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322部分

俗人回档-第322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格罗说,今年7月发射的“创世一号”实验太空舱,在太空中成功膨胀。实验舱内部的温度在26c左右,恰好适合人类生活,太阳能电池板也已完全展开,为舱内的科学仪器提供26伏电源。他的公司将在2007年6月发射二号实验舱“创世二号”,然后准备在2012年发射首个载人太空舱。构想中的这个商业化的“太空旅馆”将会有33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宽大的窗口可以饱览地球和太空的美丽风光,在“太空旅馆”住宿一晚的最低费用是100万美元。

听到这里,边学道问:“你的太空舱,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毕格罗双手比划着说:“与传统的金属硬壳太空舱不同,我们的太空舱是可充气膨胀的,这些模块发射到轨道上后会自行充气“鼓”起。在同样的重量下,毕格罗公司的太空舱能够提供双倍于传统的空间,换个角度说,相当于砍掉了一半的发射成本。”

见没有问题了,毕格罗说,“太空旅馆”的主体是一个庞大环形室。环形室内部,设有居室、公园、运动场、游泳池、娱乐场、商店、医院、影剧院等。在环形室主体外部,设置工业区和农业区。在工业区里,各类工厂生产“太空旅馆”工作人员和旅游者的生活必需品。在农业区里,则划分成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区域,让它们之间的季节、时令、作物种类都穿插开来,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有新鲜蔬菜和水果供应。农作物的生长是用阳光来控制的,“太空旅馆”的阳光,是靠太阳光的照射反射,具体办法是在“太空旅馆”上设置一个巨大的天窗和反光镜,自行调节光的强度、照射时间和角度,从而形成分明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毕格罗说,生活在“太空旅馆”里的人们,是从水的分解中获得氧气的,大片的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给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因此,除了水的原料需要从地球运外,其余资源都可向月球开发。“太空旅馆”是一个真正的电气化世界,一切动力都使用太阳能发的电,既没有燃烧煤、石油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也不会产生使人担心的核发电酿成的核辐射。

毕格罗说,他的毕格罗宇航公司正在设计一种全新的未来用于载人的弹性膨胀太空舱。按照设计规划,预计5年后将最新型太空模块的实验单元发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测试,一旦测试成功,“太空旅馆”就指日可成。

说到这里,马成德插话问:“以后出现竞争对手怎么办?”

毕格罗开朗地笑了起来,说出一句十分经典的金句。

毕格罗说:“商业的世界没有一家独大,而且竞争才是推动我们进步的不竭动力。”

毕格罗接着用煽动性十足的语气说:“宇宙无界,地球轨道挡不住探索的步伐,人类的未来只有一个走向,离开地球迈向外太空。无论太空旅游还是太空移民,利益所在就是商业的新边疆,资本的征途应该是星辰大海。”

“演讲”还在继续:“想想吧,我的朋友,人类终将离开地球,去广袤的星际里寻找新的栖息地。到那个时候,国家和民族将泯灭,划分族群,掌握人类社会权力的将是一个或几个掌握星际技术的巨型企业。届时,企业即姓氏,企业即族群,企业即王国。”

…………

…………

(请大家每天记得到创世中文网帮庚不让投金键盘票,票是免费的。有月票的朋友,也请投给俗人回档。还有,十分感谢每天都来打赏的明月照蓬门,和其他打赏投票的书友,在此不一一提名,鞠躬感谢大家!!)

…………

第565章 好兆头

马成德和边学道都不是轻易可以煽动的人。

不过就算出于礼节,也得给毕格罗一个态度了。

边学道的态度是“会慎重考虑”。

得到边学道的答复,口干舌燥的毕格罗带着希望离开了。

坐在椅子上回味了几分钟,边学道问马成德:“祝老对这事什么态度?”

