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255部分

俗人回档-第255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去处,也就是智为科技,让大家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实现了生活的飞跃。

两年时间,跟王一男一起组建智为的这批老人,互相扶持,一起攻关,不论年纪大小,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尤其是这种业内资历,跟在工作室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后来大家也明白了,智为科技背后的投资人,八成跟当初的工作室有关系,只是这话,在智为科技从来没人主动提。

现在,温从谦回来了,当年的带头大哥回来了,包括王一男,有一个算一个,举杯就干,没有矫情的。

酒过三巡,王一男问温从谦:“老温,既然回来了,就来智为跟大家一起干吧,这帮老伙计,都需要你。”

在场好几个技术员都说:“老温,回来吧,你回来了,咱们的团队才算完整。”

边学道坐在主位,一直笑呵呵地听大家说话,偶尔看一眼王一男,只听不说。他心里明镜一样,温从谦不可能回智为了。

哪怕温从谦早回来半年或者3个月,进智为都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安全卫士和输入法已经推出了,而且市场表现良好,装机量一路狂飙,这个时候,整个智为科技的研发管理团队,内部融合度出奇地高,光明的前景让公司人员的协调性明显提升,这个时候温从谦回去,怎么安排?什么职务?

职务低了,老伙计面子上过不去。职务高了,后加入的海归精英必然有意见。再说了,温从谦自己也明白,这个时候进智为,除非能拉起来一个新项目,否则在外人眼里就是摘桃。

见大家都说完了,整晚以茶代酒的温从谦站起来,举着杯说:“我数了一下,非典时打架进局子那次,在坐的几乎都在,想想那时,再看看今天大家意气风发的样子,我心里十分高兴。我这一走两年,明白了一件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温从谦还是温从谦,温从谦也不再是那个温从谦,我的心已经野了,坐不住办公室也搞不了程序开发了,只想着当一个闲云野鹤。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如果有一天,智为科技上市了,招呼我老温一声,站在大家身后一起见证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非常乐意,一定不推辞。”

上市!

多么诱人的一个名词。

之前公司里没人提过,但王一男知道,边学道让智为搭建vie模式,就是在为未来海外上市做准备。现在听温从谦说到上市,王一男的心思一下就飞远了。

实话实说,王一男不排斥温从谦回智为,他心里清楚,智为这么发展下去,边学道早早晚晚要派驻一个重量级经理到智为,与其是别人,不如是温从谦。可是席上无论王一男怎么掏心掏肺地劝,温从谦就是不点头。

王一男看得出,温从谦是真的不想回智为。

宴罢人散,王一男和智为的人都喝了不少酒,前后脚打车走了。边学道跟温从谦都喝的茶水,不耽误开车。

坐进车里,边学道问:“去你家?”

温从谦说:“你不知道吧,房子让我卖了。”

“卖了?”

温从谦说:“除去给家里的,这两年花的,我在西部捐了两个希望小学,我这钱不是正道赚的,总得花在正途上才心安。”

边学道看着温从谦说:“你这是在将我军啊!”

温从谦说:“我是我,你是你。”

边学道打着方向盘说:“不去智为就不去智为吧,我想到一个你八成愿意干的活。”

第434章 满月宴

特别能拿地的胡女士28岁,叫胡溪。

在松江,胡溪的出身是个谜、来历是个谜、背景是个谜,一切都是谜。唯一不是谜的是,她特别能拿地,是某人的白手套。

对于胡溪,社会上各种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真真假假的传言很多,可是进到边学道现在的圈子,就不再是秘密了,大家对胡溪背后的人心知肚明,就像大家对边学道背后的人也心知肚明一样。

胡溪今晚找边学道,就是因为边学道背后的人有动作了。

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

自从卢广效带队去敢为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调研,并在基地做了一番表态,圈里人算是认定了卢广效和边学道的关系。

