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225部分

俗人回档-第225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沈馥是给自己立了规矩的,主动发邮件已是极限,不再主动打电话联系边学道,她怕自己越陷越深,控制不住感情,回国做飞蛾扑火的傻事。

现在,站在了梦想之巅,沈馥却无比孤单,她心里藏着巨大的喜悦想跟自己爱的人分享,可是除了那封泥牛入海的电子邮件里寥寥几个字,沈馥无处释放情怀。

几天来,沈馥一直在心里挣扎给不给边学道打个电话,终于,范红兵给她送来了压倒性的砝码。

计算着时差,沈馥打通边学道电话时,边学道刚在敢为公司领着大家开完会。

最近几个月,边学道对尚动俱乐部关注的有点少,去的也少了,他听人汇报说,现在俱乐部里的风气有点下滑。

借着轮流出去旅游的机会,边学道开始分批整肃风气。

工作懈怠的,利用俱乐部赚外快的,在俱乐部乱搞男女关系的,聚集小圈子对抗俱乐部领导的,边学道逐层确认后,跟13个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

13个人中,有两个刺头,跟俱乐部打官司要求经济补偿,边学道召开会议,就是为应对这场官司。

边学道的想法很简单,坚决不和解,他们想打官司,就陪他们打,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有本事你们就跟我打一场马拉松官司,看谁耗得过谁。

参会的中层刚走出会议室,边学道电话响了。

听到沈馥的声音,边学道发自心底地高兴,他已经在网上看到了沈馥在里斯本获奖的报道,还有国内媒体不遗余力的赞美。

边学道说:“工体演唱会那晚,我跟你说,过了今晚,你就是天后,一语成谶啊!”

沈馥对着电话无声笑了一下,问边学道:“你现在……怎么样?”

边学道说:“还那样,整天瞎忙,赚钱,花钱,赚钱,花钱,周而往复。”

沈馥说:“想过来欧洲旅游吗?”

边学道放松地说:“想过,明年德国世界杯时,我一定抽时间去看决赛,闭幕式时莎奇拉唱的歌很好听……”

说到这,边学道忽然不说了,他猛地意识到,自己说多了。

边学道不确定国际足联现在是否已经指定莎奇拉在德国世界杯闭幕式上献唱,但他知道,自己不该对这样的事情了如指掌才是真的。

果然,沈馥捕捉到了边学道刚才话里敏感的信息,问道:“莎奇拉?我在颁奖礼上看到她了。她要在世界杯献唱?你怎么知道?”

边学道拿着手机,心思飞转,说:“一个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是莎奇拉fans,还是个球迷,他在国外社交网站上看到别人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沈馥不是好糊弄的:“你刚才说的很肯定,你知道莎奇拉会唱什么歌?”

边学道有点乱,改口说:“不知道。我听过几首莎奇拉的歌,觉得很好听。”

沈馥聪明地打住了话题。

她跟边学道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知道这个男人看起来毫无漏洞,但身上肯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没办法,女人的直觉很可怕,沈馥又是女人中的女人。

沈馥避开这个话题,甚至有意替边学道隐瞒,最初是出于感激,后来是出于爱。她护着边学道还来不及,怎么会揭开他的秘密?

沈馥十分清楚,秘密大多意味着伤害。

为了岔开话题,沈馥主动说:“我想请你帮忙。”

一听沈馥这么说,边学道有点紧张,因为除了那次沈馥母女同时病倒,沈馥打电话跟他求助,几乎再没主动开口求过边学道。

难道沈馥母女在国外遇到什么麻烦了?

开口询问,听沈馥说了她求助边学道帮着出主意的事,边学道好一会儿没说出话来。

什么玩意?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联系沈馥,想让她当孔子学院的欧洲推广宣传大使?

真的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你什么想法?”边学道问沈馥。

“我没想法,所以让你帮我做决定。”沈馥说。

不得不说,名气真的是个好东西。

贵为乐坛天后的沈馥,跟边学道说这样的话,边学道觉得成就感爆棚,再想到两人曾共度春宵……呃,想正事吧。

整理了一下思路,边学道说:“我听人说起过孔子学院,领导挺看重这个东西,大体说来,建立孔子学院是为了促进汉语在国际上的普及,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沈馥蹙着眉头说:“你说的……能不能不这么绕?”