马成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说:“2001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花费2000万美元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

听到马成德说到“丹尼斯蒂托”这个名字,边学道有点恍惚,他忽然觉得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想起来了。

2004年暑假,他坐飞机去上海,遇到了松江发改委的宋之伦,当时两人扯淡聊天,聊到过太空游项目和“丹尼斯蒂托”。

边学道问马成德:“为什么说这个?”

马成德笑了一下说:“其实,最早跟俄罗斯航空业接触的不是蒂托,是你师父祝海山,蒂托花2000万美元买到的那个座位,最初是你师父的。”

这件事祝海山手稿里没写,边学道问:“为什么没去?”

(长)(文学)cfwx。net马成德说:“因为年纪。蒂托登陆国际空间站时61岁,你师父比蒂托大将近10岁,因为家里人强烈反对,加上在俄罗斯宇航中心的离心机训练中表现出身体不适,所以放弃了。”

哦?

还有这么一个插曲!

边学道在心里嘀咕:祝海山还真是怎么精彩怎么活!重来一次,没当上加加林,没当上阿姆斯特朗,竟然想当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要不是时代和年龄限制了他,真不知道他会折腾出多少个人类“第一”。

见边学道不吭声了,马成德问:“你怎么看他的项目?”

边学道说:“第一,项目挺好玩的。第二,他这个属于技术密集兼资本密集型企业,回本很慢。第三,我和植淳的投资公司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玩宇航。”

马成德听完,背转身,看向窗外,问边学道:“你觉得他这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看着马成德锃亮的后脑勺,边学道心头一动。

咦……

问我毕格罗宇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难道是祝海山授意马成德试探自己的重生年代?

祝海山自己穿越了一甲子时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沧桑巨变。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人类的科技已经突飞猛进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同理,如果边学道也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而来,也就是21世纪中叶的时候,到2050年,说人类的半只脚已经迈进了星际时代的大门,应该不算太夸张。

那么,边学道就应该知道毕格罗的“太空旅馆”有没有建成,有没有前景。

水深水浅,怎么能轻易就让人知道?

不过老实说,从2014年回来的边学道,真的不知道“太空旅馆”是搁浅了,还是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知道的是,2012年,航天飞机谢幕,私人航天登台。

凭借资本对利益的天生嗅觉,一个一个宇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私营商业公司争相开发运载工具,都希望自己能先人一步,成为往返于空间站和地面之间的“太空巴士”,在未来的大星际时代中分一杯羹。

相比政府投资的航天发射载具,商业航天公司们的制胜法宝是“成本”。因为企业属性不同,私营公司无论在技术方案的创新上,在管理效率上,还是在压缩航天发射成本上,都比政府投资的飞船研发要好得多。这些公司里,最成功的spacex在2012年时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龙”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标志着私营飞船进入了商业航天时代。

所以,即便不知道更远的未来是个什么情况,但有两点差不多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星际时代必将到来。

第二,商业航天是大趋势。

基于以上两个考量,边学道觉得就算投些钱给毕格罗也没什么,当然相比于毕格罗的“太空旅馆”,他觉得spacex公司更优质一些。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边学道赚到了非常多的钱,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投给梦想家和冒险家们去烧钱。

不过话说回来,真在这些星际先驱公司当了股东,跟这些大脑和胆子都异于常人的人成为伙伴或朋友,然后在年会上露一面,也是想想就觉得略diao的事情。

当然,如果成为伙伴和朋友之后,这些人能在边学道公司开发的微博上建账号,跟边学道的各项事业互联互通,甚至带领边学道走进更高大上的社交圈子,那就更完美了。

可是眼下……

边学道先得回答马成德的问题。

其实也好办,推到祝植淳身上就好了,毕竟投资公司名义上是两个人合作开的。

边学道站起来,给自己的杯里接了半杯水,说:“毕格罗的项目,包括他跟nasa买到的膨胀模块专利,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就大趋势来讲,商业航天确实是大势,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一块,不过要做最终的决定,还得跟植淳碰一下头,听听他的想法。”

