈会边学道准时参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他全场一言未发,透明人一样。

可是他参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新闻,还是个不小的新闻。座谈会场上,不少人的眼睛偷偷往边学道身上溜,揣摩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有人觉得这是有道集团迁到沪市的前兆,有人觉得这是边学道重金入股东星集团衍生的权利,有人则在心里琢磨市里拿出多少优惠政策才让边学道动心把有道集团迁到沪市。

座谈会结束后,边学道直接离开会场,准备回到酒店好好休息一天。最近马不停蹄地满世界奔走应酬,饶是他身体强壮,也是一身疲惫。

结果车还在路上,他接到傅采宁的电话,说廖蓼在酒店房间里晕倒了。

边学道回到酒店时,廖蓼已经醒过来了,她跟大家说自己只是最近睡眠不足,没什么大事,不过边学道不敢大意,赶紧电话联系徐成功,让徐成功帮着联系医院。

徐成功办事还是靠谱的。很快,东星集团派车派人,把廖蓼送到医院,人到医院门口时,已经有护士在门口等着患者了,连号都没用挂,直接一路绿灯进了诊室。

关心廖蓼的情况,边学道跟着来到医院。

见边学道都来医院了,徐成功心里对边学道和廖蓼的关系更加怀疑了,不过他嘴上不会说,而是宽慰边学道:“我看廖小姐脸色还行,精神状态也可以,估计可能就是最近太累了,加上时差没倒过来。”

边学道看着徐成功,致谢说:“今天的事麻烦你了。”

徐成功说:“边总您不要客气,李总在外面开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