边学道意识到自己老审读的毛病犯了,嘿嘿一笑说:“说白了,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是在世界各国推广中文,以后呢,可能还会教一些中国烹饪,中医,传统礼仪,哲学,传统乐器之类的。你听说过英国文化协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吗?跟那个很像。”

沈馥问:“还有吗?”

边学道自言自语道:“还有……没了,我感觉就是花钱租一个空间,向国际社会展示温和的中国形象,展示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通过国家文化的传播,提高软实力。”

沈馥问:“我接受或是拒绝,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边学道说:“拒绝,很显然不行。至于接受,你也要留个心眼和退路。”

听到这句,沈馥急忙问:“为什么?”

边学道说:“文化的碰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尤其里面还掺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且未来会有一些外国学者害怕中国教员夹带私货,担心经费来源导致的寒蝉效应。你既然想走国际路线,有些影响不能不考虑。”

沈馥叹着气说:“跟你说话真累,你就告诉我,接受还是拒绝?”

刚要说话,边学道脑海里忽然闪过廖蓼说徐尚秀研究生报的是四山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对外汉语专业……

孔子学院……

鬼使神差地,边学道跟沈馥说:“接受吧,最好设定个应聘期限,客座教授那种,不要介入太深,而且记住不要从这份工作中拿一分钱。”

第374章 我不转弯

截至2005年底,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女人对边学道言听计从,一个是单娆,一个是沈馥。

听了边学道的建议,沈馥想了一个晚上,先是联系范红兵,让他跟汉办联系后续接洽事宜。然后让王助理联系电影剧组,沈馥改主意了,同意在燕京召开电影片尾曲发布会。

消息一发布,国内媒体的预热报道立刻密集发出,各家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载誉归来、荣归故里。

经过一系列筹备,11月24日感恩节下午,沈馥新曲发布会暨片尾曲发布会在燕京锦府大酒店召开。

偌大的发布会现场被各路记者挤得水泄不通。

在发布会上,沈馥回答了记者们的十来个提问,气氛一直不错。直到现场一个记者提问:“您本人对同性恋持有什么样的立场?”

沈馥的回答是:“我只关心艺术和创作,谢谢。”

这个万金油回答,是沈馥和王助理、范红兵一起商量出来的。发布会之前,她们就预计到可能会有人用这个话题测试沈馥的反应。

回答问题的时候,沈馥简单阐述了的创作过程,按照边学道教她的,沈馥说:曲子是两年前就在脑海里成型的,歌词和编曲是今年用半年时间打磨出来的,这首歌里的情绪看似直接,其实复杂,希望大家能跳出思维的框框,品味这个作品。

为了配合沈馥现场演唱,电影剧组剪辑出一段4分多钟的抢先版。

锦府大酒店里,天后沈馥新歌第一次跟大家见面了。

沈馥的音乐功底和人生经历,以及如日中天的名气加成,为这首新歌套上了一个看不见的光环。

与发布会同时上网的mv,一周之内,搜索次数和点击量直线飙升,直接登顶内地各大音乐排行榜。

这首歌里,大多数人听到了一种态度。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喊出我不转弯,大家可能说他不知天高地厚。

可是天后沈馥喊出我不转弯,那就是有个性,是功成名就、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必备要素。

发布会结束后,基本上,沈馥和电影剧组的合约就基本完成了。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剧组赚翻了。本来签的是一个内地歌坛新星,过了半年,成了世界级乐坛大腕。