尤其是在调研中,边学道介绍时天外飞仙似的提到棚户区付家洼,这一点让有些人心惊。

跟边学道在渔人山庄见面10天后,卢广效拿出一份详细的棚户区改造方案上报省里,三天后,常委会通过了松江市棚户区改造的三年计划。

卢广效的方案如此快的通过是有原因的。

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两年多过去了,北江省松江市的步子落后于兄弟省市,振兴战略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眼看过半,北江省上上下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压力都很大。

同样是老工业基地,以前大家都落后,经济发展都慢,放在一堆也还没啥。现在别人把速度提上去了,北江省若还是那样悠闲地踱着猫步,这一窝人,谁也落不到好名声。

所以,2005年底,省里的头头脑脑形成一个共识,老工业基地要振兴,北江省要发展,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松江市这个全省龙头是重中之重。正因此,本地官员中以“能干事”著称的卢广效临危受命。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的最终目标。

既要振兴,也要和谐,卢广效和省里最初研究的三套方案最终只剩下了棚户区改造。

1月上任,6月推出施政重点,时间不等人,卢广效的棚户区改造方案一路绿灯。

当然,开绿灯不代表鼎力支持,开了绿灯也不意味着精诚团结,开了绿灯更不代表不会看你笑话。

卢广效现在的位置,可能是火箭助推器,也可能是火药桶,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所以有人羡慕,有人喝着茶水等着看热闹。

不管怎么说,棚户区改造方案从常委会上通过,意味着一个几百亿的大项目攥在卢广效手里,想怎么分,他不能全部做主,也能做一大半的主。

所以,蒋总大张旗鼓地摆了一次满月宴,并邀请了敢为集团老总边学道。所以,胡溪穿着低胸晚礼服出现在了边学道面前。

边学道在训练基地提到棚户区,随后没多久卢广效就拿出一个棚户区改造方案,没人觉得这是巧合。

几百亿的盘子,足够化敌为友,足够脱衣服上床了,当然,首先边学道得有那个胆子。

这一晚,蒋总和胡溪都没跟边学道多说,一个拉着他单独喝了两杯,一个坐过来跟边学道借了个火,仅此而已。

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点到即止心照不宣,就算有什么话,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说。

边学道的火机是沈馥在国外买了送他的,这种东西,单娆是不会送的,她看见边学道抽烟就撅嘴。可是在沈馥眼里,火机可以点烟,也可以用于应酬,人能不能戒烟,不在于身上有没有烟、有没有火,而在于心。

边学道和胡女士只是一面之缘,虽然大多数时间中间隔着曲婉,但两人神交已久。尤其边学道,他前世听过姓胡的这个女人不少八卦传闻,可惜这个在松江市叱咤风云好几年的女人,没留下一张照片。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个子高,头发是烫过的,不大不小的卷,眉毛高挑,五官清晰,眼里藏着寒气……胡女士比边学道想象中要年轻。

其实也正常,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三四十岁的女性白手套不是没有,但她们的主战场已经从床上转移到其他领域了,恩宠和信任一日不如一日,要么像前世的胡女士一样远赴海外,要么人间蒸发消失于人海。

从边学道手里接过火机,优雅地点着细细的女士烟,拿着火机看了一眼,递还给他,依旧用清冷的声音说“谢谢”,转身走了。

牛鬼蛇神边学道一概不惧。

无论他们想怎么玩,很简单,都推到卢广效身上去。棚户区改造涉及中央和省里一系列重要精神和重大部署,关系着一串人的政绩,是卢广效半生仕途的重要节点,让卢广效跟这些人较量去。

最近几天,松江日报已经行动了。

头版头条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笔法还是松江日报那套笔杆子的风格,但中心思想已经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上了,这说明卢广效很快就要推出具体举措。

看了报道,不出边学道所料,卢广效接受了他“建新城、先安置、后拆迁”的思路,开始在报道里强化“松南新城”概念,提出“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棚户区改造应该把重点从单纯的消除城市贫民窟转向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上。”

报道一出,社会反响强烈!