马成德依旧对着玻璃,没有回身:“我们这一代都老了,毕格罗说的那些,他看不到,你师父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不过你和植淳都有可能看到。希望你们以后能善用财富,跟上那些先驱狂人的步伐,那样,我们的下一代,就能生活的更美好。”

听了马成德的话,边学道好一会儿没回过神儿。

他是一万个没想到,这个出了家的一空和尚,居然还有着这样的人文思考和科技情怀。

有情怀的人办事就是利索。

没用边学道,马成德打电话,跟祝植淳说了毕格罗的“太空旅馆”项目,征求祝植淳的意见。

祝植淳一听毕老头是爷爷那条线上的关系,再加上这个电话是马成德亲自打的,他本人就没什么意见了。在电话里跟马成德打听了边学道的意见,听马成德说边学道赞同这个项目,祝植淳就直接问马成德:“马叔,这个项目,投多少合适啊?数目太大的话,我和学道都扛不住。”

马成德说:“你爷爷有交代,钱从他的基金里出,我个人想法是,投资视毕格罗公司第二次发射情况和研发进度而定,第一笔,2000万美元吧。如果后续研发顺利,前景趋于明朗,第二笔追加3000万,第三笔追加5000万。”

祝植淳犹豫了一下,问:“爷爷出钱,为什么用我俩公司的名义?”

马成德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你俩年轻,能活到项目明朗的那一天。”

祝植淳好一会儿没接上话。

马成德忽然问道:“对了,你和边学道的投资公司叫什么名字?”

祝植淳说:“凯旋天际。”

马成德一下乐了:“这名字,这项目,还真是好兆头。”

……

……

(求月票、金键盘票!!!)

……

第566章 黄金舵手

投资毕格罗宇航公司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顺带着,投资松江啤酒也纳入了马成德的视野。

他给手下的精英投资团队下了任务,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国内啤酒行业供需调研分析,以及投资松江啤酒的风险预估报告。

马成德如此积极,因为透过一系列报告,他从边学道身上看到了祝海山的影子,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边学道手里的智为科技。

身为祝海山身边的秘书、智囊兼总管,马成德手里的信息资源比普通人强太多了,别人不知道边学道截了搜狐和奇虎的胡,马成德知道。而且他对比分析后发现,边学道这胡截得又狠又准,给马成德的感觉,就好像高手对打,边学道突起一拳,打在对方喉结上,直接让对方呼吸不了,废了一身武功。

翻看手边关于边学道的资料,边学道第一次表现出这种才能,是他一手建立的my123,后来居上,踩着更早占领市场的同类网站hao123,成为国内排名最高的导航网站,然后出售给准备上市的百度公司,淘到第一桶金。

对于边学道为什么大学时代突然闪耀,高中之前默默无闻,被祝海山瞒在鼓里的马成德想当然地认为,那时的边学道还小,还在修炼积累阶段,上了大学长风文学



,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展露才华。

对于这样一个不凡的年轻人的商业眼光,马成德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

他不相信边学道掌握更强大的商业智囊团队,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边学道拥有神奇的商业嗅觉。当然,换种说法,就是祝海山说的“天人转世”,因为福报深厚,所以他的运气超好,直觉强大。

不管怎么说,连祝海山都非常看好,并且下血本拉拢的人,马成德没有理由怠慢。跟在祝海山身边二十多年,马成德太了解祝海山的脾气秉性和行事风格了。

祝海山的观念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让人才为自己赚钱,用财富拉拢人心。

越是知道祝海山识人的眼光有多厉害,再想想这次来欧洲移交酒庄的任务,就会越好奇这个边学道到底有多神奇。

从祝植淳那里得知边学道成立投资公司的第一个目标是松江啤酒,马成德自然就上心了。

…………

对边学道的事,马成德很上心。

可是董雪是伤心。

董雪辗转一圈,通过电话,偶然从李薰那里得知边学道来了欧洲,高兴得几天没睡好。

可是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