况且沈馥在最后阶段,为了照顾剧组的需求,改主意到燕京开发布会,名气暴涨后没有表现出圈里常见的骄狂,双方合作得十分愉快。

口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

沈馥在燕京待了半个多月,跟国家汉办的接触比想象中要复杂。

对于宣传大使这个东西,不仅沈馥不想接受,汉办也是临时想出来的,在内部还没形成统一认识。

沈馥以为她不用跟几乎一无所知的孔子学院纠缠了,然而汉办知道她目前居住在德国的情况后,给出了另一个邀请。

汉办官方预计,2006年上半年,会在德国建立一所孔子学院,目前正在协调沟通中,汉办希望德国这所孔子学院建成时,沈馥可以应邀出席,成为中德双方的一根文化纽带。

沈馥心里强烈感觉到,上了船,有点下不来了。

经过几番沟通,最后双方都接受的提议是,沈馥应聘为欧洲孔子学院的客座教授,教授内容为中国民族乐器。

这也是在燕京这段时间,沈馥从边学道那里征求来的想法。

一个教乐器的客座教授,无论爱屋及乌还是恨屋及乌,都不会那么强烈。

沈馥不想被爱,也不想被恨,她只想安安静静地陪着母亲,恬静度日,享受人生剩余的时光。

有一个难题。

沈馥现在是天后,无数只眼睛盯着她,她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回松江见边学道。

边学道倒是可以去燕京,可是燕京可能比松江还不安全。

最终,两人也未能见上一面,沈馥回了德国。

上飞机前,沈馥给边学道发短信:需要我帮你买明年世界杯球票吗?

拿着手机,边学道想的是,买了球票八成要一起看比赛,沈馥现在这么大的腕儿,自己极有可能跟着被曝光?

如果被曝光……

前合作搭档,在德国一起看世界杯,怎么说得清?

尽管沈馥可能会失望,但边学道还是回复:我已经托朋友帮我订购了,如果那边买不到,我再找你,一路顺风。

……

沈馥回德国了。

边学道联系上廖蓼,让她帮着买明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半决赛的门票。

接起电话,廖蓼就说个不停。

一会儿说英国的天气真是见了鬼了,总是下雨,逼得她新买了两套帽衫卫衣。一会儿说班级里的香港男生很讨厌,几次在背后用北妹代指她,一周前,该男享受了一把左亨的待遇,被廖蓼一杯热饮料从头倒到脚。

瞎聊了一会儿,边学道问廖蓼:“那边怎么样?习惯了吗?是否像你说的,都长着一张快乐、没受过欺负的脸?”

廖蓼顾左右而言他:“大体适应了,就是英语交流能力还差很多。”

边学道怕廖蓼发飙,没再追问刚才的话题,转而问:“融入有难度吗?”

廖蓼说:“大体上没什么难度,我们班级18个人9个国籍,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互相很友好。英国老师也很热情,英国本地的学生,大多数认识不认识都会打招呼,嘻嘻哈哈的。”

似乎找杯子喝了口水,廖蓼继续说:“当然,内地人主要活动在内地的圈子里,这边香港人不少,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可无论是谁,就算欧洲大陆来留学的,想融入英国人的圈子一样比较难。”

边学道问:“我道听途说,说英国人有点鄙视黄种人。”

廖蓼说:“嗯,如果用心观察,确实有一点。怎么说呢,我感觉是他们对中国人信任度低,无论你说什么,他们表面上可能不会有什么表示,但一定要在背后跟其他英国人求证后,才会相信你说的。可是等到下一次你说了什么,他们还是会去求证。”

边学道问:“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想过吗?”

廖蓼叹气说:“先上学喽……不过中国人在英国没什么发展机会是真的,我可能毕业后混点资历就回国发展。”

边学道问:“回国?回国你想干点啥?”

廖蓼说:“能干啥就干啥呗。”

边学道说:“你想的还真开。”

廖蓼说:“不想开点咋办?你能负责给我找工作?”

边学道笑着说:“不好意思,我只对两类人负责,生我的人,我生的人。”

廖蓼忽然用嗲嗲的声音问:“给你生孩子的人负责不?我可以啊!”

第375章 燕京来的孟小姐

边学道实在忍不了发烫的手机,跟廖蓼说了买德国世界杯球票的事后,强行挂断。

他算发现了,这妞儿就是个隐蔽的话唠。

边学道身边另一个初级话唠祝植淳,在那次喝醉酒之后,整个就像变了个人。

松江的尚秀集团他不再关心,完全甩手给边学道打理,跟齐三书说好的生存训练基地也不怎么上心,齐三书几次电话催祝植淳去四山帮他选址,祝植淳挂了电话也不见行动。

但有一样,祝植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