“棚户区改造应该把重点从单纯的消除城市贫民窟转向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上”这句话成为松江市民街头巷议的热点,就连一向苛刻的人都说新任市委书记“说了句人话”。

探风气球表现合格,“松南新城”和特大型迁居项目“松江苑”即将孵化。在构想中,“松江苑”一共三期,预计建造360栋楼,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各类住房4万3千套。

超级大蛋糕!也是超级冲击波!

这么大的项目,足够喂出几个成规模的房地产商。

同时,如果这批房子建成,松江市的住房刚需会被消化一块,受影响的,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土地财政则紧随其后。

怎么减少棚户区改造对土地财政的冲击,平衡收支比,不闹出群体对抗事件,考验卢广效的功力,各方都在关注着松江市委市政府的动作。

第436章 王见王

6月10日,松江长平机场。

早上8点10分,温从谦一行7人登上了飞往四山的飞机。两个小时后,单娆走出机场,登上了回松江市区的巴士。

这次回来,没提前告诉边学道,单娆准备先去见两个人,一个是关淑南,一个是徐尚秀,如果可能,她还想见见李薰。

踩着银行午休的点儿,单娆走进了关淑南所在的支行。下飞机就给关淑南发了短信,关淑南果然在银行等她。

一晃两年没见,关淑南拥抱了单娆了一下,亲热地说:“还没吃饭吧,想吃什么,我请你。”

单娆笑着说:“随便吃点,附近有kfc吗?”

不知道为什么,关淑南一下想到几年前两人在kfc里,她薯条蘸着番茄酱告诉单娆边学道有130万存款的情形。单娆下飞机就来找她,还说去kfc,意有所指?

正是中午饭口,kfc里人不少,点餐的前台排着3条队伍。

两人刚进餐厅,一个戴着红色棒球帽的女点餐员走到最左边点餐机前,拿走“暂停服务”的牌子,扬手高声喊道:“这边也可以点餐,请到这边来。”

关淑南排队点餐的时候,单娆等到了一张桌子,看见关淑南端着餐盘往回走,单娆起身跟她挥手。

吃了一个汉堡单娆就不吃了,看着关淑南问:“南姐,你看我变样了吗?”

关淑南手拿饮料,端详单娆:“还是老样子,就是职业了点,更成熟了。”

单娆说:“真怕成熟这个词,小时候喜欢听,现在一听就觉得自己好像老了。”

关淑南笑着说:“女人成熟也代表更有风情,不能一概而论。对了,你回来边学道知道吗?”

单娆说:“没告诉他,先来看看你,下午见他,给他个惊喜。”

关淑南问:“你俩商量没商量,去燕京还是回松江,这么两地分居不是个办法。”

听关淑南说到两地分居,单娆问:“你和高远哥怎么样了?他还没回国?”

关淑南神色一黯:“回国了,我俩分手了。”

“啊?”单娆放下薯条问:“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分手?不是都订婚了吗?”

关淑南说:“结婚都能离婚,订婚又算得了什么?”

单娆问:“谁提出来的?”

关淑南自嘲地说:“他提出来的。”

单娆问:“理由呢?什么理由?”

关淑南诚恳地说:“理由是感情淡了。所以我才劝你,别这么两地分着了,想办法凑在一起,别步我的后尘。”

单娆矜持地笑了一下:“学道和我把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关淑南端着饮料的手没动,眼睛看向单娆上身,目光在单娆胸腹之间打了个旋儿,小声问:“你怀孕了?”

单娆轻声说:“还没,正在努力……”

关淑南问:“你们领证了?”

单娆说:“番茄酱没了,我去要一包。”

两人吃着薯条,单娆换了个话题:“时间过的真快,想想那次咱俩也是在kfc吃饭,你告诉我学道银行有好多存款,仿佛就像昨天一样。”

关淑南彻底明白了单娆今天见她的目的,垂着眼睛说:“你不说我都忘了。”

单娆说:“那之前我只知道他不缺钱,跟同学出去很大方,端午节那次,我们一起去条石大街卖节日玩具,他包了半个宾馆给大家住。”

话说到这里,两个原来闺蜜一样的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